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老不好,查出原因很關鍵!

咳嗽老不好,查出原因很關鍵!

咳嗽是人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射,其目的是防止異物進入氣道。然而當咳嗽頻繁持續,其背後常隱藏著各種各樣的疾病。有些是常見病,甚至可以不治自愈;有些是危險疾病的信號,必須馬上治療;有些則是胃部或鼻咽部的疾病引起的;有些可能合併幾種原因,特別是那些長期咳嗽的人。不要因為有咳嗽就僅治咳嗽,而是要找到咳嗽的原因進行病因治療。

咳嗽老不好,查出原因很關鍵!

急性咳嗽常出現在感冒後

咳嗽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一般病程大於8周的為慢性咳嗽,小於3周為急性咳嗽,大於3周而小於8周的稱亞急性咳嗽。

急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普通感冒後咳嗽,病程不超過三週,有自限性。病毒性或細菌性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可引起咳嗽,細菌感染引起的通常用抗生素治療有效;其他致咳嗽的疾病如心力衰竭、肺栓塞、氣胸、有害氣體吸入等,因危及生命,需馬上送醫院治療。有心臟病史,突發咳嗽、氣急,需考慮心衰;長期臥床或有下肢腫脹者,若突然出現咳嗽、咯血、胸痛、氣急等症狀時,應注意肺栓塞可能。

亞急性咳嗽常見於感冒、細菌性鼻炎鼻竇炎、哮喘等疾病。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狀消失後,咳嗽仍然遷延不愈,臨床上稱之為感冒後(感染後)咳嗽,常為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緩解,抗菌藥物治療無效,可短期應用中樞鎮咳藥、抗組胺藥、吸入或口服激素等。

六種情況可引起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情況較複雜,主要由下面幾類疾病引起。

1.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疾病。

肺部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等。哮喘通常在幼年起病,有過敏史或呼吸道感染史,典型哮喘表現為發作性氣喘,緩解期可無症狀。咳嗽變異型哮喘有時診斷較困難,僅表現為陣發性劇烈嗆咳,無氣喘,在夜間或運動後加重。有些咳嗽患者化驗痰中嗜酸粒細胞比例增高,不伴有氣喘,查肺功能和支氣管激發試驗均正常,這類病人考慮為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吸入激素效果良好。

咳嗽老不好,查出原因很關鍵!

支氣管擴張者常在幼年時有嚴重肺炎或有治療不佳的慢性感染,如肺結核病史。大多數病人有反覆咳膿痰及咯血史,胸部高分辨CT可明確診斷。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發病原因為吸菸,表現為晨起咳嗽,咯白色黏痰或泡沫樣痰,但在急性發作期也可有夜間咳嗽,戒菸後症狀可改善。

肺結核近年有增加,典型的表現為咳嗽、咯痰,可痰中帶血,午後低熱、乏力、納差、盜汗、體重減輕,有時候症狀可不典型。肺癌患者早期可無症狀,支氣管腔內腫瘤可出現咳嗽、咯痰,痰中帶血,高聲乾咳,提示腫塊壓迫氣管或支氣管,持續聲音嘶啞提示聲帶麻痺,腫瘤壓迫喉返神經可能。

2.鼻咽部疾病。

鼻腔或鼻竇的分泌物滴流入咽喉下部為鼻後滴流,可繼發於鼻炎及鼻竇炎;咽喉部存在咳嗽感受器,鼻後滴流物刺激可引起咳嗽反射,是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頸椎病也可以引起慢性咽炎,導致咳嗽,常見症狀有咳嗽、咽後咳痰(不同於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深部咳嗽咯痰),感覺有東西滴入喉嚨,需要清嗓子,喉嚨癢,聲音嘶啞,流涕。

打噴嚏和鼻塞持續存在,提示過敏性或血管運動性鼻炎;鼻黏膜糜爛或鼻息肉、咽部鋪路石樣,提示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常有流膿涕,嗅覺喪失,痰量多,鼻竇壓痛。鼻竇X線示黏膜增厚,鼻竇出現液平暗區。

由過敏性鼻炎或常年性非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需避免環境刺激因素,若鼻分泌物為膿性,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3.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佔慢性咳嗽的10%~40%。咳嗽甚至可以是胃食管反流病唯一的症狀。該病相關咳嗽常在進食後加重,伴燒心、聲音嘶啞,有反流物吸入者可出現咯血、胸痛、夜間發熱和盜汗,通常起病後體重增加。食道鋇餐檢查可提示胃食管反流,24小時食道pH監測可明確診斷。

4.藥物。

某些藥物可引起咳嗽,如降壓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致30%的服藥者咳嗽;停藥觀察4周,咳嗽消失則提示藥物所致。某些化療藥可引起肺纖維化,如氨甲蝶呤。另外,β-受體阻滯劑可引起咳嗽或哮喘。

5.少見原因。

肺間質病變、肺泡蛋白沉著徵、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等少見肺部疾病,良性肝內膽汁淤積或膽汁性肝硬化可有咳嗽,可能與肝臟不能分解循環中的致咳源有關,咳嗽隨膽汁淤積改善而改善;激素引起的縱隔脂肪過多可致咳嗽,如哮喘病人隨體重減輕咳嗽改善;右位降主動脈壓迫支氣管致肺段不張與咳嗽有關。淋巴瘤其縱隔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引起咳嗽;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腺舌葉可壓迫氣管致咳嗽。

6.習慣性咳嗽。

需排除其他原因,主要出現在青少年。可能同時有心理疾病,常在被注意時咳嗽頻率增加,需心理治療。

總之,咳嗽持續不愈,一定要到醫院診治。同時要注意正確使用止咳化痰藥。目前有各種各樣的止咳化痰藥,為什麼有的人用了沒效果,關鍵是潛在的病因未解除。只有在病因不明或不能進行病因治療時才單純止咳治療。

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容朝暉

編輯/ 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