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遠渡菲律賓,從賣雞蛋做起,成“雞蛋大王”;榮歸故里,建起3座古大厝,獲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炯遼、陳炯月兄弟助人為樂,回鄉投資,一度成為家鄉美談;他們用家訓教導後人——

兄弟和 其中自樂 子孫賢 此外何求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陳氏民居航拍圖。

在霞美鎮霞美村田野間,藏匿著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氏民居。

陳氏民居可謂是霞美鎮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它由3座單體建築自東向西連排組成,每棟建築自成一體,分為3個時期建造。從純閩南民居風格到融入南洋元素的閩南大厝,再到兩層樓的閩南風格小別墅,陳氏古民居不僅是這個華僑家族的變遷史,更記載了閩南傳統民居“番仔樓”的演變歷程。

而這排房子的主人,便是當地有名的“大番客”——陳炯遼、陳炯月兄弟。他們樂善好施的品德被當地人所稱頌。近日,記者來到陳氏古民居,見到了剛從香港回來,曾在這座大宅子裡生活過的陳秋水、吳美璇夫婦。陳秋水告訴記者,他的爺爺是陳炯遼的哥哥,過去他們家族都生活在一起。

兄弟齊心 練就菲律賓“雞蛋大王”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陳偉文(左一)與陳秋水、吳美璇夫婦。

見過陳氏古民居的人,無不感慨其建築的恢宏精緻。惟妙惟肖的人物花鳥磚雕,精美絕倫的木雕燈籠,氣勢磅礴的文字石刻,無不透露著屋主雄厚的財力。

關於陳炯遼、陳炯月兄弟倆為何前往菲律賓,又是怎樣起家的,在父輩的口口相傳中,陳秋水說起了讓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我的太公以前是做糊紙的,小時候家境貧苦,堂親看陳炯遼他們兄弟倆挺乖巧的,於是就帶著他們前往菲律賓討生活。”陳秋水說,為了生存,在清末民初時,陳炯遼、陳炯月兄弟不得不告別家鄉,經歷漫長的顛簸,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

由於身無分文,兩兄弟只能從苦力做起,在碼頭當起了搬運工。後來又到店裡當夥計,有了積蓄便自己擺個小攤賣雞蛋。由於熱情好客,找他們買雞蛋的人也隨之增多,於是他們便合計著辦個養雞場,自己養雞生產雞蛋。“陳炯遼兄弟就在當地包了一片山,開啟了自產自銷模式。”陳秋水告訴記者,雞蛋賣得多了,陳炯遼兄弟便練就了一身抓雞蛋的本領,一雙手可以拿起十幾個雞蛋。由於對雞蛋的研究頗深,他們還能直接憑藉觸感,來分辨每個雞蛋的好壞。

隨著生意越做越紅火,他們從單純的雞蛋銷售,發展到蛋類加工業。陳炯遼兄弟倆在馬尼拉大街上建置商店10餘間,逐漸壟斷整條街。不過三五年時間,成為整個行業的總代理,壟斷了蛋類業,陳炯遼兄弟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雞蛋大王”。“目前陳炯遼的後代們大多生活在菲律賓,從事著各行各業,也有繼續從事雞蛋行業,他們同樣練就了一雙手抓十幾個雞蛋的本領。”陳秋水說。

因為雞場生產的雞蛋數量大,他們有了自己的凍庫,自己用也租給別人。而在雞蛋加工類上,他們還開辦了麵包連鎖店,進行雞蛋產業的延伸。“除了麵包店,陳炯遼兄弟還開辦了麵粉廠、超市,並從食品業跨行到了服裝業,創辦紡織廠、做西裝等,服裝產業一條龍服務,一時成為當地的大富翁。

返鄉蓋房 古大厝有點像“迷宮”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陳氏民居。

為了一睹古民居“芳容”,記者跟隨陳秋水夫婦的腳步徑直走。一排古樸清雅的紅磚大厝出現在眼前,遠眺過去,還有一棟中西結合的二層小洋樓,這就是陳氏古民居。

閩南人認為娶妻、生子、起厝是人生三大事,在海外的閩南人無論多麼辛苦,都要把掙到的錢帶回家鄉,陳氏兄弟也不例外。發家後,陳氏兄弟榮歸故里,在家鄉買地建厝,先後於1931年左右和1941年建起了五開間大厝和三開間大厝。“五開間被我們叫作發財厝,是最早建的。以前大家從菲律賓回來,都住在這,算起來有30多個人,那時候可熱鬧了,我和先生也是在這結婚的。”談及過往時光,吳美璇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2009年獲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與五開間大厝連著的是三開間大厝,三開間大厝顯得華麗許多,尤以門面裝飾最為精美。門匾題刻“潁川衍派”四個大字,是由清末舉人曾遒所書。紅色的牆面上,從菲律賓進口的馬約利卡瓷磚點綴其間,顯得異常美麗。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數這清晰細膩的“象頭人身”圖案。這是印度教中的“象頭神”,為智慧之神、破除障礙之神。“瓷磚經歷了幾十年風雨洗禮,依舊是原先的色彩。可惜的是,很多瓷磚都被盜了。”陳秋水遺憾地說。

建築師幾乎不會放過每一處可以施展才能的角落,門楣、門簪、牆壁、柱礎、落眼處,不是石雕就是磚雕,內容多為歷史典故、戲劇人物、民間傳說,其中以儐伽振翼最為奇特。

“在雕刻這些石雕時,雕刻師傅曾說過,‘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都不夠’,足見當時雕刻師所費的精力。”陳氏後代陳偉文感慨道。細看門面兩邊的石雕,會發現雕刻圖案不一。陳偉文告訴記者,當時是由兩隊惠安師傅負責的,他們想以此來比拼誰的手藝好。“門口上懸掛著兩個木燈籠,相傳,光這兩個木燈籠就花費了木雕師傅幾個月的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氏兄弟又建起了二層的小洋樓,上下共16間,後命名為“炯霞別墅”。建築材料採用鋼筋水泥,轟動一時。洋樓地磚和牆上的磚,都是從菲律賓進口,運過來到泉州港,然後用馬車去拉,幾十年上百年還是原來的顏色。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色彩斑斕的瓷磚。

這幾間大厝整齊排列,厝厝相連,裡面全都打通,可以自由穿梭。“外人進來,繞來繞去,不懂怎麼走,會迷路的。”吳美璇笑言。

門前設有寬敞的石埕。石埕邊上建有一口石井,“我們這個井水冬暖夏涼,那時候沒有冰箱,我們都把大西瓜,啤酒放進井裡,起來就是冰的了。這附近的村民沒水吃,也會讓他們到這裡打水用。”陳偉文笑著回憶。

時過境遷,今天的陳氏古民居已無當年30餘口人居住的熱鬧景象。當初人來人往的蔗糖加工坊也已雜草叢生;就連那口古井,也失去了昔日的歡騰與生機。“泗水樓當時是家裡閨閣女子在梳妝打扮、繡花賞鳥、喝茶消遣的閣樓,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很漂亮,而且很通風,但現在再也沒有以前的樣子了。”說到這裡,陳偉文的眼睛裡泛起了霧光。

樂善好施 借錢給他人娶媳婦

陳炯遼不識多少字,但他對後人的教育非常重視,從五開間大厝的門牆上隨處可見各種家風家訓。“現在之福,積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於子孫者,不可不培。”“兄弟和,其中自樂;子孫賢,此外何求”。“祖輩們在牆壁上留下這些教導,意在教導子孫後代要銘記、珍惜祖宗積下的福澤,不能安於現狀,還要去謀求未來的福;更是要求兄弟間要和睦相處,子孫後代要明白事理。”陳秋水說道。

三開間的牆上還有精美細緻的“二十四孝”磚雕,意在教育陳氏子孫能夠延續孝順的中華美德。記者一眼便被這兩排醒目的大字吸引住了——“禍因惡積,福緣善慶”。這句話最早源自南朝·周興嗣《千字文》,譽為災禍是作惡多端的結果,福祿是樂善好施的回報。陳炯遼兄弟以身作則影響了陳氏一代代人,警醒和激勵著他們砥礪前行。

陳炯遼年少時家裡十分貧窮,經常被一些惡人排擠,後來去菲律賓賺了錢回到鄉里,沒有以怨報怨,反而以一顆大度之心,不與人計較。不僅如此,還熱心地借錢幫助他們,沒娶媳婦的還幫他娶上了媳婦。吳美璇說,“有情要報,有怨不可以報。這是長輩們那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雖為當地首富,可陳氏一家依然簡樸無華。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是買布回去自己做成衣服,陳氏一家也是如此。陳炯遼的女兒陳抱治,有一天帶著丫鬟去當時泉州鯉城最繁華的“建成綢布百貨商場”,想要買布。那天她穿著樸素的粗布衣裳,在店裡看了許久,又用手撫摸布料,還讓店裡的夥計拿出最好的布料出來看看。夥計瞅著她的穿著打扮,十分不耐煩,嘲笑她:“也不知道有錢沒錢!買還是不買?買不起貴的就不用看了。”陳抱治不服氣道:“我怎麼就買不起了?我把整個建成商場買下來都可以!”夥計聽了,一臉不屑道:“你要是買得起,這裡所有的布料半價賣給你!”於是,兩人簽字,陳抱治當即撥打電話回家,從家裡運錢過去,要半價買下所有好的布料。夥計當下傻眼,這可得虧大發了呀!最終還是店長親自登門說和,於是各自退讓了一步。後來,這個“建成買布”的一幕,成為一時美談。

談及陳抱治,吳美璇說,她買這麼多布料也不全是自己穿,是為了分給鄉里的親戚朋友。談話間,陳偉文向記者展示了家裡保存的“建成”布料,“小時候家裡還有很多這種布。到了現在,我們這些後代子孫也不會特意去注重穿著打扮,都是普普通通,就是長輩們一代代延續下來的觀念吧。”吳美璇說。

子孫傳承 建發電房讓村裡用上電

陳氏一家還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和公益事業。在整個鄉里,哪怕是整個南安,陳氏家族在助人為樂這件事上一度成為美談。

“一斤黃金換一斤石粉”訴說精美的建築,是古民居的一張活名片

“你家沒有米,你可以過來借;你家沒有錢,你也可以過來借,他也不會找你還。”吳美璇告訴記者,鄰里鄉里,有個什麼困難,他們都會盡量給予幫助。在陳炯遼兄弟的幫助下,還有許多親戚朋友鄰居被介紹前往菲律賓一起賺錢。

從小深受父親要造福鄉里的言傳身教,對家鄉的建設,陳氏子孫同樣樂於捐贈。據村裡老人講述,從前整個村只有兩戶人家有電,陳氏民居是其中一戶。那時候陳氏民居一放廣播,尖仔山上的村民也跑下來聽。“1978年,為了幫助村民們通電,陳炯遼的兒子陳垣洋在厝前建了一座發電房,將電線拉到各家各戶門口,使得家家戶戶都能用上電。所以我們這個村是最早通上電的村子。”陳秋水對記者說。

洋樓建造後,陳氏一家並沒住過,先後用作人民公社、駐軍宿舍、生產隊倉庫、糧站,村裡還辦過蜜餞廠、無線電廠,曾經還有劇組《蝙蝠別墅》來這裡拍過電影。在異地賺了錢,陳炯遼兄弟便想著也回鄉投資,並在當地開辦了塘坊,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造福鄉里。

由於對國家作出多種貢獻,1956年陳炯遼回國,受邀前往中南海。陳炯遼的次子陳明治代為出席,與多名港澳同胞一起,在中南海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留下珍貴的歷史鏡頭。

如今,陳氏家族的後人大多生活在菲律賓等國家,而陳秋水夫婦則生活在香港。作為香港南安公會名譽會長、香港南安霞美同鄉會副會長,陳秋水十分熱心家鄉的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捐資助學,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來源:海絲商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