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家庭教育 中考 高考 心理學 斯貝斯第三空間 斯貝斯第三空間 2017-09-07

前兩日,林女士告訴小貝老師,她兒子被五華區龍翔小學錄取,成績優秀的兒子卻在分班考試中失敗,被普通班錄取。

兒子哭了一天,林女士有心情失落,依然想辦法安慰兒子。從簡短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分班考試幾乎懸著整個家庭的心……那麼,分班考失敗意味著什麼?家長又該怎樣做呢?

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分班考分出重點班和普通班,其實是不同的教育方式與資源在學生中尋找再平衡。

重點班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比普通班更有優勢。所以也就成了所有家長競相爭奪的寶地。

尤其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分班考中失敗,與自己的目標想去深遠時,難免失落憂傷。

而少數學生在分班考中超長髮揮的,以普通得成績進入重點班,也只是在某一次考試的過程中把自己狀態調節到最佳。

以重點班的學習進度和難度,這類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未必吃得消,因為跟不上被迫轉向普通班的人也不少。

相應地,重點班競爭激烈,學生的壓力也大,要想相對輕鬆地在重點班混下去,絕對是不可能的。

優秀的學生某一次考試失敗,進入普通班,無須多久就會變成班裡的尖子生。其實,大多數班級都存在這樣的學生,分班考在某種程度上也考慮到了隨機的高低搭配。

家長應該考慮到,孩子在學校學些什麼?成績是必須的,而成績之外也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歷年來小升初的標準並不僅僅只是分數,學習之外的獎狀與技能也是重要項目之一。可以這麼說,普通班的學生壓力較小,空閒時間相對較多。

這在某種程度上更能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學習課外的技能,為自己的童年增添豐富多彩的一筆。

經過自己的努力,幾年之後取得合適的分數,掌握多項技能,這會讓童年生活更豐富有趣。

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分班考試結果一出來,如果結果不理想,最失落的當然是孩子,家長首先學會安撫孩子的心靈,以免孩子在入學之後依然受到分班考的影響。

昆明曾出現過因為分班考,孩子壓力太大而離家出走,弄得全家人為孩子連夜提心吊膽。

分班考對孩子的壓力還是還是挺大的,稚嫩的肩膀扛著這份壓力走進考場,孩子敢於嘗試,無論結果如何,做家長的都應該給予理解和肯定。

在孩子失落的時候鼓勵孩子,在孩子有些盲目的時候抑制孩子,都是家長必須學習的家庭教育課程。

孩子分班考失利,此時的孩子由於心情失落,內心正被封閉在狹小的空間裡,家長可以抽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帶孩子到開闊的地方看看。

就昆明本地來說,哪怕此刻看看滇池潮水的漲落對孩子的內心也會有很大的觸動。家長可以趁機告訴孩子一些勵志的話語,讓孩子走出失望。也可帶孩子購物,給他買一些平日裡喜歡的東西,總要是能讓孩子愉悅心扉的方法,家長都可以嘗試。

此時,作為家長最忌諱的是給孩子雪上加霜,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我這麼努力掙錢供你讀書,居然連這種考試都失敗,你看看誰誰誰家孩子……”諸如此類的話會讓孩子反感,過度的失望可能會激起孩子激烈的反抗。

其實,家長有想法也是難免的,哪個母親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這種時候正是考驗家長情商的時候。就家長教育孩子來說,無論生活學習都應該嚴格要求孩子,但不要辱罵。但孩子驕傲、趾高氣揚的時候必須給予教訓。

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可以這麼說,在昆明這種教育競爭激烈的城市,孩子分不到重點班,對孩子的今後的學習的確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至於決定孩子整個人生。

既然分班考的結果不理想,與其過多的沉浸於失落,不如重新尋找補救的方法。

競爭激烈是一個事實,但還有另一個事實是:2011年,時任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的羅崇敏調查發現,雲南省歷屆22名高考狀元,現在混得最好的也就是個部門經理。

分數的確重要,因為分數是升學必須的,但分數不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家長必須有這樣的視野,人的一生其實不算短,一次考試的失利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一次失敗對於孩子也是重要的成長。

家長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分散分班考試失利的影響,如果孩子能對一個愛好堅持半年以上,就可以當作興趣培養。

心理學上有一個“第十名現象”。換句話說,成績實在拔尖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被學習成績束縛了自己,他們為了得到高於別人30%的成績,需要花費70%的經歷,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而成績中上的學生更容易把更多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未來踏入社會擁有更大的可能性。

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一次分班考並不能決定人生,小學、小升初、中考、高考,都還擁有太多的可能性。即使孩子在分班考中失利,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開導好孩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融入新的集體,交到新的朋友,這種憂慮也就不存在了。

對於接下來的小學生活,家長才需要用心培養孩子。如果孩子在考試中發揮失常,導致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這種時候往往考驗家長的逆境轉化能力。

分報考沒有分到好的班級,應該怎麼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