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搏二胎她冒險懷孕!進ICU搶救12天!醫生曾叮囑:千萬別再生了'

"

來源:寧波晚報

癲癇持續發作26小時是什麼概念?

這樣的危情發生在一個

即將臨盆的產婦身上又是什麼概念?

近日,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36歲的產婦楊女士(化姓)接受緊急剖宮產後不久就被送進了ICU,重症醫學科、神經內科和產科的醫護人員聯合搶救了12天,才讓寶寶不至於一出生就沒了媽媽。

為搏二胎,癲癇女子冒險懷孕

記者從院方獲悉,楊女士是山東人,來甬打工多年。18歲那年,她第一次癲癇發作。本來做著家務的人,突然大叫一聲暈倒在地,意識不清,口吐白沫,牙關緊閉,手腳不停抽搐。同村的老人說這是“羊角瘋”,過會兒就好了。

果然,沒幾分鐘,楊女士醒了,只感到渾身酸脹乏力,也記不清發生了什麼。家人認為,人醒了就好了,沒有重視,也沒有及時就醫。

不久,癲癇再度發作,情況比第一次更駭人。家人將她送到當地醫院,醫生診斷為癲癇,開了藥。頭一年,楊女士還能按時吃藥,病情也得到了控制。第二年就大意了,結果癲癇又發生了。幾次下來,藥也不那麼管用了。由於癲癇來得快去得快,對日常影響不大,楊女士最後基本放棄了治療。

24歲那年,楊女士結婚了,不久生了一個女兒。孕期癲癇時常發作,女兒生得也很不容易。出院時,醫生千叮萬囑,懷孕會加重原有的疾病,千萬不要再生了。

時間過去了12年。楊女士一家也從山東輾轉到了寧波。雖然醫生的話她沒忘,但為夫家添個男丁的意願隨著時間推移越發強烈,去年,楊女士再度懷孕了。

生下兒子後,她在ICU搶救了12天

楊女士的這個孕期從頭到尾都籠罩在癲癇的陰影下。嚴重的時候一天要發作幾次。好不容易熬到了8月11日,也就是孕38周的時候,楊女士癲癇持續發作了26小時,她的嘴脣越來越紫,胎兒的胎動也越來越少,出現了宮內窘迫現象。一大一小都危在旦夕。

在當地醫院,楊女士接受了緊急剖宮產手術,15分鐘後,寶寶被取出,只有心跳,沒有呼吸,蒼白癱軟,復甦後立刻送入了新生兒監護病房。

楊女士的癲癇沒有隨寶寶的娩出而減輕,病情持續惡化。8月15日,她被轉到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重症醫學科。黨委書記柯春海、醫務部副主任黃善定等人高度重視,連夜組織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董縐縐、神經內科主任謝國民、產科主任張宜生等人討論病情。

楊女士的癲癇十分頑固,在多種抗癲癇藥物聯合控制下仍頻繁發作。用藥、監測、調整用藥、再監測……12天后,楊女士的病終於有了起色。她被轉到神經內科普通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目前,她神智清晰、精神良好,可下床自主活動,不日可以出院。一家人對醫護人員充滿感激。

生娃這件事,癲癇女性要問過專科醫生

謝國民醫生介紹,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然異常放電所致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一種慢性疾病,因發作的不可預測性,患者發作時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環境的一些意外傷害,如摔傷、燙傷、銳器傷、溺水、交通事故等,還可能發生呼吸道阻塞等險情,另外長期反覆發作以及長期不規範藥物治療可致一部分患者出現記憶、智力、精神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市,約25%的癲癇患者為育齡期婦女,部分人在懷孕後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加上抗癲癇藥物血藥濃度隨著孕期血容量的增加而降低,均可導致癲癇發作頻率的增加,造成流產、早產、死產、胎盤早剝等不良後果,不合理的孕期藥物治療還可導致胎兒畸形概率增加。

為此,專家建議,癲癇女性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懷孕,孕期也要加強監測。

孕前,這部分女性可赴癲癇專科諮詢,請醫生將傳統抗癲癇藥物調整為致畸概率較低的新型抗癲癇藥物,儘量在癲癇發作控制穩定後開始備孕。孕前3月及孕12周內服用葉酸,建議高於普通孕婦劑量。

孕期,定期到癲癇專科就診,監測腦電圖,必要時監測血藥濃度,根據臨床發作情況、腦電圖結果、血藥濃度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及種類。同時在產科醫生指導下,監測可能存在的先天畸形。

如孕期增加用藥劑量,產後經癲癇專科醫生評估後,可在數週內逐漸減量至孕前水平,一般情況下仍建議母乳餵養,如餵養過程中出現寶寶長時間鎮靜、對餵養不感興趣、體重不增加等表現,應立即停止母乳餵養。

意外懷孕的患者也要及時到癲癇專科醫生處諮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