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重型戰鬥機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因為擁有巨大的體型,使得殲20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據估計,殲-20所攜帶的燃油可以為其提供最大6000公里的的航程,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公里以上,單次起飛可以在隱身狀態下攜帶6枚導彈,在犧牲一定隱身能力的條件下可以攜帶12枚導彈;F-35長約15米、翼展約10米,單次起飛可以提供2,220公里的最大飛行航程,或者1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同型號差別較大),單次起飛最多可以攜帶6枚體型較小的導彈,當然完全放棄隱身的野獸模式也能實現較大載彈量。但殲-20是完全可以碾壓F-35的,畢竟在極端條件下我們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佔優勢。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重型戰鬥機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因為擁有巨大的體型,使得殲20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據估計,殲-20所攜帶的燃油可以為其提供最大6000公里的的航程,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公里以上,單次起飛可以在隱身狀態下攜帶6枚導彈,在犧牲一定隱身能力的條件下可以攜帶12枚導彈;F-35長約15米、翼展約10米,單次起飛可以提供2,220公里的最大飛行航程,或者1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同型號差別較大),單次起飛最多可以攜帶6枚體型較小的導彈,當然完全放棄隱身的野獸模式也能實現較大載彈量。但殲-20是完全可以碾壓F-35的,畢竟在極端條件下我們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佔優勢。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戰鬥機的精華體現在座艙儀表設備上,儘管這不是空戰勝敗的關鍵,但它可以大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殲-20基本實現了集成顯示控制系統,即控制界面多為屏幕,可以及時獲取飛機的各項參數。同時,在控制系統中加入了聲控模式,大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量,使飛行員可以更多的觀察實時戰場環境,而將飛機的控制權委託至飛行控制系統,基本不會出現像日本F-35A那種飛行員迷向墜海的現象。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重型戰鬥機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因為擁有巨大的體型,使得殲20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據估計,殲-20所攜帶的燃油可以為其提供最大6000公里的的航程,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公里以上,單次起飛可以在隱身狀態下攜帶6枚導彈,在犧牲一定隱身能力的條件下可以攜帶12枚導彈;F-35長約15米、翼展約10米,單次起飛可以提供2,220公里的最大飛行航程,或者1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同型號差別較大),單次起飛最多可以攜帶6枚體型較小的導彈,當然完全放棄隱身的野獸模式也能實現較大載彈量。但殲-20是完全可以碾壓F-35的,畢竟在極端條件下我們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佔優勢。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戰鬥機的精華體現在座艙儀表設備上,儘管這不是空戰勝敗的關鍵,但它可以大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殲-20基本實現了集成顯示控制系統,即控制界面多為屏幕,可以及時獲取飛機的各項參數。同時,在控制系統中加入了聲控模式,大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量,使飛行員可以更多的觀察實時戰場環境,而將飛機的控制權委託至飛行控制系統,基本不會出現像日本F-35A那種飛行員迷向墜海的現象。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在近期航展上亮相的殲20座艙,顯示屏由原來的4塊拓展為6塊,僅僅是顯示終端的拓展,就意味著殲-20的數字化集成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而反觀同時代誕生的F-35,其座艙雖然也是玻璃化座艙,但是受限於戰機整體的空間,無法進一步對座艙進行拓展優化,儘管有諸多航空科技的加持,但其信息處理能力相較於殲20並不佔優勢。日本40多歲的老鳥飛行員“細見章裡”,駕駛F-35在西太平洋墜海就是很好的例子,防衛省最終的說法是飛行員陷入迷向墜毀,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位飛行員的實力,問題就出在F-35戰鬥機上。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重型戰鬥機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因為擁有巨大的體型,使得殲20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據估計,殲-20所攜帶的燃油可以為其提供最大6000公里的的航程,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公里以上,單次起飛可以在隱身狀態下攜帶6枚導彈,在犧牲一定隱身能力的條件下可以攜帶12枚導彈;F-35長約15米、翼展約10米,單次起飛可以提供2,220公里的最大飛行航程,或者1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同型號差別較大),單次起飛最多可以攜帶6枚體型較小的導彈,當然完全放棄隱身的野獸模式也能實現較大載彈量。但殲-20是完全可以碾壓F-35的,畢竟在極端條件下我們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佔優勢。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戰鬥機的精華體現在座艙儀表設備上,儘管這不是空戰勝敗的關鍵,但它可以大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殲-20基本實現了集成顯示控制系統,即控制界面多為屏幕,可以及時獲取飛機的各項參數。同時,在控制系統中加入了聲控模式,大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量,使飛行員可以更多的觀察實時戰場環境,而將飛機的控制權委託至飛行控制系統,基本不會出現像日本F-35A那種飛行員迷向墜海的現象。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在近期航展上亮相的殲20座艙,顯示屏由原來的4塊拓展為6塊,僅僅是顯示終端的拓展,就意味著殲-20的數字化集成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而反觀同時代誕生的F-35,其座艙雖然也是玻璃化座艙,但是受限於戰機整體的空間,無法進一步對座艙進行拓展優化,儘管有諸多航空科技的加持,但其信息處理能力相較於殲20並不佔優勢。日本40多歲的老鳥飛行員“細見章裡”,駕駛F-35在西太平洋墜海就是很好的例子,防衛省最終的說法是飛行員陷入迷向墜毀,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位飛行員的實力,問題就出在F-35戰鬥機上。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可能日本也意識到了F-35的缺陷,火急火燎的要研發自己的隱身戰鬥機F-3,日本計劃投入140億美元開發國產隱身戰鬥機,而已經確定購買的105架F-35A和42架F-35B,只是用來取代F-4鬼怪或者充當直升機母艦的艦載機,國產隱身戰機將作為F-2和F-15J的後繼機型使用。在21世紀,是信息爭先的年代,誰先獲得信息的控制權、優先權誰就獲得了勝利,所以僅在座艙系統的設計上殲20就取得了致勝權。綜合殲-20與F-35的各個方面可以發現,殲20完全有能力保衛我們的領空。

"

服役不久的國產5代戰鬥機殲-20,始終緊緊的吸引著國人的眼光,本著居安思危的心態,許多軍迷常常喜歡把殲-20與F-35做以對比,畢竟在我國周邊的日本、韓國等均裝備了F-35,或者駐紮有美軍F-35機隊。事實上在我國的隱身戰鬥機中,FC-31才是與F-35屬於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因為FC-31並未正式裝備部隊,所以我們只能將殲-20與F-35略做對比。其實兩者都不算成熟,F-35問題不斷、殲-20也在等待最新的發動機,但F-35的問題顯然更嚴重,僅美媒曝光的嚴重缺陷就高達13處,而所有缺陷都被有意忽視,連日本F-35A墜海也把責任推給已死亡的飛行員“細見章裡”,如果他駕駛的是殲-20就不可能喪命。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重型隱形戰鬥機,於2007年正式立項,緊接著在2011年新年伊始進行了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交付部隊使用,整個設計驗證到裝備部隊的過程僅有十年,相較於美國F-22長達35年的定型時間,殲-20已經算是早產兒了。F-35在1996年啟動項目、2006年首飛、2016年形成初始戰鬥力,前後長達20年的研發歷程,相比之下殲20就顯得很高效。有意思的是,F-35和殲-20都受到動力不足的困擾,F-35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對F-135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之前曾對外宣佈其推力超過20噸,而我們的殲-20也在等待渦扇-15等大推力發動機成熟。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其實,F-35與殲-20並不是同一重量級的戰鬥機,F-35戰鬥機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偏重於多任務能力,屬於中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殲-20的定位是重型空優戰鬥機,暫且不說其他的技術性能,僅是在這一點上,殲-20就可以吊打F-35。殲-20的體型比F-22都大,F-35在殲-20面前就和弟弟一樣,載彈量肯定居於下風,但值得一提的是F-35有著驚人的航程,它的內置油箱容積相當大,作為一款單發戰鬥機這是相當難得的。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重型戰鬥機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因為擁有巨大的體型,使得殲20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據估計,殲-20所攜帶的燃油可以為其提供最大6000公里的的航程,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公里以上,單次起飛可以在隱身狀態下攜帶6枚導彈,在犧牲一定隱身能力的條件下可以攜帶12枚導彈;F-35長約15米、翼展約10米,單次起飛可以提供2,220公里的最大飛行航程,或者1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同型號差別較大),單次起飛最多可以攜帶6枚體型較小的導彈,當然完全放棄隱身的野獸模式也能實現較大載彈量。但殲-20是完全可以碾壓F-35的,畢竟在極端條件下我們的作戰半徑和載彈量都佔優勢。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戰鬥機的精華體現在座艙儀表設備上,儘管這不是空戰勝敗的關鍵,但它可以大大降低飛行員的負擔。殲-20基本實現了集成顯示控制系統,即控制界面多為屏幕,可以及時獲取飛機的各項參數。同時,在控制系統中加入了聲控模式,大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量,使飛行員可以更多的觀察實時戰場環境,而將飛機的控制權委託至飛行控制系統,基本不會出現像日本F-35A那種飛行員迷向墜海的現象。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在近期航展上亮相的殲20座艙,顯示屏由原來的4塊拓展為6塊,僅僅是顯示終端的拓展,就意味著殲-20的數字化集成能力有了質的飛躍。而反觀同時代誕生的F-35,其座艙雖然也是玻璃化座艙,但是受限於戰機整體的空間,無法進一步對座艙進行拓展優化,儘管有諸多航空科技的加持,但其信息處理能力相較於殲20並不佔優勢。日本40多歲的老鳥飛行員“細見章裡”,駕駛F-35在西太平洋墜海就是很好的例子,防衛省最終的說法是飛行員陷入迷向墜毀,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位飛行員的實力,問題就出在F-35戰鬥機上。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可能日本也意識到了F-35的缺陷,火急火燎的要研發自己的隱身戰鬥機F-3,日本計劃投入140億美元開發國產隱身戰鬥機,而已經確定購買的105架F-35A和42架F-35B,只是用來取代F-4鬼怪或者充當直升機母艦的艦載機,國產隱身戰機將作為F-2和F-15J的後繼機型使用。在21世紀,是信息爭先的年代,誰先獲得信息的控制權、優先權誰就獲得了勝利,所以僅在座艙系統的設計上殲20就取得了致勝權。綜合殲-20與F-35的各個方面可以發現,殲20完全有能力保衛我們的領空。

F35和殲20不是一個檔次,日本堅持研發戰機應對,一次性投入140億

這兩款自衛隊主力戰機要用日本國產隱身戰機來取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