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內食慾控制細胞,節食減肥食譜曝光

減肥 糖尿病 癌症 大學 掙脫枷鎖的囚徒 掙脫枷鎖的囚徒 2017-09-30

科學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內食慾控制細胞,節食減肥食譜曝光

肥胖已經稱為世界性流行病,並是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阻塞性肺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雖然,人們都知道,管住嘴邁開腿是保持健康體重的不二法門。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邁開腿並非難事,管住嘴似乎比登天還難。

科學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內食慾控制細胞,節食減肥食譜曝光

這是因為,食慾和飢餓感並非人的意志所決定的,而是腦內相關區域一些化學活性物質作用的結果。

如何能做到少吃還不至於捱餓,這是通過節食控制體重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人們曾經做過很多研究,嘗試尋找這種少吃還不餓的超級食物,而不得。

現在,來自沃裡克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內食慾控制細胞,並發現富含某些氨基酸的食物可以與這些細胞作用,增加飽腹感,從而有利於節食,控制體重。

沃裡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尼古拉斯·戴爾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腦內能量代謝調控中樞下丘腦部位的腦室膜細胞是負責食慾控制的細胞——它們可以檢測到來自食物的營養物質,產生飽腹感。

科學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內食慾控制細胞,節食減肥食譜曝光

根據這項新研究,腦內這些細胞具有與舌味蕾中感受氨基酸味(“鮮味”)相同的受體,可以感應到食物中某些氨基酸的信息,並將信息傳遞到食慾和體重控制腦區產生飽腹感。

其中,精氨酸和賴氨酸最容易被這種細胞受體感受到的兩種氨基酸。因此,富含這兩種氨基酸的食物更能使人產生飽腹感。

已知,這兩種氨基酸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豬肩(部)肉,牛排肉,雞肉,鯖魚,李子,杏,鱷梨,扁豆和杏仁等。所以,吃這些食物更容易激活這種食慾控制細胞,產生飽腹感,抑制食慾。

為了驗證結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員將濃縮的精氨酸和賴氨酸直接加入到經過熒光活化的這些腦室膜細胞中,可以顯示其微觀水平的化學反應。結果發現,這些細胞在暴露於這兩種氨基酸的30秒內與氨基酸發生反應,並將信息釋放到控制食慾和體重的腦區。

研究人員通過去除或阻斷這些直接感受氨基酸的“鮮味”受體,注入的氨基酸則不再與細胞胞質發生反應。

實驗結果充分證明,在食慾和體重控制中樞發現的這些細胞直接感受氨基酸信息,產生飽腹感,抑制食慾。

這也為先前很多研究發現的高蛋白質飲食更容易產生飽腹感的結果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支持。

因此,這項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可以通過進食富含相關氨基酸的食物達到節食控制體重的目的。還為病態肥胖通過節食減肥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就是繞開食物和消化道——不需要進食,直接通過刺激激活這些細胞產生飽腹感抑制食慾,從而達到減肥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