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

作者:九峰真人

關於《紅樓夢》作者問題,歷來爭議不斷,線索也是撲朔迷離。前段時間,浙江紅學組織在論證作者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在杭州皋亭山梅園,因此處有個“水月庵”,與《紅樓夢》似乎有關聯。

"

作者:九峰真人

關於《紅樓夢》作者問題,歷來爭議不斷,線索也是撲朔迷離。前段時間,浙江紅學組織在論證作者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在杭州皋亭山梅園,因此處有個“水月庵”,與《紅樓夢》似乎有關聯。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網上圖片,非梅園水月庵)

眾所周知,小說《紅樓夢》多次提到“水月庵”這個地名。第一次出現“水月庵”是在第7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周瑞家的答應了,因說:“四姑娘不在房裡?只怕在老太太那邊呢。”丫鬟們道:“在這屋裡不是?”周瑞家的聽了,便往這邊屋裡來。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笑,見周瑞家的進來,惜春便問他何事。

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水月庵”,“列藏本”還有雙行夾批提示:“即饅頭庵”。而第十五回“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對小說中之前“水月庵”改換稱謂為饅頭庵,正如“列藏本”批語所云——“即饅頭庵”:

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當下和尚工課已完,奠過晚茶,賈珍便命賈蓉請鳳姐歇息。

《紅樓夢》中的“水月庵”與“饅頭庵”的關係,讀者一目瞭然爛熟於心。俞長壽先生在上海朋友處看到一本《牟山詩抄》,上邊有曹寅的詩《饅頭亭吟》。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初,江寧織造曹寅攜同孫鳳儀等四個南京文人到杭州拜訪文友洪昇,共同遊覽梅園,當時梅花已盡,桃花盛開,曹寅寫下了一首《饅頭亭吟》:

五兄驅馬觀桃花,偶遇梅園水月庵

仙翁舍寒園淒涼,桑梓殘碑斜塘岸。

"

作者:九峰真人

關於《紅樓夢》作者問題,歷來爭議不斷,線索也是撲朔迷離。前段時間,浙江紅學組織在論證作者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在杭州皋亭山梅園,因此處有個“水月庵”,與《紅樓夢》似乎有關聯。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網上圖片,非梅園水月庵)

眾所周知,小說《紅樓夢》多次提到“水月庵”這個地名。第一次出現“水月庵”是在第7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周瑞家的答應了,因說:“四姑娘不在房裡?只怕在老太太那邊呢。”丫鬟們道:“在這屋裡不是?”周瑞家的聽了,便往這邊屋裡來。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笑,見周瑞家的進來,惜春便問他何事。

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水月庵”,“列藏本”還有雙行夾批提示:“即饅頭庵”。而第十五回“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對小說中之前“水月庵”改換稱謂為饅頭庵,正如“列藏本”批語所云——“即饅頭庵”:

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當下和尚工課已完,奠過晚茶,賈珍便命賈蓉請鳳姐歇息。

《紅樓夢》中的“水月庵”與“饅頭庵”的關係,讀者一目瞭然爛熟於心。俞長壽先生在上海朋友處看到一本《牟山詩抄》,上邊有曹寅的詩《饅頭亭吟》。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初,江寧織造曹寅攜同孫鳳儀等四個南京文人到杭州拜訪文友洪昇,共同遊覽梅園,當時梅花已盡,桃花盛開,曹寅寫下了一首《饅頭亭吟》:

五兄驅馬觀桃花,偶遇梅園水月庵

仙翁舍寒園淒涼,桑梓殘碑斜塘岸。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從古人寫詩的基本要求的角度講,詩文的內容,不能衝犯標題,比如命題為“詠柳”,那麼詩詞中就不能再用“柳”字,必要時可以用“章臺”借代,也可以用“楊”或者其他花木渲染。直觀的例子就是我們《紅樓夢》中的關於“白海棠”和“詠紅梅”群芳題詩遊戲,在寫海棠時,“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用梨花體現“白”,用梅花表達形態,眾人六首律詩都沒有直接出現“海棠”字樣,同樣,“詠紅梅”遊戲也沒有衝犯現象。曹寅的詩中“岸”字今天讀第四聲,而按照吳語讀音是第二聲,符合平聲要求。

從詩歌創作的要求角度考慮,梅園的“水月庵”與“饅頭亭”就有同義詞之理了。事實上,經實地考察和資料查詢,梅園裡不是“水月庵”,而是“水月亭”,那麼這裡就可以做個判斷:曹寅在寫這首詩時,由於韻腳需要,將“水月亭”改為 “水月庵”,題名用“亭”字則避開詩文重複又體現原意,而用“饅頭亭”則是用了 《紅樓夢》中 “水月庵”與“饅頭庵”同義的典故。這對於《紅樓夢》創作的時間,是有斷代意義的證據。因為“水月”與“饅頭”同義,這個典故很罕見,目前只在《紅樓夢》中發現。

曹寅就不用多介紹,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逝於揚州。而《饅頭亭吟》,則由孫鳳儀編纂在《牟山詩抄·外埠》,也是成書於康熙年間。在《牟山詩抄·外埠》中,還收錄了當日幾人賞桃花後曹寅的另外一首詩——《皋亭觀桃飲不留湯》:

皋亭桃花世無雙,千畝紅妝十里香。

椿葉餛飩不留湯,味美醉神跨長江。

"

作者:九峰真人

關於《紅樓夢》作者問題,歷來爭議不斷,線索也是撲朔迷離。前段時間,浙江紅學組織在論證作者問題時,注意力集中在杭州皋亭山梅園,因此處有個“水月庵”,與《紅樓夢》似乎有關聯。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網上圖片,非梅園水月庵)

眾所周知,小說《紅樓夢》多次提到“水月庵”這個地名。第一次出現“水月庵”是在第7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周瑞家的答應了,因說:“四姑娘不在房裡?只怕在老太太那邊呢。”丫鬟們道:“在這屋裡不是?”周瑞家的聽了,便往這邊屋裡來。只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笑,見周瑞家的進來,惜春便問他何事。

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水月庵”,“列藏本”還有雙行夾批提示:“即饅頭庵”。而第十五回“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對小說中之前“水月庵”改換稱謂為饅頭庵,正如“列藏本”批語所云——“即饅頭庵”:

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當下和尚工課已完,奠過晚茶,賈珍便命賈蓉請鳳姐歇息。

《紅樓夢》中的“水月庵”與“饅頭庵”的關係,讀者一目瞭然爛熟於心。俞長壽先生在上海朋友處看到一本《牟山詩抄》,上邊有曹寅的詩《饅頭亭吟》。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初,江寧織造曹寅攜同孫鳳儀等四個南京文人到杭州拜訪文友洪昇,共同遊覽梅園,當時梅花已盡,桃花盛開,曹寅寫下了一首《饅頭亭吟》:

五兄驅馬觀桃花,偶遇梅園水月庵

仙翁舍寒園淒涼,桑梓殘碑斜塘岸。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從古人寫詩的基本要求的角度講,詩文的內容,不能衝犯標題,比如命題為“詠柳”,那麼詩詞中就不能再用“柳”字,必要時可以用“章臺”借代,也可以用“楊”或者其他花木渲染。直觀的例子就是我們《紅樓夢》中的關於“白海棠”和“詠紅梅”群芳題詩遊戲,在寫海棠時,“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用梨花體現“白”,用梅花表達形態,眾人六首律詩都沒有直接出現“海棠”字樣,同樣,“詠紅梅”遊戲也沒有衝犯現象。曹寅的詩中“岸”字今天讀第四聲,而按照吳語讀音是第二聲,符合平聲要求。

從詩歌創作的要求角度考慮,梅園的“水月庵”與“饅頭亭”就有同義詞之理了。事實上,經實地考察和資料查詢,梅園裡不是“水月庵”,而是“水月亭”,那麼這裡就可以做個判斷:曹寅在寫這首詩時,由於韻腳需要,將“水月亭”改為 “水月庵”,題名用“亭”字則避開詩文重複又體現原意,而用“饅頭亭”則是用了 《紅樓夢》中 “水月庵”與“饅頭庵”同義的典故。這對於《紅樓夢》創作的時間,是有斷代意義的證據。因為“水月”與“饅頭”同義,這個典故很罕見,目前只在《紅樓夢》中發現。

曹寅就不用多介紹,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逝於揚州。而《饅頭亭吟》,則由孫鳳儀編纂在《牟山詩抄·外埠》,也是成書於康熙年間。在《牟山詩抄·外埠》中,還收錄了當日幾人賞桃花後曹寅的另外一首詩——《皋亭觀桃飲不留湯》:

皋亭桃花世無雙,千畝紅妝十里香。

椿葉餛飩不留湯,味美醉神跨長江。

曹寅詩中竟然引用了《紅樓夢》典故

是日,同行幾人皆有吟詠,如洪昇的《半山桃花》,孫鳳儀本人的《四寶桃花雞》,都收錄在《牟山詩抄·外埠》中。

曹寅在詩中採用《紅樓夢》的典故,足可以證實兩個問題:1.《紅樓夢》絕非乾隆年間創作,而是康熙年間作品。《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中的甲戌年是康熙年間的1694年,而曹寅等人的詩恰好作於甲戌年的下一年。2.儘管曹寅之孫曹雪芹著《紅樓夢》的說法是荒謬的,但曹寅與《紅樓夢》還是存在無法割裂的聯繫。

由此可見,主流紅學把《紅樓夢》認定為乾隆時期作品,就無法解釋“水月庵”與《饅頭亭吟》的巧合現象。一部作品,我們如果不能準確把握創作年代,就去闡述作品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很難接近作品思想內涵的。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