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三鐵路2020年將通車,全線82千米跨越山西河南兩省

黃河 中國歷史 唐玄宗 經濟 騎著單車看世界 2017-06-07

據悉,新建運城至三門峽鐵路(簡稱運三鐵路)連接山西省運城市與河南省三門峽市。按照規劃,運三鐵路正線長度82.528千米,全線設5個車站,分別是:運城北站,運城站,店坡站,平陸,三門峽南站。雙線設計,客運車速設計目標值為每小時200公里,並於2015年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運三鐵路2020年將通車,全線82千米跨越山西河南兩省

運三鐵路地處山西和河南兩省境內,沿線經濟發達、旅遊資源豐富。在路網上,銜接了大西高鐵、鄭西高鐵、南同蒲線及三門峽至十堰至宜昌鐵路等客貨運輸通道,主要承擔山西中南部、陝西中南部地區與河南隴海線以南地區、湖南和湖北等地的客貨交流,是山西中南部、陝西中北部地區與河南鄭州、洛陽及三門峽等地旅客交流的主要運輸通道。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沿線的著名經城市吧。

運城

運城,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濫觴之地”,華夏之祖,炎黃之根,中國之本。有人說:只有到了運城,才能最直觀地感知華夏文明的始祖和起源。運城也是三國名將關羽的故鄉,運城機場就名為關公機場。 運城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最南端,西臨黃河,與陝西、河南兩省隔黃河相望。運城距省會太原約380公里,距古都西安、洛陽約200公里左右。

運三鐵路2020年將通車,全線82千米跨越山西河南兩省

三門峽

三門峽地處中原豫、晉、陝三省交界處,豫西重鎮,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三門峽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三門峽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華夏的古老文明,祖國的今朝勝蹟,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壯麗河山,在這裡巧妙地結合與展現。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國車馬坑群、荊山軒轅黃帝陵、戰國時代的秦趙會盟臺、老子著《道德經》處函谷關、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寶輪寺塔;還有八路軍澠池兵站舊址、豫西窯洞民俗旅遊點、三面環水的黃河遊覽區、風景名勝亞武山、陝縣甘山森林公園、避署勝地溫泉風景區、屹立於滔滔黃河中的中流砥柱、舉世聞名的黃河大壩。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如爛漫的山花遍及城鄉。

運三鐵路2020年將通車,全線82千米跨越山西河南兩省

函谷關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運三鐵路2020年將通車,全線82千米跨越山西河南兩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