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點都做不到,也敢獨自上高速?

交通 駕駛技巧 貨車 商用車 車禍 備胎說車 2018-11-27

高速上開車所需要的操作反而比市區少,只要做到遇車不緊張,能保持在自己的車道,精準把控車距,再知曉一些緊急情況下的應對狀態,其實就是可以開好了。

你就好像景區的透明天橋,其實很寬、很容易走的,但需要克服恐懼心理,如果克服的話,其實也沒那麼可怕,就是正常走路。

首先要做到的一件事情,新手開高速就是遇車不緊張。

遇車不要緊張

  • 高速上車速快,讓人緊張

我們來講講情緒有高級和低級兩個中樞的。

高速工況一般來說比市區工況更簡單,但是車速更快,讓人潛意識裡覺得危險,產生焦慮、緊張的這種情緒。

在緊張焦慮的情況下,人體的兩種氨基酸類神經遞質的分泌會產生變化,穀氨酸分泌水平會增加、伽馬氨基丁酸它會降低。

這穀氨酸是興奮神經遞質,而伽馬氨基丁酸則是抑制神經遞質。單獨拿來說,就好像一個是興奮劑,一個是鎮靜劑。

  • 緊張環境能促使人們作本能反應

興奮神經遞質增加,抑制神經遞質減少,就會使低級的、本能的、但快速的處理機制被激活,這個時候人會更趨向於作出本能反應。

比如說過於緊張的時候,如果還碰到有車對你「叭叭叭」,按喇叭想超車,你可能就下意識的會打方向去避讓。

這就好像你被關在小黑屋裡面,什麼都看不見,聲音也聽不到。

突然衝出來一隻平時不害怕,覺得很可愛的貓貓狗狗,那個時候也能把你嚇一大跳的道理是一樣的。

  • 大腦空白,容易做出錯誤判斷

不僅反應更原始,大腦的高級功能和記憶的讀取理解都會受到限制,難以想起記憶的內容。

即使想起來也可能對記憶進行解讀的時候產生偏差,也就是說駕校教練教的東西全忘掉了,記起來的還不一定是對的。

你快要考試了,很緊張,一緊張複習的東西都忘了,以前做的這種試卷都白做了,大腦一片空白了,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

所以說人在緊張情緒下就容易犯錯。有統計數據顯示的,高速公路這樣快速、緊張的工況下,每百公里的事故率是普通公路的4倍以上。

  • 老人帶新手,關鍵時候給予指令

所以如果在市區開車都會緊張,最好還是不要上高速了,如果一定要上高速,可以找個老司機,跟他說老司機帶帶我,什麼什麼的。

老司機可以輔助觀察車子周圍的情況,遇到周圍有車的時候可以提前跟你說:不要慌,穩住啊,往前開就行了。超過去,油門踩上去,馬上過去,這不至於產生過激的反應。

面對大卡車不要害怕

面對一般SUV、轎車這種相對不害怕、習慣了之後,不是說你在高速上就是吊兒郎當的,隨便開就可以了,很輕鬆了,下一步就是說要面對卡車也不能害怕。

  • 大卡車威力強,導致車禍概率高

這個卡車比轎車高得多、寬得多、長得多得多得多,看起來很有空間壓迫感,實際上也比轎車要危險很多。

公安部交管局有數據的,貨車事故的致死率是0.32,不好理解,說人話的話也就是說死亡人數佔傷亡總數的32%,比同期全國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高52%。

平均每起事故死亡0.45個人,比同期全國數據高54%。

就好像坦克不僅看起來殺傷力很強,並且它撞起來很凶,還會開炮,威力更大,重型貨車是其他貨車中的爹。

  • 貨車出車禍多,事故嚴重度也高

《貨車交通對高速公路安全性影響》這篇論文看了一下,有個調研數據。

北方地區某山區高速公路3年通過的車輛中,重載貨車的比例雖然只有31.89%,卻製造了53.6%的車禍,事故嚴重程度也遠遠高於其他車型。

  • 多練習,不恐慌

所以想要獨自上高速,還需要能夠妥善處理路上數量不少的卡車,如果你看著卡車就恐慌、害怕,可以在城郊道路多練習。

這和打遊戲比較像,你打boss之前多刷幾個小怪升升級嘛,最少要做到遇到卡車不害怕。

  • 心態要好,保持車距

剛才也說了一害怕就容易犯錯,甚至有些新手超車超了一半的時候踩剎車。

這就好像醫生給你做手術縫傷口,縫了一半,他說:“你等一下,我上個廁所,洗把臉緩一緩,我有點緊張過會繼續縫。”就差不多是這樣,很危險的。

對車距要有所把握

除了心態要練好,高速上一些基本的駕駛技巧也是要掌握的。

7成事故由於未保持安全車距導致

首先就是對車距要有把握,如果沒有和其他車輛保持足夠的距離,就非常容易發生追尾或者是被追尾的事故。

天津市的交管部門做了個統計,2017年天津境內高速公路上發生的追尾事故里面,有7成都是沒有保持安全車距造成的。

  • 保證安全,對車距有良好的估計

高速100到120公里的時速來說,一旦發生事故很有可能就是毀滅性的。

有統計,高速上發生事故直接財務損失在1萬以上的事故佔了總數的70%到80%。

就好像說人家拿個磚頭拍你,砸中了,肯定是頭破血流的。

基本上不存在人家磚頭「吧」拍了一下,你撣了撣灰塵,算了,就和走路被人家踩了一腳一樣,不可能的。

所以說想要上高速並且保證安全,對車距真的是有很良好的估計,是非常必要的。

  • 3秒原則,保持在自己的車道上

比較通用的辦法,就是“3秒法則”。

網上經常說,確認前車通過某一個地點,比如說是1個路牌、1根電線杆,我們在後面數1、2、3,再達到這個地點,算是比較安全的。

我數到1已經碰到前面那個電線杆了,有可能就有點厲害了。

以時速100公里來算的話,3秒就是83米多一點,如果是120公里的時速來算3秒的話,就是100米左右。

  • 按照導航練習,培養空間感

想要培養自己的距離感,也可以在市區開車的時候多看看導航。

每次導航不是有提示嘛,前方200米,紅綠燈路口右轉;前方100米,紅綠燈路口左轉。

它不是說100米嘛,你看看,然後它後面不是會說左轉,從提醒到後面說左轉。

這一段時間,它不就是100米或者200米的距離,感受一下,時間長了也會對時間和距離會有一些概念的形成。

要保持在車道內行駛

除了要保持車距之外,在高速上開,還要做到始終讓車子保持在自己的車道也是很重要的。

有的新手朋友車速一快,車子就甩來甩去,很容易跑偏的,這個非常危險的。

  • 車道偏離,視野變窄

國內的剛才說了一堆,美國的數據也說說。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做的調查顯示,37%的死亡車禍肇事原因都是車道偏離。

聽起來就很簡單,就穩穩地往前開好了,做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這車道由於地形的原因,它不可能是一條真正的直線,而且有一個資料的,《高速催眠形成及其緩解措施研究》它上面說。

人在時速105公里的時候,視野範圍會從時速40公里的90到100度的視野角度,收縮到40度以下,看起來很窄了。

  • 視線集中,容易產生催眠效果

也就是說在高速上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面前的柏油車道及車道線上,如果時間過長,會容易形成一種叫“通過凝視實現的催眠誘導”,引起了這個事故。

這個就和電影裡面你過來看著我,「搓」一個懷錶扔出來,搖啊搖,搖啊搖,搖到你睡著。

就和這個道理是非常像的,盯著柏油路一直看也是會催眠的。

  • 集中注意力,根據參照物微調方向

因此,即使在一些沒有必要設置彎道的平坦地形,很可能會人為地增加彎道。

比如說北京到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部33處彎道里面,就有十幾處彎道是故意設出來,來逼著你集中注意力的。

就好像我們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這個故事是一樣的。

快睡著的時候就給你頭髮「呀」拉一下,或者屁股上搞個大頭針「喔」,給你戳一下馬上就清醒了,就起這個作用。

  • 車子偏離車道,不推薦上高速

所以說高速上開車需要我們駕駛員不停的根據周圍參照物來微調方向,把這個車子保持在車道內,如果這點做得不好,也是不推薦上高速的。

可以先在城市道路里面,或者是城市裡面的快速路來練一練,比較慢的時候先看看你能不能做到不偏離車道,然後再考慮要不要上高速。

高速超車,怎麼做才安全?

那我怎麼知道我自己的輪胎有沒有壓到這個車道線呢?我坐在車裡面的時候,我怎麼去判斷我車輪的位置到底在哪裡呢?

前面這些東西我都做到了,能在高速上好好開了,但是前面碰到過速度很慢或者前面來了大卡車。

我本來不焦慮的,我被它逼得焦慮了。想要超車又慫又不敢超,到底怎麼做,才能安全的超過這個烏龜?

  • 關鍵詞:高速

這些技巧我給你整理出來了,還做了教學視頻,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高速」就可以看到了。

開高速的時候,怎麼樣安全快速的超車?一不小心爆胎了我該怎麼辦,是先打電話還是自己換還是叫人,哪種最方便?哪種最安全?哪種最省錢?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高速」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