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水廠:從第三水廠到你家,水,到底經歷了什麼?

環境汙染 投資 經濟 民生 汝州城事 2017-05-12

水,生命之源,民生之本。

城市供水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城市發展的命脈。

5月4日,我市第三水廠正式供水,標誌著城區實現了全天不間斷供水,廣大市民吃水不再難。

一縷縷清泉流進千家萬戶,那一股股汨汨清流,彷彿在訴說著我市為徹底改變這種現狀,讓供水與汝州的飛速發展相匹配,痛下決心、背水一戰,從根本上解決居民的用水難題的決心和信心。也譜寫了市委、市政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服務民生那動人心絃的水之歌。

那麼,第三水廠建設期間,參建單位——博天環境集團汝州博華水務有限公司又是怎樣知難而進,倒排工期、加班加點,提前完成建設任務的?供水程序程序都包括哪些?水質又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標準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在此為廣大市民作一一梳理。

克難攻堅加速度

說起第三水廠的建設過程,博天環境集團汝州博華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尚鵬飛最有發言權。

聚焦三水廠:從第三水廠到你家,水,到底經歷了什麼?

2014年,直面汝州市區供水能力的短板,市委、市政府正確決策,決定使用陸渾水庫水源,採用PPP模式,在我市籌建第三水廠。從市第三水廠建設項目開始建設之初,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視,把第三水廠項目列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全力以赴予以推進。

2015年12月18日,市第三水廠舉行開工典禮,建設工作全面啟動。2016年3月11日,作為河南省十大PPP簽約項目案例,第三水廠建設項目被河南省財政廳向社會公開推出。

2016年六月份正式開工,到今年的四月底。正式進入運營工期,大約歷時三百天。

聚焦三水廠:從第三水廠到你家,水,到底經歷了什麼?

▲ 管網

尚鵬飛至今還記得,關於第三水廠的建設,最讓他難忘的就是管網建設。據他介紹,第三水廠管網建設涉及到36公里的管網,36公里管網的設計涉及到十五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和諸多自然村。每個村鎮的轄區,都會牽涉到許多方方面面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徵地及一些很小的事情,地方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通過地方政府支持和配合,加上所有參建人員的努力,無論天氣如何惡劣,他們加班加點,奮戰在工程第一線。他們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在努力。去年十一月份,第三水廠管網開工建設到今年的3月25號管網全線貫通,中間跨度歷時4個月時間,期間的困難,可以說在第三水廠建設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同時,自來水廠的安裝調試也非常重要,從原水的處理到整個工藝流程的打通,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勞動。

關於博天環境集團選擇在汝州建設第三水廠,尚鵬飛告訴記者,汝州市作為河南省豫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集團在汝州投資建設,是因為自來水項目現在屬於城市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牽涉到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一個飲水的工程,所以說,這是一種良心工程,也是一種做善事。集團正是瞄準了這個市場,積極參與了汝州市的投標和中標。同時,他們力爭把這個項目做成集團的標杆之作、巔峰之作。

供水程序四步走

很多市民都想知道,第三水廠全天候供水後,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新的自來水,有的時候稍稍有些渾濁,有的時候全是漂白劑,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它的一般流程又是如何的呢? 讓第三水廠廠長趙鈐琛為我們解疑釋惑吧。

據他介紹,第三水廠生產出來的新的自來水,生產流程共分取水工程、原水管網工程、淨水工程和配水管網工程四個部分。其取水口工程設在溫泉鎮的澗山口水庫,主要是取水頭;源水管道是一條直徑為1.4米的輸水管道,從澗山口水庫一直通往第三水廠;水庫水輸送到第三水廠後,進入配水井、高效沉澱池、v型濾池和清水池,進入送水泵房,然後通過一條直徑為1米的送水主管道進入千家萬戶。

聚焦三水廠:從第三水廠到你家,水,到底經歷了什麼?

▲ 機房

第一個,取水工程。就是在澗山口水庫設置了一個取水口,把水源水——陸渾水庫水經過東二乾渠引進澗山口水庫,作為輸水中轉站,通過重力作用,把澗山口水庫水輸送進原水管道。

第二個,原水管網工程。原水主管道總長11.5公里,管徑1.4米,進入市區後,管徑變為1米,直接通到第三水廠。這個11.5公里的原水主管道,主要是靠重力流輸水,其中設置了一些排氣閥和排泥閥。為防止中途出現水質受汙染或者爆管情況的發生,中間還設置了一些截流的蝶閥等截防。

第三個,淨水工程。水庫水進入第三水廠後,先進入配水井,投加二氧化氯預氧化,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之後進入高效沉澱池內,在該系統中投加混凝劑和絮凝劑,經絮凝沉澱後,水中的膠體和微小懸浮物從水中去除,之後水進入V型濾池過濾,經過濾池過濾後進一步降低水濁度,截留水中懸浮物和其他雜質,然後出水進入濾後水池,在該處投加二氧化氯,與水混合進入清水池內消毒,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最後通過送水泵房水泵向配水管網。

第四個,配水管網工程。經過淨化的水,進入配水管網後,就成了我們日常使用的自來水。配水管網就像一個人身上的輸血大動脈,通往市區四面八方的各條主幹管、支幹管,然後像毛細血管一樣,把甘冽純淨的自來水輸送到千家萬戶。

供水質量嚴要求

隨著我市城市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並越住越高,市民對水這一公共產品的需求已不僅滿足於“喝上”,還要求“喝好”。如何讓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都喝上放心的自來水?這就要求供水企業在為城市居民供上水的同時還要供好水,讓市民放心的同時更舒心。為此,第三水廠在建廠之初,就以群眾需求為“第一呼聲”,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管理體系,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供水服務。

據趙鈐琛介紹,第三水廠生產出來的自來水,水質嚴格遵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國標5749/2006)的106項要求來設計生產運營,每天還要通過化驗室做水質檢測出廠水,同時每個月那會有市疾控中心來取樣檢測,這就為自來水的質量加上了雙保險。所以說,第三水廠的自來水,水質是嚴格達到標準的,市民朋友儘可放心飲用。

聚焦三水廠:從第三水廠到你家,水,到底經歷了什麼?

▲嚴格把關

但是,因為之前我市城市供水用的全部是地下水,而第三水廠取用的水源屬地表水,由於源水不同,處理工藝不同,可能會產生口感不同,儘可大膽放心使用,但不宜直飲,避免水土不服。

另據介紹,市第三水廠項目總投資2.37億元,採用PPP模式建設,項目近期至2020年供水規模為每天6萬噸,遠期2030年將達到每天12萬噸。該工程於2016年6月全面開工,同步進行輸水管線、配水管網鋪設及廠區土建工程建設。2017年3月25日,項目輸水、配水管網全線貫通;3月29日,從水源地澗山口水庫引水成功;經過近1個月的緊張調試,於4月26日實現試供水,5月4日實現了全天候正式供水。市第三水廠的建成投用,有效改善了我市的供水條件,徹底結束了長期定時供水的緊張局面。

“清泉悠悠澤汝城,源頭活水潤民生”。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加快,隨著第三水廠的投入使用,我市城市供水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為廣大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祉。

正如5月4日全面通水當天,市委書記高建軍來到位於風穴路上的麗景花苑小區5樓姚女士家中察看供水情況時,聽到姚女士高興地說的一句話:“以前就上不來水,全靠在外面接水用。第三水廠建成了,以後可算不用為水的問題發愁了。”(李曉偉 秦晉勇 趙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