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6歲時要抓緊立下的4個規矩,錯過後別怪孩子難教

黃金 早期教育 育兒 母嬰參考 2018-11-28

文 | 幸孕姐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制定一些規矩來約束孩子的行為,下面這四個年齡段,正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刻,晚了將來會很難管教。

孩子1~6歲時要抓緊立下的4個規矩,錯過後別怪孩子難教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1歲半~3歲:記住能與不能

這一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可能無法明辨是非,甚至不講道理,此時父母的大道理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大而空、形而上的事情。此時父母不能對孩子束縛太多,對於他們想嘗試的東西都予以支持和陪伴,這樣才能讓其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對今後的生活始終報以積極向上的態度。

但這並不是讓孩子無法無天,在給他們自由的同時要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是永遠不能做的,例如不能拿刀具、不能靠近欄杆、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食物等,以此來提高小朋友的危險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

孩子1~6歲時要抓緊立下的4個規矩,錯過後別怪孩子難教

3~4歲:懂禮貌、講道理

反抗是這一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徵,他們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父母的寵愛,另一方面又想支配外在世界,所以他們會故意搗蛋,例如張口閉口都是狗屎、跟父母討價還價、不跟別人打招呼等,藉此來試探父母的反應,如果父母沒有做出懲罰措施,孩子就會認為,壞事未嘗不可以做,屋頂並不會塌下來,從而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因此,父母要在此時開始讓孩子懂得基本的禮貌,尊重別人,此外還要講道理,不可以無理取鬧。

孩子1~6歲時要抓緊立下的4個規矩,錯過後別怪孩子難教

4~5歲:明辨是非

這一階段孩子“好”和“壞”的意識已經開始出現,開始懂得一些基本的是非關係了,同時能慢慢意識並畏懼長輩的權威,當做錯事被父母訓斥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表現得比較恐懼、困惑,但此時父母一定不能心軟,要明白告訴他們是非概念,否則孩子可能會討價還價。

5~6歲:犯錯後要受到懲罰

這一階段孩子會在乖巧和叛逆的兩個極端之間遊走,此時孩子的世界中心由媽媽變成了自己,他們希望事事都能如自己所願,渴望隨心所欲的生活,所以有時會闖出禍端。

孩子1~6歲時要抓緊立下的4個規矩,錯過後別怪孩子難教

這時父母就要注意全面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制定規矩了,必須要讓他們明白,犯錯後要受到懲罰,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lyj)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