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MG08型馬克沁重機槍始終是德國步兵最重要的火力支柱,以索姆河戰役第一天屠戮六萬英軍的誇張戰績聞名於世。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MG08火力很強但極其笨重

但是這種武器在使用上有先天的不足,那就是太過笨重。當己方步兵發起進攻後,機槍難以伴隨運動,無法提供持續的支持。因此德軍需要一種可由少數步兵攜帶,並能在進攻中持續發揮火力的輕型機槍。

一戰前德軍中裝備了少數的麥德森輕機槍,但氣冷式輕機槍火力持續性較差,德軍對這種機槍並不十分滿意。且開戰之後天下圍攻,麥德森機槍的補充全靠戰場繳獲,太不可靠。德軍遂決定自行開發一種輕型機槍。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德軍裝備的麥德森

當時各交戰國開發的輕機槍幾乎都是氣冷式,因為尚無快速更換槍管的概念,這些機槍在射擊幾百發後槍管就會紅熱而無法繼續使用。德軍認為輕型機槍需要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可以長時間連續射擊,二是要結構可靠,不易發生故障,這樣只配備少量人員的輕機槍組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根據這個思路,德軍對其成熟可靠的MG08型馬克沁進行輕量化改造,縮短機匣,縮小冷卻水套直徑並加裝兩腳架、前握把、肩託和手槍型握把後開發出了MG08/15型輕機槍。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水冷輕機槍MG08/15

MG08/15加水後重達20公斤左右,但勉強還是在人體可接受的重量上限之內。MG08/15的機槍手都是挑選出的強壯大漢,才能端著這支槍隨暴風兵衝鋒陷陣。但德軍的初衷還是實現了,MG08/15的結構是成熟技術,不易發生故障,並且只要冷卻水不斷,它就能長時間打下去。


MG08/15的作用當然不單是發給突擊隊衝鋒,它的重量只有MG08的三分之一,造價也更便宜。現在每個德國步兵連都可以配備4挺機槍,後期更增強到6挺。步兵連長不需要再向營、團級申請機槍火力支援,步兵班排戰術也隨之變化。在索姆河向著慢步前進的英軍散兵線狂射的德國機槍中不少就是MG08/15。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一個MG08/15機槍組

MG08/15和MG08很多零件通用,受過MG08訓練的士兵可以很快掌握MG08/15。MG08/15同樣可以架在三腳架上射擊,當然此時射速、精度和持續性都比不上正版的MG08。但這種能力啟發了德軍高層,即可以設計一種通用型機槍,既可以架在重型腳架上當重機槍用,又可以安上兩腳架當輕機槍用,這個設想的第一個嘗試就是伯格曼MG16。

這裡不得不說個德國機槍發展中的支線。當時德軍中尚有一種伯格曼MG10型水冷式重機槍,當這種機槍被移植到飛機上使用時,因為冷空氣可以有效冷卻,沉重的水套就成了負擔,於是改用氣冷槍管。後來伯格曼將這種氣冷式機槍加上兩腳架改為地面使用,就是伯格曼MG15型輕機槍。這支槍重量只有12公斤,使用全金屬彈鏈,外觀上非常現代化,但由於不能快速更換槍管,射擊持續性差,沒有得到德軍高層青睞,只有少量裝備,可謂生不逢時。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外形很潮的伯格曼MG15

MG16採用了MG08/15的散熱水套和簡化機匣,同時配用輕型三腳架。但測試結果讓德軍高層頗為失望,MG16裝架射擊火力比不上重機槍,取下來當輕機槍仍嫌太重。本是想兩邊都佔,結果兩邊不靠,MG16就此無疾而終。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第一次通用性嘗試的MG16

前面說過MG08/15的產生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奇思妙想,並沒有考慮前線士兵的實際需求。前線真正青睞的還是戰壕對面的劉易斯機槍,重量輕得多,火力持續性也並不是不能接受。氣冷式畢竟是大勢所趨,所以臨近終戰時,MG08/15也推出了氣冷式槍管的改進型MG08/18,但為時已太晚,起不了什麼作用了。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劉易斯機槍被暴風兵一直用到星球大戰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MG08/18已經開始有二戰範了

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告終。受《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不允許自行開發和製造新型機槍。但德國軍方始終賊心不死,而通用型機槍的思路也一直延續下來。當時庫存武器多被收繳,十萬大軍中機槍數量並未達到和約限定標準,可以採購一部分機槍充實編制,德國就在這個幌子掩護下開始了新型機槍的研發。

德國萊茵金屬於1929年入股瑞士蘇羅通,即以萊茵的團隊在瑞士進行研發,推出了MG30型輕機槍。從外形上看,MG30和後來的MG34已經非常像了,甚至可以說就是插彈匣的MG34。但當時由於條約限制,德國國防軍並不能裝備這種槍,因此該槍只能由瑞士蘇羅通和奧地利施泰爾生產。德奧合併後,奧地利的MG30落入德軍手中,但由於這批MG30使用8毫米子彈,因此只能配給二線部隊使用。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MG30外形頗似MG34

為防止MG30研發出現意外,萊茵金屬在國內也做了一個備份方案。就是在MG08/18基礎上修改供彈機構開發出的MG13型輕機槍,該槍改為25發彈匣供彈。MG13編號則是故意以一戰武器編號矇蔽協約國檢查。當河北省來的小鬍子上臺後,大量老式MG08/15和MG08/18被改造成MG13。後來隨著MG34投產,步兵型MG13也逐步撤裝,但車載型還繼續裝備了相當長時間。抗戰時期,國軍所用德制“克虜伯”坦克和“豪須”裝甲車,就是把原配MG34撤除改裝MG13的型號。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MG13採用槓桿閉鎖,機匣較大

順著MG13這條線發展出了兩種航空機槍,活動型的MG15和固定型的MG17,這兩種機槍借鑑MG30的成果,將傳統的槓桿閉鎖改為旋轉槍機閉鎖,機匣尺寸大為縮小。而在空戰中使用25發彈匣完全是搞笑,因此這兩種槍又改為金屬彈鏈供彈。後來由於航空武器發展,MG15和MG17被從飛機上撤下來,裝上兩腳架和肩託作為步兵武器使用。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作為航空機槍MG15更多考慮的是減輕重量

河北省來的小鬍子上臺之後,德國也開始重新武裝。MG30這條線也就得以繼續研發下去,由毛瑟公司對其進行改進,開發出了MG34。MG34閉鎖位置改為槍機前端和槍管尾部,這就使其能夠在不開機匣蓋的情況下快速更換槍管,提供了持續射擊的能力(此前幾種型號都需要打開機匣蓋,取出復進簧和槍機總成才能倒出槍管,比較繁瑣)。MG34的孿生型號就是航空機槍MG81,就是把MG15和MG17兩兄弟踢下飛機的型號,MG81研製稍早,換槍管略麻煩些。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MG34是最終定型的通用機槍

當時德國又從丹麥引進了麥德森輕機槍的三腳緩衝槍架,這種槍架比傳統三腳架輕便,但能很好地吸收後坐力,使用效果很好。新型機槍配上緩衝槍架,這就是世界第一種通用機槍MG34型。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麥德森輕機槍的三腳架非常優秀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問題了,為什麼MG34才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呢?

從一戰開始,輕機槍大多能配各種槍架,三腳架、高射槍架、車載槍架和炮塔環,可以車載甚至裝上飛機作為航空機槍用,就連MG34用的三腳架都是原來麥德森輕機槍用的,那為什麼它們就不是通用機槍呢?

這就是“通用”二字產生的誤解,通用並不是指廣義上的多用途。我國給出的定義其實更準確些,通用機槍就是指輕重兩用機槍,比如67式就叫輕重兩用機槍。也就是說通用機槍架上三腳架就要能幹重機槍的活。

重機槍首先就要求火力密度高,火力持續性好。MG34採用彈鏈供彈,理論射速800發/分,比馬克沁都高。MG34能快速換槍管,一個MG34機槍組一般帶3根備用槍管,輪流替換就能保證火力不間斷。

拿當時其他優秀的輕機槍來說,比如捷克式,用二十發或者三十發彈匣供彈。對付一個典型目標,採用二到三發點射消滅。而MG34則是十發點射,不但能打固定目標,還能對快速目標進行追射。對遠距離目標,MG34有瞄準具,有測距機。憑著200發金屬彈鏈,可壓制,可覆蓋,對集群目標可勻速轉動槍身掃射,這些都是捷克式無法做到的。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配用三腳架及瞄準具的MG34重機槍狀態

可快速更換槍管的捷克式尚如此,那些設計上偏近自動步槍的輕機槍就更不具備可比性了。所以當時其他輕機槍即使架上三腳架也幹不了重機槍的活,只是三腳架更為穩定,可以提高精度而已。當然捷克式的後續型號布倫式要好些,但也到不了MG34的水平。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德國機槍的發展有很強的遞進性和繼承性,可以說通用機槍的基本設計從一戰後期就已經定型了,其後就是逐步改進完善的過程。

從MG08/15—MG08/18—MG13—MG30—MG15/17—MG34/81乃至戰爭中開發的MG42,德國機槍都具有以下特點:

採用槍管短後座原理,可靠性高;槍管有復進簧,傳遞到人體的後坐力較小;後坐力小加上槍托一般與槍管同一軸線,理論精度較高;在槍機加速器作用下槍機回覆速度快,射速較高。MG34和後來的MG42對戰後的機槍設計產生了很大影響,至今中型機槍領域仍是通用機槍的天下。


說到最後我忍不住還是要說一個有點跑題的故事。

話說我大中華民國,用了幾十種國外機槍,實踐經驗和見識那可算豐富無比。

二戰結束後,民國兵工署突然醍醐灌頂,發現如果將水冷式重機槍改為氣冷式,去掉水套,豈不可以大大減輕重量?且便於在缺水的北方使用(抗日名將張靈甫淚目)。

於是重慶的第21兵工廠於1947年在民二四馬克沁機槍基礎上改裝氣冷式槍管,配以麥德森輕機槍的三腳槍架,此即為民三六型重機槍。

走向通用化,二戰前的德國機槍發展歷程

民國三十六年型氣冷式重機槍

說來有趣,民二四馬克沁機槍正是授權仿製的德國MG08型。

三十年後,中華民國終於成功地再次發明了輪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