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向高級幹部推薦《紅樓夢》毛澤東為何向高級幹部推薦《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古典長篇章回小說,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毛澤東喜愛讀《紅樓夢》,並且提倡幹部讀《紅樓夢》,他經常徵引《紅樓夢》中的典故來喻事說理。毛澤東不僅自己喜歡讀《紅樓夢》,還提倡高級領導幹部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讀,他生前多次督促他們讀《紅樓夢》。毛澤東透過《紅樓夢》中的藝術形象,把握其反映的封建社會衰落與更迭的規律,並從中洞察其積極的意義與希望之所在。

推動《紅樓夢》的普及

毛澤東出於自己對《紅樓夢》的熱愛,憑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運用馬列主義哲學思想作為工具進行解讀,並通過他作為領袖的巨大影響力,極大地推動了《紅樓夢》的普及。

毛澤東公開推薦《紅樓夢》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在會議上、在平時閒談中,他不止一次要求幹部讀《紅樓夢》。“把《紅樓夢》當作歷史來讀”。

1952年,毛澤東為了幫助從蘇聯回國、漢語不太好的女兒李敏提高中文水平,給她列出《紅樓夢》一書,要她讀。毛澤東還親自指導她讀《紅樓夢》,指導時,毛澤東曾為女兒背誦《紅樓夢》中的好多段落和詩詞。1954年,毛澤東在杭州對攝影記者侯波說:你要讀一讀《紅樓夢》,這本書,你要看五遍才有發言權。1959年,毛澤東在與水靜談話時,聽到水靜說讀《紅樓夢》至少要讀三遍時,毛澤東說,“讀三遍不夠,至少要讀五遍以上”。

“怎樣做一個藝術家”

毛澤東經常說,《紅樓夢》具有豐富的社會史料,而這些豐富的社會史料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體察。反之,只有深入社會生活,總結社會經驗,才能寫出有生活氣息的不朽的文學作品。

1938年4月,毛澤東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演講,論述“怎樣做一個藝術家”。他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要有“遠大理想”,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要有“良好的藝術技巧”。“中國近年來所以沒有產生偉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觀的社會原因,但從作家方面說,也是因為能完全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太少了。我們的許多作家有遠大的理想,卻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不少人還缺少良好的藝術技巧。這三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便不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毛澤東對文藝工作者講這些話,是要求他們“走馬看花不如駐馬看花,駐馬看花不如下馬看花”,以此動員文藝工作者要下一番苦功夫深入群眾、深入實踐,貼近生活,豐富經驗,充實內容形式,創造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

《紅樓夢》中的封建社會圖景

毛澤東讀《紅樓夢》,起初是為了消遣,後來一遍一遍地反覆讀,就是為了從《紅樓夢》中瞭解封建社會的歷史,並將其視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以此更深入而理性地理解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現實,指導中國的革命。他是把這本書當作一本政治、歷史書籍去讀的,從《紅樓夢》中分析中國社會變化,吸取政治營養和智慧。

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在談到17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歷史時說:“17世紀是什麼時代呢?那是中國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再過一個世紀,到18世紀的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時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個時代,就是產生賈寶玉這種不滿意封建制度的小說人物的時代。乾隆時代,中國已經有了一些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但是還是封建社會。這就是出現大觀園裡那一群小說人物的社會背景。”在17世紀的幾乎同一個時期,在西方資本主義起步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社會也在逐漸演變,即產生了新的生產關係的萌芽。這些內容,在《紅樓夢》中都有所體現,毛澤東則敏銳地發現了它們。

毛澤東透過《紅樓夢》中的藝術形象,把握其反映的封建社會現象。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在杭州和胡繩等人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時說:“《紅樓夢》中就可以看出家長制度是在不斷分裂中。賈璉是賈赦的兒子,不聽賈赦的話。王夫人把鳳姐籠絡過去,可是鳳姐想各種辦法來積攢自己的私房。榮國府的最高家長是賈母,可是賈赦、賈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毛澤東還引用《紅樓夢》裡的話“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篷窗上”,以此來說明封建社會的興衰變化,以及封建家長制的瓦解。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向幹部談《紅樓夢》的次數更多了。1961年12月20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區第一書記會議上講話時說:“《紅樓夢》不僅要當作小說看,而且要當作歷史看。它寫的是很細緻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他的書中寫了幾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統治階級,約佔十分之一,其餘都是被壓迫的。犧牲的、死的很多,如鴛鴦、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釧、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個丫鬟。秦可卿實際是自殺的,書上看不出來。賈寶玉對這些人都是同情的。”

毛澤東還說:《紅樓夢》寫“四大家族”,階級的鬥爭激烈,出了幾十條人命。這部書中所寫的統治者只有三十三人,其他三百多人都是奴隸。毛澤東還說:“講歷史不拿階級鬥爭觀點講,就講不通。”

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同哲學工作者談話時再次講了《紅樓夢》中的“護官符”,還背誦了“護官符”,並再次強調:這一段是《紅樓夢》的總綱,意在說明它點明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統治結構。書裡雖然只寫了賈府一家的衰敗史,其實是寫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封建官僚政治的衰敗史,預示了封建制度的滅亡。8月24日,毛澤東又在一次談話中說:曹雪芹在《紅樓夢》裡還是想補天,想補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紅樓夢》裡寫的卻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說是曹雪芹的世界觀和他的創作是矛盾的。

展示對光明的嚮往

由於對《紅樓夢》這部書多讀熟記,因此毛澤東在講話或寫文章時,經常提及和引用《紅樓夢》裡面的故事和情節來喻事論理,解讀當前的社會政治狀況。例如書中的很多人物因為生活在貴族家庭,生活萎靡沉淪,沒有精氣神。毛澤東曾對此比喻說:“《紅樓夢》裡兩位主角,一位是賈寶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來,這兩位都不大高明,賈寶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連吃飯、穿衣都要丫頭服侍,這種全不肯勞動的公子哥兒,無論如何是不會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臉,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瀟湘館,吐血,鬧肺病,又怎麼能夠革命呢?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青年,我們今天需要的青年是有活力、有熱情、有幹勁的革命青年。”

毛澤東是個樂觀主義者,他的一生都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他之所以推崇《紅樓夢》,在於這部現實主義名著在描寫黑暗與醜惡的時候,也展示了對光明的嚮往。

1962年8月,在中央工作會議核心小組討論中,毛澤東再次談到了古典文學和《紅樓夢》,他說:“有些小說,如《官場現形記》,光寫黑暗,魯迅稱之為譴責小說。只揭露黑暗,人們不喜歡看。《金瓶梅》沒有傳開,不只是因為它的淫穢,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雖然寫得不錯,但人們不愛看。《紅樓夢》就不同,寫得有點希望嘛。”

例如,毛澤東在通讀了多部古典小說後,與《紅樓夢》作了一番比較,認為作者對女性的態度截然不同。在絕大多數中國傳統小說裡,作者要麼把女性作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麼作為性工具的化身,他們所刻畫的這些女性都沒有靈魂、沒有個性,作為一個角色、一個生命而言,顯得貧乏而單調。只有在《紅樓夢》裡,曹雪芹刻畫的諸多女性才真正表現為人,充分呈現出社會性、獨立性、思想性,顯現豐滿而真實的性格,並且讓女性真正成為美的化身。

(來源:《學習時報》2019年3月13日第5版,作者:陳思)

監製/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碧薇 製作/王高林

覺得不錯,請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