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出身板楯蠻的名將王平

從王平等人的傳記中得知,蜀漢方面雖然在此役中大獲全勝,但其過程也是極其凶險的。由於漢中兵力薄弱,眾將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放棄陽安關口而固守漢、樂二城,任由魏軍進入漢中,等涪縣援軍一到再將陽安關口奪回。

這裡提到的陽安關在漢中郡治南鄭以西,位於今陝西寧強西北,是漢中的主要門戶,同時也是當時由漢中循南棧道進入蜀地的咽喉要道,一旦丟失便意味著漢中與蜀地的聯繫將會被切斷。而漢、樂二城則是諸葛武侯為加強南鄭防衛,於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冬在漢中平原圍繞南鄭修建的兩座要塞。其中漢城位於今陝西勉縣西南,樂城位於今陝西城固以東,二城緊鄰箕谷、駱谷谷口,作為第二道防線用以阻擋突破穀道的魏軍。

對於眾將的提議,時任漢中太守的王平認為援軍到達尚需時日,一旦放入敵軍攻佔陽安關口,那麼必將成為禍患。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記載,對於王平的主張,當時的眾將中只有護軍劉敏持相同意見,劉敏認為目前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一旦“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王平遣劉敏與參軍杜祺先行據守興勢,自己在後方坐鎮。戰事開始後,劉、杜率軍在興勢“多張旗幟,彌互百餘里”,利用虛張聲勢的假象成功拖延了魏軍的腳步,也為費禕與涪縣援軍及時趕到併成功截殺曹爽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王平拒敵的戰例可以看出,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兵諸圍”戰略部署只要戰法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過,姜維雖然認同此法,但也同時指出了這種部署的缺憾,即“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5。

從此語中不難看出姜維的戰略意圖:興勢之戰時曹魏大將軍曹爽本是個不懂軍事的紈絝子弟,在被王平阻擋之後仍不知退軍,這才有了被費禕截斷歸路的慘敗;倘若前來的是一個統兵經驗豐富的將領,“實兵諸圍”之法雖然可以通過層層嚴密的防守將敵人擋在谷中,但這樣做只能“退敵”,卻無法再次獲得“殲敵”的大捷。

所以,出於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姜維提出了大膽的“斂兵聚谷”戰略部署:將據守山谷險要的各營壘守軍後撤至漢中漢城、樂城等各個關城、要塞內,利用層層關隘阻擋敵來犯魏軍,同時“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6。魏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轉運,自然疲乏。待到魏軍撤退之時漢中守軍“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7,從而達到一舉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出身板楯蠻的名將王平

從王平等人的傳記中得知,蜀漢方面雖然在此役中大獲全勝,但其過程也是極其凶險的。由於漢中兵力薄弱,眾將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放棄陽安關口而固守漢、樂二城,任由魏軍進入漢中,等涪縣援軍一到再將陽安關口奪回。

這裡提到的陽安關在漢中郡治南鄭以西,位於今陝西寧強西北,是漢中的主要門戶,同時也是當時由漢中循南棧道進入蜀地的咽喉要道,一旦丟失便意味著漢中與蜀地的聯繫將會被切斷。而漢、樂二城則是諸葛武侯為加強南鄭防衛,於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冬在漢中平原圍繞南鄭修建的兩座要塞。其中漢城位於今陝西勉縣西南,樂城位於今陝西城固以東,二城緊鄰箕谷、駱谷谷口,作為第二道防線用以阻擋突破穀道的魏軍。

對於眾將的提議,時任漢中太守的王平認為援軍到達尚需時日,一旦放入敵軍攻佔陽安關口,那麼必將成為禍患。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記載,對於王平的主張,當時的眾將中只有護軍劉敏持相同意見,劉敏認為目前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一旦“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王平遣劉敏與參軍杜祺先行據守興勢,自己在後方坐鎮。戰事開始後,劉、杜率軍在興勢“多張旗幟,彌互百餘里”,利用虛張聲勢的假象成功拖延了魏軍的腳步,也為費禕與涪縣援軍及時趕到併成功截殺曹爽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王平拒敵的戰例可以看出,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兵諸圍”戰略部署只要戰法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過,姜維雖然認同此法,但也同時指出了這種部署的缺憾,即“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5。

從此語中不難看出姜維的戰略意圖:興勢之戰時曹魏大將軍曹爽本是個不懂軍事的紈絝子弟,在被王平阻擋之後仍不知退軍,這才有了被費禕截斷歸路的慘敗;倘若前來的是一個統兵經驗豐富的將領,“實兵諸圍”之法雖然可以通過層層嚴密的防守將敵人擋在谷中,但這樣做只能“退敵”,卻無法再次獲得“殲敵”的大捷。

所以,出於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姜維提出了大膽的“斂兵聚谷”戰略部署:將據守山谷險要的各營壘守軍後撤至漢中漢城、樂城等各個關城、要塞內,利用層層關隘阻擋敵來犯魏軍,同時“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6。魏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轉運,自然疲乏。待到魏軍撤退之時漢中守軍“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7,從而達到一舉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姜維的戰略用意深遠

“斂兵聚谷”戰略獲得朝廷認可開始施行後,姜維做了如下部署:

(姜維)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姜維傳》)

在上述諸多地名當中,漢壽位於蜀地北邊門戶白水關以南,今四川劍閣東北,王平去世後的繼任漢中太守胡濟率主力駐紮於此,已經脫離了漢中境地。

其餘各圍守營壘的設立點中,西安、建昌兩處今地理不詳;石門圍守是在今陝西與甘肅交界地區;臨遠圍守約在今陝西西南與甘肅東南交界處,兩地均屬曹魏雍州邊陲地帶,亦是蜀、魏邊界地區;建威圍守在今甘肅西和縣北,靠近曹魏隴右戰略要地祁山;武衛圍守在今甘肅成縣、徽縣一帶,二地均屬武侯於建興七年攻下的曹魏雍州武都郡;武城圍守是在今甘肅武山縣西南,大約靠近曹魏隴右地區的南安郡。

考察以上這些圍守營壘的設立地點,要麼是靠近曹魏雍州隴右地區的雙方邊界一帶,要麼直接設立在了曹魏隴右境內,這些地點幾乎都是姜維出兵隴右時的必經之地與重點打擊目標,也都無一例外的遠離東部漢中。

姜維如此部署有著極為明顯的意圖:將看似虛弱的漢中盆地故意暴露在曹魏的打擊之下來誘使魏軍進犯。這樣“重西不重東、重攻不重守”的部署也可看作是姜維對“斂兵聚谷”戰略胸有成竹的一種表現。

“斂兵聚谷”具有可行性

2

客觀的說,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來沒有一個可以無限適用下去的防禦部署,敵我雙方也都是在長期的交手過程中不斷地改變彼此戰略戰術,以“王平興勢山拒敵的成功”與“魏滅蜀戰役時漢中的迅速淪陷”這種成王敗寇式的標準去衡量這兩種軍事部署也明顯有失公允。現從三個方面探討“斂兵聚谷”這一新式戰略的可行性。

首先,“斂兵聚谷”戰略並不是姜維獨斷專行的結果。該戰略提出時已經進入了姜維北伐的後期,一直跟隨其征戰的將領主要有廖化、張翼、柳隱以及曹爽被殺後歸降蜀漢的魏右將軍夏侯霸。

四人中,廖化資歷最老,原是關羽軍中主簿,關羽敗亡後詐死騙過吳人重回蜀漢,其以果敢剛烈著稱,是難得的臂膀;張翼在劉備爭奪漢中時作為趙雲部下參與了以少勝多的漢水之戰,武侯最後一次北伐時任前軍都督,後又隨姜維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取得了洮西大捷,殲滅隴右魏軍數萬人;柳隱與武侯相差九歲,年長姜維十二歲,同樣是一名資深勇將,《華陽國志•後賢志》載其“數從大將軍姜維征伐,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同樣是姜維北伐時不可缺少的幫手;而夏侯霸在曹魏時兼任討蜀護軍,多次與姜維交手,降漢之後任蜀漢車騎大將軍,同樣隨姜維參與了洮西大捷。根據《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的記載,張翼、廖化於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分封車騎大將軍一職,故而夏侯霸此時尚在人世。

從現有記載來看,廖化等四人均是久經戰陣、戎馬半生的老將,年齡、資歷甚至均在姜維之上。張翼、廖化曾反對姜維窮兵黷武一味北伐,但在“斂兵聚谷”戰略的決策上,不管是廖化四人,乃至都督漢中的胡濟、守衛樂城的監軍王含、守衛漢城的護軍蔣斌等重要將領,均不見上述諸人對此法提出異議。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姜維的“斂兵聚谷”戰略至少是得到過北伐眾將、漢中都督等人的認同。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出身板楯蠻的名將王平

從王平等人的傳記中得知,蜀漢方面雖然在此役中大獲全勝,但其過程也是極其凶險的。由於漢中兵力薄弱,眾將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放棄陽安關口而固守漢、樂二城,任由魏軍進入漢中,等涪縣援軍一到再將陽安關口奪回。

這裡提到的陽安關在漢中郡治南鄭以西,位於今陝西寧強西北,是漢中的主要門戶,同時也是當時由漢中循南棧道進入蜀地的咽喉要道,一旦丟失便意味著漢中與蜀地的聯繫將會被切斷。而漢、樂二城則是諸葛武侯為加強南鄭防衛,於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冬在漢中平原圍繞南鄭修建的兩座要塞。其中漢城位於今陝西勉縣西南,樂城位於今陝西城固以東,二城緊鄰箕谷、駱谷谷口,作為第二道防線用以阻擋突破穀道的魏軍。

對於眾將的提議,時任漢中太守的王平認為援軍到達尚需時日,一旦放入敵軍攻佔陽安關口,那麼必將成為禍患。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記載,對於王平的主張,當時的眾將中只有護軍劉敏持相同意見,劉敏認為目前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一旦“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王平遣劉敏與參軍杜祺先行據守興勢,自己在後方坐鎮。戰事開始後,劉、杜率軍在興勢“多張旗幟,彌互百餘里”,利用虛張聲勢的假象成功拖延了魏軍的腳步,也為費禕與涪縣援軍及時趕到併成功截殺曹爽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王平拒敵的戰例可以看出,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兵諸圍”戰略部署只要戰法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過,姜維雖然認同此法,但也同時指出了這種部署的缺憾,即“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5。

從此語中不難看出姜維的戰略意圖:興勢之戰時曹魏大將軍曹爽本是個不懂軍事的紈絝子弟,在被王平阻擋之後仍不知退軍,這才有了被費禕截斷歸路的慘敗;倘若前來的是一個統兵經驗豐富的將領,“實兵諸圍”之法雖然可以通過層層嚴密的防守將敵人擋在谷中,但這樣做只能“退敵”,卻無法再次獲得“殲敵”的大捷。

所以,出於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姜維提出了大膽的“斂兵聚谷”戰略部署:將據守山谷險要的各營壘守軍後撤至漢中漢城、樂城等各個關城、要塞內,利用層層關隘阻擋敵來犯魏軍,同時“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6。魏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轉運,自然疲乏。待到魏軍撤退之時漢中守軍“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7,從而達到一舉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姜維的戰略用意深遠

“斂兵聚谷”戰略獲得朝廷認可開始施行後,姜維做了如下部署:

(姜維)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姜維傳》)

在上述諸多地名當中,漢壽位於蜀地北邊門戶白水關以南,今四川劍閣東北,王平去世後的繼任漢中太守胡濟率主力駐紮於此,已經脫離了漢中境地。

其餘各圍守營壘的設立點中,西安、建昌兩處今地理不詳;石門圍守是在今陝西與甘肅交界地區;臨遠圍守約在今陝西西南與甘肅東南交界處,兩地均屬曹魏雍州邊陲地帶,亦是蜀、魏邊界地區;建威圍守在今甘肅西和縣北,靠近曹魏隴右戰略要地祁山;武衛圍守在今甘肅成縣、徽縣一帶,二地均屬武侯於建興七年攻下的曹魏雍州武都郡;武城圍守是在今甘肅武山縣西南,大約靠近曹魏隴右地區的南安郡。

考察以上這些圍守營壘的設立地點,要麼是靠近曹魏雍州隴右地區的雙方邊界一帶,要麼直接設立在了曹魏隴右境內,這些地點幾乎都是姜維出兵隴右時的必經之地與重點打擊目標,也都無一例外的遠離東部漢中。

姜維如此部署有著極為明顯的意圖:將看似虛弱的漢中盆地故意暴露在曹魏的打擊之下來誘使魏軍進犯。這樣“重西不重東、重攻不重守”的部署也可看作是姜維對“斂兵聚谷”戰略胸有成竹的一種表現。

“斂兵聚谷”具有可行性

2

客觀的說,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來沒有一個可以無限適用下去的防禦部署,敵我雙方也都是在長期的交手過程中不斷地改變彼此戰略戰術,以“王平興勢山拒敵的成功”與“魏滅蜀戰役時漢中的迅速淪陷”這種成王敗寇式的標準去衡量這兩種軍事部署也明顯有失公允。現從三個方面探討“斂兵聚谷”這一新式戰略的可行性。

首先,“斂兵聚谷”戰略並不是姜維獨斷專行的結果。該戰略提出時已經進入了姜維北伐的後期,一直跟隨其征戰的將領主要有廖化、張翼、柳隱以及曹爽被殺後歸降蜀漢的魏右將軍夏侯霸。

四人中,廖化資歷最老,原是關羽軍中主簿,關羽敗亡後詐死騙過吳人重回蜀漢,其以果敢剛烈著稱,是難得的臂膀;張翼在劉備爭奪漢中時作為趙雲部下參與了以少勝多的漢水之戰,武侯最後一次北伐時任前軍都督,後又隨姜維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取得了洮西大捷,殲滅隴右魏軍數萬人;柳隱與武侯相差九歲,年長姜維十二歲,同樣是一名資深勇將,《華陽國志•後賢志》載其“數從大將軍姜維征伐,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同樣是姜維北伐時不可缺少的幫手;而夏侯霸在曹魏時兼任討蜀護軍,多次與姜維交手,降漢之後任蜀漢車騎大將軍,同樣隨姜維參與了洮西大捷。根據《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的記載,張翼、廖化於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分封車騎大將軍一職,故而夏侯霸此時尚在人世。

從現有記載來看,廖化等四人均是久經戰陣、戎馬半生的老將,年齡、資歷甚至均在姜維之上。張翼、廖化曾反對姜維窮兵黷武一味北伐,但在“斂兵聚谷”戰略的決策上,不管是廖化四人,乃至都督漢中的胡濟、守衛樂城的監軍王含、守衛漢城的護軍蔣斌等重要將領,均不見上述諸人對此法提出異議。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姜維的“斂兵聚谷”戰略至少是得到過北伐眾將、漢中都督等人的認同。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廖化等宿將均未對斂兵聚谷提出異議

其次,“斂兵聚谷”戰略曾被曹魏方面成功使用過。魏曹芳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五月,孫吳太傅諸葛恪大發州郡二十萬眾圍攻合肥新城。彼時新城守軍只有三千人。三千魏軍抵禦孫吳二十萬眾,雙方兵力呈現出巨大的差距。時任曹魏大將軍的司馬師就魏軍將士士氣低迷一事問計於下屬虞鬆,虞鬆指出:

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戰耳。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得,師老眾疲,勢將自走,諸將之不徑進,乃公之利也。(《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注引《漢晉春秋》)

最後的戰事走向如虞鬆所料,魏軍“以新城委吳”,故意沒有前去增援。諸葛恪連攻數月,但始終無法拿下新城,而軍中已是疲苦不堪,士卒“因暑飲水,洩下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8,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到了七月,已減員嚴重無力破城的吳軍在撤退途中又遭魏將文欽阻擊,文欽“逆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9,最終魏方大獲全勝,這也是孫吳歷次進攻合肥的戰事中傷亡最為嚴重的一次。

如果用數年前發生的新城之役來對比“斂兵聚谷”戰略,可以說“斂兵聚谷”戰略正是虞鬆之謀的另一個翻版:在漢中平原利用重重關隘挫敵鋒芒,而後於敵人疲憊退卻之日出擊殲敵。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出身板楯蠻的名將王平

從王平等人的傳記中得知,蜀漢方面雖然在此役中大獲全勝,但其過程也是極其凶險的。由於漢中兵力薄弱,眾將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放棄陽安關口而固守漢、樂二城,任由魏軍進入漢中,等涪縣援軍一到再將陽安關口奪回。

這裡提到的陽安關在漢中郡治南鄭以西,位於今陝西寧強西北,是漢中的主要門戶,同時也是當時由漢中循南棧道進入蜀地的咽喉要道,一旦丟失便意味著漢中與蜀地的聯繫將會被切斷。而漢、樂二城則是諸葛武侯為加強南鄭防衛,於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冬在漢中平原圍繞南鄭修建的兩座要塞。其中漢城位於今陝西勉縣西南,樂城位於今陝西城固以東,二城緊鄰箕谷、駱谷谷口,作為第二道防線用以阻擋突破穀道的魏軍。

對於眾將的提議,時任漢中太守的王平認為援軍到達尚需時日,一旦放入敵軍攻佔陽安關口,那麼必將成為禍患。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記載,對於王平的主張,當時的眾將中只有護軍劉敏持相同意見,劉敏認為目前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一旦“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王平遣劉敏與參軍杜祺先行據守興勢,自己在後方坐鎮。戰事開始後,劉、杜率軍在興勢“多張旗幟,彌互百餘里”,利用虛張聲勢的假象成功拖延了魏軍的腳步,也為費禕與涪縣援軍及時趕到併成功截殺曹爽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王平拒敵的戰例可以看出,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兵諸圍”戰略部署只要戰法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過,姜維雖然認同此法,但也同時指出了這種部署的缺憾,即“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5。

從此語中不難看出姜維的戰略意圖:興勢之戰時曹魏大將軍曹爽本是個不懂軍事的紈絝子弟,在被王平阻擋之後仍不知退軍,這才有了被費禕截斷歸路的慘敗;倘若前來的是一個統兵經驗豐富的將領,“實兵諸圍”之法雖然可以通過層層嚴密的防守將敵人擋在谷中,但這樣做只能“退敵”,卻無法再次獲得“殲敵”的大捷。

所以,出於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姜維提出了大膽的“斂兵聚谷”戰略部署:將據守山谷險要的各營壘守軍後撤至漢中漢城、樂城等各個關城、要塞內,利用層層關隘阻擋敵來犯魏軍,同時“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6。魏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轉運,自然疲乏。待到魏軍撤退之時漢中守軍“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7,從而達到一舉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姜維的戰略用意深遠

“斂兵聚谷”戰略獲得朝廷認可開始施行後,姜維做了如下部署:

(姜維)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姜維傳》)

在上述諸多地名當中,漢壽位於蜀地北邊門戶白水關以南,今四川劍閣東北,王平去世後的繼任漢中太守胡濟率主力駐紮於此,已經脫離了漢中境地。

其餘各圍守營壘的設立點中,西安、建昌兩處今地理不詳;石門圍守是在今陝西與甘肅交界地區;臨遠圍守約在今陝西西南與甘肅東南交界處,兩地均屬曹魏雍州邊陲地帶,亦是蜀、魏邊界地區;建威圍守在今甘肅西和縣北,靠近曹魏隴右戰略要地祁山;武衛圍守在今甘肅成縣、徽縣一帶,二地均屬武侯於建興七年攻下的曹魏雍州武都郡;武城圍守是在今甘肅武山縣西南,大約靠近曹魏隴右地區的南安郡。

考察以上這些圍守營壘的設立地點,要麼是靠近曹魏雍州隴右地區的雙方邊界一帶,要麼直接設立在了曹魏隴右境內,這些地點幾乎都是姜維出兵隴右時的必經之地與重點打擊目標,也都無一例外的遠離東部漢中。

姜維如此部署有著極為明顯的意圖:將看似虛弱的漢中盆地故意暴露在曹魏的打擊之下來誘使魏軍進犯。這樣“重西不重東、重攻不重守”的部署也可看作是姜維對“斂兵聚谷”戰略胸有成竹的一種表現。

“斂兵聚谷”具有可行性

2

客觀的說,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來沒有一個可以無限適用下去的防禦部署,敵我雙方也都是在長期的交手過程中不斷地改變彼此戰略戰術,以“王平興勢山拒敵的成功”與“魏滅蜀戰役時漢中的迅速淪陷”這種成王敗寇式的標準去衡量這兩種軍事部署也明顯有失公允。現從三個方面探討“斂兵聚谷”這一新式戰略的可行性。

首先,“斂兵聚谷”戰略並不是姜維獨斷專行的結果。該戰略提出時已經進入了姜維北伐的後期,一直跟隨其征戰的將領主要有廖化、張翼、柳隱以及曹爽被殺後歸降蜀漢的魏右將軍夏侯霸。

四人中,廖化資歷最老,原是關羽軍中主簿,關羽敗亡後詐死騙過吳人重回蜀漢,其以果敢剛烈著稱,是難得的臂膀;張翼在劉備爭奪漢中時作為趙雲部下參與了以少勝多的漢水之戰,武侯最後一次北伐時任前軍都督,後又隨姜維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取得了洮西大捷,殲滅隴右魏軍數萬人;柳隱與武侯相差九歲,年長姜維十二歲,同樣是一名資深勇將,《華陽國志•後賢志》載其“數從大將軍姜維征伐,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同樣是姜維北伐時不可缺少的幫手;而夏侯霸在曹魏時兼任討蜀護軍,多次與姜維交手,降漢之後任蜀漢車騎大將軍,同樣隨姜維參與了洮西大捷。根據《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的記載,張翼、廖化於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分封車騎大將軍一職,故而夏侯霸此時尚在人世。

從現有記載來看,廖化等四人均是久經戰陣、戎馬半生的老將,年齡、資歷甚至均在姜維之上。張翼、廖化曾反對姜維窮兵黷武一味北伐,但在“斂兵聚谷”戰略的決策上,不管是廖化四人,乃至都督漢中的胡濟、守衛樂城的監軍王含、守衛漢城的護軍蔣斌等重要將領,均不見上述諸人對此法提出異議。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姜維的“斂兵聚谷”戰略至少是得到過北伐眾將、漢中都督等人的認同。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廖化等宿將均未對斂兵聚谷提出異議

其次,“斂兵聚谷”戰略曾被曹魏方面成功使用過。魏曹芳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五月,孫吳太傅諸葛恪大發州郡二十萬眾圍攻合肥新城。彼時新城守軍只有三千人。三千魏軍抵禦孫吳二十萬眾,雙方兵力呈現出巨大的差距。時任曹魏大將軍的司馬師就魏軍將士士氣低迷一事問計於下屬虞鬆,虞鬆指出:

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戰耳。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得,師老眾疲,勢將自走,諸將之不徑進,乃公之利也。(《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注引《漢晉春秋》)

最後的戰事走向如虞鬆所料,魏軍“以新城委吳”,故意沒有前去增援。諸葛恪連攻數月,但始終無法拿下新城,而軍中已是疲苦不堪,士卒“因暑飲水,洩下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8,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到了七月,已減員嚴重無力破城的吳軍在撤退途中又遭魏將文欽阻擊,文欽“逆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9,最終魏方大獲全勝,這也是孫吳歷次進攻合肥的戰事中傷亡最為嚴重的一次。

如果用數年前發生的新城之役來對比“斂兵聚谷”戰略,可以說“斂兵聚谷”戰略正是虞鬆之謀的另一個翻版:在漢中平原利用重重關隘挫敵鋒芒,而後於敵人疲憊退卻之日出擊殲敵。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合肥新城之戰直接導致諸葛恪垮臺

吳軍最後導致戰力喪失的原因是中暑疫病,而並非是後勤保障不力,而曹魏與蜀漢之間的戰事則不同,武侯北伐時每每患糧草不足,無法持久作戰,那麼魏軍攻蜀時同樣需翻越秦嶺,同樣要面臨千里轉運後勤不濟的巨大壓力,其難度要遠超當年進攻新城的吳軍,高強度攻城的持續時間必定無法與吳軍相比。

一旦魏軍師老眾疲被迫撤退,漢中守軍與後方援軍出擊殲敵並非難事。即無論是從理論上,抑或當時類似的實際戰例來看,“斂兵聚谷”的誘敵戰略是具備可行性的。

最後,自劉備時代一直奉行的漢中“實兵諸圍”戰略部署亦有短板。前文指出,姜維北伐的重心在於曹魏隴右,即今甘肅六盤山以西的地區,這也意味著在東部漢中方向不會有太多的駐軍。試問,如果興勢之戰時擁兵十餘萬的曹爽沒有單入駱谷,而是充分發揮兵力優勢數道併入的話,那麼以當時不滿三萬的漢中守軍想要完成“實兵諸圍”的禦敵部署便會十分勉強。

其實,曹魏數道併入攻蜀早在武侯北伐期間便有一次,只不過魏軍因遭逢三十餘日的大雨,棧道又多毀壞,故而全面推卻。這場仗雖然沒有正式打響,但考察武侯當時的禦敵之術也並非“實兵諸圍”。

關於此役的記載,《三國志•魏書•曹真傳》雲:

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

這場伐蜀戰役發生於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面對曹真等多路來犯的魏軍,武侯也早已做好了應敵準備: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赤阪位於子午谷之口,即今陝西洋縣以東之龍亭山,而城固便是樂城的所在地。即是說,武侯並未採取扼守各谷的禦敵策略,而是於漢中平原的樂城及子午谷谷口的赤阪集結重兵嚴陣以待。不難看出,這種集中兵力於谷口禦敵的戰法也正是姜維“斂兵聚谷”戰略的前身。

綜上三點可以確定的是,姜維提出的“斂兵聚谷”戰略是一個得到了蜀漢資深眾將認同,能從以往戰事中找到成功戰例,相較於“實兵諸圍”之法能給予敵人重創的新式禦敵部署,而並非是後世以成敗論者口中的“自拆藩籬、自棄險要”。

蜀漢亡於政治腐敗而非軍事失當

3

魏滅蜀之役發生於蜀漢景耀六年(蜀漢炎元元年,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晉書·文帝紀》載“徵四方之兵十八萬”,即集結魏軍十八萬人,除鄧艾與諸葛緒各率三萬人自隴右沓中至陰平郡橋頭一線合圍姜維外,鍾會的十二萬主力軍與魏興太守劉欽數道併入,即從駱谷、斜谷、子午谷方向同時進兵漢中。

蜀漢方面,對於魏軍進犯前的大舉集結時期,屯田於隴右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洛大鎮附近)的姜維便已察覺出魏軍意圖。姜維上表後主劉禪:

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姜維傳》)

此時的蜀漢政治敗壞,宦官黃皓在朝中弄權,相信鬼神巫師之言,認為敵人終究不會到來,奏請劉禪將此事壓下不辦,群臣對魏軍來犯一事毫不知情,直到鍾會將進軍駱谷,鄧艾將進軍沓中時後主劉禪才調遣廖化趕赴沓中作為姜維後援,張翼與輔國大將軍董厥進駐陽安關口作為各營壘的外援,但這只是遲來的補救,已喪失增援良機。

沒有外援的漢中守軍有多少兵力,史書中並沒明載,僅《鍾會傳》中載有“蜀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兵各五千”之語。《後主傳》裴注引王隱《蜀記》記載,後主劉禪投降後,獻上的士民簿提到“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即蜀漢全國總兵力十萬兩千人。另戰事末期鍾會向蜀人發出的檄文中提到:

(蜀軍放棄劍閣後)賊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除了姜維四人的五萬士兵,加之蜀地南中、三巴等地都需兵力駐守,由此推之,此時漢中總兵力絕不會超過當年興勢防禦戰時的三萬人,合兵之前姜維在沓中的兵力也至多在三萬上下,廖化、張翼兩支援軍各約萬人。

在兵力相差巨大、外援因黃皓弄權受阻的前提下,漢中所能仰仗的就只能時漢城、樂城等層層關隘。通過早先姜維意欲讓張翼進駐漢中陽安關口而並非讓其增援漢、樂二城一事來看,姜維完全是效仿新城之役時魏軍“以新城委吳”的策略,通過“以漢、樂二城委魏”,希冀二城能發揮如曹魏新城時的功效,即用最少的兵力最大化的消耗魏軍。

根據曹魏、蜀漢方面的史料記載,魏軍在進入漢中平原後,鍾會遣部將李輔、荀愷包圍並進攻漢、樂二城,確實未能攻下。不過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陽安關口卻出現了變數。

《姜維傳》裴注引《漢晉春秋》與《蜀記》中共同提到一事:負責陽安關口防務的是蜀漢關中督傅僉與原武興督蔣舒,其中蔣舒因任武興督時不能稱職而被降職調來守城,因而一直懷恨在心。魏軍來犯後,蔣舒執意率本部軍出城迎敵,傅僉無權節制。蔣舒出擊至陰平後隨即倒戈投降魏護軍胡烈,並引導魏軍攻打關城,傅僉力戰,格鬥而死,陽安關口隨之淪陷。

陽安關口一失,蜀地北部門戶頓時大開,鍾會便可率軍長驅直入蜀中,漢、樂二城雖至後主劉禪投降時也未曾有失,但卻因陽安關口的淪陷而變作了無用的孤堡,失去了其疲敵的戰略價值。

另《華陽國志•後賢志》中提到,老將軍柳隱率一軍駐守在子午谷口附近的黃金圍守(今陝西洋縣東北),因陽安關口已經淪陷,黃金圍守同樣成為孤堡,鍾會遣別將攻打,亦不能克,最後柳隱於成都失守後奉劉禪手令才向魏軍投降。


"

文/劉煒

姜維一改魏延以來漢中堵住山谷要塞的防守策略,改為放魏軍進漢中平原,利用堅城疲憊魏軍,在魏軍後勤不繼時主力出擊,殲滅魏軍的戰略,即所謂的“斂兵聚谷”。該戰略直到蜀亡也未收奇效,後來長期替蜀亡背鍋,其實是很不公正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斂兵聚谷”,是指蜀漢大將軍姜維於後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對蜀地北部門戶漢中防禦部署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因其摒棄了自先主劉備時代一直沿用的“實兵諸圍以御外敵”1之法,改為“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2的收縮式禦敵之術,故得此名。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秋八月,曹魏大舉攻蜀,此役中,“斂兵聚谷”之法並未發揮預期作用,漢中不足一月即宣告淪陷,蜀漢也於當年冬為曹魏所滅。故而後人對此法頗有非議,認為這種佈防無異於自拆藩籬、自棄險要,甚至將亡國責任歸咎在姜維身上。

應該說,這種觀點既過於主觀,又飽含偏見,無視了當時諸多的突發因素。現以史為據重新解讀這一蜀漢新式防禦部署。

從堵口子到關門放狗

1

在正式闡述“斂兵聚谷”戰略前,先要交代下自劉備時代便一直採用的漢中“實兵諸圍”防禦部署。

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大巴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先主劉備在爭奪漢中的初期數戰不利,折損將軍吳蘭、雷銅等,其一度急書鎮守後方的諸葛武侯發兵增援,武侯就此詢問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答曰: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無漢中則無蜀”,楊洪一語便道出了漢中盆地的重要性,其直接影響到蜀漢政權存亡,哪怕是蜀地男子全部去前線作戰、蜀地女子全部去從事運輸也必須要奪取的咽喉要地。

劉備奪取漢中後,以時任牙門將的魏延為漢中太守。從地理上來看,漢中盆地與北面曹魏關中地區被堪稱天然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隔開,彼此只能依靠橫跨秦嶺的若干條穀道相連,除卻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走的陳倉故道外,在秦嶺山脈中這樣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自漢中北出後東路子午谷中的子午道、中路駱谷中的儻駱道、西路箕谷與斜谷共用的的褒斜道,這其中的儻駱道與褒斜道距離漢中最近。

魏延鎮守漢中時採用“實兵諸圍”的防禦部署,其意正是指守備漢中的各營壘充實兵力扼守斜谷、駱谷這些山脈中的險要地勢以抵禦魏軍來犯,他在被任命漢中太守時面對全軍作出的表態: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按指漢中王劉備)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應該說,魏延敢講出如此豪言壯語,除了史料中記載他本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外,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禦敵有方的“實兵諸圍”軍事部署。

這種“實兵諸圍”部署也確實為蜀漢贏取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即蜀漢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發生的大破曹魏大將軍曹爽的興勢山戰役。

當時曹爽率步、騎十餘萬攻向漢川,但漢中守軍只有不滿三萬人3。面對先鋒已至駱谷的魏軍,都督漢中的王平據守駱谷興勢山(今陝西洋縣以北),成功的將十餘萬魏軍擋在谷中。蜀漢大將軍費禕及姜維涪縣援軍從成都趕至漢中後迅速進至駱谷三嶺截斷魏軍歸路,最終曹爽“爭險苦戰,僅乃得過,所發牛馬運轉者,死失略盡”4。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出身板楯蠻的名將王平

從王平等人的傳記中得知,蜀漢方面雖然在此役中大獲全勝,但其過程也是極其凶險的。由於漢中兵力薄弱,眾將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該放棄陽安關口而固守漢、樂二城,任由魏軍進入漢中,等涪縣援軍一到再將陽安關口奪回。

這裡提到的陽安關在漢中郡治南鄭以西,位於今陝西寧強西北,是漢中的主要門戶,同時也是當時由漢中循南棧道進入蜀地的咽喉要道,一旦丟失便意味著漢中與蜀地的聯繫將會被切斷。而漢、樂二城則是諸葛武侯為加強南鄭防衛,於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冬在漢中平原圍繞南鄭修建的兩座要塞。其中漢城位於今陝西勉縣西南,樂城位於今陝西城固以東,二城緊鄰箕谷、駱谷谷口,作為第二道防線用以阻擋突破穀道的魏軍。

對於眾將的提議,時任漢中太守的王平認為援軍到達尚需時日,一旦放入敵軍攻佔陽安關口,那麼必將成為禍患。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記載,對於王平的主張,當時的眾將中只有護軍劉敏持相同意見,劉敏認為目前漢中“男女布野,農谷棲畝”,一旦“若聽敵入”則“大事去矣”。王平遣劉敏與參軍杜祺先行據守興勢,自己在後方坐鎮。戰事開始後,劉、杜率軍在興勢“多張旗幟,彌互百餘里”,利用虛張聲勢的假象成功拖延了魏軍的腳步,也為費禕與涪縣援軍及時趕到併成功截殺曹爽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從王平拒敵的戰例可以看出,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實兵諸圍”戰略部署只要戰法運用得當同樣可以取得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不過,姜維雖然認同此法,但也同時指出了這種部署的缺憾,即“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5。

從此語中不難看出姜維的戰略意圖:興勢之戰時曹魏大將軍曹爽本是個不懂軍事的紈絝子弟,在被王平阻擋之後仍不知退軍,這才有了被費禕截斷歸路的慘敗;倘若前來的是一個統兵經驗豐富的將領,“實兵諸圍”之法雖然可以通過層層嚴密的防守將敵人擋在谷中,但這樣做只能“退敵”,卻無法再次獲得“殲敵”的大捷。

所以,出於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姜維提出了大膽的“斂兵聚谷”戰略部署:將據守山谷險要的各營壘守軍後撤至漢中漢城、樂城等各個關城、要塞內,利用層層關隘阻擋敵來犯魏軍,同時“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6。魏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轉運,自然疲乏。待到魏軍撤退之時漢中守軍“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7,從而達到一舉殲滅來犯魏軍的戰略目的。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姜維的戰略用意深遠

“斂兵聚谷”戰略獲得朝廷認可開始施行後,姜維做了如下部署:

(姜維)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姜維傳》)

在上述諸多地名當中,漢壽位於蜀地北邊門戶白水關以南,今四川劍閣東北,王平去世後的繼任漢中太守胡濟率主力駐紮於此,已經脫離了漢中境地。

其餘各圍守營壘的設立點中,西安、建昌兩處今地理不詳;石門圍守是在今陝西與甘肅交界地區;臨遠圍守約在今陝西西南與甘肅東南交界處,兩地均屬曹魏雍州邊陲地帶,亦是蜀、魏邊界地區;建威圍守在今甘肅西和縣北,靠近曹魏隴右戰略要地祁山;武衛圍守在今甘肅成縣、徽縣一帶,二地均屬武侯於建興七年攻下的曹魏雍州武都郡;武城圍守是在今甘肅武山縣西南,大約靠近曹魏隴右地區的南安郡。

考察以上這些圍守營壘的設立地點,要麼是靠近曹魏雍州隴右地區的雙方邊界一帶,要麼直接設立在了曹魏隴右境內,這些地點幾乎都是姜維出兵隴右時的必經之地與重點打擊目標,也都無一例外的遠離東部漢中。

姜維如此部署有著極為明顯的意圖:將看似虛弱的漢中盆地故意暴露在曹魏的打擊之下來誘使魏軍進犯。這樣“重西不重東、重攻不重守”的部署也可看作是姜維對“斂兵聚谷”戰略胸有成竹的一種表現。

“斂兵聚谷”具有可行性

2

客觀的說,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來沒有一個可以無限適用下去的防禦部署,敵我雙方也都是在長期的交手過程中不斷地改變彼此戰略戰術,以“王平興勢山拒敵的成功”與“魏滅蜀戰役時漢中的迅速淪陷”這種成王敗寇式的標準去衡量這兩種軍事部署也明顯有失公允。現從三個方面探討“斂兵聚谷”這一新式戰略的可行性。

首先,“斂兵聚谷”戰略並不是姜維獨斷專行的結果。該戰略提出時已經進入了姜維北伐的後期,一直跟隨其征戰的將領主要有廖化、張翼、柳隱以及曹爽被殺後歸降蜀漢的魏右將軍夏侯霸。

四人中,廖化資歷最老,原是關羽軍中主簿,關羽敗亡後詐死騙過吳人重回蜀漢,其以果敢剛烈著稱,是難得的臂膀;張翼在劉備爭奪漢中時作為趙雲部下參與了以少勝多的漢水之戰,武侯最後一次北伐時任前軍都督,後又隨姜維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取得了洮西大捷,殲滅隴右魏軍數萬人;柳隱與武侯相差九歲,年長姜維十二歲,同樣是一名資深勇將,《華陽國志•後賢志》載其“數從大將軍姜維征伐,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同樣是姜維北伐時不可缺少的幫手;而夏侯霸在曹魏時兼任討蜀護軍,多次與姜維交手,降漢之後任蜀漢車騎大將軍,同樣隨姜維參與了洮西大捷。根據《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的記載,張翼、廖化於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分封車騎大將軍一職,故而夏侯霸此時尚在人世。

從現有記載來看,廖化等四人均是久經戰陣、戎馬半生的老將,年齡、資歷甚至均在姜維之上。張翼、廖化曾反對姜維窮兵黷武一味北伐,但在“斂兵聚谷”戰略的決策上,不管是廖化四人,乃至都督漢中的胡濟、守衛樂城的監軍王含、守衛漢城的護軍蔣斌等重要將領,均不見上述諸人對此法提出異議。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姜維的“斂兵聚谷”戰略至少是得到過北伐眾將、漢中都督等人的認同。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廖化等宿將均未對斂兵聚谷提出異議

其次,“斂兵聚谷”戰略曾被曹魏方面成功使用過。魏曹芳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五月,孫吳太傅諸葛恪大發州郡二十萬眾圍攻合肥新城。彼時新城守軍只有三千人。三千魏軍抵禦孫吳二十萬眾,雙方兵力呈現出巨大的差距。時任曹魏大將軍的司馬師就魏軍將士士氣低迷一事問計於下屬虞鬆,虞鬆指出:

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戰耳。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得,師老眾疲,勢將自走,諸將之不徑進,乃公之利也。(《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注引《漢晉春秋》)

最後的戰事走向如虞鬆所料,魏軍“以新城委吳”,故意沒有前去增援。諸葛恪連攻數月,但始終無法拿下新城,而軍中已是疲苦不堪,士卒“因暑飲水,洩下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8,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到了七月,已減員嚴重無力破城的吳軍在撤退途中又遭魏將文欽阻擊,文欽“逆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9,最終魏方大獲全勝,這也是孫吳歷次進攻合肥的戰事中傷亡最為嚴重的一次。

如果用數年前發生的新城之役來對比“斂兵聚谷”戰略,可以說“斂兵聚谷”戰略正是虞鬆之謀的另一個翻版:在漢中平原利用重重關隘挫敵鋒芒,而後於敵人疲憊退卻之日出擊殲敵。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合肥新城之戰直接導致諸葛恪垮臺

吳軍最後導致戰力喪失的原因是中暑疫病,而並非是後勤保障不力,而曹魏與蜀漢之間的戰事則不同,武侯北伐時每每患糧草不足,無法持久作戰,那麼魏軍攻蜀時同樣需翻越秦嶺,同樣要面臨千里轉運後勤不濟的巨大壓力,其難度要遠超當年進攻新城的吳軍,高強度攻城的持續時間必定無法與吳軍相比。

一旦魏軍師老眾疲被迫撤退,漢中守軍與後方援軍出擊殲敵並非難事。即無論是從理論上,抑或當時類似的實際戰例來看,“斂兵聚谷”的誘敵戰略是具備可行性的。

最後,自劉備時代一直奉行的漢中“實兵諸圍”戰略部署亦有短板。前文指出,姜維北伐的重心在於曹魏隴右,即今甘肅六盤山以西的地區,這也意味著在東部漢中方向不會有太多的駐軍。試問,如果興勢之戰時擁兵十餘萬的曹爽沒有單入駱谷,而是充分發揮兵力優勢數道併入的話,那麼以當時不滿三萬的漢中守軍想要完成“實兵諸圍”的禦敵部署便會十分勉強。

其實,曹魏數道併入攻蜀早在武侯北伐期間便有一次,只不過魏軍因遭逢三十餘日的大雨,棧道又多毀壞,故而全面推卻。這場仗雖然沒有正式打響,但考察武侯當時的禦敵之術也並非“實兵諸圍”。

關於此役的記載,《三國志•魏書•曹真傳》雲:

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

這場伐蜀戰役發生於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面對曹真等多路來犯的魏軍,武侯也早已做好了應敵準備: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赤阪位於子午谷之口,即今陝西洋縣以東之龍亭山,而城固便是樂城的所在地。即是說,武侯並未採取扼守各谷的禦敵策略,而是於漢中平原的樂城及子午谷谷口的赤阪集結重兵嚴陣以待。不難看出,這種集中兵力於谷口禦敵的戰法也正是姜維“斂兵聚谷”戰略的前身。

綜上三點可以確定的是,姜維提出的“斂兵聚谷”戰略是一個得到了蜀漢資深眾將認同,能從以往戰事中找到成功戰例,相較於“實兵諸圍”之法能給予敵人重創的新式禦敵部署,而並非是後世以成敗論者口中的“自拆藩籬、自棄險要”。

蜀漢亡於政治腐敗而非軍事失當

3

魏滅蜀之役發生於蜀漢景耀六年(蜀漢炎元元年,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晉書·文帝紀》載“徵四方之兵十八萬”,即集結魏軍十八萬人,除鄧艾與諸葛緒各率三萬人自隴右沓中至陰平郡橋頭一線合圍姜維外,鍾會的十二萬主力軍與魏興太守劉欽數道併入,即從駱谷、斜谷、子午谷方向同時進兵漢中。

蜀漢方面,對於魏軍進犯前的大舉集結時期,屯田於隴右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洛大鎮附近)的姜維便已察覺出魏軍意圖。姜維上表後主劉禪:

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姜維傳》)

此時的蜀漢政治敗壞,宦官黃皓在朝中弄權,相信鬼神巫師之言,認為敵人終究不會到來,奏請劉禪將此事壓下不辦,群臣對魏軍來犯一事毫不知情,直到鍾會將進軍駱谷,鄧艾將進軍沓中時後主劉禪才調遣廖化趕赴沓中作為姜維後援,張翼與輔國大將軍董厥進駐陽安關口作為各營壘的外援,但這只是遲來的補救,已喪失增援良機。

沒有外援的漢中守軍有多少兵力,史書中並沒明載,僅《鍾會傳》中載有“蜀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兵各五千”之語。《後主傳》裴注引王隱《蜀記》記載,後主劉禪投降後,獻上的士民簿提到“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即蜀漢全國總兵力十萬兩千人。另戰事末期鍾會向蜀人發出的檄文中提到:

(蜀軍放棄劍閣後)賊姜維、張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除了姜維四人的五萬士兵,加之蜀地南中、三巴等地都需兵力駐守,由此推之,此時漢中總兵力絕不會超過當年興勢防禦戰時的三萬人,合兵之前姜維在沓中的兵力也至多在三萬上下,廖化、張翼兩支援軍各約萬人。

在兵力相差巨大、外援因黃皓弄權受阻的前提下,漢中所能仰仗的就只能時漢城、樂城等層層關隘。通過早先姜維意欲讓張翼進駐漢中陽安關口而並非讓其增援漢、樂二城一事來看,姜維完全是效仿新城之役時魏軍“以新城委吳”的策略,通過“以漢、樂二城委魏”,希冀二城能發揮如曹魏新城時的功效,即用最少的兵力最大化的消耗魏軍。

根據曹魏、蜀漢方面的史料記載,魏軍在進入漢中平原後,鍾會遣部將李輔、荀愷包圍並進攻漢、樂二城,確實未能攻下。不過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陽安關口卻出現了變數。

《姜維傳》裴注引《漢晉春秋》與《蜀記》中共同提到一事:負責陽安關口防務的是蜀漢關中督傅僉與原武興督蔣舒,其中蔣舒因任武興督時不能稱職而被降職調來守城,因而一直懷恨在心。魏軍來犯後,蔣舒執意率本部軍出城迎敵,傅僉無權節制。蔣舒出擊至陰平後隨即倒戈投降魏護軍胡烈,並引導魏軍攻打關城,傅僉力戰,格鬥而死,陽安關口隨之淪陷。

陽安關口一失,蜀地北部門戶頓時大開,鍾會便可率軍長驅直入蜀中,漢、樂二城雖至後主劉禪投降時也未曾有失,但卻因陽安關口的淪陷而變作了無用的孤堡,失去了其疲敵的戰略價值。

另《華陽國志•後賢志》中提到,老將軍柳隱率一軍駐守在子午谷口附近的黃金圍守(今陝西洋縣東北),因陽安關口已經淪陷,黃金圍守同樣成為孤堡,鍾會遣別將攻打,亦不能克,最後柳隱於成都失守後奉劉禪手令才向魏軍投降。


姜維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嗎?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文史宴


魏滅蜀之戰

陽安關口的意外失陷是蜀漢戰略失敗的關鍵

而遠在沓中的姜維也向蜀地撤退,會合廖化、張翼、董厥後決定向南退守劍閣。至此,隨著陽安關口的淪陷以及姜維退保劍閣,標誌著漢中“斂兵聚谷”戰略的失效與漢中淪陷。當年冬十一月,後主劉禪向偷渡陰平後兵臨成都的鄧艾軍請降,蜀亡。

通過對魏滅蜀之戰的覆盤,可以看出“斂兵聚谷”戰略失效的原因一在於援軍不至、二在於蔣舒變節,換言之是蜀漢政治腐敗所致,姜維本人的責任其實並不大。

況且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雖然姜維駐軍隴右沓中沒有在魏軍來犯前回師漢中,但其在當年春季便已上疏後主請求遣張翼進駐陽安關口防患未然,廖化進駐陰平橋頭保證從沓中至漢中的歸途。如果後主能聽從,陽安關口的蔣舒沒有機會率軍出降,更何談將魏軍引入關城,張翼等人也可以利用數月時間從容佈防陽安關口,漢城、樂城、黃金圍守也可不斷消耗魏軍並等待姜維回援,而姜維回軍漢中時不至於被諸葛緒切斷歸路而一度陷入絕境。

倘若真是這樣,鍾會的十二萬主力軍不久之後就要面對“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的窘境,而姜維等人於鍾會撤退之時全力出擊,最終重創鍾會還是有很大的勝算,至少也可擊退魏軍再保蜀漢國祚數年之久。

民國學者蔡東藩在《後漢演義》中對魏滅蜀亡之戰時姜維的表現評價得十分客觀:

維聞魏人窺蜀,即表請遣將守險,而為一黃皓所誤,卒至魏兵三路,長驅直入;是咎在黃皓,於維無尤也。劍閣守險,鍾會屢攻不克,而鄧艾從陰平進兵,直趨涪城,諸葛瞻不依黃崇之議,讓敵深入,猝至戰死,是咎在諸葛瞻,於維亦無尤也。成都雖危,尚堪背城借一,後主寧從譙周,不從北地王諶,面縛出降,坐喪蜀土,是咎在後主,於維更無尤也。

換句話說,“斂兵聚谷”戰略在理論上構想得再完美,卻也無法抵擋蜀漢後期的政治昏暗,這既是姜維力所不及,同樣也是不宜過於苛責於他的,以果為因是讀史大忌,不能單以成敗論因此將這個新式戰略全盤否定。

註釋:

1、2、5、6、7《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3 《三國志·蜀書·王平傳》

4《三國志•魏書•曹爽傳》裴注引《漢晉春秋》

8《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9《晉書·景帝紀》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