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說起劉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到底是誰,因為他的名氣被同時期的紀曉嵐與和珅完美蓋過,但是說起他的別稱“劉羅鍋”,想必很多人就啞然失笑。這就跟大部分人不知道紀昀是誰,但一聽紀曉嵐紀大煙袋就眉飛色舞一個道理。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別稱蓋過本名的大清“濃墨宰相”劉墉。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劉墉出生於官宦世家,隸屬名門望族。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棨曾擔任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勳則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官至宰相,諡號文正。所以從小就在濃厚的書香氛圍中成長,接受過良好的文學教育和思想教育,這也為他今後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做了良好的鋪墊。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劉墉之父劉統勳

乾隆十六年,31歲的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指由於封建制度下,祖輩、父輩的地位而使得子孫後輩在入學、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舉人身份參加了會試和殿試,並取得了二甲第二名進士的優秀成績,隨即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館擔任編修,不久又右遷為侍講,劉墉也不負眾望,正式步入家族的事業,開始了宦海沉浮的一生。

雖然在此並沒有列舉具體事件來刻畫劉墉的為人,但是從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和長大後取得成就來看,二者是成正比的,即使裡面也含有一些“拼爹”因素,然而舉人到進士的這一步全然是他個人努力的成果。那麼我們不難得出步入仕途之前的劉墉確實志向遠大,能力過人。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劉墉

那麼在他跟隨父輩們的步伐過程中又如何呢?四個字——宦海沉浮。

原本順風順水的仕途卻在乾隆二十年十月出現了一點小插曲,上次因為他父親的恩蔭,所以劉墉在求學路上快人一等,然而這次卻因為父親劉統勳辦理軍務失宜下獄,自己也受到了牽連懲治。後來劉統勳父子雖然得到寬釋,但是劉墉卻被降為翰林院編修。

同年,劉墉被外放為地方官,從此開始了長達20餘年地方官生涯,然而政績出色的他,先後從安徽學政、江蘇學政升遷為太原知府。在擔任地方官的第14年,他再次因為父親的緣故被重新起用,授予江寧知府。

劉墉十分珍視這次機會,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務,為政公正清廉,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認可。20年無怨無艾的付出,其中一些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許。而這段小插曲所向我們展示的也是劉墉為人骨氣十足、不甘落後、敢於拼搏的優良品格。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而此後的幾年間,劉墉的仕途也是由於各種原因起起落落。所幸的是乾隆四十七年,劉墉終於在地方熬出了頭,這一年,他被奉調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在南書房行走。

可是,誰又能想到仕途的轉折點也是他另外一個人格的暴露點。

據史書記載,面對當時不可一世的和珅,劉墉並非像電視劇演的那樣針鋒相對,反而也是和群臣一樣表現出消極閃避的態度,甚至有時還得做到幾分阿諛奉承,最多表現的不算同流合汙而已。當然這也怪不得劉墉,我們不能現在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過去的事情,彼時的從眾心理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巧妙避開和珅的鋒芒,以便來日方長的將來鬥爭。所以這一時期的劉墉本質上還是那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然而,可能是習慣了地方官吧,調回中央的劉墉卻在今後的事件裡錯誤不斷,先是因為洩露了皇帝的談話內容而被申飭;接著是負責的鄉試發生賄賂案受到彈劾;而後是對於自己部下的失職行為不給予糾正而降職,然而這只是開始,接著又是因為擔任鄉試主考官期間,安排失策導致批卷草率,嚴重影響了鄉試質量,為人所詬病;推舉才能庸劣的戴世儀出任知府;還被皇帝指責向來不肯真心實意做事,幹活懶散。

所以這一時期的劉墉經歷如此種種不順遂,似乎是變了另一個人似的,帶給後人更多的是一個錯誤不斷、無能的庸官形象。

可是,單憑這一時期的錯誤是無法遮蔽他之前的那些光芒的,何況晚年時期的他也挽回一些顏面,尤其是在跟比自己小近30歲的和珅鬥爭中,時年耄耋的劉墉再次展現出不畏權勢的一面,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然後奏報朝廷。

然而公道的說,此時的乾隆皇帝已是“龍馭上賓”,駕鶴西遊,已官拜體仁閣大學士的劉墉才積極參加了對和珅案件的處理,並在其中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此時已屆八十高齡的劉墉顯然已經混成了人精,沒有和珅的下臺,沒有新皇的首肯,劉墉未必勇於衝在前方當炮手。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與電視劇中相去甚遠

和珅

嘉慶隨即處死和珅,為朝廷除去了一個心頭大患,為老百姓減輕了賦稅的壓力。同一時期,他也喜提“劉羅鍋”這個稱號,當時劉墉80多歲了,人一老了,背也就駝了,嘉慶帝開玩笑的稱其為劉駝子,自此才有了劉羅鍋的稱號。也有另一種說法,劉墉常年低頭彎腰練習書法導致了駝背現象,但無論如何,年輕時的劉墉是絕無駝背症狀和劉羅鍋這個外號的,這一點姜緯堂先生早在1996年的時候就曾經在《北京晚報》上專門撰文《劉墉綽號“羅鍋”考》指出過。

和珅案後的第五年,劉墉於自己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從劉墉去世後所追贈的官職和賜封的諡號不難看出嘉慶帝對他為人的崇高評價和平生政績的高度認可。

所以,對於歷史人物評價,最忌諱的就是脫離具體事件,單方面評價人品。如果不能做到結合客觀事實,考慮功過參半,那麼無論讀者再怎麼客觀公正,也會被筆者的內容帶偏,形成一個有失偏頗的看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綜合劉墉的一生不難發現,雖然他在復調回京的那段時期確實是做的不盡人意,但是依照功過論的話,相比於他犯錯的表現,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因此受到他恩澤的老百姓會更多的想到他為官清廉、奉公執法的好形象。

此外,我們的視線脫離官場,還會發現劉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尤其是在書法上造詣匪淺,是名極一時的大書法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