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學歷的農民,成功探索“公司+合作社”模式,年純收入6千萬

蘇景龍,35歲,孫吳縣孫吳鎮新興村農民,中專學歷。目前擁有三家企業,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農民實業家、致富帶頭人。

2001年,蘇景龍於北安農校畢業後,回鄉跟著父親學習,立志當一個具有現代理念的新型農民。2004年,曾榮獲“全國產糧大戶”稱號的父親突發中風,家中9000多畝耕地管理重擔落在了蘇景龍身上。重壓下的他,苦學管理知識和實踐經驗,很快琢磨出了一套耕田種地的先進模式。他秉承了父親吃苦耐勞的作風,與員工一起摸爬滾打。那一年,他管理的9200畝農作物產量好過往年。其中2800畝小麥,產量達到40多萬公斤,純收入8萬元;6500畝大豆,產量達到57萬公斤,收入達136.8萬元。

中專學歷的農民,成功探索“公司+合作社”模式,年純收入6千萬

小麥種植

蘇景龍看到近年來農業優惠政策陸續出臺,更加增強了他的創業信心。2007年,他註冊成立了鑫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年銷售籽種1000餘噸,當年營利達40餘萬元。蘇景龍不僅利用自家配套農機具幫助貧困村民無償代耕,而且幫助村民銷售糧食。2009年,他在北孫吳村新建了一處佔地2萬餘平方米的糧食收購點,註冊成立了孫吳縣鑫農(格翔)經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不但銷售自家的糧食,還為村民們代儲售糧,給本村30餘名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在公司打工的農民一個銷售季節人均增收達2萬餘元。

中專學歷的農民,成功探索“公司+合作社”模式,年純收入6千萬

大豆種植

蘇景龍不斷探索帶領村民從傳統單一的種植業生產,向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之路。2014年,他牽頭與5戶農民組建了孫吳縣新興現代農機合作社,動員104戶農民入社,整村流轉新興村土地和周邊村屯土地3萬餘畝。現有固定資產5500萬元,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固定員工40人。合作社設置市場經營部、農業生產部、倉儲物流部和計劃財務部,成為一家集農機服務、生資經銷、規模種植、良種繁育、糧食收儲加工和貿易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他投入資金2億元,先後建設了烘乾塔3座,日處理能力2300噸;固態鋼板式平房倉7個,倉儲能力達到30萬噸,晾晒地坪11萬平方米,電子地上衡2座,辦公用房3500平米;鐵路專用線450米,鐵路站臺2.2萬平方米;公司現有大型農機具50餘臺套,機務、廠務棚1.2萬平方米;農作物規模種植面積7.5萬畝,國家臨儲糧20萬噸,糧食貿易12萬噸。

中專學歷的農民,成功探索“公司+合作社”模式,年純收入6千萬

烘乾塔

為了打造企業品牌,蘇景龍多次外出考察,成功與貴州開霖經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利用規模種植、倉儲場地、鐵路專用線的優勢,就化肥灌裝、銷售和糧食種植、收購、倉儲、加工等項目與開霖集團達成合作。開霖集團投入資金1.5億元用於糧食收購,同時,集團為合作社免費提供一系列的農用物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蘇景龍利用公司廠庫房可倉儲糧食的優勢,與國家中儲糧趙光分公司進行合作,收購溼玉米35萬噸,烘乾25萬噸;收購商品大豆2000噸,回收大豆種子華江4號等品種1000噸。成功探索了“公司+合作社”的經營模式,2015年實現純收入6000萬元,為農民提供了20個用工崗位,臨時用工每日高達300餘人。

蘇景龍總是懷揣夢想,總能讓夢想變成現實、讓現實超越夢想。經過反覆考察論證,他制定了下步發展規劃,引導更多分散的農戶入社、完善生產設施、擴大產銷對接,把農機合作社建成省級規範社;計劃將種植面積發展到10萬畝,發展一定面積的旱麻和水稻;建設年加工能力10萬噸的酒精加工廠;玉米加工與貿易量達50萬噸;在原有合作項目基礎上,再與貴州開霖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簽訂2萬噸的大豆訂單,發揮好公司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帶動作用。

“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蘇景龍深知,今天取得的一點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今後,他要把黨和人民對他的厚愛和關懷化作創業的動力,帶動更多農民創業致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