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許多中國人特別熱愛“雞湯”:所謂雞湯,某種角度講,乃是文字的麻醉劑、故事的安魂湯。這源於當下生活的雙重迷失:

一是價值體系的崩潰。

多數人隨波逐流,活成了時代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既談不上鮮活,也沒有分量。其原因是價值體系的崩潰——既沒有普世價值關懷,也缺少個人精神向度。

與金錢物質相比,個人精神無足輕重,可以隨便拋棄。與權力富貴相比,人的本心初心早已拋卻。在時代的風雨之中,多數人已經忘卻了普世關懷——既體會不到他人的痛苦,也對個體的痛感麻木不仁。

倘若你和今天的很多國人談精神,談普世,他會一臉鄙棄:因為他早已不信。

二是信仰的喪失。

在缺少信仰的時代,人人都甘當時代風浪中的浮游物。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他們關心肉體的健康,只是為了延長一具行屍走肉的生命;他們關心精神的滋潤,只不過為了給自己打一針肉體搏動的強心劑。

我們對下一代、對年輕人的教育是世故的、也是虛偽的。虛偽的教育使得整個社會的人都喪失了求真求信的熱情,沉溺於自我撫摩的幻象之中。

缺少信仰也必然缺少持守。在這樣的時代,堅守者往往成了一個笑料——無論你是堅持個人操守還是維護精神高標,在這一群人看來,都是很虛無很滑稽的事。

於是說禪變成一件很雞湯的事。

老闆說禪,是為了讓不擇手段賺錢這件事變得更有正面理由——好讓自己忘卻資本積累的殘酷,資源佔有的原罪。

官員說禪,是為了讓官場的厚黑學變得更具有偽善的理由。

知識分子說禪,是為了讓自己的圓滑世故顯得體面些。

甚至普通的老百姓也說禪,只是為了既品到時代酒肉香的實惠,又能說出佛祖心頭坐的高大上。

禪於是被我們的當下世俗化到極致:沒有了打坐的禪師,有的只是混世的居士;沒有修煉的高僧,只有汲汲於名利的俗人;沒有了靜心問己的個體,只有集群浮游的眾生;沒有了精神拷問的莊嚴妙相,只剩下撓癢癢的精神撫摩……

佛祖在靈山大會上拈花,摩柯迦葉尊者破顏一笑——

“教外別傳”,這是佛教的一次改革創新,讓世俗的眾生得以在俗世的迷茫中追尋生命的本意,求得人生的真諦。

“不立文字”——意味著它是不在乎講道理、說法則的,而在於觸摸鮮活的生命、體驗真實的人生,在生活現場觸及生命的本意。

六祖惠能是一個偉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從一個燒火砍柴的臨時工,變成了繼承衣缽的傳承人,是因為他悟到了禪的本源、佛的真意——撥去世俗的重重迷霧,讓精神回到本真;融入最樸素的人生,讓生命回到自覺;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當下生活中獲得精神的提升。

13世紀的一位24歲的日本青年和尚道元,遠渡重洋,來到宋朝,踏遍青山、尋訪高僧,以求法證道——道元原本是一位貴族子弟,三歲喪父、八歲失母,十四歲入佛,在人生的坎坷之中他穿過了生活的迷霧,看到一線精神的陽光:這是信仰的力量。道元禪師從中國回到日本,創建了日本曹洞宗。道元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表明了信仰是一種堅不可摧的高標,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求法正道,但這決不是輕飄飄的文字遊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真知與實踐的結合,是生命體驗與生命追問的融合。

當我們說禪的時候,我們在說些什麼?

鈴木大拙說——

“活在當下”,這個當下,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行動。但關鍵的是,我們在當下是否真的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嘴上說一套,心裡想一套,行動又是另一套。(《禪與生活》)

當整個社會充滿了虛偽與世故,“活在當下”往往成了一個藉口——既逃避當下的責任,也缺少批判的態度,最後也失去了精神的追問追尋和生命的自覺清理。

在許多雞湯文中,“活在當下”變成了對現實的屈從,對困苦的逆來順受,對世態的隨波逐流和對強權的馴服與認同。

當今知識分子階層,喜歡用禪來當雞湯,卻往往忘記了禪的大道,乃是直面現實人生、承擔一份責任、堅守一份正道;而不是逃避與阿諛的理由,不是混世與幫閒的藉口。

蘇格拉底被控告腐蝕青年人、信奉新神,儘管他在法庭上為自己做了無罪辯護,理由十分充分,但他依然被判了死刑。許多弟子和朋友都來勸他幫他,可以通過行賄或者其他方式改變判決,或者逃離雅典城。但蘇格拉底拒絕了,他高高興興地喝下了死刑的毒酒,讓死變成了一件證道的大事:用知行合一來守護真理大道。

所有守護真理大道的人,都是思想者和實踐者——那些宗教家和思想者、那些改革家和求道者。他們從來不會沉溺於語言的遊戲,也不會沉醉於心靈雞湯——他們既是追問者,也是承擔者;他們既是思想者,也是踐行者;他們直面現實慘痛,高揚精神風帆。

讓人回到本真,回到樸素,回到生命現場,這是禪的本意。讓每一個樸素的生命換髮出活力與生氣,既觸摸生命的脈動,也仰望精神的星空——這是禪的真諦。

當我們用虛偽的教育和文字的雞湯來麻木眾生的時候,最終我們的社會就如同聞一多筆下的“死水”——盛開的是虛假的鮮花、漂浮的是惡俗的銅鏽、散發的是精神的腐臭。

法眼禪師說,“當雙手捧起水時,月光便在水中倒映出來;當把鮮花握在手中時,芳香便沾滿了衣袖。”

這是一種真的自覺,是一種善的自覺。它深藏於每一個普通人的內心——需要去發現、去還原。

當下的現實中,充滿的是:虛偽的教育、崩潰的價值體系、垮塌的信仰。唯有求真、求善,才是撥正我們迷惘現實的最好方式。

- 完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