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綜合措施

一、備種要細緻

  • 優選良種:在品種上要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區域性適種品種。篩選種子時要注意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種皮色正、無黴變、無病斑的健壯種子進行播種。對於自留種的農民朋友,由於連年種植花生會發生種性退化,因此選種最好是在生茬地且留種種植不超過3年的田塊上植株健壯、結果多且無病蟲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種。另外不要在花生根腐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留種,留種花生要及時晾晒並一定要妥善儲存。播種前還要進行翻晒,剝殼時間不能過早,以免期受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多角度避免種子攜帶根腐病病原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種子處理:最好購買包衣種子進行種植,若自留種或購買無包衣的商品種時,在定植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處理。可用500倍50%的百菌清或500倍7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溫水浸種10-20分鐘,並陰乾催芽後進行播種。若田間蟲害情況嚴重,可用草木灰或辛硫磷摻沙土進行拌種後播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種苗根系造成機械傷痕,種量不要太大,注意合理密植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綜合措施

一、備種要細緻

  • 優選良種:在品種上要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區域性適種品種。篩選種子時要注意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種皮色正、無黴變、無病斑的健壯種子進行播種。對於自留種的農民朋友,由於連年種植花生會發生種性退化,因此選種最好是在生茬地且留種種植不超過3年的田塊上植株健壯、結果多且無病蟲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種。另外不要在花生根腐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留種,留種花生要及時晾晒並一定要妥善儲存。播種前還要進行翻晒,剝殼時間不能過早,以免期受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多角度避免種子攜帶根腐病病原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種子處理:最好購買包衣種子進行種植,若自留種或購買無包衣的商品種時,在定植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處理。可用500倍50%的百菌清或500倍7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溫水浸種10-20分鐘,並陰乾催芽後進行播種。若田間蟲害情況嚴重,可用草木灰或辛硫磷摻沙土進行拌種後播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種苗根系造成機械傷痕,種量不要太大,注意合理密植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二、土壤改良是關鍵

土壤是花生根腐病病原菌的主要寄生位置,種植花生田塊土壤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花生根腐病發生情況及其產量和品質的優良。因此哪怕是生茬地初種花生也要進行改良,以避免土壤的惡化,對於現病田塊要加重改良力度使土壤條件向良性發展,對於土壤病原菌含量較高的田塊要棄種換茬。根據土壤情況要逐步進行物理、生物、化學等方式進行改良。依農分步給大家說一下具體措施。

  • 物理翻耕:在花生播種前要進行物理翻耕精細整田,翻耕深度要在30裡米以上,翻耕後對土壤進行淺旋處理,並清除植物殘體和較大的石塊土塊,雨季較多的地區可起壟種植,保證花生播種後快速萌發紮根,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生物改良:一些農用生物菌對土壤中有害菌有較高的抑制作用,木黴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就對花生根腐病病原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使用生物改良的方法可緩衝土壤環境,更安全高效。農民朋友可以在底肥期使用適量生物菌肥,花生生長期尤其是苗期衝施適量的農用微生物菌對土壤進行改良,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化學改良:對於已現花生根腐病或稍重的田塊要及時的進行化學藥劑改良滅殺病原菌,另外病原菌基數較大的田塊往往地下害蟲較多,因此化學藥劑處理田塊時要注意菌蟲同殺。滅菌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或8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2000倍50%的氯溴異氰尿酸均勻噴施翻耕後的土壤;滅蟲時可用1-2斤辛硫磷拌30斤細沙土,均勻撒施在田塊後翻耕。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輪作換茬:對於病情嚴重的田塊,要進行輪作種植,輪作作物可選小麥、玉米、十字花科作物、水稻等,根據田間病害嚴重性的不同,輪作時間要在3-5年。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綜合措施

一、備種要細緻

  • 優選良種:在品種上要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區域性適種品種。篩選種子時要注意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種皮色正、無黴變、無病斑的健壯種子進行播種。對於自留種的農民朋友,由於連年種植花生會發生種性退化,因此選種最好是在生茬地且留種種植不超過3年的田塊上植株健壯、結果多且無病蟲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種。另外不要在花生根腐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留種,留種花生要及時晾晒並一定要妥善儲存。播種前還要進行翻晒,剝殼時間不能過早,以免期受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多角度避免種子攜帶根腐病病原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種子處理:最好購買包衣種子進行種植,若自留種或購買無包衣的商品種時,在定植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處理。可用500倍50%的百菌清或500倍7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溫水浸種10-20分鐘,並陰乾催芽後進行播種。若田間蟲害情況嚴重,可用草木灰或辛硫磷摻沙土進行拌種後播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種苗根系造成機械傷痕,種量不要太大,注意合理密植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二、土壤改良是關鍵

土壤是花生根腐病病原菌的主要寄生位置,種植花生田塊土壤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花生根腐病發生情況及其產量和品質的優良。因此哪怕是生茬地初種花生也要進行改良,以避免土壤的惡化,對於現病田塊要加重改良力度使土壤條件向良性發展,對於土壤病原菌含量較高的田塊要棄種換茬。根據土壤情況要逐步進行物理、生物、化學等方式進行改良。依農分步給大家說一下具體措施。

  • 物理翻耕:在花生播種前要進行物理翻耕精細整田,翻耕深度要在30裡米以上,翻耕後對土壤進行淺旋處理,並清除植物殘體和較大的石塊土塊,雨季較多的地區可起壟種植,保證花生播種後快速萌發紮根,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生物改良:一些農用生物菌對土壤中有害菌有較高的抑制作用,木黴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就對花生根腐病病原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使用生物改良的方法可緩衝土壤環境,更安全高效。農民朋友可以在底肥期使用適量生物菌肥,花生生長期尤其是苗期衝施適量的農用微生物菌對土壤進行改良,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化學改良:對於已現花生根腐病或稍重的田塊要及時的進行化學藥劑改良滅殺病原菌,另外病原菌基數較大的田塊往往地下害蟲較多,因此化學藥劑處理田塊時要注意菌蟲同殺。滅菌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或8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2000倍50%的氯溴異氰尿酸均勻噴施翻耕後的土壤;滅蟲時可用1-2斤辛硫磷拌30斤細沙土,均勻撒施在田塊後翻耕。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輪作換茬:對於病情嚴重的田塊,要進行輪作種植,輪作作物可選小麥、玉米、十字花科作物、水稻等,根據田間病害嚴重性的不同,輪作時間要在3-5年。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精細種植管理杜絕易病條件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目的有三個,其一是避免引入病原菌;其二是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其三是避免植株徒長。花生施肥時,底肥期要施入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腐熟好是指殺滅病原菌和蟲卵不是簡單的晾乾就可以用),並輔助施入對花生生長有益的硼肥和鈣肥以及適量的複合肥料。苗期一定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植株徒長弱勢,生長週期內要注重葉面肥的使用,尤其是在莢果膨大期,要補充適量的磷酸二氫鉀肥料,既可以增品提產又可以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中耕除草培土:花生生長週期內要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除草是為了避免其增多養分,培土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培育壯株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苗期要培土育壯株,花針期要鬆土培土以便多結莢果,但是中耕培土時一定要避免機械傷根,病田健康田塊的農具不要交叉使用。
  • 水分管理:根據花生生長週期的需水情況合理的進行排灌水,能有效的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花生苗期需水量較少,只要不是過度乾旱就要避免灌溉,花果期需水量稍大,但是灌溉時也要保證土壤溼而不澇,雨季來臨時,尤其是久旱逢雨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排澇。
  • 清潔田園:採收後要進行徹底的清園處理,生長週期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保證田園清潔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四、科學用藥及時補救

1、預防用藥

若是種植花生的田塊上茬發生花生根腐病的情況稍重,則要在花生苗期、雨後、花生結莢果前用低濃度的藥劑提前預防病害的發生。藥劑可選10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10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1000倍7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進行灌根和噴施處理,預防病原菌的爆發,降低可能帶來的危害。

2、治療用藥

花生根腐病在病害發生初期地上植株多不顯現病症,因此很難在病害發生前期就用藥防治,依農所說的這個治療用藥,主要是為了避免病害的擴張蔓延,降低農民朋友的損失。因此在田間發現零星花生根腐病病株後(地上病症已經顯現的),首先要拔出病株,並用生石灰或是草木灰處理株穴,然後全園用藥。藥劑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7%的多寧粉劑或是1500倍的30%的甲霜惡黴靈等常用藥劑進行灌根和噴施,噴施時要兼顧花生莖基和土表,間隔7-10天連用用藥2-3次,注意交叉用藥和復配用藥。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綜合措施

一、備種要細緻

  • 優選良種:在品種上要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區域性適種品種。篩選種子時要注意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種皮色正、無黴變、無病斑的健壯種子進行播種。對於自留種的農民朋友,由於連年種植花生會發生種性退化,因此選種最好是在生茬地且留種種植不超過3年的田塊上植株健壯、結果多且無病蟲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種。另外不要在花生根腐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留種,留種花生要及時晾晒並一定要妥善儲存。播種前還要進行翻晒,剝殼時間不能過早,以免期受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多角度避免種子攜帶根腐病病原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種子處理:最好購買包衣種子進行種植,若自留種或購買無包衣的商品種時,在定植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處理。可用500倍50%的百菌清或500倍7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溫水浸種10-20分鐘,並陰乾催芽後進行播種。若田間蟲害情況嚴重,可用草木灰或辛硫磷摻沙土進行拌種後播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種苗根系造成機械傷痕,種量不要太大,注意合理密植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二、土壤改良是關鍵

土壤是花生根腐病病原菌的主要寄生位置,種植花生田塊土壤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花生根腐病發生情況及其產量和品質的優良。因此哪怕是生茬地初種花生也要進行改良,以避免土壤的惡化,對於現病田塊要加重改良力度使土壤條件向良性發展,對於土壤病原菌含量較高的田塊要棄種換茬。根據土壤情況要逐步進行物理、生物、化學等方式進行改良。依農分步給大家說一下具體措施。

  • 物理翻耕:在花生播種前要進行物理翻耕精細整田,翻耕深度要在30裡米以上,翻耕後對土壤進行淺旋處理,並清除植物殘體和較大的石塊土塊,雨季較多的地區可起壟種植,保證花生播種後快速萌發紮根,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生物改良:一些農用生物菌對土壤中有害菌有較高的抑制作用,木黴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就對花生根腐病病原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使用生物改良的方法可緩衝土壤環境,更安全高效。農民朋友可以在底肥期使用適量生物菌肥,花生生長期尤其是苗期衝施適量的農用微生物菌對土壤進行改良,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化學改良:對於已現花生根腐病或稍重的田塊要及時的進行化學藥劑改良滅殺病原菌,另外病原菌基數較大的田塊往往地下害蟲較多,因此化學藥劑處理田塊時要注意菌蟲同殺。滅菌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或8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2000倍50%的氯溴異氰尿酸均勻噴施翻耕後的土壤;滅蟲時可用1-2斤辛硫磷拌30斤細沙土,均勻撒施在田塊後翻耕。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輪作換茬:對於病情嚴重的田塊,要進行輪作種植,輪作作物可選小麥、玉米、十字花科作物、水稻等,根據田間病害嚴重性的不同,輪作時間要在3-5年。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精細種植管理杜絕易病條件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目的有三個,其一是避免引入病原菌;其二是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其三是避免植株徒長。花生施肥時,底肥期要施入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腐熟好是指殺滅病原菌和蟲卵不是簡單的晾乾就可以用),並輔助施入對花生生長有益的硼肥和鈣肥以及適量的複合肥料。苗期一定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植株徒長弱勢,生長週期內要注重葉面肥的使用,尤其是在莢果膨大期,要補充適量的磷酸二氫鉀肥料,既可以增品提產又可以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中耕除草培土:花生生長週期內要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除草是為了避免其增多養分,培土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培育壯株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苗期要培土育壯株,花針期要鬆土培土以便多結莢果,但是中耕培土時一定要避免機械傷根,病田健康田塊的農具不要交叉使用。
  • 水分管理:根據花生生長週期的需水情況合理的進行排灌水,能有效的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花生苗期需水量較少,只要不是過度乾旱就要避免灌溉,花果期需水量稍大,但是灌溉時也要保證土壤溼而不澇,雨季來臨時,尤其是久旱逢雨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排澇。
  • 清潔田園:採收後要進行徹底的清園處理,生長週期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保證田園清潔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四、科學用藥及時補救

1、預防用藥

若是種植花生的田塊上茬發生花生根腐病的情況稍重,則要在花生苗期、雨後、花生結莢果前用低濃度的藥劑提前預防病害的發生。藥劑可選10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10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1000倍7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進行灌根和噴施處理,預防病原菌的爆發,降低可能帶來的危害。

2、治療用藥

花生根腐病在病害發生初期地上植株多不顯現病症,因此很難在病害發生前期就用藥防治,依農所說的這個治療用藥,主要是為了避免病害的擴張蔓延,降低農民朋友的損失。因此在田間發現零星花生根腐病病株後(地上病症已經顯現的),首先要拔出病株,並用生石灰或是草木灰處理株穴,然後全園用藥。藥劑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7%的多寧粉劑或是1500倍的30%的甲霜惡黴靈等常用藥劑進行灌根和噴施,噴施時要兼顧花生莖基和土表,間隔7-10天連用用藥2-3次,注意交叉用藥和復配用藥。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花生根腐病的病原特性、病症表現、易病規律、防治思路以及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有所幫助。說了那麼多,其實對於防治花生根腐病這類土傳病害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降低病原基數,而病原是逐年積累的,若我們從開始種植時就進行精細管理,做到未雨綢繆,這類病害就不會有多大的危害,反之則會日趨嚴重。因此若要提高收益,農民朋友必須從精細種植入手,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自己的收入。最後希望從事花生種植的朋友們年年有個好收成。

"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落生、泥豆、番豆等,各地方言對它的稱呼更是較多,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關於花生的起源以及在我國它到底是不是舶來品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花生是我國原產作物,並且起源較早,並有相關古籍文獻記載和考古佐證。有人認為花生原產於美洲大陸,在16世紀之後才傳入我國,花生古時“番豆”的別稱以及我國花生由南向北的種植發展和相關的文獻記載證明這一觀點的原由也比較充分。關於花生的起源我們不做爭論,因為不論怎樣,現如今花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近些年的種植面積也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近2000萬噸,因此依農認為至於它在我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還是百年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等多種營養物質。並且用途非常廣泛,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榨油後的殘渣又是精細的飼料和有機肥料。它也是食品加工行業的重要原料,花生露、花生醬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它還是最為普通平民的堅果,是餐桌、酒桌上的炒花生、醬花生、糖花生、油炸花生、鹽水花生。此外國人還賦予其諸多福祝寓意,可見花生在我國農作物中地位相當重要。

花生的適應性較強,種植管理相對簡單,在我國分佈非常廣泛,地域上至南至北、土況上貧瘠肥沃,氣候上溫暖冷涼,到處都有花生的身影。但是儘管適應性較強,在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加之所謂的為提產增收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花生病蟲害發生情況日趨嚴重,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難以保證。危害花生的病蟲害較多,雖不能以輕重論處各種病害的重要性,但是依農認為在花生諸多病害中最令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頭疼的應該是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是花生種植生產過程中危害較大的一種病害,整個生生長期都可能發病導致花生死苗、爛根、減產,嚴重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收益。並且該病害在各花生種植產區均有經年常發逐年嚴重的表現,部分產區因該病害導致花生減產量高達20%-30%,嚴重的地塊甚至有絕產現象發生。因此對於該病害的防治必須重視,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農民朋友也嘗試各種方法與其抗衡,但多數效果不佳,依農認為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系統化、綜合化。今天依農就帶大家詳細深入的瞭解花生根腐病,並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深入瞭解花生根腐病

一、病原簡介

花生根腐病的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多種有害菌,主要由尖孢鐮刀菌、三隔鐮刀菌、茄科鐮孢菌、粉紅色鐮孢菌、串珠鐮孢菌等,真菌性病原。鐮刀菌屬病菌種類繁多,多發生複合侵染,此外近年來發現一些疫黴菌也能導致花生根腐病。

  • 這些病原菌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花生的適生溫度、水分條件下皆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土壤溫度在5℃-35℃範圍內時病原菌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土壤溫度在15℃-25℃且溼度較大時侵染性、傳播性、致病性都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不適宜時,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殘體、種子等處存活,多數致病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因為致病病原菌種數較多,因此受土壤PH值影響不大。
  • 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種子、土壤、病殘體、肥料、灌溉、農事操作、地下害蟲等多種方式傳播。
  • 病原菌多屬弱性寄生菌,其致病性於病原基數、病原種類、外界環境、土壤物理條件等有較大的關係。
  • 病原菌耐熱性較強,致死溫度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80℃。

二、侵染特性

  • 初侵染:初侵染病原菌多來自土壤、種子、病殘體和被汙染的肥料,花生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能發生初侵染(於病原基數、環境有較大關係),病原菌可通過種子和花生根系的水控或機械傷痕侵入植株細胞,隨後在植株內生長擴繁泌生有害物質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田間存在現病病株後,病原菌可在病株內繁殖並向外分生孢子,這些孢子可經灌溉、雨水、農事操作,經由花生根系、莢果水孔或機械傷痕侵染健康植株,並導致其現病。病情輕重與侵入時間有較大關係。
  • 循環侵染:病種可使土壤帶菌,病土可使植株發病,病殘體繼續汙染土壤、肥料,然後病原菌在土壤中逐年累加,土壤情況惡化,最終導致逐年嚴重的循環侵染。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病徵表現

  • 幼苗期:初期可發現田間缺苗,挖開缺苗地塊會發現有的花生種子還沒有萌芽就已經褐變腐爛,萌芽但未繼續生長的種芽處出現壞死腐爛。萌發的病苗,地上部分生長弱勢,翻挖後可見病苗毛細根較少,根系發生褐變,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根系發生腐爛,腐爛處可見菌絲和分生孢子,最終導致花生苗期枯萎。
  • 成株期:花生成株期染病(苗期到結果期前)是,病株地上部分較正常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開花較少,嚴重的植株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發現植株根系較短、毛細根數量較少,病情嚴重的主根發生褐色病變,部分病株主根開裂腐爛。
  • 莢果期:花生莢果期染病,病株地上部分變現為,病情較輕的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病情較重的葉片枯萎植株枯死。翻挖病株後可見,植株根系生長緩慢、莢果較少、主根病色,病情較為嚴重的植株莢果發生黑色或褐色病變,部分莢果腐爛開裂,莢果內花生乾癟不報不滿,缺粒現象嚴重。

四、易病規律

1、田塊土壤攜病原菌、種子攜帶病原菌、施入農家肥未腐熟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2、種植栽培密度過大、田間不潔淨是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3、施肥不合理氮肥過量或養分供給不足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4、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粘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5、地下害蟲基數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6、連坐重茬較為嚴重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7、田間管理不當,植株根系機械傷口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時易發生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瞭解黃生根腐病後,我們知道了花生根腐病在花生的整個生長週期內都可以侵染致病,病原存在的範圍較廣並且病原菌有循環侵染的規律,那麼簡單用藥防治或是不重視管理,種植花生的田塊根腐病的發生情況只會越來越重。此外花生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根系,地上植株一旦顯現病症,病情基本已到後期,此時施藥基本無法挽救病株。從其易病規律中我們看到,粗放的管理模式是導致花生根腐病的主要誘因。因此依農認為想要高效的防治花生根腐病,必須要從農業防治入手,最大程度的控制病原基數。對初發病害的病田通過綜合措施使其良性發展,對於病害稍重的田塊要結合種植管理和科學用藥逐年的進行改良,對於減產超過30%的田塊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花生根腐病是個逐年嚴重的慢性病,我們就要多角度入手慢慢將其拔出,接下來依農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花生根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花生根腐病的綜合措施

一、備種要細緻

  • 優選良種:在品種上要選擇抗病性好、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區域性適種品種。篩選種子時要注意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種皮色正、無黴變、無病斑的健壯種子進行播種。對於自留種的農民朋友,由於連年種植花生會發生種性退化,因此選種最好是在生茬地且留種種植不超過3年的田塊上植株健壯、結果多且無病蟲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種。另外不要在花生根腐病發生嚴重的田塊留種,留種花生要及時晾晒並一定要妥善儲存。播種前還要進行翻晒,剝殼時間不能過早,以免期受到病菌的侵染,從而多角度避免種子攜帶根腐病病原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種子處理:最好購買包衣種子進行種植,若自留種或購買無包衣的商品種時,在定植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處理。可用500倍50%的百菌清或500倍75%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溫水浸種10-20分鐘,並陰乾催芽後進行播種。若田間蟲害情況嚴重,可用草木灰或辛硫磷摻沙土進行拌種後播種,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種苗根系造成機械傷痕,種量不要太大,注意合理密植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二、土壤改良是關鍵

土壤是花生根腐病病原菌的主要寄生位置,種植花生田塊土壤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花生根腐病發生情況及其產量和品質的優良。因此哪怕是生茬地初種花生也要進行改良,以避免土壤的惡化,對於現病田塊要加重改良力度使土壤條件向良性發展,對於土壤病原菌含量較高的田塊要棄種換茬。根據土壤情況要逐步進行物理、生物、化學等方式進行改良。依農分步給大家說一下具體措施。

  • 物理翻耕:在花生播種前要進行物理翻耕精細整田,翻耕深度要在30裡米以上,翻耕後對土壤進行淺旋處理,並清除植物殘體和較大的石塊土塊,雨季較多的地區可起壟種植,保證花生播種後快速萌發紮根,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生物改良:一些農用生物菌對土壤中有害菌有較高的抑制作用,木黴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就對花生根腐病病原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且使用生物改良的方法可緩衝土壤環境,更安全高效。農民朋友可以在底肥期使用適量生物菌肥,花生生長期尤其是苗期衝施適量的農用微生物菌對土壤進行改良,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化學改良:對於已現花生根腐病或稍重的田塊要及時的進行化學藥劑改良滅殺病原菌,另外病原菌基數較大的田塊往往地下害蟲較多,因此化學藥劑處理田塊時要注意菌蟲同殺。滅菌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或8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2000倍50%的氯溴異氰尿酸均勻噴施翻耕後的土壤;滅蟲時可用1-2斤辛硫磷拌30斤細沙土,均勻撒施在田塊後翻耕。從而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輪作換茬:對於病情嚴重的田塊,要進行輪作種植,輪作作物可選小麥、玉米、十字花科作物、水稻等,根據田間病害嚴重性的不同,輪作時間要在3-5年。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三、精細種植管理杜絕易病條件

  •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的目的有三個,其一是避免引入病原菌;其二是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其三是避免植株徒長。花生施肥時,底肥期要施入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腐熟好是指殺滅病原菌和蟲卵不是簡單的晾乾就可以用),並輔助施入對花生生長有益的硼肥和鈣肥以及適量的複合肥料。苗期一定要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植株徒長弱勢,生長週期內要注重葉面肥的使用,尤其是在莢果膨大期,要補充適量的磷酸二氫鉀肥料,既可以增品提產又可以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 中耕除草培土:花生生長週期內要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除草是為了避免其增多養分,培土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培育壯株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苗期要培土育壯株,花針期要鬆土培土以便多結莢果,但是中耕培土時一定要避免機械傷根,病田健康田塊的農具不要交叉使用。
  • 水分管理:根據花生生長週期的需水情況合理的進行排灌水,能有效的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花生苗期需水量較少,只要不是過度乾旱就要避免灌溉,花果期需水量稍大,但是灌溉時也要保證土壤溼而不澇,雨季來臨時,尤其是久旱逢雨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排澇。
  • 清潔田園:採收後要進行徹底的清園處理,生長週期內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保證田園清潔預防花生根腐病的發生。

四、科學用藥及時補救

1、預防用藥

若是種植花生的田塊上茬發生花生根腐病的情況稍重,則要在花生苗期、雨後、花生結莢果前用低濃度的藥劑提前預防病害的發生。藥劑可選10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10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1000倍7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進行灌根和噴施處理,預防病原菌的爆發,降低可能帶來的危害。

2、治療用藥

花生根腐病在病害發生初期地上植株多不顯現病症,因此很難在病害發生前期就用藥防治,依農所說的這個治療用藥,主要是為了避免病害的擴張蔓延,降低農民朋友的損失。因此在田間發現零星花生根腐病病株後(地上病症已經顯現的),首先要拔出病株,並用生石灰或是草木灰處理株穴,然後全園用藥。藥劑可選800倍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是600倍77%的多寧粉劑或是1500倍的30%的甲霜惡黴靈等常用藥劑進行灌根和噴施,噴施時要兼顧花生莖基和土表,間隔7-10天連用用藥2-3次,注意交叉用藥和復配用藥。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花生根腐病的病原特性、病症表現、易病規律、防治思路以及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從事花生種植的農民朋友有所幫助。說了那麼多,其實對於防治花生根腐病這類土傳病害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降低病原基數,而病原是逐年積累的,若我們從開始種植時就進行精細管理,做到未雨綢繆,這類病害就不會有多大的危害,反之則會日趨嚴重。因此若要提高收益,農民朋友必須從精細種植入手,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自己的收入。最後希望從事花生種植的朋友們年年有個好收成。

花生根腐病逐年嚴重,死苗、爛根還減產,必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谷豐計劃#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