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家券商遭62項處罰,2017分類評級這5家券商要哭了……

華泰證券 西南證券 方正證券 西部證券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0
39家券商遭62項處罰,2017分類評級這5家券商要哭了……39家券商遭62項處罰,2017分類評級這5家券商要哭了……39家券商遭62項處罰,2017分類評級這5家券商要哭了……

距離今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發佈僅2個多月,券商們正焦灼地“翹首以待中”。

券商中國記者從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處瞭解到,與去年多家券商評級大幅下調不同的是,2017年的分類評級結果會有所改善,隨著行業形勢好轉,A類券商家數將增多,B類券商比例維持50%左右。

對應參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會發現,券商的持續合規狀況、風險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等評價指標均有所修訂。在現有扣分項基礎上,新增扣分項如下:

1. 對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等4項措施每次扣0.5分,出具警示函並在轄區內通報、責令改正措施每次扣1分;

2. 為強化行業自律組織“以會員為中心”的一線監管,增加自律監管措施的扣分項,比照紀律處分(0.5分)減半扣分,每次扣0.25分;

3. 為及時反應公司合規狀況,增加公司被立案調查或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的扣分處理措施,針對公司存在問題按照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等6類評價指標對應的具體評價標準扣分,每項扣0.5分。

結合最新扣分項指標,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在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間,累計發佈了62張“罰單”,被點名處罰的證券公司多達39家。其中,2016年分類評級屬於A類的信達證券、華西證券、中投證券、西部證券、東莞證券等券商因扣分數靠前,降級或在所難免;而去年滑出A類券商之列的中信證券由於新增加分項或重回A類。

39家券商遭罰,新扣分項壓力山大

如果說高考季是高中生的黑色6月,那券商的“黑色月”無疑就是7月,因為每年7月份證監會就會公佈年度券商分類評級。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在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間,累計發佈了62張“罰單”,被點名處罰的證券公司多達39家。

具體來看,評價期內,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共給券商下發了62張罰單,39家券商被點名處罰。其中,方正證券受罰最為嚴重,共被證監會採取一次行政處罰措施、湖南證監局“責令改正,警告;出具警示函;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三次行政監管措施,合併扣除8.5分。

評價期內,各地證監局共向17家券商的分支機構開具25次行政監管“罰單”。其中,中投證券、財富證券、東北證券、方正證券等券商出現了兩家分支機構在同一評價期內被罰,主要存在“內部控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各自扣分在1-2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增加公司被立案調查或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的扣分處理措施,針對公司存在問題按照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等6類評價指標對應的具體評價標準扣分,每項扣0.5分”新增扣分項,“劍指”券商合規性管理。

評價期內,興業證券、西南證券、中德證券、中泰證券、新時代證券等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信達證券被沒收業務收入160萬元,並處以320萬元罰款。

去年11月25日,證監會依法對場外配資中證券違法違規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廣發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方正證券4家券商因“未按規定對客戶的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了解”,總計罰沒金額接近2.4億元。且均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上述4家券商2016年評級分別為:華泰證券BBB、海通證券BBB、廣發證券BBB和方正證券C。根據“就同一事項對證券公司採取多項行政處罰措施、監管措施、紀律處分、自律監管措施的,按最高分值扣分,不重複扣分”規定,正常情況下,4家證券公司至少分別要被扣除6分。

此外,新時代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泰證券和東莞證券等5家證券公司因投行業務違規,分別被證監會採取責令限期改正同時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並提交合規檢查報告、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18名相關責任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監管層已明確,為督促證券公司依法合規經營,進一步明確評價期內發生違法違規行為不予加分的制度安排。“對證券公司由於在評價期內被立案調查或者發生風險事件,造成嚴重影響被扣分的證券公司,所涉及業務對應的加分項目不予加分,但同時明確不予加分隻影響一個評價期。”

(原標題:39家券商遭62項處罰,2017分類評級又有券商要哭了,5家恐難逃降級,快找找你家的加分項吧 作者:吳海燕 彭觀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