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去習慣 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簡書 灰姑娘 公主日記 文章 虛度時光讀吧 虛度時光讀吧 2017-11-04

【編者按】米格格又一本新書上市了,繼她的第一部作品《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堅強》(天地出版社出版)相隔了不到一年,她是一位多產又溫情的作者。她在第一部作品中那些溫情又有力量的話至今還被書友們爭相傳送。以下這篇文章就是從書中節選的內容,供大家閱讀分享。

我總算懂得,每個人都渴望追隨那些充滿正能量的美好的人,但生活更需要的是,從內至外讓自己具備這樣的力量。只有經歷了種種坎坷,穿過逆流與險灘,才能與最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創造屬於自己的甜美安穩生活。

人生路上總會遇見一些溫暖的人,如盛世裡的煙火,在我們的生命中綻放,奼紫嫣紅,熱鬧非凡。也許時間很短暫,卻燦爛得足以令我們用一生來懷戀。

遇見S君,是在2006年的初秋。當時,他正在武漢上學,我在北京,我們都即將畢業,兩

人一直靠博客上的文字溝通交流。雖然天南海北地相隔著,但彼此的處境卻差不多,都面臨著融入新環境、開始新生活的考驗。幾乎每天他都會留言給我,說說自己的心情,問問我找工作的情況,我是滿腹委屈、哀長嘆短,他雖然過得也不是那麼開心,但總是在用積極的姿態鼓勵著我,說一些安慰人的話。那會兒,我特別想到雜誌社謀一份差事,可面試了N多家,跑遍了北京的各個城區,就是沒人賞臉給我一次機會。我心裡很憋屈,總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現在回想起來倒也能理解,哪個單位都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培訓新人,擔心費了半天力氣,最後還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話說回來,此一時彼一時。我只知道,一個初出茅廬、內心對文字工作充滿渴望、讀了一摞又一摞書、滿腦子都是理想的女孩,在被拒絕了N多次,就快要無法靠自己生活下去的時候,內心有多麼煎熬!更糟糕的是,那時的我剛跟大學相戀的男友分手,失戀的痛苦,求職的無望,讓我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懷疑生活,深陷在自卑與絕望中。

某週六的早上,我去石景山圖書館裡看書。剛坐下,突然就想掉眼淚,我發信息給S君,說:“其實,我一直很自卑,還不想讓別人看到。”很快,手機裡就呈現了一行字,說:“沒

關係,自卑的心理很多人都有,你並不差。”也許是受到了鼓舞,也許是我轉換了求職方向,很快,我就在石景山附近的一家培訓學校找到了工作,儘管不是做自己喜歡的文字工作,但至少能夠坦然地告訴父母,我有工作了,我能獨立養活自己了。

我和S君經常會談起理想。我說,以後就想做一個自由撰稿人,有空的時候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把所見所感用鍵盤敲下來,化成一段段的文字。他說,他希望畢業時能拿到雙學位,

到美國讀心理學,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我們還約定,十年為期,一起努力。

夢想真的是一件很好的東西,如同靜立的路燈,照亮前行的道路,點亮孤妄的青春,讓頻率相同的靈魂不再孤單。若問生命裡最值得感激的人,無論什麼時候,S君在我心裡都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於生活來說他是友,於心靈來說他是師。我在培訓學校工作了兩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藉助自己寫的一篇文章,進入了出版界一家知名的圖書公司。得到了

一份喜歡的工作,按理說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滿心歡喜去做才是真的,但事實恰恰相反,那段時間成了我最掙扎、最煎熬的一段職場歲月。

那時候的我,對圖書出版一竅不通:不知道書的尺寸開本,不知道印刷用什麼紙,封面用什麼工藝,看不出設計師做的封面有什麼問題,對排版也沒有自己的想法,寫的封面文案

被主任批得狗血淋頭,苦思冥想一個月也想不出好書名……我的自信心被打擊得一塌糊塗,平生第一次對工作有了牴觸感。

記得那天,我加班到晚上八點多,坐上地鐵時人已經沒那麼多了。輕輕搖晃的車廂,把我使勁往回憋的眼淚震了出來,我給S君發了一條信息:“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再好的機會擺在我跟前,我也抓不住。”

S君回覆說:“有些事情,總是想象中很美,真正接觸到了才發現可能並不是你想要的。你先別急著否定自己,冷靜下來想想,什麼才是你最擅長的?我相信,總會有一件事,讓你做起來充滿自信,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開始人生新階段的時候,不確定感總會如影隨形,我們都會因此戰戰兢兢、莫名焦慮。這種不安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正在學習新東西。我克服了這種不安和恐懼,在

磕磕絆絆中做出了兩本書,基本上了解了出版的流程,且兩本書上市後的銷量還不錯。可即便如此,我的內心還是沒有成就感和喜悅感。

一次,我在編輯室跟一個同事聊天。我說:“相比盯著書的流程,還不如讓我寫點東西呢!”同事一邊幹活,一邊輕描淡寫地說:“要真是那樣,你還不如當作者。”這句不經意的話,以及之前S君給我發的信息,讓我突然意識到:我只有在寫字的時候,才能徹底地沉浸其中,我享受的是用文字來傾訴,而不是給文字做嫁衣。就是從那時起,我徹底告別了“編輯夢”,離開了那家知名的圖書公司。

得知我辭職後,S君安慰我說:“別急著去找工作,你應該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狀態。看你博客裡的配圖,全是灰黑色的基調,還自稱‘躲在角落裡的灰姑娘’。你幹嗎要做灰

姑娘呀?誰說你是灰姑娘了?看看茱莉亞·羅伯茨的《永不妥協》,還有安妮·海瑟薇的《公主日記》,你跟她們一樣,也是最棒的!”

看到那番話時,我潸然淚下。在偌大的城市裡獨立生存,還有什麼比信任和鼓勵更溫暖呢?有S君這盞心靈的明燈照耀著,我的工作和生活在不疾不徐中步入了正軌,而他也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奔跑著。

後來,我去了一家圖書工作室做文字編輯。人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熱情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出。當我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時,S君也開始接受GRE和託福的輪番折磨,我們聯絡的次數少了,都在專注地追尋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和S君的最後一次見面,是他考完所有科目,坐等通知的時候。心急如焚的他,還專程來北京的臥佛寺燒香拜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順利考上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心理系。他跟我說,等去了美國,可以視頻幫我練口語,讓我不要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三個月後,S君去了美國。由於時差和課業的繁忙,他很少再上博客,QQ也不常上了,再不能第一時間回覆我的信息,給我寬慰和鼓勵。唯一的信息聯絡,也就是微博上的隻言片語。後來,就算偶爾在網上碰見,似乎也不如從前那麼熟絡了,言語間有了一種疏離感,只是客套地打個招呼,詢問近況。

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旅途就是這樣,有些人只能陪伴你走過一段路,之後便只能各自收拾起行囊,奔向不同的目的地。在每個階段的生活圈子裡,都會有不同的朋友出現,隨著生活圈子的變更,就會有一些朋友逐漸變得陌生,直至退場,成為“階段性”朋友。

當S君在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愈來愈低的時候,我心裡就會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沮喪的時候,再沒有人安慰我說“你是最棒的”“你不是灰姑娘”,我只能自己鼓勵自己。最初的

時候很難,就像習慣了有柺杖的支撐,突然要完全靠雙腳來走路,總會有點兒害怕和趔趄,但是沒有辦法,你必須硬著頭皮走下去。

在獨自行走中,我慢慢體會到生活的悲喜交加,快樂來臨的時候我盡情享受,煩惱來襲時我理性地解決,扛不住的時候自己給自己打氣。我總算懂得,每個人都渴望追隨那些充滿正能量的美好的人,但生活更需要的是,從內至外讓自己具備這樣的力量。只有經歷了種種坎坷,穿過逆流與險灘,才能與最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創造屬於自己的甜美安穩生活。曾經和S君說過的“十年為期”,一晃就到了,現在的我已成了自由撰稿人,他也在美國從事著喜歡的工作,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我們成了彼此昔日的友人,但無論何時想起S君,還有在相互攙扶中走過的那段歲月,我都會心生感激和歡喜。

S君,謝謝你來過我的世界,照亮了我那顆曾經晦暗的心,也謝謝你與我漸行漸遠,讓我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了生命的支點。

試著去習慣 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天地出版社 米格格

★ 簡書人氣簽約作者米格格傾力之作★ 簡書CEO林立、十點讀書、暢銷書作者蘇清濤、袁小球、修行的貓誠意推薦。

★ 精心選取近40篇故事,涵蓋愛情、職場、學業、親情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字真切、細膩、溫暖而不失力量,讓所有處在困惑和迷茫中的年輕人,都能從他人的故事裡找到慰藉,學會接納挫折,感恩痛苦,最終實現人生的華美綻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