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2018年秋的一天,杜石頭髮了一條朋友圈,因為一路追尋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一件櫸木傢俱,他顯得尤為激動。很快,點贊、道賀者蜂擁而至。

杜石頭的真名杜霖,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創始人。說起和杜兄的結識,純屬偶然:2016年,在一個拍賣會預展現場,圍著一張平頭案,他看得十分仔細。對這樣的人,那時我總是充滿好奇,於是上前搭訕,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發完那條朋友圈,過了一個多月,應我所求,他讓我看了那件傢俱。其後的一個多小時,他與我分享了追尋的過程,也分享了自己對這件傢俱的理解。言談間,情緒依舊高昂。

也是在2016年以後,他才開始玩兒起櫸木。這幾年他的變化何在,身為IT領域從業者,他又如何玩兒轉老傢俱,自然就成了我們此後交流的核心話題。

大眾對傢俱的認知,這些年其實一直在變。過去,在黃花梨、紫檀面前提櫸木,就會有人不斷強調自己是反對“唯材論”的;現在再提櫸木,甭管傢俱好壞,則都會強調“那可是櫸木的哦”。從反對“唯材論”,到陷入新的“唯材論”,關於傢俱收藏的迷思,彷彿一直都在。

那次交流結束後的日子裡,杜兄陸續發來一些圖文資料,囑我為那件傢俱撰文。這些資料的確有可參照的地方,結合我們請攝影師拍攝的傢俱照片,也的確可使實物與資料產生一些互文關係。但我仍然放棄了。

比起以業餘視角撰寫學術性文章,我認為更有價值也更重要的,是分享杜兄自己的故事和他自身對這件傢俱的理解。而這種分享最終要喚起的,也是個體對傢俱的感悟——唯有你自己,能破除那些迷思。

於是,就有了這篇姍姍來遲的口述文章。


口述 | 杜石頭

採訪、整理 | 謝谷

攝影 | 遠山影像


1


2015年初,因為裝修房子,受一位設計師朋友影響,嘗試新老混搭的風格,我才開始接觸老傢俱。

首先要分清好壞。我是做IT的,沒受過藝術和審美訓練,也沒有古董方面的經驗,除了大量買書,只能靠數據:寫一個程序,把雅昌藝術論壇“明清傢俱”版的精華帖,都過濾出來。

最初也是從材質入手,我喜歡柞榛傢俱,尤其是一些明式的。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柞榛燈掛椅,杜石頭藏

柞榛出自維揚地區,那時看到一個南通網友帖子裡的傢俱都老味兒十足,就開始向他請教傢俱鑑定的知識,同時讓他幫我買東西。

一年下來,當我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古傢俱審美和價值體系以後,卻發現他幫我買的很多傢俱,都不具備收藏價值。雖然多花了錢,但過程中我進步極快,尤其是斷新老的水平。可以說,玩兒傢俱我基本沒“吃藥”。

2

以柞榛作過渡,我開始研究傢俱的形制,發現黃花梨中的經典制式,柞榛不一定有,但櫸木基本都具備。

那時櫸木行情還沒有被推高。2016年中國嘉德秋拍,《匠心妙契——江南長物集珍》專場,一把櫸木四出頭官帽椅以20.7萬元成交。自此以後,櫸木傢俱價格一路飆升。

我意識到思路需要轉變,既然前面走了彎路,若想迅速地建立起收藏體系,就要走捷徑——向老藏家購買

也是通過數據庫,我瞭解到青島古傢俱協會祕書長王勇先生(明韻)收藏了很多精彩的櫸木傢俱,其中有一對四出頭非常漂亮,也是他的心頭好。直到第二次見面,我才有幸看到這對椅子,打磨精細,構件纖細文氣,剎那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王勇先生割愛的櫸木四出頭椅

被我對傢俱的熱情和誠意打動,王先生最終忍痛割愛了這對椅子,並將他珍藏的櫸木癭木面小麵條櫃、梗面雲頭小翹頭案、三彎燈掛椅等,一起惠讓給我。

這幾年,我總是很用心地在市場上找這類傢俱。除了江蘇,在山西、浙江、安徽甚至福建和海南,都曾尋獲心儀之物。不再為家居裝飾而買,那些能打動我的傢俱,都會成為我的購藏對象。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榆木南官帽椅,杜石頭藏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明代紅豆杉板足式幾(局部),杜石頭藏

3

喜歡櫸木,重點並不在木質,只要形制和細節到位,柏木甚至杉木,都但收無妨。人們常說櫸木有文人氣質,其實就是一種閒適與清高的文人風骨,不以材質區分貴賤,不攀龍附鳳。這些非名貴材質的江南素工傢俱,正符合當代人的某種審美追求。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一件有趣的楠木燈架:燈杆購自上海“善居”柯惕思先生,底座時隔一年後購自北京雙橋市場,從材質、皮殼、年份看,都是近乎一致完美的一對。(杜石頭藏)

為什麼選擇了櫸木而不是其他材質?

1、由於櫸木質地堅硬細膩,花紋美麗,明末清初時期的江南木器匠人,將櫸木視作“細木”,制器工藝與花梨普遍無異。又由於櫸木在當地取料相對容易,經常會出現當時匠人大膽“炫技”的佳作;

2、櫸木玩家很注重傢俱的原始狀態,若是退過漆、打磨過皮的,普遍會影響收藏價值。而原皮殼的黃花梨,即便手握萬金,也找不到像樣的幾件;

3、黃花梨也分南北做,當今炙手可熱的經典制式,很大一部分出自江南地區,但縱觀近年拍場藏家釋出流通的黃花梨傢俱,普遍以“蘇作”體系外的為主

江南地區出產優秀細木傢俱(黃花梨以外)的,主要集中在維揚地區如揚州、南通,太湖流域如蘇州、無錫、常州,浙江東部及南部如杭州、嘉興、紹興以及古徽州地區。這兩年,櫸木價格躥升,地皮資源已所剩無幾

早期,國外也不重視這類傢俱,遭改制、打磨去皮者甚多,且價格低廉。這些傢俱,也極少有登陸拍場再回流的。倒是一些港臺老行家,手上會留些精品。而當越來越多人注重形制、工藝而非材質,好傢俱的“存市量”,勢必會變得非常有限。

4

好的櫸木傢俱,存世量非常少,恐不及黃花梨傢俱的十分之一:

一是受地域所限,黃花梨在全國範圍內均有分佈,櫸木則限定在江南一帶;

二是受保存的難易度所限,黃花梨自身就容易保存,在古代也備受珍視。櫸木則不然,易遭蟲蛀,又是區域性用材,特別是到代傢俱,尤難保存。且到代者亦分好壞,如此篩選,經典制式的櫸木傢俱,存世量遠小於黃花梨。

以四出頭為例,黃花梨成對者眾,但年份早的櫸木,通過雅昌和其他資料數據顯示,五對我都未曾見到過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櫸木四出頭椅,杜石頭藏

雅昌論壇傢俱版的帖子,共計四千多頁,我用一年多時間全部翻閱,最後篩選了約三百件優秀木器的帖子。其中,四成是黃花梨傢俱,三成是北方漆木傢俱,兩成是文房小件,算下來,好的江南細木傢俱,只佔十分之一

這十分之一,真正存世稀少值得細細品味的,寥寥無幾,都是圈子裡比較有名的傢俱。我追了其中十件,最終到手了兩件,餘下的要麼不予轉讓,要麼早不知其下落。

古傢俱,我認為就是一個空間中的雕塑和骨架,聯結著兩個數百年跨度的空間,最能烘托和提升空間的氣息。一個空間,有一兩件好傢俱呼應,足矣。而這類原皮殼、文人氣的素工傢俱,最終會被藏家快速瓜分,哪怕是殘件。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空間一角,杜石頭的部分古傢俱藏品

5

2018年,我買到兩件櫸木傢俱。其中一件,是一隻明末清初的徽作四出頭,我追尋了近三年。這次與大家分享的,則是另一件——變體南官帽椅。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 櫸木變體南官帽椅 -

(左右滑動瀏覽更多)

數月前,我去廣州拜訪公司客戶,間隙去古玩城轉轉,遇到認識的一位行家。他點開手機相冊裡一把椅子的照片,因為座面極寬,制式少見,乍看像極了“插幫貨”,我頓生疑竇,同時又很好奇,想一探究竟,就讓他去追這件疑似櫸木製的傢俱。

一天後,他告知我此椅已售與江門的一位藏家,我則叮囑他,價格可以開得再高些,哪怕有機會只看看實物,權當學習。而當再一次被告知沒有機會後,我決定親自一試。

這位行家將相冊裡此椅的兩張照片都給了我,另外一張彌足珍貴,是修復過程中的影像記錄。據他所述,這張照片攝於當地的一家木工作坊,背景是某農戶要修這把椅子,但木工認為椅子能賣上價,就拍了照片發給一些行家,他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價格原因,這位行家沒有接受,兩手過後,椅子落入江門藏家手中。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椅子修復過程中的照片

這更加堅定了我要追尋這把椅子的決心,而另一張照片中,我也找到了線索——背景中還有一件明末清初經典制式的廣作鐵力木翹頭案,這應攝於老行家倉庫。第二天,帶著這兩張照片,我去深圳開會了。

會後,在深圳租了一輛車,當天便趕到了江門。先是去了老街裡的古玩城,正逢店鋪打烊,只有兩家還開著門。結合我所出示的照片,其中一家店主指引我去“幸福新村”,另一家則親自帶我去了附近菜市場的二樓。

彷彿一下子穿越回了八九十年代的古傢俱集散中心,昏暗的燈光下是緊挨著的小檔口,落下的捲簾門上,是用繁體字書寫的各種“明清傢俬”招牌。店主告知,此處正是當年江門最大的古傢俱貿易市場,後受市場環境影響,倒閉多半,其中一批老行家便移至幸福新村繼續經營。

抵達幸福新村已是天黑,見街邊就有一家很大的傢俱店,一家人正在裡面吃飯,我便試著進去打聽椅子的下落。老闆眼前一亮,說椅子已由街道斜對面的店鋪售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店鋪雖已關門,卻依然亮著燈。而它的隔壁,門還開著。

受隔壁這家老闆積極相助,最終我有幸得到了椅子主人的聯繫方式。電話交流了解到,這位玩家屬當地“異類”,不好大家都喜歡的清末民國老紅木,專好廣東地區的高年份傢俱。且幸運的是,椅子並未如傳言所說已售出,而恰恰就在其家中。

步入玩家大門,見椅子就擺在客廳正中,當時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6

因有修復過程中的照片佐證,新老判斷便迎刃而解,遂將重心放在對材質和形制的判定與賞析上。

此時又進來四五好友串門,他們喝茶聊天,我則圍著椅子忽遠忽近地審視:

遠看,椅有挓度,椅背佔據整椅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視覺效果極佳。且為了不顯單調,椅背在櫺格中間設三段式靠背板:上段亦為櫺格,與兩側呼應;中段鑲嵌木板,上附紋飾;下段為壼門亮腳。又因椅子極寬(寬102cm),故靠背板隨之等比放寬。整體設計可謂用心。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近觀,椅框架確為櫸木製,座面為梗面,楠木獨板,布水波紋。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搭腦、扶手皆設委角,菸袋鍋榫挖得十分規整,扶手略向外撇。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整個椅背呈三彎之勢——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靠背板攢框使用的是方材,造型三彎且做了倒圓處理。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中段所鑲木板則呈C字形,一木整挖而成,浮雕“雙龍捧壽”,深淺富於變化,龍尾打窪。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靠背板細節

(左右滑動瀏覽更多)

靠背板及靠背板兩側,與扶手下櫺格,皆悶榫攢接,隨勢斜栽。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且為了比例得當,靠背板上段處櫺格用材稍細。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三彎、C字形、斜栽,同時實現且視覺協調的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幾處修復的地方效果並不理想,但不影響整體感受,遂果斷決定買下。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此時外面下著大雨,幾人合力才將大椅子塞入車後座。第二天從深圳回北京,我給椅子打了一個很大的封閉木架,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託運回了家。此時,心裡那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這把椅子,從整體氣息和具體制作工藝來看,我認為還是蘇作的,應為清乾隆時期以前的產物。那麼它究竟是何種用途的傢俱?回來後我查找了很多文字及影像資料,在明清繪畫、清末高僧照片中,均找到類似制式的椅具,推斷其為禪椅的可能性較大。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明清繪畫中的“禪椅”形象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坐在禪椅上的虛雲和尚

寬大的座面供結跏趺坐,三面圍欄通透,氣質安靜富有禪意。至少,它是一件文人蔘與定製和設計的傢俱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另一隻櫸木變體南官帽椅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超級玩家

這把椅子的制式甚為特殊、少見,故無法與其他標準制式的蘇作傢俱相比較,但是蘇作傢俱的審美基礎是一致的:造型簡素、纖巧為上、榫卯嚴謹、細節考究、打磨精細、選材精良,及原皮殼下掙脫而出的滄桑風骨。總之,在我的收藏體系內,這的確是一件“很不一樣”的傢俱。

愛的痴狂|新世相——杜石頭的櫸木椅:追尋1000公里,只為遇見你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