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惠能 寧靜 陶淵明 雞湯 四二沉思 2017-08-02

22:22沉思者:讓自己具備一顆寧靜的心,才能看清世間萬事。

心如止水可以讓人心曠神怡,讓心平靜一些,就能感到一些久違的舒適。所以,我們要學會看淡一切。

縱觀歷史長河,空懷一腔熱忱的人,能流芳百世但不一定能成就偉業;一味淡泊的人,往往被他人利用而不一定能青史留名。真正成功的人,是兼激情與平靜為一體的。激情是年輕人共有的,然,又缺少平靜。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禪宗五祖弘忍將衣缽傳給了六祖慧能後,慧能一路南下到達廣州的一處山森隱居,直到15年之後才出山,來到了廣州法性寺。恰巧碰上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寺前高高地豎起了幡旗。由於印宗禪師的修為遠近聞名,因此前來聽他講經的人很多,寺裡頓時顯得熱鬧非凡,善男信女席地而坐。正當所有人都在坐禪靜思時,忽然吹來了一陣風,把掛在門口幡旗吹得飄舞起來。這一幕被兩個和尚看到了,其中一個說道:“是風吹動了旗幟,幡旗本身並沒有動。”而另一個和尚卻說:“你說的不對,現在根本就沒有風,那幡旗是自己在動。”兩個僧人為此爭論不休,慧能禪師對他們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此話一出,四座驚起,皆認為此人修為甚高,兩位爭論的僧人也立刻恍然大悟,而慧能大師也被印宗大師請上升壇說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慧能禪師是個十分有作為的禪者,因此說出如此有深刻哲理的話不足為奇。如果那兩個和尚的心沒有動,他們怎麼會注意到幡旗在動呢?如果心沒有動,怎會為此爭吵呢?這絕非是他們的修行不夠所致,而是雜念所致。慧能所言,不僅道出了他們的爭論矛盾所在,也同時告誡他們應該做到心如止水,旁無雜念。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這樣,喜歡以自己的“喜好”來看待事物,如因為某件事而喜歡某個人,但不久之後又因為某件事而討厭他。同樣的人,卻因為不同心的作用而呈現不同的面目,其實全是由於我們內心的妄想所產生的。

禪曰:“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唯有心如止水波瀾不驚,才能沉下心來致力所求;唯有信念堅定矢志不移,才能安身立命事業有成。”片刻的平靜容易得來,自始自終持有一顆平靜之心著實不易。平靜之心,緣於淡泊的心志,對待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把浮躁沉澱下來,保留一份平靜,靜靜的,淡淡的,做到寵辱莫驚。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守住平靜,獲得智慧

情緒決定成敗,心態決定人生。茫茫人海中,要想做一個讓人過目不望的名流之人並不容易;做一個堅守信道,不為功名利祿所困擾的平凡之人更是難上加難。陶淵明掙脫世俗的利慾薰心,過著“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人生是如此的酣暢愜意。唯有“心如止水”、“清心寡慾”,才能守住人生的那塊寧靜之地,成就一番大事業!人的生活理念不僅僅取決於物質的多寡,更在於心靈的滋養,心靈的支配,更在於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對待一切,用冷靜的目光去看待人世。

六祖慧能能夠成佛成祖,祕密就在下面這句話的禪機裡面——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而且根據六祖的這個掌故,後世有了“幡然醒悟”、“幡然悔悟”、“幡然改途”這麼多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用語。

那麼,是否六祖也是藉助幡動而開悟的呢?或者他正是藉助這段公案來點化世人呢?

還有,到底風吹動了幡,是風動?還是幡動?讀者你又是一個什麼答案呢?

也許沒有人能比六祖的答案更加正確不過了。如果用佛家用語,這段禪機可以說是“無上正等正覺”。連後代大明的心學祖師王陽明先生也有類似論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陽明先生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可見英雄所見略同、真理都是殊途同歸的。

我自己對六祖慧能這段機鋒的理解是,萬法皆空、相由心生。

這個公案裡面,風也未動、幡也沒有動,真的是注意到這個現象的人心裡動了一下。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怎麼會去管這到底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呢?只有你內心恰好有了閒情逸致,恰巧你又觀察到風幡的動與不動,你才會對到底是哪個在動爭論不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