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孕媽營養狀況的孕期體重,增長多少最理想?

懷孕 備孕 分娩 產後護理 母嬰和育兒 2017-08-02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頭,唐晶在決定和賀函結婚後,轉去當培訓師,生活也開始規律起來,要戒掉一切刺激性的食品,為將來做準備。這個將來嘛,雖然沒有明確講出來,但我們都知道,其實是為了備孕寶寶。現實生活中,唐晶只是一個縮影,很多女性在決定孕育新生命後,都會開始積極準備起來,為寶寶的誕生創造一個儘可能好的環境。而孕期體重,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反映孕媽營養狀況的孕期體重,增長多少最理想?

有按時做產檢的孕媽都知道,幾乎每次到醫院做產檢時,醫生都會要求孕媽媽稱一下體重。為什麼體重要每次都測呢?因為,孕期體重的合理增長可間接反映準媽媽的營養狀況如何,合理控制孕期體重對孕媽和胎兒都好處多多。

對孕媽:有益於順產、幫助媽媽快速恢復體型、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減少難產與早產的發生,有益於黃金母乳時期的母乳餵養。

對胎兒:有助於提高寶寶抵抗力、減少低體重兒和巨大兒的發生率,減少新生兒窒息與死亡的發生、幫助提高寶寶早期學習能力。

孕期增長的體重,都去哪兒了?

每個孕媽媽,孕期體重增加都不少。也都抱著這樣的期待:等到卸貨時,體重就自然地下去了。那麼,孕期媽媽的體重增長,都去那兒了呢?其實,這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以一位妊娠40周的孕媽為例,假設她的體重增長了12.5kg,孕期增加的體重及其構成包括:

●胎兒、胎盤及羊水:約4.75kg

●子宮、乳房:約1.3kg

●血液:1.25kg

●細胞外液:1.2kg

●脂肪及其他:4kg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胎兒、胎盤、羊水的總重量大概是4.75公斤,脂肪增長的是4公斤,新生兒的體重是在3000到3500克之間。因此,如果孕期體重增長超過20多公斤的話,就屬於增長太多了,發生巨大兒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反映孕媽營養狀況的孕期體重,增長多少最理想?

整個孕期體重增長多少合適呢?

懷孕前,孕媽要測試一下自己的孕前體質指數。(孕前體質指數(BMI)= 體重(kg)/ [ 身高(m)] 2)

單胎孕媽媽,如果孕前體重屬於正常,在孕期的總增重應控制在11.2~15.8kg之間,如果懷的是雙胞胎,孕前體重在正常範圍,整個孕期可以長16.7到24.3公斤;如果孕前體重超重,整個孕期可以長13.9到22.5公斤;如果孕前屬於肥胖的準媽媽,孕期體重增長應控制在11.3到18.9公斤。換句話說,如果準媽媽在懷孕之前體重過重,應讓孕期體重少增長一些。因為孕期營養過剩會給準媽媽和胎兒帶來危害。

孕期超重的六大風險

1.妊娠高血壓

孕媽超重,易患妊娠高血壓,臨床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這會給孕婦及胎兒造成嚴重危害。不少準媽媽對孕期常識及定期產檢等並不瞭解,一些孕婦是在孕晚期突然出現浮腫、頭痛、昏迷甚至抽搐時,才想到趕往醫院搶救。

2.妊娠糖尿病

孕媽嗜甜食過多,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血液中糖分含量高,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陰道炎,嚴重影響生產。更糟糕的是,在分娩之後,你可能會持續變成糖尿病患者,即使妊娠糖尿病會消失,但也可能會給你的孩子帶來終身的糖尿病隱患。目前,大多產科醫生對體重超重的準媽媽有著非常嚴格的跟蹤,但孕媽仍需提高警惕,避免體重過重帶來的這類併發症。

3.順產會艱難

孕媽覺得寶寶需要很多養分,一個人要吃足兩個人的量大增飲食量,任由自己的體重飆升。須不知,這樣會使身體內蓄積太多脂肪。待到生產時,使得產道阻力增大。如果選擇自然分娩,產道因脂肪壓迫而彈性減弱,容易出現宮縮乏力、產後出血,還可能引起新生兒窒息等。

4.剖腹更危險

別以為剖腹產就安全了。超重孕媽肚皮上的脂肪太過充盈,臨床醫生表示:手術視野暴露不充分、胎兒取出困難。此外,因為脂肪組織厚、傷口張力大、可能發生脂肪液化等,肥胖產婦的傷口癒合也較難。麻醉科醫生則表示:“太胖的孕婦脊柱結構很難摸清,麻醉醫生只能憑經驗,依靠頸椎定位和穿刺時的手感來操作,風險加大許多。”

5.遭遇巨大兒

孕媽營養補充過剩,胎寶寶增長過快,出現巨大兒的機率上升。正常大小的胎兒可以通過正常骨盆而順利分娩,但是巨大兒的頭比較大,胎頭就在骨盆入口處,難以通過骨盆而不得不作剖宮產。如果巨大兒身體比較胖,雖然能勉強通過骨盆,但是產婦分娩時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最後可能不得不用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幫助胎兒分娩。

6.產後肥胖症

孕期超重的媽咪產後較普通孕婦更難減肥。由於大量脂肪長期積蓄在體內,生產完需要坐月子、母乳餵養,也不能立即投入到減肥的事業中去。而等到孕媽想要找回S身材時,之前積累的脂肪愈發根深蒂固,減肥的路程愈發艱難了。
反映孕媽營養狀況的孕期體重,增長多少最理想?

孕期如何通過調節飲食來控制體重?

1、在烹調食物時,儘量不採用煎炸做法,而選用煮或蒸。

2、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3、一般人每天必須吃五蔬果,孕媽咪則建議各增加一份蔬菜及一份水果,總計7份蔬果。蔬果最好連皮、連莖一起吃。水果不要吃太多,更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以免糖分攝入過多。

4、不要用孕婦奶粉或牛奶代替水,奶製品攝入過多會造成熱量超標。

5、多吃紅色蔬果,例如紅鳳菜、櫻桃、紅棗、葡萄、黑芝麻等,補充鐵質;可用蔬菜汁代替碳酸飲料,減少熱量攝入。

6、不要讓自己太餓,以免下一餐吃得過多。

7、情緒焦慮時不要靠吃來解決問題,多和醫生或家人聊聊。

8、每天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以糙米飯或五穀米飯來取代白米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