7月2日,吉林省紀委省監委官網發佈公佈稱:經吉林省委批准,吉林省紀委監委對吉林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王安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就在一個月前,吉林銀行發佈了2018年的年報。根據年報中披露的數據,吉林銀行2018年淨利潤下滑明顯、不良貸款大幅增加。截至2018年末,該行淨利潤11.57億元,較2017年下降62.1%;投資收益僅為1.24億元,同比下滑96.75%。

但是,在2018年1-9月,該行歸母淨利潤19.47億元,投資收益23.39億元。這意味著,該行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和投資收益出現了大額虧損。

而在05月24日,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公告:鑑於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為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決定接管包商銀行,接管期限為一年!自接管開始之日起,接管組全面行使包商銀行的經營管理權,並委託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託管包商銀行業務。建設銀行組建託管工作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由於包商銀行2017和2018年都沒有披露年報,無法詳細瞭解其產生嚴重信用風險的原因!但根據相關新聞報道,包商銀行的風險主要是由其大股東“明天系”造成的,具體風險包括:應收款項類投資佔比很高且撥備不充分,銀行承兌匯票超常規發展,貸款偏離度很高凸顯資產質量的較高風險。

而在2018年就和明天系傳出“緋聞”的香港上市公司哈爾濱銀行,因為包商銀行被接管一事也受到了影響。通過查閱哈爾濱銀行2018年報,發現其資產質量存在不小的風險!

包商銀行被接管,吉林銀行淨利潤下滑明顯、不良貸款大幅增加,哈爾濱銀行資產質量堪憂,這些區域性城商銀行,到底是怎麼了?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一、吉林銀行,壞賬風險或將爆發!



副行長被調查!吉林銀行或將爆發壞賬風險


來源:吉林銀行2018年報

(1)由上圖可知:吉林銀行2016-2018年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71%、1.72%和2.82%,其中18年不良率相比17年提高1.1個百分點,大幅上升,要知道2018年所有A股上市銀行的不良率最高的是鄭州銀行2.47%,所以吉林銀行的現有不良率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另外在資本充足率方面: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比較差,距離監管標準很近,一旦壞賬增加較多,那麼將無法滿足監管標準!


副行長被調查!吉林銀行或將爆發壞賬風險


來源:吉林銀行2018年報<單位:千元>

(2)不良貸款認定標準過於寬鬆

關於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有一個指標:“不良貸款偏離度”=(逾期90天以上貸款)/(不良貸款餘額)*100%,一般認為偏離度大於100%,則不良貸款認定標準較為寬鬆,那麼在這種情況銀行公佈的“不良貸款率”的真實性會打折!

越高則不良率的真實性越差,國內銀行目前認定標準最為嚴格的是招商銀行,它的不良偏離度為78%!

同時2018年06月,銀監會規定:屬於銀保監會直管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被要求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一刀切”將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計入不良;屬於地方銀監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銀行則獲得一定的緩衝期限,按各地實際情況,有些地方銀行可以延期到2019年達標。

而吉林銀行就屬於上述中的地方銀行。目前從公佈的A股上市銀行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偏離度”都不高於100%。

通過上圖中的數據可以計算出吉林銀行的不良貸款偏離度:2018年為247.9%,2017年為381%,可見包商銀行的不良貸款認定標準是多麼的寬鬆,隱藏多少不良貸款!

顯然,在2018年吉林銀行收緊了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相應體現在報表上就是:不良貸款餘額從2017年的32.34億大幅提高到61.86億!但這還遠遠不夠,離100%的標準還很遠!

筆者經過測算,如果18年的不良貸款偏離度就達標,那麼包商銀行的不良率將超過3.5%,這是非常高的數字了!可見吉林銀行的貸款質量極其堪憂!

19年將是銀監會規定的達標最後期限,一旦將不良貸款偏離度降到100%,那麼因為壞賬增加導致淨資本的減少將使得資本充足率將無法滿足監管要求,這會對業務經營產生巨大影響。

(3)如何破局?

今年5月底,吉林銀保監局批准了吉林銀行增資擴股方案,在公佈的發行說明書中,吉林銀行表示,“截至本定向發行說明書出具之日,公司已徵集到部分股東/投資者的認購意向,主要包括吉林省財政廳、遼源市財政局和白山市財政局等12家意向投資者,擬認購股份數量合計為22.50億股。

顯然,這個“增資擴股方案”方案就是為了提高資本充足率,為2019年底不良貸款偏離度達標做準備的!

(4)為何吉林銀行的貸款質量較差?

一是吉林銀行的貸款發放集中吉林和遼寧省,分別佔比為75%和17%。

2016年至2018年吉林省的GDP增長分別為6.9%、5.3%和4.5%,遼寧省分別為-2.5%、4.2%、5.7%,經濟發展狀況比較差,在全國排倒數,印證了那句話“投資不過山海關”!

二是銀行高管腐敗,如本文開頭所說的原副行長王安華因為嚴重違紀違法被立案審查調查,其中一項違法問題就是“收受鉅額財物,與私營企業主大搞權錢交易”!

二、哈爾濱銀行,激進擴張,埋下諸多隱患!

(1)銀行承兌匯票佔比過高

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指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簽發,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對出票人簽發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是銀行基於對出票人資信的認可而給予的信用支持。

但是,今年來部分銀行為了擴大票據業務規模,增加收入,放鬆了對於承兌匯票的審查要求,這就給少數企業利用虛假銷售合同或者關聯交易騙取信貸資金留下了漏洞。


副行長被調查!吉林銀行或將爆發壞賬風險


來源:上表中的數據均來自各銀行2018年報


由上表可以發現,哈爾濱銀行的承兌匯票佔總資產的比例為12.06%,遠超其他3家銀行,過高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佔比必然給該銀行帶來額外的風險。

三、非標資產佔比過高

非標資產,全名為非標準債權資產,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

近幾年,監管機構一致在推行“金融供給側改革”,尤其是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嚴厲限制非標資產的擴張,要求對非標資產進行穿透式管理。

之所以要嚴厲限制,主要是原因非標資產繞開了資本金,存款準備金,減值計提等多個限制,加速了銀行的規模擴張,並出現了明顯的風險計提不足,風險披露不透明等嚴重問題。經過多年的急速擴張,非標資產規模龐大,在整個金融系統中積累了不小的風險!


副行長被調查!吉林銀行或將爆發壞賬風險


來源:上表中的數據均來自各銀行2018年報

通過上表可以發現,即使在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後嚴厲限制非標資產擴張的背景下,哈爾濱銀行的非標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仍然高達25.67%,即使是號稱“同業之王”的興業銀行都遠遠不及!

但是,哈爾濱銀行對於這些非標資產的計提減值準備比例只有1.94%,如果非標資產全部進行穿透式管理,對應的資本消耗和減值準備補提都會對哈爾濱銀行的經營造成較大沖擊!

四、結語

(1)對於落後地區(如東北)的城商行來說,要加強貸款的審查標準,尤其是對公貸款,可以適當壓縮貸款業務,投入更多資源在中間業務上;

(2)地方城商行普遍有快速“做大規模”的衝動,但是受制於資本充足率的制約,通過貸款業務做大規模速度太慢,於是可以繞開資本充足率約束的“利器”—非標資產—就成為首先!

但是非標資產風險較高,加上城商行的風控能力普遍不強,等到規模較大疊加經濟不景氣,容易爆發大量壞賬!

所以,城商行切不可盲目擴大“非標資產”的規模,應該踏踏實實服務號本地的中小微企業!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核心是要平衡好“風險、收益、流動性”三者的關係,其中控制風險是首要的,銀行幾百年的發展史證明:只有穩健經營、堅持“中庸”的銀行才能有長遠的發展潛力!

而目前國內經濟不景氣,疊加外部風險有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更應當在此時加強貸款審批標準,嚴控規模擴張,規避高風險資產!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浪理財師”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臺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