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吃飯行情”來了 下週股市五大看點

滬指 投資 IPO 英國 證券之星 2017-06-19

真正的“吃飯行情”來了 下週股市五大看點

熬過"五窮六絕",真正的"吃飯行情"來了!

中國人善吃,有南北八大菜系;而A股也有“吃飯行情”一說,指的是市道再慘淡的年份,也總有一波比較容易賺錢的普漲或輪動行情,讓各路投資者能夠有獲利的機會。往年,春節長假前後是“吃飯行情”的高發時間之一,而今年春季的指數性行情卻略顯平淡,稱得上是“粗茶淡飯”;到了4月中旬更是風雲突變,被稱為“要命3000”的中小市值個股出現大面積崩塌,粗茶淡飯沒了,甚至還有閃崩“中毒”的情況出現。“吃飯行情”成了“吃土行情”,散戶可以灰頭土臉,但機構絕不會善罷罷休。對前期遭受重創的中小市值股票來說,熬過“五窮六絕”,7月份有望藉助中報的公佈,啟動真正意義上的“吃飯行情”。

“吃飯行情”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牛市中增量資金綿綿不絕,個股輪番表現,“早漲晚漲早晚會漲”;而另一種情況則是熊市或震盪市,由於缺乏足夠的增量資金,以場內存量資金博弈為主,因此要麼以“拆東牆補西牆”的風格輪換出現,要麼以“先挖坑再填坑”的形式出現。而今年的“吃飯行情”既有“拆東牆補西牆”,又有“先挖坑再填坑”,主角則是前期超跌的中小市值股票,代表指數為中證1000指數。股價跌得多就是最大的利好,尤其是中報發佈期間,業績增長超預期則成為拉昇股價的導火線,而業績下滑也可被理解為提前消化利空。相反,前期以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績優白馬股,“吃飯行情”則早已提前完成,股價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消化了業績增長的利好。一旦業績增長不如預期,反而會成為原有主力資金出局的藉口。在6月14日(週三)A股主要指數滿盤皆綠,上證50指數領跌之時,中證1000指數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就已經初見端倪(見表1)。

真正的“吃飯行情”來了 下週股市五大看點

從本週的盤面來看,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出現近期罕見的連陽走勢,如煌上煌(002695),繼此前日線六連陽之後,本週一到週三更連拉3個漲停,波段漲幅超過60%;名家匯(300506)從6月2日起走出日線九連陽,波段漲幅接近50%;2015年的妖股特力A(000025)在股價累計暴跌7成之後,近期也旱地拔蔥,從31元附近暴漲到50元上方。美爾雅、瀘天化、中毅達等前期深跌的題材股,也在近期出現了底部放量、反覆走強的態勢。顯然,部分主力已經按捺不住寂寞,在超跌股上頻頻展開“遊擊行情”。這點和2003年A股熊市中段塑造的“千三點保衛戰”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A股經過兩年的調整之後,許多股票的籌碼被套牢在高位,相當於被動鎖倉,實際流通市值極小。以“漲停板敢死隊”為代表的遊資主力,便藉此炒作超跌股的波段行情。典型的代表如上海梅林(600073),在2000年初見頂33.26元之後便開始漫漫熊市,2003年11月股價最低來到5.47元,累計跌幅超過80%。由於籌碼被大量套牢在高位和半山腰,低位浮籌十分有限,遊資主力便藉此發動一波炒作,短短3個月股價低位大幅反彈,上漲1.5倍(見圖2)。

從這個角度看,對於2015年6月見頂以來跌幅較大的股票,如果市值不大、業績尚可,近期有低位放量走穩跡象的,投資者不妨納入觀察對象,如信雅達、三六五網、衛寧健康、金運激光、報喜鳥、騰邦國際等。

而另一方面,中報預喜預盈的品種也是“吃飯行情”的重點對象之一。投資者可在網站上將中報業績變動幅度選擇降序排列,同時剔除掉以下三類股票:首先要先剔除一次性收入,畢竟這類收入增長對公司的發展影響有限;其次要剔除去年同期基數過低的公司,這類公司雖然看上去增幅巨大,但是由於此前基數太低,所以業績增長並不能有效地反映公司經營情況;最後,近期漲幅過大的公司可能提前反應利好,失去了上漲空間,也需要剔除。在剔除以上三類公司之後,如果是動態市盈率較低或出現業績拐點,同時在2014~15年牛市表現平平而今年調整卻相對抗跌的股票,則可能有中線主力在運作,可作為重點觀察對象,如乾照光電、新安股份、諾普信、山河智能、安納達等。

有人吃飯,就有人買單。“吃飯行情”佈局宜早不宜遲。今年的“吃飯行情”出現流水席的可能性不小,個股輪番表現的可能性較大,大家千萬不要把“吃飯”做成“買單”,追高買入是弱勢中參與“吃飯行情”的大忌。

真正的“吃飯行情”來了 下週股市五大看點

(證券市場紅週刊)

||##PG##||

"雙重底"反彈是上升趨勢持續的信號

上證指數已經運行到顧比複合移動平均線(GMMA)長期組均線的上邊緣以上,然後形成折返,隨後再次試探上邊緣區域的支撐作用。我認為,指數在經過上述一系列的動作之後,已經形成了一個經典的可持續趨勢突破形態。

與此同時,上證指數的“雙重底”形態也正在強勢發展。從K線圖上可以看出,指數在突破後一直保持在位於3130點附近的壓力位以上,並進一步試探該位置的支撐作用。投資者應密切地關注指數從“雙重底”反彈的後續行為,一般來說,反彈是強勁的上升趨勢得以持續的重要信號。

這種突破形態有時也被稱為“W形態”,這種形態成功的關鍵在於第二個反彈,即“W形態”的右半邊必須運行至“W形態”中間的高點以上。這種情況在此前已經出現——5月31日指數運行至3110點以上併到達3143高點,隨後從3143點暫時回落,6月7日指數強烈反彈,再次對3143點位置進行試探。

綜合來看,“W形態”的上方目標位於3200點附近,在抵達目標位之前,上證指數有三個壓力位需要突破。上證指數面臨的第一個壓力特徵是GMMA長期組均線的下邊緣,這個壓力位目前已經被突破;第二個壓力特徵是位於3130點附近的長期壓力位,6月7日,這個位置再次受到試探,目前指數收盤於這個位置以上;而第三個壓力特徵是GMMA長期組均線的上邊緣,它位於3145點附近,指數此前曾一度運行至這一壓力位以上。

目前,經典的GMMA試探、再試探、突破形態已經快速形成。這個經典形態的形成過程包括以下部分:5月31日指數上升至壓力位,然後於6月5日回落,6月7日再次反彈試探,並運行至壓力位以上。通常來說,指數在隨後的運行過程中還會回落,然後再有第三次的試探行為,同時以GMMA長期組均線的上方區域作為支撐位。當前指數的發展情況正是如此。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從GMMA長期組均線上邊緣開始的新一輪指數反彈使指數運行至壓力位以上,然後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個新的長期上升趨勢。而這正是投資者現在等待指數出現的新變化。

我認為,一個可持續的趨勢變化需要有以下特徵:

GMMA短期組均線收斂。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短期組均線收斂並交叉,且向上方運行。這種情況目前正在形成。

GMMA長期組均線收斂。這種情況目前也正逐漸形成。

指數持續在位於3130點附近的壓力位以上運行。這是目前指數運行過程中唯一的不確定因素。

下週股市五大看點:A股第四次衝關MSCI

下週進入6月下旬,資金面仍然是市場關注焦點之一;而最引市場關注的是A股第四次衝關MSCI,在新方案降低A股所佔權重後,市場預計此次入選機率提高。此外,英國脫歐談判下週開啟,或對外圍股市及英鎊走勢產生影響。

A股迎MSCI大考

A股能否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於6月21日揭曉,這已是A股第四度衝關。市場普遍預期此次入選的概率較大。MSCI明晟3月時提出其指數納入A股的新方案,降低A股在其指數所佔權重,並將指數納入A股的數量由原來計劃的448只減至169只,期能應對資本贖回限制和大面積股票停牌的疑慮。

有機構人士認為,很多大的指數基金都盯著MSCI指數來配置,如果把A股納入到MSCI這個指數後,有些指數基金就要被動地來配A股,可以給A股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

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衝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明晟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

6只新股下週發行

下週新股發行仍然延續緩慢節奏,僅有6只新股發行,其中滬市主板有3只,創業板有3只。包括下週一發行的滬寧股份、週二發行的志邦股份、週三發行的君禾股份、週四發行的大燁智能和週五發行的富滿電子、百達精工。

這6只新股累計發行數量共計約1.70億股,預計募集資金金額共計22.01億元。其中滬寧股份已經公佈發行價格,為11元。

2500億逆回購到期

下週,公開市場將有2500億元逆回購到期,無MLF、正回購和央票到期。央行公開市場本週將淨投放4100億元人民幣,創近五個月單週新高。另外,週五還有2070億MLF到期,以及600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美元走弱後,人民幣重新回到更多盯住一籃子貨幣的角度,使得中國的利率政策不必再緊跟美聯儲,而是具備了更多的靈活性。雖然貨幣政策未必會很快回到放鬆狀態,但進一步收緊的概率已經不大,甚至未來在經濟和通脹重新回落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適度地放鬆。

成品油或實現兩連跌

據卓創資訊,近期國際油價整體呈現先漲後跌態勢,截至6月15日收盤,國內第5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6.03%,對應汽柴油下調幅度205元/噸。

下週,成品油年內有望實現"兩連跌",累計跌幅或達400元/噸;而年內首次二連跌出現在3月14日24時和3月28日24時。

英國脫歐談判開啟

歐盟委員會與英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稱,英國脫歐談判將在下週一(6月19日)開啟。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稱,脫歐談判的時間表仍處於正軌上;明確希望與歐盟維持密切關係。

部分人士認為,如果在下週即將展開的談判上,特雷莎·梅和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表現得更加溫和,則可能得到對方做出的寶貴讓步。而英鎊可能面臨下行風險。

指數震盪築底 誰將成為新寵

如何判斷市場的強弱

主持人:有人說本週指數弱是源於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不確定性,甚至還有說是招商策略會的魔咒,你覺得呢?

袁月:這與美聯儲公佈議息結果關係不大。加息是預期內的,不加也不會是多大的利好,因為這次不加下次也得加,早晚都是這點事兒!況且週四加息靴子落地了,為什麼也不漲?所以說無論美國加息的結果如何,對於現階段的市場都不會有大的影響。至於招商策略報告會的魔咒,就當個樂子即可。

其實,指數目前還是處在我說的震盪築底階段,還會出現1300億以下的量能。現在的盤面就是蹺蹺板效應,權重和題材不可能同時表現,但倒是有可能同時休息,這都是弱市的典型特徵。震盪築底階段都是這樣,磨底階段就是要把股民的耐心耗光。不過目前不用悲觀,指數沒大機會,但是個股可操作的比較多。

主持人:上週你講了盯住龍頭股做T的初級方法。我記得裡面有個條件是要參照盤面環境。那有什麼方法可以簡單、快速判斷當天盤面的強弱呢?

袁月:主要條件有:一、主動漲停家數。不能因為每天有漲停個股就判斷大盤是強勢,這是不客觀的,這裡說的是主動漲停,也就是自然資金炒漲停,而新上市未開板、出消息復牌股不算。一般來說,早盤能有10只以上漲停,盤面就算比較強勢。

二、板塊效應。比如雄安某隻股漲停,但其他個股不跟隨,缺少第二、三隻漲停個股,這也說明相對弱。

三、觀察昨日漲停個股走勢。昨天漲停的個股理論上今天都應該是高開高走才算正常,能繼續封住漲停才算強勢。如果衝高回落,甚至直接低開低走,這都說明弱勢。以上這些條件對於判斷第二天市場的強弱有幫助,對於手中個股做T尤其受用。

其實當天市場強弱如何,在早盤就能看出端倪,雖非絕對,但也是大概率。

白馬調整是機會還是風險

主持人:白馬股是當前比較有爭議的板塊,有人覺得漲高了要見頂。

袁月:白馬股目前不要去猜測見不見頂,因為這對於操作沒有意義。漲多了出現調整也是正常的,就算真見頂也會有反彈,即使做頭也是橫盤區間震盪,不會單邊下跌。總之相信趨勢的力量,按照趨勢做就可以。

今年的白馬股行情就好比2013年創業板成長股的行情,單純從某一角度去分析是不全面的。你能說2013年創業板的行情是因為市盈率低嗎?顯然不是。那真的就是因為高成長嗎?現在看也不見得全是。

同樣,白馬股的上漲就真的是因為市盈率低屬於價值投資嗎?我看也未必。這些所謂的“重要條件”對於現階段炒作來說都不重要,因為都是資金的選擇,抱團取暖自然就會上漲,只要趨勢沒破 壞,那就按照條件參與。

主持人:記得上週你給了一些白馬股的選股思路,操作策略又怎樣?

袁月:有很多白馬股都是沿著20、30日均線上漲,這就是重要趨勢線。所以如果能給到20日線的機會就算好的買點,或者從高點算起,調整5天左右也可以先買點,之後到關鍵趨勢線上縮量企穩後可以繼續加倉。加倉的部分做波段或者耐心持股等新高都是可以的。

最後還是要強調,對這種白馬股一定要有耐心,按照策略分批低吸,耐心持有高拋就行。這種股票做起來比短線遊資票要輕鬆很多。最怕的是看見白馬股漲高想追,回調又不敢買,有這種心理的人佔絕大多數。只要趨勢沒破,就別一驚一乍。畢竟操作這種股票的資金不是遊資,風格與遊資不一樣,投資者只要有策略、有紀律、堅決執行就好,主要盯著上證50指數。

主持人:雄安板塊確實如你所說,資金逐步減弱,最後再聊聊這個吧!

袁月:對於雄安板塊我之前的文章說過,到6月下旬就沒什麼機會。現在時間點越來越接近,不能因為板塊有漲停個股就判斷板塊強勢。從最近的走勢看到底是強是弱,大家心裡都清楚。

政策可以一直出,但同樣的個股不可能一直炒,歷來的主題投資都是這樣,這就是資金的邊際效應,會是逐步衰退的過程。從最初的老熱點到新熱點表現,再到現在的位置較低、區間震盪、有資金抵抗的個股表現,都在重複之前主題炒作的過程。

現在對於雄安板塊,還是維持且戰且退、逐步降低參與倉位為主的策略,把倉位調到超跌並且有預期的個股中去,如中報預增、中報高送轉等有資金關注的板塊。如果不考慮監管的壓力,高送轉成為新熱點的概率比較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