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漯河的青年人從戀愛到結婚一般都要經過以下五個階段:第一步是“提親”。男女雙方一到結婚年齡,介紹人會主動找上門來:有受男女家長囑託找上門的;有介紹人借串門聊天順便把一方介紹給另一方的。當然,也有通過婚姻介紹所認識的。還有自找對象的,不過不論怎麼認識的,兩人都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這就到了戀愛時期。

“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互相瞭解,達到了戀愛的成熟期就自然進入了第一步:“訂親”。這裡面又分兩個小階段:一是男方要給女方一定的禮物,舊社會叫“聘禮”。在農村,男方給女方買幾套衣服;在城市,男方給女方買些金銀首飾。

“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訂親”的另一層意思是“訂好”,就是擇定吉日舉行結婚儀式。男方的父母由介紹人或其他陪客陪同到女方家商量完婚之事,雙方當面選定某個好日子舉行婚禮。第二步,舉辦婚禮。古時候叫“迎親”男方的禮車上要帶半拉膘肥肉鮮的豬肉,另有兩條魚、喜果子若干盒、兩隻雞(一隻公雞一隻母雞,公雞隨新娘帶回,母雞留下)、大小紅喜字、對聯、鞭炮等。

“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過去新娘出嫁要戴鳳冠霞帔,現在改穿婚紗。臨別時母親叮嚀幾句應注意的事,然後灑淚而別。上車後有兩位少女作伴娘攙扶著新娘,另有女方的親屬男孩作為壓轎孩陪伴,後幾輛車坐的是孃家人的送客。一路上車行至大街小巷熱鬧處要放上一小掛鞭炮。時至上午11點左右新娘接到,由伴娘扶新娘下車。一打開車門,新郎的同輩人要向新娘頭上撒碎錦花。同時要放一掛長鞭炮,氣氛極為熱烈。

“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下車後,新郎、新娘雙方步入天井院內或宴會廳舉行儀式,由主婚人或司儀致辭;致辭完畢,古時候:在主婚人的指導下“拜花堂”,一拜天地,二拜爹孃,夫妻對拜;最後向來客行禮,都是三鞠躬。拜禮已過,由新郎引新娘(後又流行抱新娘)入洞房。當今社會是,在主持人的指導下舉行婚禮儀式,一般都是互相交換戒指,說些煽情的話,然後開席,煞是熱鬧。這中間新郎的父母要向客人敬酒,祝客人吃飽喝好。有好事者趁此機會將早已準備好的顏料往新郎的父母臉上抹,這叫“打花臉”。酒過三巡,新郎新娘開始向賓客敬酒。宴會最後一道菜是丸子湯或雞蛋湯,表示宴席結束。

“十里不同俗,一村一規矩”想要了解漯河婚嫁習俗的注意了

婚後第三天,吃了早飯,要同夫婿一道回孃家,叫“三日回門”。回門以後一切轉入正常,開始過甜蜜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