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縣“兩會”近距離之人大代表心聲(一)

環境保護 農業 經濟 三農 靖邊新聞 2017-04-04

“兩會”近距離之人大代表心聲

編者按

春風花草香,恰逢兩會至。在為時四天的靖邊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來自我縣教育、醫療、衛生等各行各業的160餘名人大代表心繫群眾、積極履職,圍繞當前經濟社會建設當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踴躍建言獻策,為我縣追趕超越提供了豐富的決策依據。現挑選部分代表建言予以刊登。

(曹曄 賀達攝影整理)

靖邊縣“兩會”近距離之人大代表心聲(一)

吳泳宏

及早謀劃 狠抓落實 力促脫貧攻堅打硬仗出細活

我縣雖然完成了脫貧任務,但要實現高質量的脫貧,仍需做大量的鞏固工作。2016年動態調整後,我縣又新增貧困人口113戶390人,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鉅。統計顯示,目前全縣貧困人口中需產業扶持的有2379戶7736人,需社會兜底的有1447戶3078人,需醫療救助的有1423人,需移民搬遷的有1780戶5473人,需教育扶持的有1132人,需就業創業扶持的有443戶,需生態及其他扶持的有88戶288人。

今年,我辦計劃加大縣屬以及駐靖單位和企業包村扶貧力度,集中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資源,通過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基礎改善等綜合施策,全面抓好170個脫貧鞏固村、5167戶16345人脫貧鞏固人口和113戶390人新增貧困人口的脫貧鞏固工作。嚴格執行脫貧攻堅考核和第三方評估機制,確保脫貧攻堅紮實有效開展。

我辦已向縣委縣政府提交了《脫貧攻堅責任書》、《精準扶貧督查考核方案》和《村企結對幫扶方案》的徵求意見稿,同時下達了脫貧攻堅任務指標,組成了結對幫扶隊伍。

靖邊縣“兩會”近距離之人大代表心聲(一)

沈力

關於青陽岔等老油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和人畜飲水問題的建議

青陽岔等老油區由於以前開採、注水技術落後、管理混亂,生態環境、地表水、地下水資源受到極大的破壞和汙染,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特別是人畜安全飲水工作。近年來雖然我鎮積極開展了村容村貌治理、生態村鎮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環境整治,並下大力氣尋找水源、新打機井,初步解決了一些環境汙染問題,緩解了部分群眾安全用水,但老油區環境汙染問題、安全飲水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特別是,現在環保問題進行“屬地管理”,老油區和安全飲水壓力非常大,必須認真對待並加以解決。

建議:

1、環保部門要定期對汙染水源水質進行監測,對涉油企業注水行為進行跟蹤監督,弄清楚哪些注水井對水質造成了破壞,並對違規操作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並限期整改,從源頭上加大對水質汙染的治理和保護。

2、尋找勘探新的人畜飲水水源,進行水質檢測,水質達標的要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為群眾提供安全飲水。

靖邊縣“兩會”近距離之人大代表心聲(一)

李宏德

關於進一步加大南部山區生態環境建設的建議

我縣南部山區屬於白于山區腹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較為脆弱。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但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工作收效並不明顯。再加之,南部山區屬於油氣資源開發主採區,大面積開發對植被造成破環形成汙染,致使原本薄弱的生態體系進一步惡化。

建議:

(1) 統籌安排各項生態環境建設資金,設立專項“生態基金”,改變經濟補償模式。採取“政府免費提供苗木­——群眾自主栽種管理——政府驗收合格分期兌付”的經濟補償模式,構建群眾和政府在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的“雙贏”模式。

(2) 大力發展人工種草,積極倡導舍飼養殖建議政府加大對南部山區群眾在發展種草、舍飼養殖方面的扶持力度。通過大面積發展人工種草,建設標準化圈舍,降低資金補助門檻,提高資金補助比例,進一步引導群眾進行舍飼養殖。

(3) 進一步規範封山禁牧執法行為。

(4) 加強對油氣開採企業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生態林佔用補償制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