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

建築 設計 扶蘇哥哥Q 2019-05-10

一、工程概況

二、方案編制依據

1.《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2.工程施工圖設計

3.施工採用規範、規程及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2-2002)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2002)

《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

《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 (GB50300-2001)

《建築工程施工測量規範》 (DBJ01-21-95)

《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範》 (JGJ46-2005)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 (JGJ46-2005)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 (GB50330-2002)

《岩土錨杆(索)技術規程》 (CECS-22:2005)

《錨杆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範》(GB50086—2001)

其他有關的規範、規程及圖集

三、施工準備工作

基坑開挖的施工準備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查勘現場,摸清工程實地情況。

2.按設計或施工要求標高整平場地。

3.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4.設置測量控制網。

5.設置就緒基坑施工用的臨時設施。

四、深基坑開挖施工方法

1.施工工藝

本工程擋牆基礎開挖均採取機械開挖施工,機械開挖的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切線分層開挖、排降水、修坡、整坪、留足預留土層等。相鄰基坑開挖時,應遵循先深後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程序。挖土應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層進行,邊挖邊檢查坑底寬度,不夠時及時修整,每1m左右修邊一次,至設計基底標高,再統一進行一次修坡清底,檢查坑底寬度和標高。在已有建築物側挖基坑應間隔分段進行,每段不超過2m,相鄰段開挖應待已挖好的槽段基礎完成並回填夯實後進行。

2.放坡係數及馬道平臺的設置

為確保基坑開挖施工安全,基坑開挖採取分段分層臺階式放坡開挖,放坡係數為1:1.2~0.75。馬道平臺的設置:每級馬道平臺臺階高度4至8m,平臺寬1.5~2m。

3.深基坑土石方開挖,均採用機械開挖,深度大於5m以上土石方採用反剷挖土機分層接力開挖,土石方採載重汽車運輸到業主方指定棄土場。

4.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度正確,開挖坡度採用1:1.2~0.75放坡,機械開挖至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應預留20~750px厚土層,採用人工開挖和修坡。

5.如開挖的基坑(槽)深於鄰近建築基礎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在不具備放坡開挖條件處,採取相應的支護措施(XM03、QB01部分擋牆施工影響的載橋基礎,採取置換載橋的施工方案,具體詳見載橋基礎置換施工方案。)以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築基礎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應採取在坡腳設擋牆或支撐進行加固處理。

6.挖土時注意檢查基坑底是否有洞穴,暗溝或裂隙、斷層(對岩石地基)存在,如發現跡象,應及時彙報,並進行探查處理。 

7.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邊距離應按挖坑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乾燥密實土不小於3m,鬆軟土不小於5m。

8.基坑挖好後,應對坑底進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礫石回填夯實至與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實度。

9.為防止坑底擾動,基坑挖好後應儘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工序時,應預留15—750px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除。

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

五、地基局部處理

對於基坑開挖過程中或開挖後遇到特殊地基問題要進行地基局部處理,以下是特殊地基的局部處理方法。

(1)坑(填土,淤泥,墓穴)的處理

1.若鬆土坑在基槽中,且較小時, 將坑中軟弱虛土挖除,使坑底見天然土或設計地層為止,然後採用與坑底的天然土壓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或砂石換填,當天然土為砂土時,用砂或級配砂回填。

2.若鬆土境較大且超過基槽邊沿時,因各種條件限制,坑(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層時,可將該範圍內的基槽適當加寬,用砂碎石或砂石換填,基坑寬度按放坡要求進行開挖,同時根據換填深度加寬基坑(超深1為,基坑加寬1米,超深2為,基坑加寬2米。)採用挖掘機分層碾壓夯實。

3.對地下水位較高的鬆土坑,將坑(槽)中軟弱的鬆土挖去後,再用砂土或混凝土回填。

(2)局部軟硬(高差)地基的處理

若基坑開挖至設計高程後,基礎下局部遇基岩、舊牆基、老灰土、大塊石或構築物時,儘可能挖除,以防建築物由於局部落於較硬物上造成不均勻沉降而建築物開裂,或按設計要求超挖2500px深,再回填土砂碎石混合物分層夯實。

(3)局部無放坡條件的地方的開挖支護處理

對局部擋牆基礎開挖無放坡條件的部位,採取分層分級開挖,及開挖一級支護一級。開挖支護採取錨噴施工,其支護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錨杆長:15m(φ28@2m×2m)梅花型佈置,錨網為φ8@200㎜×200㎜,C20噴射砼厚100㎜。

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

六、排水措施

a.基坑頂地面排水:在基坑開挖頂面離坡口線周圍2-3m沿自然地面設置1×1m排水溝連接原排水管網,對地面雨水進行截排,以確保基坑邊坡及基坑的施工安全。

b.基坑排水:採用基坑內排水和集中排水。在基坑底據坡腳0.5-1米處設置排水溝,每隔30米設一個集水井,這樣自然降水和土層中的滲水由排水溝排至集水井,再由潛水泵抽排至基坑頂排水溝排至原排水管網。

七、運輸路線

運輸線路根據開挖工作面的不同其運輸線路也不同,選煤前緣邊坡、前部邊坡基坑開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基坑的開挖深度的不同,採取兩端往中開挖的施工方式)運輸線路擬從基坑南北兩側運輸,中、後部邊坡基坑開挖施工因不受施工場地的影響,其開挖運輸線路根據現場確定;各邊坡基坑開挖運輸線路即從各作業點場內道路——場外道路——業主要求的棄土場。

八、安全防護及質量保證措施

1.安全防護措施

為確保作業安全,基坑作業採取以下安全措施:

(1)基坑周邊按照《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的有關規定在基坑上口周邊設置Φ48鋼管護欄,高度1200,刷成斑馬色,距基坑邊距離不小於1.0m。

(2)基坑四周3.0m範圍內,嚴禁堆放材料和土方,車輛進出場設專人指揮,按規定路線行駛。

(3)基坑內作業的安全保護

① 挖土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程序進行,每層挖土前認真檢查坑壁和支撐的可靠性,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測試和檢查。

② 基坑夜間連續施工,夜間施工照明在高處安裝照明投射整個施工現場,坑邊夜間設紅燈警示,專人值班負責安全。

2.質量保證

(1)施工前,技術負責人組織工長、施工作業人員、質安員等認真學習和閱讀施工圖紙及有關規程規範,瞭解和掌握設計意圖,並編制施工方案報業主及監理單位認可後施工。

(2)針對本工程的技術重點和施工難點,組織調研和討論,編制詳細的施工工藝流程卡,嚴格按卡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量。認真貫徹各級質量責任制,嚴格執行質量跟蹤檢查制,工序控制和層層把關。

(3)嚴格技術複核和技術交底制度。軸線、標高在專職測量員施測後,由責任工長、質檢員複核無誤後,作明標記。隱蔽工程應由業主、監理工程師、地堪共同檢查合格並簽字後,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項目技術負責人向工長、質監員、安全員、試驗、測量、材料等人員作綜合技術交底;各分項工程的施工,由專業工長向班組長作詳細的作業技術交底。

(4)內業主辦及工長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按有關規定收集和整理好有關技術資料、質保資料、自檢資料等,分類編號成冊,保證軟件資料整齊完善,隨時備查。技術負責人要經常檢查各種資料、報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地基驗槽記錄等,及時辦理各種驗收簽證手續,保證資料的收集、整理、審核與工程同步進行。

(6)配備完整的檢測器具,加強計量管理。認真做好測量放線工作,嚴格控制好軸線和標高。

九、局部地方垮塌的處更理方案

為確保基坑開挖施工安全,對局部垮塌處採用人工編織袋裝土堆碼或採用幹砌毛石堆碼支護施工,其堆砌高度根據現場實際而定。

十、項目管理組織機構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我公司擬配備如下數量人員組織該工程的施工:

項目經理 1人

項目總工程師 1人

技術人員 6人

安全員 2人

質檢員 3人

十一、施工部署及進度安排

1.施工人員、技術準備

施工前,項目經理部準備整個工程施工工作計劃,該計劃主要反映開工前、施工中必須做的有關工作,內容如下:

① 施工前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對各施工部位地段進行詳細的瞭解。

② 會同工程技術人員熟悉工程圖紙,並和有關方進行圖紙會審。

③ 施工前,應從甲方處接收軸線基準點、高程測量控制點,並進行復核簽證。軸線的定位點及水準點,應設置在施工場區附近不受施工影響,並在施工現場佈設測量控制網。

④ 開工前會同甲方、設計部門、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填寫會審紀要;在項目部內部召開技術交底會,將技術要求及時傳達到各施工班組。

⑤ 根據有關施工標準、驗收規範、質檢部門及檔案部門的要求,按技術管理資料、質量保證資料及驗收評定資料三類資料編制或購買各種專用表格,施工前各種表格應備齊,工地辦公室應張掛樁位圖、大樣圖、施工進度表,施工記錄彙總表及施工場區平面佈置圖等。

⑥ 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完畢後,項目經理應填寫開工通知單、報送監理工程師、甲方批准。

2.施工現場準備工作:

我單位進場後立即進行施工現場的平整;臨時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等管線的敷設;臨時設施的搭設;現場照明設備的安裝;材料堆放和儲放;消防保安設施的設置;場地圍擋的設置等。

3.施工場地準備:

為確保護施工順利進行,進場前應作好充分準備。對施工場地作出必要的規劃,臨時用水、用電作出周密的安排。

(二)、施工組織及進度安排

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及具體要求,我公司在場地具備施工條件後立即組織機械設備進行基礎開挖施工,確保在計劃工期內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為後期擋牆施工創造條件。

具體組織施工順序為先進行土方開挖,隨即進行局部地質不良段(垂直開挖地段)的支護工作。

(三)、保證施工進度計劃的措施

1.為確保45天完成,我公司將把該工程作為重點工程,在技術、人員、機具、資金上重點保證,並根據工程需要,隨時增足施工力量。

2.組織強有力的項目管理班子,強化項目管理,實行項目法施工,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對施工全過程統一組織、協調和負責,確保進度計劃的實施。

3.加快施工準備工作,項目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在中標後第二天立即進駐現場,並著手搞好臨設、物資、機具進場、定位放線、技術交底與複核、方案編制等各項準備工作,為保證工程按時開工創造條件。

4.利用施工場地寬敞的特點,組織土方挖運、邊坡支護等工序分段流水作業和分班次倒班24小時作業的方法進行施工(不擾民的分項工程),以縮短工期。

5.利用進度控制表,強調生產調度的作用,組織協調各工種之間的交叉作業,保證各工序和各工種的工作始終處於受控狀態。

6.加強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等單位的協調協作,高效協調各工序的生產關係,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7.採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發揮本企業的技術優勢,利用科學的施工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施工速度。

8.建立和執行例會、報表和行政管理制度,促進、監督和保證工期目標的實現。

9.按照總進度要求,確定工序控制點,分解工程施工過程,通過調整與優化,使得目標實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