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大張偉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輕時,中國最牛逼朋克樂隊主唱的感覺。

他在新褲子樂隊表演結束後,自告奮勇上臺表演《過時》。聽不見迴響,他停下來給所有樂隊老師道歉;忘詞,彭磊帶著他唱;聽不到伴奏,張亞東親自彈琴。

表演結束,他對著所有觀眾說:“也許在你們那裡,我比新褲子有名,但在我心裡,這一直是我的偶像。”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大張偉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輕時,中國最牛逼朋克樂隊主唱的感覺。

他在新褲子樂隊表演結束後,自告奮勇上臺表演《過時》。聽不見迴響,他停下來給所有樂隊老師道歉;忘詞,彭磊帶著他唱;聽不到伴奏,張亞東親自彈琴。

表演結束,他對著所有觀眾說:“也許在你們那裡,我比新褲子有名,但在我心裡,這一直是我的偶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舞臺之下,他又為自己喜歡的表演,和場內的樂評人吵做一團。採訪中他說:“我覺得這個世界新思維跟新的東西融合,這件事情比傳統重要。”

走下搖滾舞臺將近10年,他的心底仍舊沒有熄滅屬於搖滾的火,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條路上將再也不會有自己。

馬東在節目裡問他,你是否後悔當年解散樂隊。片刻的遲疑和落寞之後,他隨機切換到“藝人大張偉”的標籤下,打馬虎過去。

種種悲傷和磨難再不提一句。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大張偉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輕時,中國最牛逼朋克樂隊主唱的感覺。

他在新褲子樂隊表演結束後,自告奮勇上臺表演《過時》。聽不見迴響,他停下來給所有樂隊老師道歉;忘詞,彭磊帶著他唱;聽不到伴奏,張亞東親自彈琴。

表演結束,他對著所有觀眾說:“也許在你們那裡,我比新褲子有名,但在我心裡,這一直是我的偶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舞臺之下,他又為自己喜歡的表演,和場內的樂評人吵做一團。採訪中他說:“我覺得這個世界新思維跟新的東西融合,這件事情比傳統重要。”

走下搖滾舞臺將近10年,他的心底仍舊沒有熄滅屬於搖滾的火,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條路上將再也不會有自己。

馬東在節目裡問他,你是否後悔當年解散樂隊。片刻的遲疑和落寞之後,他隨機切換到“藝人大張偉”的標籤下,打馬虎過去。

種種悲傷和磨難再不提一句。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這何嘗不是一個你我都會經歷的故事。年少多存夢,當理想遇到現實,我們也都經歷過磕破頭的痛苦,經歷過被現實猛烈撞擊的尷尬。

我們也都如大張偉一樣,在複雜的境遇裡堅持自己,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重新審視大張偉個人命運的變遷,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娛樂的故事,他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底色悲涼,卻又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從當年放棄美聲投入搖滾,再從朋克樂隊轉向流行,再到從樂壇走入綜藝,大張偉一直用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我們同樣如此。即便生活將我們曾經的稜角磨平。在歲月的邊角,我們依舊笑靨如花的自由綻放。就像當年大張偉與韓雪的對話一樣。

“我15歲就想過死亡。”

“那你的歌為什麼那麼開心呢?”

“因為我太痛苦了,所以寫出來的歌那麼快樂。”


"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最終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樂隊的夏天》裡重新背起吉他,鮮有人還記得大張偉是個認真的音樂人。

這些年他是《百變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裡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綜藝裡的搞笑擔當。

《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洪濤評價他:“不好好說話,吊兒郎當,沒心沒肺的。”

觀眾愛看他,僅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檔綜藝,出場費逼近百萬。從世俗意義上,大張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繁華處皆是落寞,喜劇外衣下往往是悲劇。舞臺之外,大張偉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常年抑鬱。

從2018年開始,他每天醒來都會流淚。“我這兩年成績挺好的,我已經擁有很多了,我為什麼還不高興?我沒資格說我特別痛苦,這件事就特別痛苦。”

對大張偉的過往有所瞭解的人,難免會對他的命運變遷感到困惑不解。

15歲時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搖滾新星,才華橫溢,專輯銷量打敗同時期的朴樹。甚至被認定為“全國六大智慧少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名利場掙扎的20多年裡,他卻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對立面。


曾經為生活嘶吼的朋克歌手,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他開始複製無腦神曲,又被王思聰連續兩年微博置頂辱罵抄襲。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裡,開開心心放聲大笑就好了,還會有人真正在意逗人發笑的大張偉,內心究竟在想什麼嗎?

探尋別人掙扎的過程,亦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側面看來,在現實和商業中糾纏的大張偉何嘗不是你我。

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偏差,我們或許都會像大張偉一樣:為了不哭大聲笑,為了不煩大聲呸。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馬東曾問大張偉:“如果按音樂輩分,你和老狼誰高?”大張偉哈哈一笑:“當然是老狼老師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個天才而已。”

自稱天才讓很多人笑出了聲,但如果瞭解這個男人的過往經歷,或許會覺得大張偉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1983年,搖滾教父崔健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我愛我的吉他》。那時距離他居住地不遠的北京南城大雜院裡,大張偉帶著哭喊聲來到了這個世界。

3歲時,大張偉展現出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據他的母親回憶,“電視上放劉歡的歌、搖滾的音樂,他聽一下就會唱”。

少年初長成時,他被音樂老師選去練習童聲,並在隨後拿下北京少年獨唱第一名。甚至遠赴俄羅斯,獲得國際歌唱比賽第二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左一)與鞠萍姐姐


在父母眼中,大張偉的天賦似乎是艱難生活裡的某種希望,他們下班後到夜市攤煎餅、賣餛飩掙錢支持大張偉的音樂夢想。

某晚父親端著一盆雞蛋摔壞了腳,蛋卻一個沒碎。多年之後,大張偉反覆提起這段往事,言語中滿是驕傲。

而故事的另一面卻被他慣性隱去。每當父親哄他入睡後出門擺攤,不久之後,大張偉就會在黑暗中驚醒,然後獨自大哭。可悲的是,就算哭啞嗓子,隔著兩條街的父母仍舊聽不到。

因為變聲,他遺憾地錯失以音樂特長生被保送重點中學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合唱團裡,他的地位與日俱下。所有的失敗集結在一起,父母為他掉盡了眼淚。

於是,這個本應該順著“美聲唱法”成為藝術家的青澀男孩,在才華剛剛探頭的時候,琢磨起了同齡人絲毫搞不懂的搖滾樂。

那是大張偉排解青春煩惱的唯一武器。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開始在學校黑板報上開心地畫重金屬、朋克的內容,黑暗又叛逆。老師發現之後,帶到辦公室一頓臭罵。因為和同學組樂隊,他又常常被留堂訓話。

無論如何拼命學習,他再難得到老師的青睞,相反一旦犯錯,他最容易被揪住。和同學打架也沒打贏過。

極端情況下,被揍狠了,他就抄起水壺,到欺負他的大孩子門前澆一地開水,自行宣佈勝利。“那地燙了,他也會疼。”

20年後回憶當年,大張偉面露苦笑。“當時要能耍個帥什麼的,也能讓別人誇兩句‘小夥子真帥’。我幾乎就沒有受到過這種誇。我也想向大家證明我是個男子漢,但是永遠在失敗。”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一腔孤勇拋到搖滾樂上,咕嘟咕嘟冒出泡來。

他在《靜止》唱到:“寂寞圍繞著電視垂死堅持,在兩點半消失,多希望有人來陪我渡過末日。空虛敲打著意志,彷彿這時間已靜止,我懷疑人們的生活有所掩飾。”

他在《放學啦》裡唱:“在學校中感到了壓力,同學們在相互地打擊,面對著你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希望能快點兒離開這裡,這裡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希望那鈴聲它快點響起。”

直白、戳人,又有思考。寫這些歌時,大張偉剛剛14歲。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直到今天,唐朝樂隊主唱丁武仍會時常想起,第一次在酒吧裡看到大張偉演出的那個遙遠的晚上。


1997年的一天,大張偉被喝豆汁的“麥田守望者”樂隊吉他手發掘,推薦到了北京地下搖滾圈最出名的忙蜂酒吧演出。竇唯、崔健、丁武第一次看到了大張偉這個14歲的孩子。

7首原唱音樂唱完之後,幾個搖滾老炮驚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有力的東西。”

嚮往愛情,少年在歌裡唱:“不管明天美不美好,只要你愛我就請向我開炮。”

青春期的煩惱,少年唱到:“就讓我揮灑鮮血,來填補這虛無的世界。就讓我徹底發洩,來證明我僅有的一切。”

即便這些歌放在今天,人們仍舊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人向當下世界發出的嘶吼。

知名音樂製作人、麥田音樂老闆宋柯回憶大張偉時連續用了四個“很”字:“詞曲很真誠,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動的力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忙蜂酒吧一戰,讓大張偉在地下搖滾圈出了名。大張偉也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搖滾樂的創作中。為了打磨一首好歌,他跑遍整個北京城找一盤磁帶聽旋律。

他一個月聽不低於1000首新歌,挨個分析編曲和歌詞。他會熟練地記得每一首歌的爆點,研究別人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詞,找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高密度的創作環境下,他短時間內寫出了將近20首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次年,大張偉帶領“花兒樂隊”,以中國第一支未成年人樂隊身份出道。他們的歌曲《放學啦》被選進《中國火III》專輯,和張楚、竇唯並列。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賣了超過五十萬張。

爆紅音樂圈之後,他們出現在《花花公子》雜誌國際中文版中。兩年後是《時代》週刊的長篇報道。

他們的出現讓那些在青春期彷徨、惆悵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瘋狂追逐花兒樂隊的每一首歌,每一張專輯。

同時,花兒樂隊的出現也給後輩音樂人帶來了希望。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拿下第一名的旅行團樂隊,就曾直接表示,當時的大張偉給了他們最初玩音樂的動力。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暴增的唱片發行量,水漲船高的出場費,花兒樂隊成為當時所有搖滾樂迷心中冉冉升起的未來新星,被送上了神壇。

這個未成年人成了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

但可悲的是,命運的無常在於,經歷爆紅之後,大張偉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他曾經信仰的東西,會在自己尚未成年的年紀裡,迅速崩塌。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進入21世紀之後,在流行音樂和網絡神曲的衝擊下,中國搖滾樂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魔巖三傑在紅磡之後的10年裡徹底走向衰敗。即便貴如教父“崔健”,也只是被定格在歷史的功勳薄上,無人問津。

大張偉在圈內放眼望去,中國搖滾只剩幾個30多歲的人還在硬撐。

更讓大張偉痛苦的是,他逐漸發現那些曾經追隨他們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熱愛搖滾。

演出過程中,他多次發現蹲在前排的孩子聽到他們音樂之後,捂住了耳朵,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臺上的花兒。

他將其形容為:“那眼神就跟看臺上是一沾了尿的褲衩似的。”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苦苦思索之後,他告訴自己和樂隊成員:“搖滾最重要的三件事:反抗、憤怒、思考,我們這兒長不出來這個。”

他一口咬定,如果一直陷在搖滾裡,未來只有三條路:自殺、瘋了、轉行。他一眼能看到路的盡頭是什麼。

那之後,他開始尋求樂隊在商業上的變化。他不再願意嘶吼和吶喊內心的想法,相反則縮緊了一個舒服的外殼下,和生活和解。

褪去當年的青澀,這個屠龍少年,彷彿在想通了的那一刻,變成了龍。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他離開了曾經發掘他的唱片公司,頂著“朋克樂隊”的頭銜,他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小眾領域的佼佼者,他想要的是紅,被所有人喜歡,還要聽見“錢聲”。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聽了不下5G的音樂,上萬首流行音樂歌曲,苦苦勸說樂隊成員:“你們不是想買寶馬嗎?唱了《嘻唰唰》就能買了。”

如他所願,這首歌新晉網絡神曲,讓他賺到了人生前20年的總和。也讓他從憤怒的搖滾歌手,轉變成了流行藝人。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如願得到了他曾想要的所有,但主流的樂評人卻沒有放過他。

“看看今天花兒……就像他們當初拋棄原公司一樣,一切的根源來自對物質及名利的過度苛求,以至於踩線過界,道德淪喪。花兒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張偉大聲辯解:“哎喲,老咬著後槽牙唱歌,走哪兒都瞪著眼、頭髮撩倍兒好,感覺特倔強、特有天地男兒魂,我就不喜歡!我就討厭深刻,我就喜歡輕鬆、樂呵、吊兒郎當!”

他像當初那個14歲的男孩一樣,只想從音樂中得到快樂。但他不知道的是,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得到它的過程裡,需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2009年,在經歷一系列音樂理念衝突之後,大張偉對外宣佈:“我因國情與家境考量自廢搖滾武功。”

同時花兒樂隊徹底解散。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樂隊解散之後,大張偉進入了一生中幾乎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他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一邊唱《我們能不能不分手》,一邊流淚。偶爾出現在專訪視頻中,他頻頻走神,口吃,精神恍惚,不時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

視頻曝光後,他被懷疑犯了毒癮。接踵而來的是,從《嘻唰唰》到《花天囍世》的抄襲指責。

眾矢之的,大張偉百口莫辨。即便再怎麼樣受人嘲諷,被要求“滾出音樂圈”,大張偉還是一首首發新歌,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可以依賴。

他乾脆寫了一首歌諷刺自己,歌名定為《唱什麼都紅不了》。他甚至搶在別人質疑抄襲之前,強調自己的歌是“東拼西湊”,自稱音樂裁縫,“才華已經不剩什麼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即便每一首“神曲”背後,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各大流行榜單,用“大數據分析法”寫出的歌,仍舊沒有讓他在“抄襲”的討伐中翻身。

幾次登高跌重之後,他寫道:“死如果能解決一切問題,那就最好。因為死後不能再死。當你到最低谷,任何一個好事出現就都是讓你往上的。”

他不再唱嚴肅的搖滾樂歌曲,開始在春晚上嘻嘻哈哈帶著大家《人間極品嗨起來》。

當人們再次指責他抄襲的時候,他也不再爭辯。一次和鳥叔同場錄節目,鳥叔委婉問起“借鑑”事件。大張偉絲毫不動心地說:“嗨,那哪是借鑑啊,就是抄襲你的。”

自廢武功,那個曾經滿心以為全世界都要為自己讓道的年輕人,開始作出妥協。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退去當年“朋克樂隊”時的真誠和執著,他開始將所有事不放在心上。


綜藝節目上,他是最好伺候的嘉賓,讓穿什麼、扮什麼,他統統答應。模仿趙麗蓉,cosplay白凱南,一切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他在綜藝中統統用上。

無論輿論對他有怎樣的調笑,他統統以相同的調笑迴應。

生活上,他選擇跟陪伴自己多年的經紀人結婚,儘管她看上去樣貌平平,卻是大張偉自始至終的依賴。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有人說這是大張偉一種經歷理想破滅後的衰亡,也被視作是一種對商業世界最後的嘲諷。大張偉卻說:

“有好多人老覺得大張偉你們第一張專輯多朋克多搖滾,現在怎麼變成這樣。

我以前那樣多少人罵我呢,一幫人說我假朋克,說我歌詞不叛逆,淨惦記學校那點事,一點都不社會。現在又覺得我的歌水了,還是以前搖滾好。

好多人不明白一點,我如果還是以前那個搖滾,我都沒有現在。”

對於大張偉來說,理想破滅了,人還在好好活著,這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大張偉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輕時,中國最牛逼朋克樂隊主唱的感覺。

他在新褲子樂隊表演結束後,自告奮勇上臺表演《過時》。聽不見迴響,他停下來給所有樂隊老師道歉;忘詞,彭磊帶著他唱;聽不到伴奏,張亞東親自彈琴。

表演結束,他對著所有觀眾說:“也許在你們那裡,我比新褲子有名,但在我心裡,這一直是我的偶像。”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舞臺之下,他又為自己喜歡的表演,和場內的樂評人吵做一團。採訪中他說:“我覺得這個世界新思維跟新的東西融合,這件事情比傳統重要。”

走下搖滾舞臺將近10年,他的心底仍舊沒有熄滅屬於搖滾的火,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條路上將再也不會有自己。

馬東在節目裡問他,你是否後悔當年解散樂隊。片刻的遲疑和落寞之後,他隨機切換到“藝人大張偉”的標籤下,打馬虎過去。

種種悲傷和磨難再不提一句。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這何嘗不是一個你我都會經歷的故事。年少多存夢,當理想遇到現實,我們也都經歷過磕破頭的痛苦,經歷過被現實猛烈撞擊的尷尬。

我們也都如大張偉一樣,在複雜的境遇裡堅持自己,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重新審視大張偉個人命運的變遷,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娛樂的故事,他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底色悲涼,卻又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從當年放棄美聲投入搖滾,再從朋克樂隊轉向流行,再到從樂壇走入綜藝,大張偉一直用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我們同樣如此。即便生活將我們曾經的稜角磨平。在歲月的邊角,我們依舊笑靨如花的自由綻放。就像當年大張偉與韓雪的對話一樣。

“我15歲就想過死亡。”

“那你的歌為什麼那麼開心呢?”

“因為我太痛苦了,所以寫出來的歌那麼快樂。”


大張偉:我想過死,但放棄理想後,活得輕鬆多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