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

臨湘市,為湖南省縣級市,由岳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東北端,北部與湖北省相接,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素稱“湘北門戶”。境內最高山藥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點江南谷花洲23米。長江流經市境內西北邊沿,全長32.7公里。境內河流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長江。東北角的黃蓋湖為湖南省第二大湖。臨湘市域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個辦事處。臨湘文化深厚,龍窖源是瑤族先民“飄洋過海”的早期“故鄉”。臨湘嗡琴戲和十三村被列為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臨湘市,為湖南省縣級市,由岳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東北端,北部與湖北省相接,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素稱“湘北門戶”。境內最高山藥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點江南谷花洲23米。長江流經市境內西北邊沿,全長32.7公里。境內河流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長江。東北角的黃蓋湖為湖南省第二大湖。臨湘市域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個辦事處。臨湘文化深厚,龍窖源是瑤族先民“飄洋過海”的早期“故鄉”。臨湘嗡琴戲和十三村被列為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1984年4月6日,臨湘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岳陽市。1986年1月27日,撤銷岳陽地區,將臨湘、華容、汨羅、平江4縣劃歸岳陽市管轄。1992年9月1日,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由岳陽市代管。

"

臨湘市,為湖南省縣級市,由岳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東北端,北部與湖北省相接,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素稱“湘北門戶”。境內最高山藥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點江南谷花洲23米。長江流經市境內西北邊沿,全長32.7公里。境內河流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長江。東北角的黃蓋湖為湖南省第二大湖。臨湘市域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個辦事處。臨湘文化深厚,龍窖源是瑤族先民“飄洋過海”的早期“故鄉”。臨湘嗡琴戲和十三村被列為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1984年4月6日,臨湘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岳陽市。1986年1月27日,撤銷岳陽地區,將臨湘、華容、汨羅、平江4縣劃歸岳陽市管轄。1992年9月1日,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由岳陽市代管。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542359人,比上年增加0.15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54518人,農業人口387841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8.48%。全市常住人口52.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41萬人,農業人口24.7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68%。全年人口出生人數6387人,死亡人口1850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4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1元,增長8.8%。

"

臨湘市,為湖南省縣級市,由岳陽市代管,位於湖南省東北端,北部與湖北省相接,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素稱“湘北門戶”。境內最高山藥菇山海拔1261.1米,最低點江南谷花洲23米。長江流經市境內西北邊沿,全長32.7公里。境內河流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長江。東北角的黃蓋湖為湖南省第二大湖。臨湘市域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個辦事處。臨湘文化深厚,龍窖源是瑤族先民“飄洋過海”的早期“故鄉”。臨湘嗡琴戲和十三村被列為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1984年4月6日,臨湘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岳陽市。1986年1月27日,撤銷岳陽地區,將臨湘、華容、汨羅、平江4縣劃歸岳陽市管轄。1992年9月1日,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由岳陽市代管。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542359人,比上年增加0.15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54518人,農業人口387841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8.48%。全市常住人口52.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41萬人,農業人口24.7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68%。全年人口出生人數6387人,死亡人口1850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4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1元,增長8.8%。

湖南有個縣級市 人口才54萬 GDP竟超266億元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66.58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98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26.9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11.69億元,增長9.9%。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0.5:47.6:41.9,其中第三產業佔比較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7%.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6%、53.3%和42.1%。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