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

醫脈通特約通訊員前方報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在CSE2019大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的高瑩教授就“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為主題,進行了報告,整理如下。

"

醫脈通特約通訊員前方報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在CSE2019大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的高瑩教授就“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為主題,進行了報告,整理如下。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高瑩教授

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的首選治療方法

首先,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治療的主要方式,抗甲狀腺藥物(ATD)種類主要有: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巰咪唑/他巴唑(MMI)、卡比馬唑/甲亢平(CMZ),前兩種是我國常用的藥物,歐洲常用CMZ。

在2016年ATA指南中提到:除了妊娠早期、甲狀腺危象以及對甲巰咪唑治療過敏或不敏感選用PTU治療外,均推薦選用MMI治療。PTU和MMI治療甲亢療效確切,從不良反應來看,輕度的不良反應兩者相當,重度不良反應中PTU可以導致嚴重的中毒性肝壞死,其他重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升高,因此MMI是首選治療藥物。

我國的指南提到ATD治療是一個滴定的治療過程,而不建議採用完全阻斷完全替代的治療方案,甲亢治療需要經過初治期、減量期和維持期,總的療程一般為1.5-2年。

ATD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通常ATD治療甲亢的緩解率只有50%-60%,但是新近一些研究提示延長ATD治療時間可以把緩解率提高到70%左右,但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警惕藥物的不良反應,下面是2018ETA指南給出的ATD不良事件。

"

醫脈通特約通訊員前方報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在CSE2019大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的高瑩教授就“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為主題,進行了報告,整理如下。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高瑩教授

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的首選治療方法

首先,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治療的主要方式,抗甲狀腺藥物(ATD)種類主要有: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巰咪唑/他巴唑(MMI)、卡比馬唑/甲亢平(CMZ),前兩種是我國常用的藥物,歐洲常用CMZ。

在2016年ATA指南中提到:除了妊娠早期、甲狀腺危象以及對甲巰咪唑治療過敏或不敏感選用PTU治療外,均推薦選用MMI治療。PTU和MMI治療甲亢療效確切,從不良反應來看,輕度的不良反應兩者相當,重度不良反應中PTU可以導致嚴重的中毒性肝壞死,其他重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升高,因此MMI是首選治療藥物。

我國的指南提到ATD治療是一個滴定的治療過程,而不建議採用完全阻斷完全替代的治療方案,甲亢治療需要經過初治期、減量期和維持期,總的療程一般為1.5-2年。

ATD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通常ATD治療甲亢的緩解率只有50%-60%,但是新近一些研究提示延長ATD治療時間可以把緩解率提高到70%左右,但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警惕藥物的不良反應,下面是2018ETA指南給出的ATD不良事件。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注:ANCA(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

近期發表在J Endocrinol Invest上的系統性評價(包含12項研究,其中6項為前瞻性研究,6項為回顧性研究,治療時間平均為5.8年)得出ATD長期治療(大於18個月)不良事件發生率低,其中輕度不良反應為4.4%,嚴重不良反應為0.8%。因此,ATD藥物的安全性較好。下面高瑩教授就分別闡述了幾種ATD常見的不良反應。

ATD導致皮膚反應

1.特點:ATD藥物常見的皮膚不良反應有皮疹,可表現為蕁麻疹,或瘙癢。發生率大約在5%(MMI為6%,PTU為3%),MMI導致的症狀往往和劑量相關,PTU或大劑量的MMI(>30mg)更常見,一般在用藥的第1個月發生,文獻報道出現時間平均為18-22天。

2.處理原則:對症狀較輕者,聯合使用抗組胺藥,密切觀察;如果皮疹繼續進展且患者不耐受,換用另一種ATD+抗組胺藥。出現剝脫性皮炎等嚴重變態反應的患者應停用ATD藥物,不推薦換用另一種ATD。

此外,PTU引起的一些皮膚反應可能為血管炎的表現,因此需要鑑別。

ATD引起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

1. 血常規檢查:當ATD使用前,中性粒細胞<1.0×10^9/L需要謹慎考慮應用ATD。治療初始可能需要每週查一次血常規,當WBC 3.0-4.0×10^9/L時,ATD藥量減量。WBC<3.0×10^9/L,NEU<1.5×10^9/L時停藥。

2. 是否預防用升白細胞藥物?國外指南中並沒有推薦,但國內常用的利血生、鹽酸小檗胺等升白藥物可能會有一些效果。

3. 是否常規監測白細胞水平?ATA指南不推薦監測白細胞。而日本研究者提出,治療後最初2個月內每2周監測1次血細胞計數,可識別78%的粒細胞減少病例。但是粒細胞減少並不等於粒細胞缺乏,目前針對監測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4. 注意粒細胞缺乏症的發生: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5×10^9/L為粒細胞缺乏症,發生率為0.1%-0.5%。最初治療的2-3個月內或再次治療的1-2個月內可出現。日本一項註冊研究中發現30/754例(4%)的病例為致命性,因此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粒細胞缺乏症發生的危險因素如下:MMI可能與劑量有關,PTU與劑量無關。MMI劑量超過40mg/d,年齡較大,更為常見。在國外的教科書中提及應該書面告知患者:當發熱、咽痛、口腔潰瘍應隨時就診。

5. 粒細胞缺乏的治療:立即停用抗甲狀腺藥物。禁止使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採用無菌隔離措施,支持治療。廣譜抗生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

ATD導致肝損害

1. 特點:肝損害也是ATD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文獻報道PTU發生率為2.7%,MMI為0.4%,轉氨酶升高平均在28天,PTU通常在90天內發生。PTU引起肝損害與劑量無關。因為兩種藥物導致肝損害的機制不同,因此在監測肝功能的時候,不僅僅要看肝酶指標,還要關注膽紅素、膽汁酸等指標。

2. 黑框警告:MMI通常引發淤膽型肝毒性。而FDA曾在2009年對PTU引發的嚴重肝損害發出黑框警告,PTU引起致命的暴發性肝細胞壞死,嚴重者需要肝移植治療(成人發生率1/10000,兒童發生率明顯增加,為1/2000)。

3. 診斷:ATD導致肝功能損傷的診斷時要注意時序關係,也就是肝損害發生在用藥之後。並且需要排除相關的臨床情況:比如無病毒肝炎感染的血清學證據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無慢性肝病證據;未同時使用其他已知肝毒性藥物;不存在可導致急性肝損傷的全身因素。此時需與甲亢性肝損傷、甲亢伴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鑑別。停ATD藥後肝功能好轉或恢復。病理檢查往往發現:肝小葉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炎性浸潤。再次用藥仍可引起肝損害。

4. 處理:當PTU引起肝損害時,需要停藥(如果轉氨酶水平達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或者治療開始後進一步升高,則應停用PTU),再次使用PTU可能導致肝損傷復發。對於甲亢的治療,建議更改治療方案:比如採用放射性碘治療、手術或者MMI。同時應進行護肝及營養支持治療。

MMI引起肝損害時需要停藥或減量。亞臨床肝損害,僅有肝功能輕度異常,一般不需要停藥,但要聯合護肝治療;當肝損害顯著時立即停藥,更改治療方案治療甲亢,如採用放射性碘或者手術治療。因為MMI肝損害主要是膽汁淤積性肝損害,因此需採用逆轉膽汁淤積的治療(熊去氧膽酸)。

當甲亢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症或肝損害時:要先明確病因!仔細評估嚴重程度!因為白細胞的減少並不一定就是粒細胞缺乏,肝損害也不一定就是肝衰竭,因此需要明確原因,再對症處理,並決定是否停用ATD。

ATD導致關節/肌肉痛

患者確診為甲亢,無關節疼痛史,當服用ATD後出現(多在ATD服用後2-3月)時需要考慮這種情況。

1. 症狀:關節疼痛呈遊走性,多累及雙下肢大關節,一般不發熱,也無關節紅腫。排除如痛風、類風溼關節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引起的關節疼痛,可考慮ATD導致關節/肌肉痛。

2. 處理:停藥後症狀緩解,預後好。可用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抗炎止痛。當肌酶升高時,ATD減量,輔以果糖、肌苷、三磷酸腺苷等治療。肌酶明顯升高者,一般不再繼續服用ATD,如無禁忌,可行131I治療。

MMI引起低血糖症——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

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典型病例,患者甲亢,連續服用MMI治療3月後,多次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頭暈、出汗,無抽搐、昏迷,發作時血糖為1.52mmol/L,經推注葡萄糖後緩解。既往無注射胰島素及服用降糖藥物史,無肝臟疾病及腫瘤病史,後測定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C肽正常高限,結合胰島素抗體(陽性),胰島素和C肽水平不匹配,診斷為MMI誘發的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換用PTU治療甲亢,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該患者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胰島素抗體轉為陰性。

ATD導致血管炎

1. 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長時間服用ATD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血管炎,88%和PTU相關,MMI和甲亢平均有個案報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總結的相關報道中,大部分服藥時間超過18個月。

2. 血管炎特點:2016年ATA指南中提到血管炎患者中ANCA為多克隆激活;亞洲患者容易出現;PTU引起的ANCA陽性率可達40%,但不是所有患者均有臨床表現;兒童可能更容易出現,因此,兒童甲亢患者不建議首選PTU治療。

3. 血管炎治療:服用PTU者,應立即停藥,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以及其他治療(見下圖)。但不需要長時間維持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

醫脈通特約通訊員前方報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在CSE2019大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的高瑩教授就“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為主題,進行了報告,整理如下。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高瑩教授

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的首選治療方法

首先,藥物治療仍然是甲亢治療的主要方式,抗甲狀腺藥物(ATD)種類主要有:丙基硫氧嘧啶(PTU)、甲巰咪唑/他巴唑(MMI)、卡比馬唑/甲亢平(CMZ),前兩種是我國常用的藥物,歐洲常用CMZ。

在2016年ATA指南中提到:除了妊娠早期、甲狀腺危象以及對甲巰咪唑治療過敏或不敏感選用PTU治療外,均推薦選用MMI治療。PTU和MMI治療甲亢療效確切,從不良反應來看,輕度的不良反應兩者相當,重度不良反應中PTU可以導致嚴重的中毒性肝壞死,其他重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升高,因此MMI是首選治療藥物。

我國的指南提到ATD治療是一個滴定的治療過程,而不建議採用完全阻斷完全替代的治療方案,甲亢治療需要經過初治期、減量期和維持期,總的療程一般為1.5-2年。

ATD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

通常ATD治療甲亢的緩解率只有50%-60%,但是新近一些研究提示延長ATD治療時間可以把緩解率提高到70%左右,但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警惕藥物的不良反應,下面是2018ETA指南給出的ATD不良事件。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注:ANCA(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

近期發表在J Endocrinol Invest上的系統性評價(包含12項研究,其中6項為前瞻性研究,6項為回顧性研究,治療時間平均為5.8年)得出ATD長期治療(大於18個月)不良事件發生率低,其中輕度不良反應為4.4%,嚴重不良反應為0.8%。因此,ATD藥物的安全性較好。下面高瑩教授就分別闡述了幾種ATD常見的不良反應。

ATD導致皮膚反應

1.特點:ATD藥物常見的皮膚不良反應有皮疹,可表現為蕁麻疹,或瘙癢。發生率大約在5%(MMI為6%,PTU為3%),MMI導致的症狀往往和劑量相關,PTU或大劑量的MMI(>30mg)更常見,一般在用藥的第1個月發生,文獻報道出現時間平均為18-22天。

2.處理原則:對症狀較輕者,聯合使用抗組胺藥,密切觀察;如果皮疹繼續進展且患者不耐受,換用另一種ATD+抗組胺藥。出現剝脫性皮炎等嚴重變態反應的患者應停用ATD藥物,不推薦換用另一種ATD。

此外,PTU引起的一些皮膚反應可能為血管炎的表現,因此需要鑑別。

ATD引起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

1. 血常規檢查:當ATD使用前,中性粒細胞<1.0×10^9/L需要謹慎考慮應用ATD。治療初始可能需要每週查一次血常規,當WBC 3.0-4.0×10^9/L時,ATD藥量減量。WBC<3.0×10^9/L,NEU<1.5×10^9/L時停藥。

2. 是否預防用升白細胞藥物?國外指南中並沒有推薦,但國內常用的利血生、鹽酸小檗胺等升白藥物可能會有一些效果。

3. 是否常規監測白細胞水平?ATA指南不推薦監測白細胞。而日本研究者提出,治療後最初2個月內每2周監測1次血細胞計數,可識別78%的粒細胞減少病例。但是粒細胞減少並不等於粒細胞缺乏,目前針對監測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4. 注意粒細胞缺乏症的發生: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5×10^9/L為粒細胞缺乏症,發生率為0.1%-0.5%。最初治療的2-3個月內或再次治療的1-2個月內可出現。日本一項註冊研究中發現30/754例(4%)的病例為致命性,因此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粒細胞缺乏症發生的危險因素如下:MMI可能與劑量有關,PTU與劑量無關。MMI劑量超過40mg/d,年齡較大,更為常見。在國外的教科書中提及應該書面告知患者:當發熱、咽痛、口腔潰瘍應隨時就診。

5. 粒細胞缺乏的治療:立即停用抗甲狀腺藥物。禁止使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採用無菌隔離措施,支持治療。廣譜抗生素。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

ATD導致肝損害

1. 特點:肝損害也是ATD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文獻報道PTU發生率為2.7%,MMI為0.4%,轉氨酶升高平均在28天,PTU通常在90天內發生。PTU引起肝損害與劑量無關。因為兩種藥物導致肝損害的機制不同,因此在監測肝功能的時候,不僅僅要看肝酶指標,還要關注膽紅素、膽汁酸等指標。

2. 黑框警告:MMI通常引發淤膽型肝毒性。而FDA曾在2009年對PTU引發的嚴重肝損害發出黑框警告,PTU引起致命的暴發性肝細胞壞死,嚴重者需要肝移植治療(成人發生率1/10000,兒童發生率明顯增加,為1/2000)。

3. 診斷:ATD導致肝功能損傷的診斷時要注意時序關係,也就是肝損害發生在用藥之後。並且需要排除相關的臨床情況:比如無病毒肝炎感染的血清學證據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無慢性肝病證據;未同時使用其他已知肝毒性藥物;不存在可導致急性肝損傷的全身因素。此時需與甲亢性肝損傷、甲亢伴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鑑別。停ATD藥後肝功能好轉或恢復。病理檢查往往發現:肝小葉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炎性浸潤。再次用藥仍可引起肝損害。

4. 處理:當PTU引起肝損害時,需要停藥(如果轉氨酶水平達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或者治療開始後進一步升高,則應停用PTU),再次使用PTU可能導致肝損傷復發。對於甲亢的治療,建議更改治療方案:比如採用放射性碘治療、手術或者MMI。同時應進行護肝及營養支持治療。

MMI引起肝損害時需要停藥或減量。亞臨床肝損害,僅有肝功能輕度異常,一般不需要停藥,但要聯合護肝治療;當肝損害顯著時立即停藥,更改治療方案治療甲亢,如採用放射性碘或者手術治療。因為MMI肝損害主要是膽汁淤積性肝損害,因此需採用逆轉膽汁淤積的治療(熊去氧膽酸)。

當甲亢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症或肝損害時:要先明確病因!仔細評估嚴重程度!因為白細胞的減少並不一定就是粒細胞缺乏,肝損害也不一定就是肝衰竭,因此需要明確原因,再對症處理,並決定是否停用ATD。

ATD導致關節/肌肉痛

患者確診為甲亢,無關節疼痛史,當服用ATD後出現(多在ATD服用後2-3月)時需要考慮這種情況。

1. 症狀:關節疼痛呈遊走性,多累及雙下肢大關節,一般不發熱,也無關節紅腫。排除如痛風、類風溼關節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引起的關節疼痛,可考慮ATD導致關節/肌肉痛。

2. 處理:停藥後症狀緩解,預後好。可用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抗炎止痛。當肌酶升高時,ATD減量,輔以果糖、肌苷、三磷酸腺苷等治療。肌酶明顯升高者,一般不再繼續服用ATD,如無禁忌,可行131I治療。

MMI引起低血糖症——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

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典型病例,患者甲亢,連續服用MMI治療3月後,多次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頭暈、出汗,無抽搐、昏迷,發作時血糖為1.52mmol/L,經推注葡萄糖後緩解。既往無注射胰島素及服用降糖藥物史,無肝臟疾病及腫瘤病史,後測定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C肽正常高限,結合胰島素抗體(陽性),胰島素和C肽水平不匹配,診斷為MMI誘發的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徵。換用PTU治療甲亢,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該患者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胰島素抗體轉為陰性。

ATD導致血管炎

1. 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長時間服用ATD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血管炎,88%和PTU相關,MMI和甲亢平均有個案報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總結的相關報道中,大部分服藥時間超過18個月。

2. 血管炎特點:2016年ATA指南中提到血管炎患者中ANCA為多克隆激活;亞洲患者容易出現;PTU引起的ANCA陽性率可達40%,但不是所有患者均有臨床表現;兒童可能更容易出現,因此,兒童甲亢患者不建議首選PTU治療。

3. 血管炎治療:服用PTU者,應立即停藥,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以及其他治療(見下圖)。但不需要長時間維持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高瑩教授:藥物治療甲亢發生副作用怎麼辦?| CSE2019

在甲亢的治療中,部分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後甲狀腺功能正常;因MMI和CBZ均有血管炎的報道,且PTU和MMI有交叉反應,因此僅在密切監測情況下應用MMI治療。此外,可選擇手術或碘131治療,但是在應用放射性碘治療後可能觸發或加重血管炎表現。

小結

ATD仍是治療甲亢的首選方法,不良反應大多發生在用藥的前3個月內,MMI有一定的劑量依賴性。輕度不良反應,適當治療預後良好。嚴重不良反應較少見,一旦發生需要積極處理。

治療前評估、治療中密切監測——可能可以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應向患者和家屬充分告知不良反應的風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