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揭祕美國情報界抵制中國5G的真實原因

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道香港亞洲時報網站7月8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情報界對中國在5G移動寬帶領域的領先地位的警惕,與其說與所謂的中國竊聽威脅有關,不如說是中國先進的量子密碼技術使得(美國自己的)電子竊聽將幾乎不可能實現。

文章介紹,美國情報界每年支出近800億美元,信號情報(SIGINT)——主要是電子竊聽——佔據了預算的最大份額。

文章稱,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局記錄了超過5億條美國人的電話和短信。間諜監聽的能力——包括潛在恐怖分子、外國領導人以及他們想要的任何人的對話——既是(對監聽)繼續提供資金的理由,也是巨大權力的源頭。

然而,所有這一切即將結束。文章指出,這與中美之間剛剛開始的“科技戰爭”有很大關係。

美國情報機構妄稱,如果中國的華為公司主宰5G的安裝,它可以在自己的硬件上設立“後門”。美國威脅盟友,如果使用華為的設備,美國就將減少情報共享。華為則否認自己有能力或意圖竊取數據。

文章指出,數據安全的終極形式是量子通信,這方面中國正走在前列。這項技術的商業應用或許並不遙遠。2018年,華為和西班牙電話公司進行了光纖網絡的數據安全實驗。

文章指出,中國的目標不是竊取全世界的數據。相反,它希望主導世界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未來的升級,將其與中國的商業化、中國的工業技術、中國的金融和中國的物流聯繫起來。

文章稱,人們可能會得出如下結論:美國情報機構在捍衛自己的SIGINT地盤時,沒有充分考慮美國的戰略利益。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有人揚言要阻止華為獲得谷歌公司手機操作系統安卓的更新內容。作為迴應,華為將推出自己的移動操作系統與安卓展開競爭。

文章指出,中國手機市場足夠大,足以說服外國開發人員為自己的操作系統改寫170萬個安卓應用程序中的大部分(以適應華為系統)。屆時,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將可以在功能不喪失的情況下,在谷歌系統和華為系統之間作出選擇。包括歐洲在內,世界上有足夠多國家的政府對谷歌心懷不滿,從而使華為在重要市場上佔有優勢。

文章稱,美國科技公司已經盡最大努力向特朗普解釋,對華為的禁令對它們的傷害可能大於對中國人的傷害。而這些規勸似乎影響了特朗普的思維。

文章最後寫道,美國試圖在本國沒有華為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壓制華為在5G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這是美國外交政策史上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就目前而言,美國阻止華為的努力已經變得令人尷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