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喊”企業晒年報 月底前必須完成

合作社 投資 社會保險 高峰 黃河新聞網朔州頻道 2017-06-19

“要不是及時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我可是攤上大事了!”6月15日,提起兩個月前的遭遇,蒲縣某合作社理事長張先生仍然心有餘悸。張先生所說的“大事”,發生在今年4月18日。那天一早,他心急火燎地來到了臨汾蒲縣工商局企業監管股,問詢工作人員,“合作社怎麼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原來,根據規定,企業應當於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報送上一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逾期不報者,或是年報信息弄虛作假者,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向社會公示。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將進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

全省應參加2016年度年報企業數為444682戶,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報企業數為356932戶,企業平均年報公示率為80.23%。這就意味著,仍有一部分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專社像張先生一樣,不瞭解年報規定或是不熟悉具體操作方式,即將面臨逾期不年報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2015年7月16日,在洪洞縣城古槐北路從事家電批發零售生意的張先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上游供貨商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發現張先生的門市部被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中止了供貨合同,暫停向其發貨。

“怎麼回事啊?我們的家電門市部已經開了六七年了,好不容易堅持到現在,是不是你們搞錯了?”掛斷電話後,張先生焦急地來到洪洞縣工商部門詢問,他不明白門市部怎麼會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洪洞縣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進行查看,發現張先生的家電門市部沒有按照規定期限報送2013、2014年度的年報,因此被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工作人員為張先生詳細介紹了國家商事制度改革的新舉措和新規定,根據“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要求,個體工商戶有了失信記錄也會受到聯合懲戒。

同時,工作人員告訴張先生,個體工商戶被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後,是不能隨便刪除的,不過改正後可以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平時只忙於做生意,沒想到逾期未年報竟然有這麼大影響,以後我們一定按時年報,不能再讓信用受損!”張先生對逾期未年報追悔莫及。

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指導幫助下,張先生及時進行了年報補報,公司被移出了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上游供貨商也跟張先生的門市部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但門市部的信用記錄還是留下了一個無法消除的瑕疵。

無獨有偶。蒲縣某合作社理事長張先生也有了相似的遭遇——合作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蒲縣工商局工作人員經過了解得知,張先生和其餘4人在蒲縣西平垣註冊設立了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2016年4月曾經接到過工商執法人員督促其年報的通知,他把年報的事情交給了弟弟,不知道什麼原因,弟弟把年報給耽誤了。

“2016年,我經營的合作社向信用社申請了30萬的貸款,現在貸款下來了,信用社卻拒絕撥付,原因是合作社在經營異常名錄中。”張先生介紹,合作社一直等這筆貸款下來買母牛,已經跟另外一個合作社簽訂了購牛合同,現在錢不到位,合同也履行不了,把他給急壞了。

隨後,工作人員根據張先生攜帶的財務報表,指導他現場進行了2015年度補報公示,並打印出了年度報告書。核查後,工作人員為他的合作社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當日,信用社就將30萬的貸款撥至合作社的賬戶,解了燃眉之急。

據瞭解,一旦企業被列入異常名錄,將會“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在融資、擔保等方面都會受到限制,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將會長期存在。

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嚴重影響企業信譽,正常經營活動也將受到影響。企業在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而企業信用也將會受到公眾質疑。滿3年仍未履行公示義務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向社會公示。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6月15日,記者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在主頁面看到“企業信用信息”“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3個按鈕。輸入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註冊號,企業是否具有信用汙點便可暢通查詢。

那麼,上“黑榜”的企業如何申請移出?

年檢改年報,門檻看似放寬,實則監管更嚴。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可向登記機關提出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不過,即使從異常名錄中移出,也會留下曾經異常的記錄痕跡。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自列入之日起3年內依法履行公示義務的,可以向作出列入決定的工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移出的具體情形有:因未在1月1日至6月30日報送年度報告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後;因未在即時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示、在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內仍未公示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履行公示義務後;因工商部門依法開展抽查或者根據舉報進行核查查實,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更正其公示信息後;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或者企業提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聯繫。

據瞭解,今年5月25日至7月31日,省工商局對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開展定向抽查,抽查比例為實行年報以來至2016年12月31日,有2次(含)以上進入異常名錄或連續2年在異常名錄企業總數的10%,僅1次進入異常名錄企業總數的5%,實現對企業“一次抽查、全面體檢”。

“按照往年慣例,部分企業會選擇在最後幾天集中報送,這就導致擁堵、網絡繁忙,報送出現失敗等異常情況。”省工商局企業監管處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各類市場主體要抓緊時間上報,避免後期扎堆上報引起網絡擁堵。可以選擇錯峰報送,如選擇上班前的早上、下班後的晚上,避開高峰,報送可以相對順暢一些。

企業可以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西)(http://sx.gsxt.gov.cn/index.jspx)後,點擊“企業信息填報”,按照要求填寫年報公示內容,保存、提交併公示。完成後,可進行自主查詢是否已完成公示。

企業年報需要填寫以下內容:企業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東或者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企業網站以及從事網絡經營的網店的名稱、網址等信息;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對外提供保證擔保、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淨利潤、納稅總額信息;企業參保險種、參保人數和單位繳費基數、實際繳費金額、累計欠繳金額社保信息;企業主營業務活動、女性從業人員、企業控股情況、分支機構隸屬母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統計信息。(記者 許晶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