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從早吃到晚,從街頭吃到街尾,只怕我一個人的一個胃,不得夠。

是時候去一趟了。走嘛,說走就走。

"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世間美味在鄉下”大概就和“武林高手隱深山”是一個道理。雖然大成都的美食多元到眼花繚亂,但論單一食材、單一菜系,往往還是我們小城的好。

所以大榜決定把目光鎖定四川的小城,啟動馬達,找到當地土著美食家,挖出真正“隱於小城”的美食、生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犍為在哪兒?

一般人的反應多半都是:哦,犍為啊,樂山再往底下走點兒嘛!

但很多成都人可能都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一句:哎呀,就是開小火車那兒得嘛!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日報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好多人都不曉得“犍”字咋個念,犍為人對此也很無奈,因為90%的人都會問他們:啊,你是Jiàn為的啊?

犍為人覺得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必須糾正——朋友,這個字,讀Qián,來跟我念:七一安——Qián。

2.犍為話屬於樂山方言體系,但是犍為娃兒自認在成都從來不說樂山話,因為——真的很難懂。比如,你喊他們念一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但你聽到的可能是:拜瓦拜切拜百拜澀拜。

再比如,你喊她們念一段“六百六十六”的順口溜,但你接收到的訊息卻是:穿了ló 衣裳的ló ló ,花了ló 百ló 澀ló ,從ló 山到ló 杉磯。

在犍為,莫得“一個”,只有“耶改”,“這個”不能說這個,而是:這改。

3.犍為有個嘉陽小火車,很多人都覺得稀奇得不得了,但對於真真正正在犍為娃兒來說,小火車就是一種去過一次不會再去的存在,就跟樂山人也有很大部分沒去過樂山大佛是一回事。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旅遊科長

4.據說犍為這掛小火車是世界上唯一還在運行輛蒸汽小火車,通過燒煤炭運營的那種。每年3月到4月,油菜花盛開,小火車的旺季也就到了。當年,高中畢業的花花滿心歡喜地去坐小火車,結果遇到下雨天,坐了回來一身的煤渣渣。

5.犍為的老城和新城之間隔著一條人工河,人工河比較窄,就是幾座小橋連起的。新城是近幾年才修起來的,新修了很多樓盤,很多小學和犍為的體育場都搬到了這邊。但是犍為人大部分的吃耍還是在老城,走路散步或者坐個三輪兒就去了。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樂山生活

6.新城河對面有個鷺島,裡面有條人造鐵軌,還有兩排銀杏樹,一到秋天,還多好看的。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草坪上晒太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夾江Xiao誌強

7.犍為人喜歡散步,從主城跨了橋就是新城了,專門來拍結婚照的、來放風箏的、冬天還有叔叔阿姨來遊冬泳的,漲水的時候還有釣魚的。

8.老城有條濱江路,以前每年過年,濱江路外頭都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幾乎全城的人都會往河邊去看。濱江路河邊有很多茶館,只要一出太陽,全部都是喝茶打牌的。旁邊還有小商販一路叫賣吃的,毛豆、花生、椒麻雞、烘餅、米花糖、絲絲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9.犍為有個清溪古鎮,這邊是茉莉花基地,據說整個樂山絕大部分的茉莉花都來自於此。

雖然每家每戶都會種茉莉花,但你真正來了這兒是見不到枝丫上盛開著的大片茉莉花田的,因為還沒等到花開,就會被摘下。

10.在清溪鎮長大的娃娃,莫得哪個小時候沒有去摘過茉莉花。夏天,超級熱,大人說要等茉莉花還沒開的時候就要摘下來,等花開了,香味也就散了。

摘下來的茉莉花,幾乎都是當天就賣給花茶廠做成花茶,而且每天的價格都不一樣——天晴的時候花香也濃,茉莉花能賣到幾塊到幾十塊不等;雨天花香淡,便宜到一兩塊都有可能。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吳氏茉莉

11.犍為比較出名的幾所學校分別是新城小學、犍師附小、犍為外國語學校、犍為一中。搬遷之前,犍外和一中是連在一起的;新城和附小比較好,兩個學校的家長也喜歡比較;二中的街娃兒多,一中的學霸多,偶爾,也約約架吧!

12.犍為能拿出來說的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好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洋芋坨坨。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洋芋坨坨類似於缽缽雞,原先是兩個盆盆裝到一起,要吃啥子自己選,現在一般都會給你拌好。

洋芋坨坨莫得店名,犍為娃兒走小學就開始吃。最早,老闆兒是個婆婆,20多年前就開始擺攤,跟我們差不多大的這撥犍為娃兒幾乎都是婆婆看到長大的。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婆婆面相不算慈眉善目,人也有點兒歪,你買了她的洋芋坨坨,調料蘸多了,還要被說。但是婆婆記性好,以前 那些調皮娃兒長大之後去吃,她都認得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3.犍為人早上愛吃肉絲麵,在犍為,只要是麵館,都賣肉絲麵。最早一中外校旁邊的碗碗香,東門菜市場對門子的辣雞面,還有現在的百姓麵館,都是犍為娃兒心目中的最愛。

那個時候還在上早自習,麵館老闆兒都還沒開門,咋辦喃?負責給全班帶面的同學通常都會在前一天晚上給老闆兒發短信,或者寫小紙條,塞在老闆兒的門市裡面,喊他準備幾兩、啥子面,第二天早上騎起飛車去取就是了。

@LULU 上高中那年,早上都要騎飛車去麵館帶走辣雞面。那會兒都興幫全班同學帶,走攏學校,一人發一袋,班主任一走,大家就開始乾麵。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4.樂山有個非常出名的小吃,叫“卡卡兒”。桐梓林的卡卡兒最好吃了,原先只有一個推車,後來賣發了,才有了門面。

這家卡卡兒就火得不行,一個攤攤圍一圈人,老闆兒做了那麼多年生意,也是神仙手速,一般他包一個,客人吃一個,一分鐘可以包好幾個。客人呢?哈哈哈哈……排排站,排排吃嘛。再後來,這家卡卡兒上了《舌尖》,一般節假日回去吃,十次有九次都排不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5.老攤區有一家劉記咔餅,小門面,但很出名,白餅子加蒸肉,皮薄,肉多,熱騰騰,耙嚕嚕。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6.其實犍為人以前真的不曉得啥叫“缽缽雞”,因為他們一般都說冷串串兒,那個時候你問他們哪兒有好吃的缽缽雞,他們可能會一臉懵圈地回答你:啥子缽缽雞?

以前犍為有一條街都是賣缽缽雞的,劉記咔餅旁邊的楊記缽缽雞也是這樣賣出名的。據說也是上了《舌尖》之後,這家店就悄悄咪咪地扯起了橫幅宣傳,好多人慕名而去。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17.犍為人民在做吃的這件事上還是多有智慧的,很多年前,犍為街上就有賣炸抄手皮和餃子的,脆嘣嘣,蘸海椒面兒吃,口感類似於饊子,當時吃的時候眼前一亮,現在據說再也找不到了。

18.離開犍為的時間一長,最讓犍為娃兒想念的,除了卡卡兒、西米露,就是甜皮鴨了。公園路那家洪昇,書田街那家鍾記,就算來不贏也要買一隻抽了真空揣起。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西西西西瓜和芋頭

19.犍為的蔥油餅很出名,一般上成都來,犍為娃兒總會在安安點心或是希貴餅家捏點兒蔥油餅走,既方便攜帶,又能送人。

希貴包裝好、東西多,在去清溪鎮的路上還開了廠;安安點心更好吃,一般節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Shyisnotshy

有些成都人不懂,吃不來蔥但又想見識一下資格犍為的蔥油餅。@豆子 說有一回有個成都朋友讓她走犍為帶點兒不要蔥的蔥油餅,她原話說給老闆兒聽,老闆兒都笑了:莫得蔥,咋個做蔥油餅?你要不要我給你下一碗牛肉麵,不要牛肉不要面嘛!

20.龍孔畢大姐大頭菜、葉兒粑和富油泡粑是犍為人認知中的“本地特產”。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大頭菜三塊五一包,很脆,超級下飯;葉兒粑主要看各人口味,過年前,很多犍為人都會自己在家做一些。

21.油炸串串,犍為娃兒放學後的續命神器,類似於燒烤,但它是用滷油炸了之後再上料。炸好之後,你可以選擇滷水碟、幹碟或者油碟。90號街有一家“樂山油炸”生意非常火爆,據說這裡也是犍為人回鄉大軍的聚餐集結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22.犍為自己的麻辣燙,雖然沒有牛華那麼有名,但也算從小吃到大。犍為人愛去一家叫“小老五”的店吃麻辣燙,牛肉、腰片、魚片,必須一樣一大把,再來個幹碟,巴巴適適,人均才30。

23.犍為有很多古鎮,玉津古鎮、羅城古鎮、芭溝古鎮……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玉津相當於是整個犍為縣城的中心,到了趕場的時候,住在周圍的當地居民都喜歡去那邊看臺戲、打牌、喝蓋碗兒茶。

羅城古鎮距離犍為有20公里,歷史悠久。據說因為古時候多雨,經常有洪澇災害,所以犍為人就修了一條兩頭窄中間寬的街道以求平安,就是現在的“船型街”。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你看嘛,犍為雖然不大,但你要講起它的好,還是少不了一車皮的話。

我問我的犍為朋友,要是我來犍為,你們準備咋招待我?

她們只回復了我一個字:吃。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圖-@微犍為

從早吃到晚,從街頭吃到街尾,只怕我一個人的一個胃,不得夠。

是時候去一趟了。走嘛,說走就走。

不曉得牛華和缽缽雞是啥子的犍為人,才是資格的犍為人

鳴謝犍為土著

@花花 @LULUCHE @豆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