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的古道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的古道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寬敞的古道

為此專門考察了樸頭山,古道基本順著樸頭山山脊而上,道路的確相當寬敞,有別於一般的山間羊腸小道。由於長期通行,有的地方形成甬道,足見通行量可觀,形成官道的規模。同時也證明杜甫詩中提到的滴博嶺其實就是今天的樸頭山。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的古道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寬敞的古道

為此專門考察了樸頭山,古道基本順著樸頭山山脊而上,道路的確相當寬敞,有別於一般的山間羊腸小道。由於長期通行,有的地方形成甬道,足見通行量可觀,形成官道的規模。同時也證明杜甫詩中提到的滴博嶺其實就是今天的樸頭山。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雜谷腦鎮後的樸頭山

既然有證據證明古道曾經翻越樸頭山,在山路上有無可能東望成都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樸頭山道路最高處,向東望一望,這可得要拼運氣和人品了。不過有了現代技術,不妨礙對此進行探討。從地形圖看。樸頭山東南方向到成都平原之間雖然有山脈橫亙,但從小雪龍包山峰到羅格審柔達山峰之間恰有一段山脊海拔低於4000米,成為埡口,而樸頭山道路經過最高處的幹水塘海拔到達了4060米,站在樸頭山“東望成都,若在井底”完全能成為現實。

3、“一面孤峰,三面臨江”

陳克繩在《保縣誌》古蹟提到:“雜穀日駐寨舊有無憂城,系姜維城遺址,城後山頂平坦,可容萬餘人,相傳古演武地。番名曾掘土,得斷鏃、折戟,古磚瓦”。今雜谷腦鎮的地形地貌符合這一描述,站在營盤街雜谷腦河邊,向雜谷腦鎮望去,四周懸崖高聳,高度達到近三十米,如果加上城牆,真的可以感受到“雉堞高峻,臨衝難及於層霄;鳥逕屈盤,猛士多糜於礌石”(舊唐書)戰場的態勢。懸崖之上是個很大的的平臺,雜谷腦鎮就在這個平臺上。而維關雖然地勢險要,但明顯沒有這麼大的平臺,不符合李德裕奏文中對維州的地形描述。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的古道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寬敞的古道

為此專門考察了樸頭山,古道基本順著樸頭山山脊而上,道路的確相當寬敞,有別於一般的山間羊腸小道。由於長期通行,有的地方形成甬道,足見通行量可觀,形成官道的規模。同時也證明杜甫詩中提到的滴博嶺其實就是今天的樸頭山。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雜谷腦鎮後的樸頭山

既然有證據證明古道曾經翻越樸頭山,在山路上有無可能東望成都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樸頭山道路最高處,向東望一望,這可得要拼運氣和人品了。不過有了現代技術,不妨礙對此進行探討。從地形圖看。樸頭山東南方向到成都平原之間雖然有山脈橫亙,但從小雪龍包山峰到羅格審柔達山峰之間恰有一段山脊海拔低於4000米,成為埡口,而樸頭山道路經過最高處的幹水塘海拔到達了4060米,站在樸頭山“東望成都,若在井底”完全能成為現實。

3、“一面孤峰,三面臨江”

陳克繩在《保縣誌》古蹟提到:“雜穀日駐寨舊有無憂城,系姜維城遺址,城後山頂平坦,可容萬餘人,相傳古演武地。番名曾掘土,得斷鏃、折戟,古磚瓦”。今雜谷腦鎮的地形地貌符合這一描述,站在營盤街雜谷腦河邊,向雜谷腦鎮望去,四周懸崖高聳,高度達到近三十米,如果加上城牆,真的可以感受到“雉堞高峻,臨衝難及於層霄;鳥逕屈盤,猛士多糜於礌石”(舊唐書)戰場的態勢。懸崖之上是個很大的的平臺,雜谷腦鎮就在這個平臺上。而維關雖然地勢險要,但明顯沒有這麼大的平臺,不符合李德裕奏文中對維州的地形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處於平臺上的雜谷腦,三面臨江。

"

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國歷史上盛世唐朝和吐蕃之間發生了長達兩百年多年的戰爭。而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地區的理縣、汶川、茂縣、黑水、松潘地區當初是西羌人居住,處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吐蕃強就依附吐蕃,唐強就歸屬大唐,這些部落搖擺離附於兩大國之間,誰奪得這一地區,就可利用該地區人財物等進攻對方,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大唐和吐蕃在南線爭奪主要戰場。

今天的雜谷腦河和黑水河谷是漢番出入的主要通道,而維州“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在長期的衝突中,雙方採用了各種謀略,過程跌宕起伏,戰鬥激烈,維州幾經易手。唐朝的著名戰將嚴武、韋皋、李德裕都曾在維州建立功勳,著名詩人杜甫為其好友嚴武在維州的戰功特別賦詩《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秋風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已收滴博雲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在此也留下了《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由於戰爭的反覆和拉鋸,唐朝維州今天在何處,有很多的說法,左之濤在其《從維州的沿革看唐代羈縻州與正州的轉換》中認為維州在今天的理縣縣城東北,沒有具體位置;李紹明在其《唐代西山諸羌考略》中認為維州在今理縣雜谷腦附近;嚴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圖考》中認為維州在舊理縣(薛城鎮)西十里;藍勇在《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認為維州就是無憂城,在今理縣薛城鎮;任乃強在《四川州縣建置沿革圖說》中認為維州在理縣的維關。可謂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一、唐維州設置的基本情況

維州設置在唐初,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唐《元和郡縣圖志》維州條目:“武德七年,白狗羌首領內附,於姜維城置維州以統之,其城甚險固”。說明唐高祖李淵初定蜀國時,就在白狗羌佔據的姜維故城設置了維州(624年)。但到了“貞觀元年(627),維州“白狗羌鄧賢佐部舉族西走,即經鷓鴣山口進入梭磨河、腳木足河谷,定居於今馬爾康縣北部”(郭聲波《唐弱水西山羈縻州及保寧都護府考》),維州廢棄。但到了第二年,原居住在翼州左封縣(今四川黑水縣境內)的左封羌中的小左封一支南遷到今理縣境內,“生羌首領董屈佔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屬茂州, 為羈縻州”(舊唐書)。縱觀史料,在整個唐朝時期,明確維州城遷徙的只有貞觀二年這一次,但整個唐史中,唐番反覆爭奪的維州是武德七年設置的,而非貞觀二年時的維州。

二、維州的大致方位

唐《通典》維川郡(維州)條目:“(維州)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通化郡(茂州)條目:“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茂州即今茂縣縣城,茂州這一名字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沒有變化。說明維州在今茂縣西或西南二百二十里。唐《元和郡縣圖志》茂州條目:茂州至汶川一百里。北宋《寰宇記》維州條目:維州東至汶川一百三十里。合為二百三十里,與通典的維、茂兩州總距離二百二十里相近。根據山區河谷的走向和各朝的史料,從茂州到維州沒有翻越高山,都是尋河谷而行,即又茂州沿岷江而下至汶川,再由汶川逆沱水(雜谷河)至維州,與現在公路走向大致吻合。那麼據兩者距離和空間方向,加上古代距離計量單位“裡”略短於現在,可以測算出唐代維州在今理縣境內。

三、後朝對唐維州位置的描述

有了維州大概方位,但搞清楚其具體位置,就需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了。唐朝以後,由於維州地處邊區,幾經戰亂,維州更名為威州,威州又經歷了幾次遷徙,威州又更名為保縣,時過境遷,但後朝很多官修史書中威州和保縣條目依然抄錄唐朝對維州的描述,這種不加分辨地抄錄,給後人造成了錯誤的認知。而一些地方史志和地方官員奏文,卻來源於實地採錄,記錄的信息十分珍貴,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下面例舉說明。

1、明朝《皇明經世文編》

《明史地理卷四十三》:“保縣僻處極邊,永樂五年(1407年)特設雜谷安撫司,令撫輯舊維州諸處蠻塞”,說明明朝實施土司制度,在保縣之外設置了雜谷安撫司,統轄了維州地塊,而今理縣薛城鎮是明朝威州保縣縣治所在地,古維州地已不屬於正州。

《皇明經世文編》有明朝四川都御史李匡諮(1450年—1452年在職)給朝廷奏文,其中就寫到:“訪得舊威州在保縣之外八十里。唐李德裕謂其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中,是漢地入兵之路,號為無憂城。臣竊謂地勢古今不異,此地若漢人得而守之,番人不敢東向,若番人得而守之,則漢人不可西行,本州與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陸寨缺系保縣管轄。克羅俄監粲伊父南葛自永樂八年(1410年)歸附之後,凡有進貢,俱從日駐等寨經過,於保縣出境……正統十四(1449)年,董卜以追還日駐等寨給還保縣為名,搶佔雜谷安撫司地方,就將雜谷原佔保縣舊維州亦行撥人守把”。

宋朝景佑三年(1040),以與山東濰州聲相亂,將維州改名為威州。而明朝威州城分別位於理縣古城村(1427年前);汶川縣城河西龍口山下(1427至1435年);汶川縣城北部岷江南岸(1435年後)。這三個地方在保縣(薛城鎮)東,李匡諮此文提到的舊威州在保縣以西,是明朝以前的威州,即宋朝的威州。

李匡諮對這段歷史和地理的描述詳細珍貴,證明舊威州和樸頭、黨者木、瓦石、夕蘭、日駐這些地方同為雜谷土司佔據。查訪今理縣地區,依然能找到這些地名,甚至讀音都沒變化。樸頭為今樸頭鄉,黨者木為今膽扎木溝,瓦石為今瓦斯村,夕蘭為今思南達,日駐為今雜谷腦鎮(見後文)。從地圖上看,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在雜谷腦鎮周圍,說明宋威州當在理縣薛城鎮以西,樸頭以東的區域內。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2、清朝《保縣誌》

清乾隆三年(1738)浙江歸安縣進士陳克繩就任保縣知事,乾隆十二年,陳克繩升任茂州直隸州知州,任保縣知事近十三年時間,他“悉心考究,探故碣,訪遺老,質紳士,參酌考訂”,於乾隆十三年成書《保縣誌》,書中收集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十分珍貴。

(1)陳克繩在保縣誌邑志中講到:“舊保為宋時所建春祈城故地,今水㻖立有石碑,上至春祈城二十五里,下至維州二十五里。邑民雲昔日稱舊保為春祈城,皆可考”。舊保為今薛城鎮毫無疑問,康熙四十七年由於地震,熊耳山塌方,造成孟屯河形成堰塞湖,第二年潰壩,沖毀了保縣城。雍正五年將保縣遷移到今汶川縣城,所以在清朝有新舊保縣之說。

這裡他提到一個事實,在水㻖這個地方立有一個石碑,碑文中稱“維州”而不是“威州”,說明當初立此碑的時間應該在宋初。說明水㻖恰好位於舊保縣和維州中間。

地名“水㻖”,尋找今薛城鎮周邊地名,有個地方叫“木堆”。按距離和方位,都符合碑文中所說的“水㻖”,水字極可能是木的誤寫, “木㻖”和“木堆”讀音又很相似,這可從《保縣誌》夷裡條目得到驗證:“自舊保縣西至木埭二十五里,木埭至雜谷維州二十里,維州至雜谷腦十里—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說明“水㻖”、“ 木埭”其實就是一個地方,顯然木字被誤寫成了“水”。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今天的理縣木堆老寨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保縣誌中維州的地理位置

說明維州當在薛城鎮西約五十里處,約在今維關附近。

但夷裡和邑志兩者描述又有差別。邑志:舊保到維州五十里,夷裡:舊保到維州四十五里,他們所說的是同一個維州還是兩個維州呢?這個可從宋《輿地紀勝》中找到答案。

3、宋《輿地紀勝》

查閱宋朝史書《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資治通鑑》、《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文,只有《輿地紀勝》對威州給出了詳細的說明,是其他史書沒有的,連城池的大小方位都說得清清楚楚,可信度很高。

在威州保寧縣條目:“唐武德七年於姜維故城置維州,貞觀二年自姜維城徙州治至此,及置薛城縣,而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元年改為保寧縣”。

這段話說明宋朝的威州州治是和保寧縣治在一起的(州治和縣治在一起的這種情況稱為附郭),也是唐貞觀二年的維州州城和薛城縣所在地。

而威州古蹟條目“姜維城自州(威州)南一十里,止有一門,唐武德七年置州之所也,州故城(貞觀時期)在姜維城東一十里高碉山上,磊石為之,唐貞觀三(二)年州所治也”。

這條說明了唐代兩個維州之間的關係,貞觀的維州在武德的維州東北方,兩者僅相距十里。對照該地區,臨江而建,恰雜谷腦鎮和維關相距3.6公里,空間位置與保縣誌夷裡和邑志描述兩個維州相距五里的描述相近。考察雜谷腦河維關的地形,兩地極為險要,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比較維關更為險要。符合《保縣誌》 “以上二處俱雜谷隘口”的註解。

因此,可以判斷雜谷腦是唐武德時的維州。維關為貞觀時的維州,宋時的威州。

威州景物上“(威州)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中城,在州西南,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

說明宋威州州城在高碉山下,呈長形南北走向。中城緊靠州城,在高碉山上,呈東西走向,西臨大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宋《輿地紀勝》描述的威州城的子城和中城(維關)

如今的維關地形和村落遺址都符合《輿地紀勝》對威州城的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古碉樓和村落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維關的關門位置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中城西門接州衙高碉山上,臨大江,東門至西門六十二步,番戎疊石所置山崖上古城遺址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剛開通的汶馬高速從維關腳下通過

四、維州的地形地貌

位置確定了,那再看看維州的地形地貌是否和史料符合。

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相比,只能是短暫的一瞬,一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形地貌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像明朝巡撫四川都御史李匡諮說的那樣“地勢古今不異”。把古今地形地貌進行對比,是尋找古城的好方法。

對維州地形描述最詳細最直接的就屬唐文宗時期的李德裕了。《舊唐書李德裕傳》有李德裕奏文:“五年九月,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以城降。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東望成都,若在井底;一面孤峰,三面臨江。是西蜀控吐蕃之要地。至德後河、隴陷蕃,唯此州尚存”。此時的維州早被吐蕃佔據,成為韋皋和李德裕幾十年都想奪回的目標,他們對維州城可謂刻骨銘心,痴心以求,他們的表述自然就最真切。那就對照上面的描述進行判斷。

1、“其州南界江陽,岷山連嶺而西,不知其極;北望隴山,積雪如玉”

江陽為北,說明維州州城緊靠沱水(雜谷河)北岸,這一要素顯然排除了薛城鎮是唐代維州的可能性,薛城處在雜谷河南岸,而且到茂州的空間距離也出入太大。從薛城鎮逆雜谷腦河而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理縣的甘堡、維關、官田村、雜谷腦鎮。他們都處在雜谷腦河北岸,北面背靠巍峨的雪隆包大雪山。

2、“東望成都,若在井底”

然而縱觀史書和近代學者的著作,大家對此條描述都視而不見,的確很遺憾。其實這八個字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明白無誤地表明,在維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成都平原,也是確定維州地點的一個重要依據。

城臨江而建,明顯是處於河谷地帶,而上述的四個地方海拔高度只有1800米到2000米之間。而成都方向,受高山海拔近4000米高山阻礙,不可能從維州城直接東望成都,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往維州道路必然要翻越高山,只有站在高山上才能遠望成都。

縱觀甘堡和維關的地形地貌,北面是綿綿高山,往上走是雪山之巔,脫離了雜谷腦河谷,可謂南轅北轍。這兩個地方顯然不是李德裕所說的維州。而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背靠的大山是西北走向,有道路順山越嶺就可到達古爾溝,避開了雜谷腦鎮西面險惡的一段河谷地帶,而且也節約了路程,其山頂海拔超過了4000米。

那古道是不是順官田村和雜谷腦鎮西北大山而行呢?

《新唐書》:“(韋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貞元九年韋皋董勔、張芬分路從雅安靈關,翻越今夾金山,從小金又到雜谷腦河流域,破定廉城,翻越的博嶺,抵達維州。說明從定廉到維州要翻越的博嶺。

舊唐書保州條目:“保州下本維州之定廉縣, 開元二十八年置奉州……東至維州風流鎮四十五里也”。而寰宇記維州條目:“州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可知定廉縣在維州西,那滴博嶺在維州西不遠。也就是說從維州西向到定廉縣的古道要翻越的博嶺。

其次,民國時期在今雜谷腦鎮西2.5公里的樸頭山上發現了隋朝開皇的石刻,石刻寫到:“自蜀相姜維嘗於此行,爾來三百年,更不修理。山則鬆草荒蕪,江則洽漚出岸,猿怯高拔,鳥嗟地險,公私往返,並由山上,人疲馬乏,筋力頓盡……差發丁夫,遂治舊道,開山棧木,不易其功……大隋開皇九年九月,廿三日記”。 這充分說明今樸頭山山勢高峻,隋朝人員往來都要翻越此山,是漢代以來就成為重要的古道。

同一地段發現的唐代石刻,其文雲:“朝散大夫檢較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為吐蕃賊侯壩,並董敦義投蕃,聚結逆徒數千騎。淑領羌、漢兵及健兒等三千餘人討除,其賊應時敗散。開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記”。也證明樸頭山在唐代是唐番作戰的重要的交通線。

今雜谷腦鎮背靠樸頭山,筆者到雜谷腦鎮、古爾溝、打色爾溝尋訪老人,他們說小時候曾經跟隨老人從雜谷腦翻樸頭山到古爾溝,特別騾馬隊。山頂的大馬場、小馬場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地方,道路寬敞易行。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的古道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樸頭山上寬敞的古道

為此專門考察了樸頭山,古道基本順著樸頭山山脊而上,道路的確相當寬敞,有別於一般的山間羊腸小道。由於長期通行,有的地方形成甬道,足見通行量可觀,形成官道的規模。同時也證明杜甫詩中提到的滴博嶺其實就是今天的樸頭山。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雜谷腦鎮後的樸頭山

既然有證據證明古道曾經翻越樸頭山,在山路上有無可能東望成都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樸頭山道路最高處,向東望一望,這可得要拼運氣和人品了。不過有了現代技術,不妨礙對此進行探討。從地形圖看。樸頭山東南方向到成都平原之間雖然有山脈橫亙,但從小雪龍包山峰到羅格審柔達山峰之間恰有一段山脊海拔低於4000米,成為埡口,而樸頭山道路經過最高處的幹水塘海拔到達了4060米,站在樸頭山“東望成都,若在井底”完全能成為現實。

3、“一面孤峰,三面臨江”

陳克繩在《保縣誌》古蹟提到:“雜穀日駐寨舊有無憂城,系姜維城遺址,城後山頂平坦,可容萬餘人,相傳古演武地。番名曾掘土,得斷鏃、折戟,古磚瓦”。今雜谷腦鎮的地形地貌符合這一描述,站在營盤街雜谷腦河邊,向雜谷腦鎮望去,四周懸崖高聳,高度達到近三十米,如果加上城牆,真的可以感受到“雉堞高峻,臨衝難及於層霄;鳥逕屈盤,猛士多糜於礌石”(舊唐書)戰場的態勢。懸崖之上是個很大的的平臺,雜谷腦鎮就在這個平臺上。而維關雖然地勢險要,但明顯沒有這麼大的平臺,不符合李德裕奏文中對維州的地形描述。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處於平臺上的雜谷腦,三面臨江。

唐代維州城今安在?

高聳的在峭壁上的維州,雉堞高峻,臨衝難及於層霄。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長達兩百多年爭奪中,唐朝設置了兩個的維州城,分別位於今雜谷腦鎮(時間處於624年—626年、688年—約784年、849年以後)和維關(628年—676年)。同時,維關也是唐朝的薛城縣治,後來宋朝的威州州城和保寧縣治所在地。而今天的薛城鎮並非唐宋時期的重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