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

今天大盤繼續維持窄幅震盪局面,重心稍有下移。熱點板塊雖然不瘋狂,但有一定的持續性。汽車類、醫藥、深圳本地股等繼續佔據漲停板相當大的版面。自上週以來,市場情緒明顯有所好轉,這主要體現在熱點板塊的持續性和個股漲停板數量上,與前幾周漲停個股少,無法形成板塊效應,漲停多以一日遊居多的情況相比,市場給人以回暖的感覺。可是,大盤的熱烈程度,相對於近兩週的重重利好,只能用“差強人意”來描述。我們回顧一下近期的部分利好。


近期部分利好

深圳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次站在改革最前沿。在近兩年的區域性利好刺激下,如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自留區等等,地區板塊個股都沒有出現較好的持續炒作的板塊效應,這次雖然不火爆,但也算是例外。自上週一至今天,深圳本地股連日多股漲停,甚至出現9連板的深賽格(000058)和9天8板的深大通(000038)。可以說這個利好延續了當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意義。

8月19日,修改後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首次實施,兩融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A股正式迎來融資融券交易史上第六次標的大擴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隨後,滬深市場兩融餘額重上9000億元大關。與過去四年去槓桿相比,這算是另一輪加槓桿的開始,至少也算去槓桿宣告結束。相信大家對2015年的槓桿牛以及後來去槓桿導致的股災都是刻骨銘心的,槓桿的意義不言自明。

8月17日,央行宣佈把利率“兩軌並一軌”, 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這一項規定自8月20日起開始實施。“兩軌並一軌”主要是指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LPR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在LPR基礎上加點、減點。在當前環境下,相當於變相降息,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利好。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這對刺激經濟是個長期的利好。其中放寬購車限制對汽類個股刺激立竿見影。

以上都是國內政策的利好,而明晟公司(MSCI)今年內第二次擴容A股的調整則是外部的利好,而且是直接作用於股市的,A股國際化又邁進了一步。此次,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提升至15%,而根據MSCI方面的計劃,今年11月份,還將對A股進行新一輪擴容,將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根據長城證券的測算,完成從10%到15%的比例提升,可能帶來約1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場。中金公司更是估算,未來10年外資平均每年淨流入A股的資金量可能在2000億元至4000億元。

去年底,出臺放鬆監管等利好,隨即妖股滿天飛,為什麼現在重重好利之下,卻未見牛市到來?大家都知道,在牛市中,利空出盡是利好,熊市中,利好出盡是利空。目前的市場表現偏向中性,究其原因,不得不讓人聯想到70週年國慶的因素。因為從技術上解讀,目前應該處於調整週期,而從時間點上,現在大幅度下跌顯然不合時宜,偏向中性,是個折衷的選擇。

技術形態

回到技術面上,我們看看三大指數,首先是深成指。年初的上升行情止於4月8日的10541點,其後將運行三浪調整,下跌至6月6日為A浪,現在可能運行在B浪的末端。其中A浪是清晰的5浪結構,B浪是3浪結構,根據波浪理論的法則,B浪之c可能還有一個微浪上升,進入反彈的尾聲是大概率事件。若為真,B浪結束後將進入C浪的5浪下跌,殺傷力相當大。考慮到上述種種利好等原因,預期即使進入C浪下跌,1子浪下跌幅度不會太深,且2子浪反彈很可能持續到國慶前後,大的急跌通常發生在3子浪,這是波浪的特性。小概率事件則是從b浪的起點開始,展開牛市第3浪,即主升浪,現在運行在3浪的第1個子浪中,後市經過短暫的第2子浪調整後進入3浪3,3浪3通常是主升浪中的主升浪,有漲速快,幅度大的特徵。筆者對此小概率事件不抱太大希望,但技術上存在這種可能性,就作為備選,萬一大盤放巨量向上突破,就轉變觀點,迅速加入戰鬥。


"

今天大盤繼續維持窄幅震盪局面,重心稍有下移。熱點板塊雖然不瘋狂,但有一定的持續性。汽車類、醫藥、深圳本地股等繼續佔據漲停板相當大的版面。自上週以來,市場情緒明顯有所好轉,這主要體現在熱點板塊的持續性和個股漲停板數量上,與前幾周漲停個股少,無法形成板塊效應,漲停多以一日遊居多的情況相比,市場給人以回暖的感覺。可是,大盤的熱烈程度,相對於近兩週的重重利好,只能用“差強人意”來描述。我們回顧一下近期的部分利好。


近期部分利好

深圳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次站在改革最前沿。在近兩年的區域性利好刺激下,如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自留區等等,地區板塊個股都沒有出現較好的持續炒作的板塊效應,這次雖然不火爆,但也算是例外。自上週一至今天,深圳本地股連日多股漲停,甚至出現9連板的深賽格(000058)和9天8板的深大通(000038)。可以說這個利好延續了當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意義。

8月19日,修改後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首次實施,兩融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A股正式迎來融資融券交易史上第六次標的大擴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隨後,滬深市場兩融餘額重上9000億元大關。與過去四年去槓桿相比,這算是另一輪加槓桿的開始,至少也算去槓桿宣告結束。相信大家對2015年的槓桿牛以及後來去槓桿導致的股災都是刻骨銘心的,槓桿的意義不言自明。

8月17日,央行宣佈把利率“兩軌並一軌”, 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這一項規定自8月20日起開始實施。“兩軌並一軌”主要是指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LPR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在LPR基礎上加點、減點。在當前環境下,相當於變相降息,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利好。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這對刺激經濟是個長期的利好。其中放寬購車限制對汽類個股刺激立竿見影。

以上都是國內政策的利好,而明晟公司(MSCI)今年內第二次擴容A股的調整則是外部的利好,而且是直接作用於股市的,A股國際化又邁進了一步。此次,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提升至15%,而根據MSCI方面的計劃,今年11月份,還將對A股進行新一輪擴容,將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根據長城證券的測算,完成從10%到15%的比例提升,可能帶來約1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場。中金公司更是估算,未來10年外資平均每年淨流入A股的資金量可能在2000億元至4000億元。

去年底,出臺放鬆監管等利好,隨即妖股滿天飛,為什麼現在重重好利之下,卻未見牛市到來?大家都知道,在牛市中,利空出盡是利好,熊市中,利好出盡是利空。目前的市場表現偏向中性,究其原因,不得不讓人聯想到70週年國慶的因素。因為從技術上解讀,目前應該處於調整週期,而從時間點上,現在大幅度下跌顯然不合時宜,偏向中性,是個折衷的選擇。

技術形態

回到技術面上,我們看看三大指數,首先是深成指。年初的上升行情止於4月8日的10541點,其後將運行三浪調整,下跌至6月6日為A浪,現在可能運行在B浪的末端。其中A浪是清晰的5浪結構,B浪是3浪結構,根據波浪理論的法則,B浪之c可能還有一個微浪上升,進入反彈的尾聲是大概率事件。若為真,B浪結束後將進入C浪的5浪下跌,殺傷力相當大。考慮到上述種種利好等原因,預期即使進入C浪下跌,1子浪下跌幅度不會太深,且2子浪反彈很可能持續到國慶前後,大的急跌通常發生在3子浪,這是波浪的特性。小概率事件則是從b浪的起點開始,展開牛市第3浪,即主升浪,現在運行在3浪的第1個子浪中,後市經過短暫的第2子浪調整後進入3浪3,3浪3通常是主升浪中的主升浪,有漲速快,幅度大的特徵。筆者對此小概率事件不抱太大希望,但技術上存在這種可能性,就作為備選,萬一大盤放巨量向上突破,就轉變觀點,迅速加入戰鬥。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創業板指的反彈,在各大指數中是偏強的,且技術特徵更為明顯。現在運行在反彈形成的上升通道中,如果不能放量有效突破通道並快速上行,其後市走勢預期如深成指。故後市要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沒有增量資介入,難以形成一波牛市行情。


"

今天大盤繼續維持窄幅震盪局面,重心稍有下移。熱點板塊雖然不瘋狂,但有一定的持續性。汽車類、醫藥、深圳本地股等繼續佔據漲停板相當大的版面。自上週以來,市場情緒明顯有所好轉,這主要體現在熱點板塊的持續性和個股漲停板數量上,與前幾周漲停個股少,無法形成板塊效應,漲停多以一日遊居多的情況相比,市場給人以回暖的感覺。可是,大盤的熱烈程度,相對於近兩週的重重利好,只能用“差強人意”來描述。我們回顧一下近期的部分利好。


近期部分利好

深圳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次站在改革最前沿。在近兩年的區域性利好刺激下,如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自留區等等,地區板塊個股都沒有出現較好的持續炒作的板塊效應,這次雖然不火爆,但也算是例外。自上週一至今天,深圳本地股連日多股漲停,甚至出現9連板的深賽格(000058)和9天8板的深大通(000038)。可以說這個利好延續了當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意義。

8月19日,修改後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首次實施,兩融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A股正式迎來融資融券交易史上第六次標的大擴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隨後,滬深市場兩融餘額重上9000億元大關。與過去四年去槓桿相比,這算是另一輪加槓桿的開始,至少也算去槓桿宣告結束。相信大家對2015年的槓桿牛以及後來去槓桿導致的股災都是刻骨銘心的,槓桿的意義不言自明。

8月17日,央行宣佈把利率“兩軌並一軌”, 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這一項規定自8月20日起開始實施。“兩軌並一軌”主要是指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LPR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在LPR基礎上加點、減點。在當前環境下,相當於變相降息,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利好。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這對刺激經濟是個長期的利好。其中放寬購車限制對汽類個股刺激立竿見影。

以上都是國內政策的利好,而明晟公司(MSCI)今年內第二次擴容A股的調整則是外部的利好,而且是直接作用於股市的,A股國際化又邁進了一步。此次,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提升至15%,而根據MSCI方面的計劃,今年11月份,還將對A股進行新一輪擴容,將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根據長城證券的測算,完成從10%到15%的比例提升,可能帶來約1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場。中金公司更是估算,未來10年外資平均每年淨流入A股的資金量可能在2000億元至4000億元。

去年底,出臺放鬆監管等利好,隨即妖股滿天飛,為什麼現在重重好利之下,卻未見牛市到來?大家都知道,在牛市中,利空出盡是利好,熊市中,利好出盡是利空。目前的市場表現偏向中性,究其原因,不得不讓人聯想到70週年國慶的因素。因為從技術上解讀,目前應該處於調整週期,而從時間點上,現在大幅度下跌顯然不合時宜,偏向中性,是個折衷的選擇。

技術形態

回到技術面上,我們看看三大指數,首先是深成指。年初的上升行情止於4月8日的10541點,其後將運行三浪調整,下跌至6月6日為A浪,現在可能運行在B浪的末端。其中A浪是清晰的5浪結構,B浪是3浪結構,根據波浪理論的法則,B浪之c可能還有一個微浪上升,進入反彈的尾聲是大概率事件。若為真,B浪結束後將進入C浪的5浪下跌,殺傷力相當大。考慮到上述種種利好等原因,預期即使進入C浪下跌,1子浪下跌幅度不會太深,且2子浪反彈很可能持續到國慶前後,大的急跌通常發生在3子浪,這是波浪的特性。小概率事件則是從b浪的起點開始,展開牛市第3浪,即主升浪,現在運行在3浪的第1個子浪中,後市經過短暫的第2子浪調整後進入3浪3,3浪3通常是主升浪中的主升浪,有漲速快,幅度大的特徵。筆者對此小概率事件不抱太大希望,但技術上存在這種可能性,就作為備選,萬一大盤放巨量向上突破,就轉變觀點,迅速加入戰鬥。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創業板指的反彈,在各大指數中是偏強的,且技術特徵更為明顯。現在運行在反彈形成的上升通道中,如果不能放量有效突破通道並快速上行,其後市走勢預期如深成指。故後市要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沒有增量資介入,難以形成一波牛市行情。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上證指數的調整是比較深的,如果以下圖的波浪劃分方案,後市走勢也如上面兩指數一樣。但因為它的B浪之b子浪創調整新低,其波浪劃分存在更多變數。比如可以把圖中的a浪看作是B浪,b浪看作是C浪,到8月6日的2733點完成了A-B-C三浪結構的調整,從2733點啟動的是牛市的主升浪,又或者是一組同級別的A-B-C三浪反彈,完成後才進入最後一組的A-B-C三浪下跌,以結束始自2015年5178點以來的大級別調整,並開始另一輪大牛市。


"

今天大盤繼續維持窄幅震盪局面,重心稍有下移。熱點板塊雖然不瘋狂,但有一定的持續性。汽車類、醫藥、深圳本地股等繼續佔據漲停板相當大的版面。自上週以來,市場情緒明顯有所好轉,這主要體現在熱點板塊的持續性和個股漲停板數量上,與前幾周漲停個股少,無法形成板塊效應,漲停多以一日遊居多的情況相比,市場給人以回暖的感覺。可是,大盤的熱烈程度,相對於近兩週的重重利好,只能用“差強人意”來描述。我們回顧一下近期的部分利好。


近期部分利好

深圳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再次站在改革最前沿。在近兩年的區域性利好刺激下,如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自留區等等,地區板塊個股都沒有出現較好的持續炒作的板塊效應,這次雖然不火爆,但也算是例外。自上週一至今天,深圳本地股連日多股漲停,甚至出現9連板的深賽格(000058)和9天8板的深大通(000038)。可以說這個利好延續了當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意義。

8月19日,修改後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首次實施,兩融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A股正式迎來融資融券交易史上第六次標的大擴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隨後,滬深市場兩融餘額重上9000億元大關。與過去四年去槓桿相比,這算是另一輪加槓桿的開始,至少也算去槓桿宣告結束。相信大家對2015年的槓桿牛以及後來去槓桿導致的股災都是刻骨銘心的,槓桿的意義不言自明。

8月17日,央行宣佈把利率“兩軌並一軌”, 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這一項規定自8月20日起開始實施。“兩軌並一軌”主要是指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LPR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在LPR基礎上加點、減點。在當前環境下,相當於變相降息,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利好。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這對刺激經濟是個長期的利好。其中放寬購車限制對汽類個股刺激立竿見影。

以上都是國內政策的利好,而明晟公司(MSCI)今年內第二次擴容A股的調整則是外部的利好,而且是直接作用於股市的,A股國際化又邁進了一步。此次,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提升至15%,而根據MSCI方面的計劃,今年11月份,還將對A股進行新一輪擴容,將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根據長城證券的測算,完成從10%到15%的比例提升,可能帶來約1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場。中金公司更是估算,未來10年外資平均每年淨流入A股的資金量可能在2000億元至4000億元。

去年底,出臺放鬆監管等利好,隨即妖股滿天飛,為什麼現在重重好利之下,卻未見牛市到來?大家都知道,在牛市中,利空出盡是利好,熊市中,利好出盡是利空。目前的市場表現偏向中性,究其原因,不得不讓人聯想到70週年國慶的因素。因為從技術上解讀,目前應該處於調整週期,而從時間點上,現在大幅度下跌顯然不合時宜,偏向中性,是個折衷的選擇。

技術形態

回到技術面上,我們看看三大指數,首先是深成指。年初的上升行情止於4月8日的10541點,其後將運行三浪調整,下跌至6月6日為A浪,現在可能運行在B浪的末端。其中A浪是清晰的5浪結構,B浪是3浪結構,根據波浪理論的法則,B浪之c可能還有一個微浪上升,進入反彈的尾聲是大概率事件。若為真,B浪結束後將進入C浪的5浪下跌,殺傷力相當大。考慮到上述種種利好等原因,預期即使進入C浪下跌,1子浪下跌幅度不會太深,且2子浪反彈很可能持續到國慶前後,大的急跌通常發生在3子浪,這是波浪的特性。小概率事件則是從b浪的起點開始,展開牛市第3浪,即主升浪,現在運行在3浪的第1個子浪中,後市經過短暫的第2子浪調整後進入3浪3,3浪3通常是主升浪中的主升浪,有漲速快,幅度大的特徵。筆者對此小概率事件不抱太大希望,但技術上存在這種可能性,就作為備選,萬一大盤放巨量向上突破,就轉變觀點,迅速加入戰鬥。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創業板指的反彈,在各大指數中是偏強的,且技術特徵更為明顯。現在運行在反彈形成的上升通道中,如果不能放量有效突破通道並快速上行,其後市走勢預期如深成指。故後市要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沒有增量資介入,難以形成一波牛市行情。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上證指數的調整是比較深的,如果以下圖的波浪劃分方案,後市走勢也如上面兩指數一樣。但因為它的B浪之b子浪創調整新低,其波浪劃分存在更多變數。比如可以把圖中的a浪看作是B浪,b浪看作是C浪,到8月6日的2733點完成了A-B-C三浪結構的調整,從2733點啟動的是牛市的主升浪,又或者是一組同級別的A-B-C三浪反彈,完成後才進入最後一組的A-B-C三浪下跌,以結束始自2015年5178點以來的大級別調整,並開始另一輪大牛市。


重重利好催生不出一個牛市?


點關注跟上吃肉不迷路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