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轉會史


"

中國足球轉會史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2年甲A摘牌大會

專業經濟時代,足球隊都屬於體工隊性質,那時候球員的工資、關係、戶口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沒聽過的糧食關係,都屬於體工隊,因此當時別說轉會了,連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也有人才交流的,比如青島的湯樂普、貴州的黎兵都加盟過遼足,但都是通過組織關係調動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需要轉會費的球員,是姜峰。

姜峰原本是長春市足球隊的人,1987年足球隊解散,他被長春市體工隊錄用,關係轉到長春市體工隊。1989年,姜峰被借調到吉林足球隊,這可以套用今天的“租借”,因為姜峰依然隸屬於長春市體工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聯賽實行過很多奇怪的規則,比如積分相同情況下比較角球、任意球和頭球得分(結果1985年聯賽最後一輪,山東和大連5比5打平,10個進球裡,一說有6個頭球3個定位球,一說是6個頭球4個定位球,總之大連隊最後憑藉附加分力壓沈部獲得第三,山東憑藉附加分力壓北京,北京降級);又比如如果隊中有國腳另有任務不參加聯賽,球隊每貢獻一名國腳加一分。

姜峰原本入選了1991年的國奧隊,但預選賽前徐根寶最終更換了名單,姜峰被退回原隊。吉林隊為了“國腳加分”的考慮,不讓他參加這一年的聯賽,姜峰只能賦閒在家。

沒球可踢的姜峰在1991年5月做好了退役的準備。長春公交總公司聽說後,徵得本人同意,將姜峰的關係調到了長春公交總公司,姜峰成了公司業餘足球隊的一員。這在當時叫做轉業。

聽說姜峰退役,急需新鮮血液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和遼寧足球隊趕到長春市公交總公司做通了工作,後者同意姜峰調到遼寧足球隊。

那個年代沒有經紀人,幫姜峰負責操作轉會事宜的是《長春晚報》記者陳勇,因為姜峰的關係不能直接從公交總公司調到體工隊,因此他最後是以長春市冰球運動員的身份轉會遼足,轉會費7.5萬元。事後吉林隊曾申訴表示遼寧隊屬於挖牆腳,但最終姜峰還是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以轉會方式加入中國聯賽的球員。


"

中國足球轉會史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2年甲A摘牌大會

專業經濟時代,足球隊都屬於體工隊性質,那時候球員的工資、關係、戶口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沒聽過的糧食關係,都屬於體工隊,因此當時別說轉會了,連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也有人才交流的,比如青島的湯樂普、貴州的黎兵都加盟過遼足,但都是通過組織關係調動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需要轉會費的球員,是姜峰。

姜峰原本是長春市足球隊的人,1987年足球隊解散,他被長春市體工隊錄用,關係轉到長春市體工隊。1989年,姜峰被借調到吉林足球隊,這可以套用今天的“租借”,因為姜峰依然隸屬於長春市體工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聯賽實行過很多奇怪的規則,比如積分相同情況下比較角球、任意球和頭球得分(結果1985年聯賽最後一輪,山東和大連5比5打平,10個進球裡,一說有6個頭球3個定位球,一說是6個頭球4個定位球,總之大連隊最後憑藉附加分力壓沈部獲得第三,山東憑藉附加分力壓北京,北京降級);又比如如果隊中有國腳另有任務不參加聯賽,球隊每貢獻一名國腳加一分。

姜峰原本入選了1991年的國奧隊,但預選賽前徐根寶最終更換了名單,姜峰被退回原隊。吉林隊為了“國腳加分”的考慮,不讓他參加這一年的聯賽,姜峰只能賦閒在家。

沒球可踢的姜峰在1991年5月做好了退役的準備。長春公交總公司聽說後,徵得本人同意,將姜峰的關係調到了長春公交總公司,姜峰成了公司業餘足球隊的一員。這在當時叫做轉業。

聽說姜峰退役,急需新鮮血液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和遼寧足球隊趕到長春市公交總公司做通了工作,後者同意姜峰調到遼寧足球隊。

那個年代沒有經紀人,幫姜峰負責操作轉會事宜的是《長春晚報》記者陳勇,因為姜峰的關係不能直接從公交總公司調到體工隊,因此他最後是以長春市冰球運動員的身份轉會遼足,轉會費7.5萬元。事後吉林隊曾申訴表示遼寧隊屬於挖牆腳,但最終姜峰還是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以轉會方式加入中國聯賽的球員。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姜峰


1994年,中國聯賽職業化元年,這一年年底的成都金牛會議上出臺了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個國內球員買賣轉會的細則。

1995年初,精明的廣東人率先出手,廣東宏遠隊主教練陳亦明花64萬元從遼寧引進了黎兵,花42萬元從四川隊引進了馬明宇,組成“兵馬組合”。今天看來轉會似乎很簡單,按照足協規定,只要俱樂部肯支付轉會費,球員願意轉會,便可達成交易。

但當時球員的關係都在體委體工隊,廣東隊要買黎兵,黎兵是貴州體委的,借調到遼寧踢全運會。廣東要花錢買人,但貴州體委說不想要錢,只想保留這個優秀的球員,讓他作為貴州的一員代表國家隊踢比賽。最後還是廣東省體育局出面斡旋,才促成了這一中國聯賽經典的轉會手筆。


"

中國足球轉會史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2年甲A摘牌大會

專業經濟時代,足球隊都屬於體工隊性質,那時候球員的工資、關係、戶口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沒聽過的糧食關係,都屬於體工隊,因此當時別說轉會了,連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也有人才交流的,比如青島的湯樂普、貴州的黎兵都加盟過遼足,但都是通過組織關係調動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需要轉會費的球員,是姜峰。

姜峰原本是長春市足球隊的人,1987年足球隊解散,他被長春市體工隊錄用,關係轉到長春市體工隊。1989年,姜峰被借調到吉林足球隊,這可以套用今天的“租借”,因為姜峰依然隸屬於長春市體工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聯賽實行過很多奇怪的規則,比如積分相同情況下比較角球、任意球和頭球得分(結果1985年聯賽最後一輪,山東和大連5比5打平,10個進球裡,一說有6個頭球3個定位球,一說是6個頭球4個定位球,總之大連隊最後憑藉附加分力壓沈部獲得第三,山東憑藉附加分力壓北京,北京降級);又比如如果隊中有國腳另有任務不參加聯賽,球隊每貢獻一名國腳加一分。

姜峰原本入選了1991年的國奧隊,但預選賽前徐根寶最終更換了名單,姜峰被退回原隊。吉林隊為了“國腳加分”的考慮,不讓他參加這一年的聯賽,姜峰只能賦閒在家。

沒球可踢的姜峰在1991年5月做好了退役的準備。長春公交總公司聽說後,徵得本人同意,將姜峰的關係調到了長春公交總公司,姜峰成了公司業餘足球隊的一員。這在當時叫做轉業。

聽說姜峰退役,急需新鮮血液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和遼寧足球隊趕到長春市公交總公司做通了工作,後者同意姜峰調到遼寧足球隊。

那個年代沒有經紀人,幫姜峰負責操作轉會事宜的是《長春晚報》記者陳勇,因為姜峰的關係不能直接從公交總公司調到體工隊,因此他最後是以長春市冰球運動員的身份轉會遼足,轉會費7.5萬元。事後吉林隊曾申訴表示遼寧隊屬於挖牆腳,但最終姜峰還是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以轉會方式加入中國聯賽的球員。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姜峰


1994年,中國聯賽職業化元年,這一年年底的成都金牛會議上出臺了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個國內球員買賣轉會的細則。

1995年初,精明的廣東人率先出手,廣東宏遠隊主教練陳亦明花64萬元從遼寧引進了黎兵,花42萬元從四川隊引進了馬明宇,組成“兵馬組合”。今天看來轉會似乎很簡單,按照足協規定,只要俱樂部肯支付轉會費,球員願意轉會,便可達成交易。

但當時球員的關係都在體委體工隊,廣東隊要買黎兵,黎兵是貴州體委的,借調到遼寧踢全運會。廣東要花錢買人,但貴州體委說不想要錢,只想保留這個優秀的球員,讓他作為貴州的一員代表國家隊踢比賽。最後還是廣東省體育局出面斡旋,才促成了這一中國聯賽經典的轉會手筆。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1995年甲A,黎兵(左)對抗張恩華。

1997-1998年,甲A聯賽的自由轉會制度達到一個高峰,前衛寰島連出重手,在這一年將高峰、姜峰、韓金銘、姜濱等人招至隊中,1998年又重金引進彭偉國、符賓等國腳。廣州鬆日引進了高洪波和胡志軍,大連萬達搶得郝海東,謝峰轉會深圳,莊毅轉投北京國安、謝育新遠走瀋陽海獅。

為了吸引球員,一些俱樂部開始採取付簽字費、給房子、開天價年薪的方式私下做球員的工作。

為了打擊這一做法,1998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創造性地推出了足球歷史百多年來的新制度——摘牌。

所謂摘牌,指的是球員有提出轉會的權利,但不能選擇下家,俱樂部將像菜市場買菜一樣,按照聯賽排名或俱樂部協商決定,依次摘下掛牌轉會的球員,再根據上榜時球員的標價決定是否引進。

但被掛了牌,被俱樂部摘了,轉會也不一定就能完成。1999年摘牌元年,山東隊的宿茂臻就上了榜,標價300萬元。當時申花的謝暉準備赴德國踢球,球隊想引進宿茂臻接替他的位置。

申花也如願在第二位摘得宿茂臻,但摘牌大會剛剛結束,申花宣佈放棄引進,理由是轉會費過高。背後的原因則是謝暉留洋不成,那一年申花新任主帥拉扎羅尼又希望引進新的前鋒外援,因此也就不再花巨資引進宿茂臻了。山東也做了工作,最終留下了他,有意思的是,這一年,山東魯能最後還奪得了聯賽冠軍。


"

中國足球轉會史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2年甲A摘牌大會

專業經濟時代,足球隊都屬於體工隊性質,那時候球員的工資、關係、戶口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沒聽過的糧食關係,都屬於體工隊,因此當時別說轉會了,連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也有人才交流的,比如青島的湯樂普、貴州的黎兵都加盟過遼足,但都是通過組織關係調動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需要轉會費的球員,是姜峰。

姜峰原本是長春市足球隊的人,1987年足球隊解散,他被長春市體工隊錄用,關係轉到長春市體工隊。1989年,姜峰被借調到吉林足球隊,這可以套用今天的“租借”,因為姜峰依然隸屬於長春市體工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聯賽實行過很多奇怪的規則,比如積分相同情況下比較角球、任意球和頭球得分(結果1985年聯賽最後一輪,山東和大連5比5打平,10個進球裡,一說有6個頭球3個定位球,一說是6個頭球4個定位球,總之大連隊最後憑藉附加分力壓沈部獲得第三,山東憑藉附加分力壓北京,北京降級);又比如如果隊中有國腳另有任務不參加聯賽,球隊每貢獻一名國腳加一分。

姜峰原本入選了1991年的國奧隊,但預選賽前徐根寶最終更換了名單,姜峰被退回原隊。吉林隊為了“國腳加分”的考慮,不讓他參加這一年的聯賽,姜峰只能賦閒在家。

沒球可踢的姜峰在1991年5月做好了退役的準備。長春公交總公司聽說後,徵得本人同意,將姜峰的關係調到了長春公交總公司,姜峰成了公司業餘足球隊的一員。這在當時叫做轉業。

聽說姜峰退役,急需新鮮血液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和遼寧足球隊趕到長春市公交總公司做通了工作,後者同意姜峰調到遼寧足球隊。

那個年代沒有經紀人,幫姜峰負責操作轉會事宜的是《長春晚報》記者陳勇,因為姜峰的關係不能直接從公交總公司調到體工隊,因此他最後是以長春市冰球運動員的身份轉會遼足,轉會費7.5萬元。事後吉林隊曾申訴表示遼寧隊屬於挖牆腳,但最終姜峰還是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以轉會方式加入中國聯賽的球員。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姜峰


1994年,中國聯賽職業化元年,這一年年底的成都金牛會議上出臺了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個國內球員買賣轉會的細則。

1995年初,精明的廣東人率先出手,廣東宏遠隊主教練陳亦明花64萬元從遼寧引進了黎兵,花42萬元從四川隊引進了馬明宇,組成“兵馬組合”。今天看來轉會似乎很簡單,按照足協規定,只要俱樂部肯支付轉會費,球員願意轉會,便可達成交易。

但當時球員的關係都在體委體工隊,廣東隊要買黎兵,黎兵是貴州體委的,借調到遼寧踢全運會。廣東要花錢買人,但貴州體委說不想要錢,只想保留這個優秀的球員,讓他作為貴州的一員代表國家隊踢比賽。最後還是廣東省體育局出面斡旋,才促成了這一中國聯賽經典的轉會手筆。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1995年甲A,黎兵(左)對抗張恩華。

1997-1998年,甲A聯賽的自由轉會制度達到一個高峰,前衛寰島連出重手,在這一年將高峰、姜峰、韓金銘、姜濱等人招至隊中,1998年又重金引進彭偉國、符賓等國腳。廣州鬆日引進了高洪波和胡志軍,大連萬達搶得郝海東,謝峰轉會深圳,莊毅轉投北京國安、謝育新遠走瀋陽海獅。

為了吸引球員,一些俱樂部開始採取付簽字費、給房子、開天價年薪的方式私下做球員的工作。

為了打擊這一做法,1998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創造性地推出了足球歷史百多年來的新制度——摘牌。

所謂摘牌,指的是球員有提出轉會的權利,但不能選擇下家,俱樂部將像菜市場買菜一樣,按照聯賽排名或俱樂部協商決定,依次摘下掛牌轉會的球員,再根據上榜時球員的標價決定是否引進。

但被掛了牌,被俱樂部摘了,轉會也不一定就能完成。1999年摘牌元年,山東隊的宿茂臻就上了榜,標價300萬元。當時申花的謝暉準備赴德國踢球,球隊想引進宿茂臻接替他的位置。

申花也如願在第二位摘得宿茂臻,但摘牌大會剛剛結束,申花宣佈放棄引進,理由是轉會費過高。背後的原因則是謝暉留洋不成,那一年申花新任主帥拉扎羅尼又希望引進新的前鋒外援,因此也就不再花巨資引進宿茂臻了。山東也做了工作,最終留下了他,有意思的是,這一年,山東魯能最後還奪得了聯賽冠軍。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0年轉會摘牌,大連萬達摘得申思,但最後轉會也未能達成。

摘牌制度誕生後,每年春天,各支球隊都開始了反間計、截殺、反截殺等工作,比如對外公開說要摘A球員,實際目標卻是B球員;也有出現A球員整個冬訓都跟隨某球隊訓練,放風說如果轉會不成就退役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球隊和球員有再多的套路,在摘牌制度面前,總是有被強扭的瓜,尤其是當排名靠前的俱樂部打亂秩序、突然截殺其他俱樂部談好的球員時。

2003年,申花原本計劃第一個摘郝偉,但因為陝西國力搶走了,因此不得不改變計劃,選擇了原本想去上海中遠的青島後衛陳剛。有意思的是,摘牌大會進行的時候,陳剛正在機場,準備隨上海中遠隊前往韓國拉練。在機場接到電話通知申花摘走他時,陳剛只能拿回自己的包,告別球隊。

甚至有不少球員因此提前退役。

2001年,在山東隊踢不上球的徐陽準備回八一俱樂部,雙方也談好了意向,但魯能開出了一個令對方無法接受的價碼,在已經摘牌的情況下,這樁轉會宣佈擱淺,結果徐陽在魯能耗到約滿,選擇了退役。

2001年,廣州球員彭偉軍想從青島轉會力帆或申花,但瀋陽金德截胡摘下了他。之後由於兩傢俱樂部就轉會費無法達成共識,直到聯賽開始前,瀋陽隊不願意引進,原來的俱樂部青島隊則不想要球員退回,最終彭偉軍未能註冊,在28歲時就選擇退役。


"

中國足球轉會史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2年甲A摘牌大會

專業經濟時代,足球隊都屬於體工隊性質,那時候球員的工資、關係、戶口甚至許多年輕人都沒聽過的糧食關係,都屬於體工隊,因此當時別說轉會了,連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也有人才交流的,比如青島的湯樂普、貴州的黎兵都加盟過遼足,但都是通過組織關係調動的形式。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需要轉會費的球員,是姜峰。

姜峰原本是長春市足球隊的人,1987年足球隊解散,他被長春市體工隊錄用,關係轉到長春市體工隊。1989年,姜峰被借調到吉林足球隊,這可以套用今天的“租借”,因為姜峰依然隸屬於長春市體工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足球聯賽實行過很多奇怪的規則,比如積分相同情況下比較角球、任意球和頭球得分(結果1985年聯賽最後一輪,山東和大連5比5打平,10個進球裡,一說有6個頭球3個定位球,一說是6個頭球4個定位球,總之大連隊最後憑藉附加分力壓沈部獲得第三,山東憑藉附加分力壓北京,北京降級);又比如如果隊中有國腳另有任務不參加聯賽,球隊每貢獻一名國腳加一分。

姜峰原本入選了1991年的國奧隊,但預選賽前徐根寶最終更換了名單,姜峰被退回原隊。吉林隊為了“國腳加分”的考慮,不讓他參加這一年的聯賽,姜峰只能賦閒在家。

沒球可踢的姜峰在1991年5月做好了退役的準備。長春公交總公司聽說後,徵得本人同意,將姜峰的關係調到了長春公交總公司,姜峰成了公司業餘足球隊的一員。這在當時叫做轉業。

聽說姜峰退役,急需新鮮血液的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和遼寧足球隊趕到長春市公交總公司做通了工作,後者同意姜峰調到遼寧足球隊。

那個年代沒有經紀人,幫姜峰負責操作轉會事宜的是《長春晚報》記者陳勇,因為姜峰的關係不能直接從公交總公司調到體工隊,因此他最後是以長春市冰球運動員的身份轉會遼足,轉會費7.5萬元。事後吉林隊曾申訴表示遼寧隊屬於挖牆腳,但最終姜峰還是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以轉會方式加入中國聯賽的球員。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姜峰


1994年,中國聯賽職業化元年,這一年年底的成都金牛會議上出臺了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個國內球員買賣轉會的細則。

1995年初,精明的廣東人率先出手,廣東宏遠隊主教練陳亦明花64萬元從遼寧引進了黎兵,花42萬元從四川隊引進了馬明宇,組成“兵馬組合”。今天看來轉會似乎很簡單,按照足協規定,只要俱樂部肯支付轉會費,球員願意轉會,便可達成交易。

但當時球員的關係都在體委體工隊,廣東隊要買黎兵,黎兵是貴州體委的,借調到遼寧踢全運會。廣東要花錢買人,但貴州體委說不想要錢,只想保留這個優秀的球員,讓他作為貴州的一員代表國家隊踢比賽。最後還是廣東省體育局出面斡旋,才促成了這一中國聯賽經典的轉會手筆。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1995年甲A,黎兵(左)對抗張恩華。

1997-1998年,甲A聯賽的自由轉會制度達到一個高峰,前衛寰島連出重手,在這一年將高峰、姜峰、韓金銘、姜濱等人招至隊中,1998年又重金引進彭偉國、符賓等國腳。廣州鬆日引進了高洪波和胡志軍,大連萬達搶得郝海東,謝峰轉會深圳,莊毅轉投北京國安、謝育新遠走瀋陽海獅。

為了吸引球員,一些俱樂部開始採取付簽字費、給房子、開天價年薪的方式私下做球員的工作。

為了打擊這一做法,1998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創造性地推出了足球歷史百多年來的新制度——摘牌。

所謂摘牌,指的是球員有提出轉會的權利,但不能選擇下家,俱樂部將像菜市場買菜一樣,按照聯賽排名或俱樂部協商決定,依次摘下掛牌轉會的球員,再根據上榜時球員的標價決定是否引進。

但被掛了牌,被俱樂部摘了,轉會也不一定就能完成。1999年摘牌元年,山東隊的宿茂臻就上了榜,標價300萬元。當時申花的謝暉準備赴德國踢球,球隊想引進宿茂臻接替他的位置。

申花也如願在第二位摘得宿茂臻,但摘牌大會剛剛結束,申花宣佈放棄引進,理由是轉會費過高。背後的原因則是謝暉留洋不成,那一年申花新任主帥拉扎羅尼又希望引進新的前鋒外援,因此也就不再花巨資引進宿茂臻了。山東也做了工作,最終留下了他,有意思的是,這一年,山東魯能最後還奪得了聯賽冠軍。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00年轉會摘牌,大連萬達摘得申思,但最後轉會也未能達成。

摘牌制度誕生後,每年春天,各支球隊都開始了反間計、截殺、反截殺等工作,比如對外公開說要摘A球員,實際目標卻是B球員;也有出現A球員整個冬訓都跟隨某球隊訓練,放風說如果轉會不成就退役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球隊和球員有再多的套路,在摘牌制度面前,總是有被強扭的瓜,尤其是當排名靠前的俱樂部打亂秩序、突然截殺其他俱樂部談好的球員時。

2003年,申花原本計劃第一個摘郝偉,但因為陝西國力搶走了,因此不得不改變計劃,選擇了原本想去上海中遠的青島後衛陳剛。有意思的是,摘牌大會進行的時候,陳剛正在機場,準備隨上海中遠隊前往韓國拉練。在機場接到電話通知申花摘走他時,陳剛只能拿回自己的包,告別球隊。

甚至有不少球員因此提前退役。

2001年,在山東隊踢不上球的徐陽準備回八一俱樂部,雙方也談好了意向,但魯能開出了一個令對方無法接受的價碼,在已經摘牌的情況下,這樁轉會宣佈擱淺,結果徐陽在魯能耗到約滿,選擇了退役。

2001年,廣州球員彭偉軍想從青島轉會力帆或申花,但瀋陽金德截胡摘下了他。之後由於兩傢俱樂部就轉會費無法達成共識,直到聯賽開始前,瀋陽隊不願意引進,原來的俱樂部青島隊則不想要球員退回,最終彭偉軍未能註冊,在28歲時就選擇退役。


第一個轉會的中國球員是誰?摘牌制又是怎麼回事?


▲2012年《半島都市報》採訪彭偉軍的版面

單純維護俱樂部利益的摘牌制度與《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中勞資雙方公平自願合作的精神相悖,加之引發多次爭議,到2004年底,中國足協終於廢除,實行自由轉會,每支球隊擁有5個自由轉會名額。

不過,球員如果想轉會,必須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請,而且必須得到俱樂部蓋章確認同意,同時附上球員工資收入證明和以此為基數計算出來的轉會費數額。

和原俱樂部合約到期的球員就能自由轉會嗎?也不是。當時足協規定,球員結束合同年限後,原俱樂部對球員還有30個月的所有權。

這些不平等的條款,一直到2010年底才真正廢止。促成廢止的,是2008年李瑋鋒自由身加盟水原三星,2009年周海濱和馮瀟霆分別自由身加盟埃因霍溫和大邱FC。

儘管中超俱樂部抗議,表示球員仍是自己的人,但因為自由身轉會符合國際足聯的轉會規定,三名球員都得以成功轉投海外其他俱樂部。這反過來終於撬動了中國足球落後的轉會制度,2011年開始,中國聯賽才進入了和國際接軌的自由轉會和談判時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