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熱搜榜被一場求婚儀式霸佔了。

求婚場地,求婚現場,求婚伴舞,求婚戒指盒.....每個細節都網友扒出來,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

卻很少有人注意那個安靜離開的男人。

再見,葫蘆娃兄弟!

照片上的男子叫胡進慶,2019年5月13日下午,胡進慶因病去世,享年83年。

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他的另一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葫蘆娃之父。”

他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級導演、中國剪紙動畫創始人之一,更是《葫蘆兄弟》、《淘氣的金絲猴》《鷸蚌相爭》《草人》的導演。

再見,葫蘆娃兄弟!

不管過去多少年,即使已經不再年輕,當那熟悉的聲音響起,瞬間就將我們拉回了童年。

我們都記得那句:“快還我爺爺。”

可是爺爺,再也回不來了。

創作《葫蘆兄弟》的那兩年,包括胡進慶在內的所有劇組人員,沒有休息一天,因為資金緊缺(葫蘆兄弟一幀7元,我為歌狂一幀16元左右,寶蓮燈一幀70元左右,獅子王一幀3000元左右),每一個看似普通場景的背後,都是極致的認真和考量。

胡進慶一人同時兼任“導演”、“編劇”、“造型設計”,為了不讓片頭自己出現太多次,他還換了好幾個名字。

再見,葫蘆娃兄弟!

胡進慶曾跟導演江平表示:“小江,你要是以後寫我,比如說寫到《葫蘆兄弟》,不能寫我一個人是導演,還有其他兩位同志。他們名字一定要寫上,這是做人的規矩。”

為什麼《葫蘆兄弟》能夠打動那麼多人?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現在大家都想著往前衝,人人都想佔點兒便宜,這跟過去不一樣。那個時候進劇組的人,不在乎多少名利,大多都很單純地想著,能為那部劇做點什麼。

無非用心二字。

再見,葫蘆娃兄弟!

那是大師尚未遠去,人心尚且有敬畏的年代。

還記得58年前的那部《大鬧天宮》嗎?

導演:萬籟鳴(1997年去世);唐澄(1986年去世)

編劇:萬籟鳴(1997年去世);李克弱(2001去世)

作曲:吳應炬(2008年去世)

動畫設計:陸青(2017年去世)

美術設計:張光宇(1965年去世)

日本動漫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受它影響,棄醫學習動畫。

再見,葫蘆娃兄弟!

這部動畫在44個國家連續放映,轟動一時,在它上映後,美聯社這樣報道:“這部動畫惟妙惟肖,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為了讓“孫悟空”更加逼真,畫師們專門跑到戲劇學校,觀察京劇演員的身法動作,舞臺姿勢。每個畫師最後都學會了翻雲手,舞花棍,就是為了讓孫悟空,更有猴子味道。

片子中的各處神殿,是畫師們大冬天遍訪故宮、頤和園、西山碧雲寺等各處得來的。甚至連神仙腳下的雲彩,都是畫師們臨摹下廟裡的菩薩雕像,然後以此為素材創作出來的。

還記得40年前的那部《哪吒鬧海》嗎?

再見,葫蘆娃兄弟!

導演:嚴定憲、王樹忱(1991年去世)、徐景達(1987年去世)

編劇:王樹忱(1991年去世)

美術總設計:張仃(2010年去世)

成為第一部在戛納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象徵著當時動畫電影界的最高水準。如新華網所評論的:多少年後,哪吒長袖飄飄、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風雨中橫劍自刎的一幕仍歷歷在目。

作為動畫設計師的陸青曾經表示:“動作設計假如搞得好的話,就會為這個片子加分。我們就是演員,要設想得好,導演的是想法如果是一分,我要加到二、三、四、五、六分。”

有時候為了一個新的想法,好幾天不眠不休,只為呈現一個奇幻的動畫世界。

還記得31年前的那部水墨動畫《山水情》嗎?

導演:特偉(2010去世),馬克宣(2015年去世),閻善春

編劇:王樹忱(1991年去世)

豆瓣高達9.2分,被日本動畫界稱為“奇蹟”,全片沒有任何對白,但一眸之間,一琴之聲,卻抵過萬語千言。

再見,葫蘆娃兄弟!

那個年代沒有電腦,全靠手畫,畫好之後再拍。因為用的是毛筆,各張圖很容易濃淡不一,但要使畫面動起來又必須保證濃淡一致,情景轉換渾然天成的《山水情》背後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彈奏片中古琴的龔一先生曾經回憶,當時為了動畫里人物彈琴指法的創作,好幾個畫師一直圍著他,從不同角度畫同一個指法。力求完美。

那個時代,提起名利總是有點輕,所有人竭盡全力,追求的,正是如今說出來都覺得有點矯情的詞:“理想”。

退休之後,身體不是很好的胡進慶爺爺心裡想的唸的,還是中國的動畫片創作:

“中國動畫片的環境現在不是很好,美國動畫日本動畫長驅直入.......要能給孩子們再拍幾部真正的屬於中國的動畫電影,累死了也值”。

這些用生命帶給我們美好童年的人們,很多都已安靜的離開,沒有打擾公眾半分,但他們卻不該就這麼被遺忘。

再見,葫蘆娃兄弟!

胡進慶老先生離開的那一刻,葫蘆娃的爺爺也走了。這是一個流行告別的世界,我們都該長大了。

或許老爺爺心裡最放不下的,就是這七個孩子吧:

再見了,葫蘆娃,我不在身邊的日子,你們都要好好的。

謹以此文,致敬大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