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唐人街》海報,1974

而對中國院線電影而言呢,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一部正統的“黑色電影”在院線上映(電影節除外)。如果把2017年引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的《調音師》、國產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算作跟黑色電影的話,那也算黑色電影跟中國大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唐人街》海報,1974

而對中國院線電影而言呢,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一部正統的“黑色電影”在院線上映(電影節除外)。如果把2017年引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的《調音師》、國產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算作跟黑色電影的話,那也算黑色電影跟中國大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國產《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色調、敘述結構以及落魄偵探的偵破線上都多少吻合了黑色電影(或者說具備了黑色電影的氣質),可笑的是,我們國內很多“業內人士”竟然能在沒看懂結構、不瞭解半點黑色電影史的情況下就對電影評頭論足,“勇氣”實在讓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我們總歸是倒著接觸黑色電影的,於是我們的整個電影史學習也是個倒敘:先看跟黑色掛邊的片子,再“新黑色電影”,再經典黑色電影,再早期黑色電影。

這種倒敘也許是好事,它避免了國外發展黑色電影的盲目追捧與懷舊階段,它讓我們上來就有一個成熟全面的學習環境。只是,這種優勢什麼時候能轉化成我們的作品呢?

五、我們有黑色電影嗎?

把港澳臺電影全算上,答案是肯定的!剛才提到過本人的觀影經歷從九十年代開始,那麼,那個時代看的都是什麼呢?

沒錯,是港產槍戰警匪片,從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到後來杜琪峰的《槍火》、《黑社會》,再到麥兆輝的《無間道》,這些電影自然卡不上所有美國黑色電影的特點,而切過多的商業包裝以及倫理價值觀阻礙了電影的藝術性,但他們絕對具備了構成中國黑色電影的潛質與能力,他們也完全可以作為孵化中國黑色電影的溫床!可惜的是,這些電影沒有了下文,還沒等發揮到極致便已經消亡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唐人街》海報,1974

而對中國院線電影而言呢,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一部正統的“黑色電影”在院線上映(電影節除外)。如果把2017年引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的《調音師》、國產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算作跟黑色電影的話,那也算黑色電影跟中國大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國產《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色調、敘述結構以及落魄偵探的偵破線上都多少吻合了黑色電影(或者說具備了黑色電影的氣質),可笑的是,我們國內很多“業內人士”竟然能在沒看懂結構、不瞭解半點黑色電影史的情況下就對電影評頭論足,“勇氣”實在讓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我們總歸是倒著接觸黑色電影的,於是我們的整個電影史學習也是個倒敘:先看跟黑色掛邊的片子,再“新黑色電影”,再經典黑色電影,再早期黑色電影。

這種倒敘也許是好事,它避免了國外發展黑色電影的盲目追捧與懷舊階段,它讓我們上來就有一個成熟全面的學習環境。只是,這種優勢什麼時候能轉化成我們的作品呢?

五、我們有黑色電影嗎?

把港澳臺電影全算上,答案是肯定的!剛才提到過本人的觀影經歷從九十年代開始,那麼,那個時代看的都是什麼呢?

沒錯,是港產槍戰警匪片,從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到後來杜琪峰的《槍火》、《黑社會》,再到麥兆輝的《無間道》,這些電影自然卡不上所有美國黑色電影的特點,而切過多的商業包裝以及倫理價值觀阻礙了電影的藝術性,但他們絕對具備了構成中國黑色電影的潛質與能力,他們也完全可以作為孵化中國黑色電影的溫床!可惜的是,這些電影沒有了下文,還沒等發揮到極致便已經消亡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英雄本色》海報,1984(我們不難從這些港產片看出黑色電影的影子)

再往前找,中國大路有沒有黑色電影呢,當然有!85年的《夜半歌聲》,80年的《戴手銬的旅客》都是毫不遜色的黑色電影,然而,那也是曇花一現就沒了。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唐人街》海報,1974

而對中國院線電影而言呢,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一部正統的“黑色電影”在院線上映(電影節除外)。如果把2017年引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的《調音師》、國產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算作跟黑色電影的話,那也算黑色電影跟中國大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國產《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色調、敘述結構以及落魄偵探的偵破線上都多少吻合了黑色電影(或者說具備了黑色電影的氣質),可笑的是,我們國內很多“業內人士”竟然能在沒看懂結構、不瞭解半點黑色電影史的情況下就對電影評頭論足,“勇氣”實在讓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我們總歸是倒著接觸黑色電影的,於是我們的整個電影史學習也是個倒敘:先看跟黑色掛邊的片子,再“新黑色電影”,再經典黑色電影,再早期黑色電影。

這種倒敘也許是好事,它避免了國外發展黑色電影的盲目追捧與懷舊階段,它讓我們上來就有一個成熟全面的學習環境。只是,這種優勢什麼時候能轉化成我們的作品呢?

五、我們有黑色電影嗎?

把港澳臺電影全算上,答案是肯定的!剛才提到過本人的觀影經歷從九十年代開始,那麼,那個時代看的都是什麼呢?

沒錯,是港產槍戰警匪片,從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到後來杜琪峰的《槍火》、《黑社會》,再到麥兆輝的《無間道》,這些電影自然卡不上所有美國黑色電影的特點,而切過多的商業包裝以及倫理價值觀阻礙了電影的藝術性,但他們絕對具備了構成中國黑色電影的潛質與能力,他們也完全可以作為孵化中國黑色電影的溫床!可惜的是,這些電影沒有了下文,還沒等發揮到極致便已經消亡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英雄本色》海報,1984(我們不難從這些港產片看出黑色電影的影子)

再往前找,中國大路有沒有黑色電影呢,當然有!85年的《夜半歌聲》,80年的《戴手銬的旅客》都是毫不遜色的黑色電影,然而,那也是曇花一現就沒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

星期五言:“黑色電影”雖是脫胎於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類別,卻有一個漂亮的法國名字:Film noir(這個名字至今沒有英文替代)。它是由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電影評論家提出的,這多少體現出了早期黑色電影的受眾群偏重歐洲人這一特點。

我們這裡說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廣義上的,它縱向分三個階段:早期黑色電影時期(1940-1950)、經典黑色電影時期(1950-1960)以及新黑色電影時期(1970至今)。橫向它的產出又以美國好萊塢為中心,向歐洲、南美乃至亞洲擴展。要從電影史的角度研究黑色電影,那絕對是個龐大的工程,絕對需要深厚的文學、歷史以及電影理論功底,非筆者學識素養所及,因此本人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麼學習黑色電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能從自己的片單裡牽出一條線來,便會發現:黑色電影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條學習、打破、反思、再創造之路!


一、什麼才是黑色電影?

要想對廣義上的黑色電影做出統一的概念來,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從縱向的角度,黑色電影發展至今其所依賴的社會背景以及觀眾的觀影經驗始終是在變化的。橫向更不用說,每個國家和地域乃至導演的背景經歷都不盡相同,其黑色電影也因此不盡相同。

但要總結黑色電影的特點與共性就不難了,它的風格實在太鮮明瞭——陰暗潮溼的色調、懸疑凶殺的故事線、半吊子偵探+蛇蠍美女的人設結構、悲觀的社會情緒…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愛人謀殺》海報,1944(這部電影被公認為最早成熟的黑色電影之一)

很奇怪,後世那些受黑色電影影響的導演,他們拍此類電影無論批判反思也好、懷念致敬也罷,都墨守著以上風格特點,墨守著黑色電影這一類別。這也足以證明黑色電影在電影史裡的地位與重要性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雙倍賠償》劇照,1944(早期最著名的黑色電影之一)

二、黑色電影的縱向演變與橫向擴展

這些特點具體到黑色電影史的每個階段又各不相同,其引起的觀影效果和社會評論也大相徑庭——

比如說在黑色電影初期,也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這種拍攝特點出來的電影對好萊塢那簡直就是一種顛覆:沒人能接受電影全是黑夜與下雨天,更沒人能接受非大團圓或沒有沒有楊善除惡的悲觀結局,甚至有的明星看過黑色電影劇本後暴跳如雷:“主角怎麼會是個反角或小人物呢!”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而到了五十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時期,那些黑色電影搖身一變成了美國的主流時尚片甚至是票房保證。那些經典段落和色調對觀眾再不是讓人震驚了,而是約定俗成的熟悉感與時尚,黑色電影明星也應運而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死吻》(1955)堪稱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巔峰之作,男女演員也幾乎成了“黑色明星”的代言人!

當然這跟影評家的追捧以及好萊塢的宣傳策劃是分不開的,但我更青睞於“黑色電影是二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後的產物”這一說法,這一文化社會背景滿足了社會觀眾的潛在需求,讓他們從潛意識的層面產生共鳴。

然而,過度的明星炒作與概念複製,加之美國時代背景的轉變讓經典黑色電影如同快餐般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收場了,其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之久。1955年《日落大道》中的情節似乎是好萊塢這一現象的最好反應與預示。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日落大道》海報,1955(電影演繹了一個過氣女星走向崩潰的全過程)

到了七十年代,美國一批新導演開始重新反思與發掘黑色電影的價值。相比於早期那批在片場野路子混出來的導演(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等)而言,新黑色電影導演接受了更加正統與專業的電影藝術薰陶,他們拍電影的態度更加學術化與歷史觀了,如波蘭斯基、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等。

在美國七十年代早期出現了兩部偉大的新黑色電影:一部《唐人街》,一部《漫長的告別》。兩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致敬與懷舊,後者是在批判與顛覆。

兩部電影的出現預示著黑色電影的一個發展趨勢——越發向多元、多角度、多價值觀的複雜方向發展開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漫長的告別》在沿襲了黑色電影特質的同時,對黑色電影加以了嚴肅的批判,其影片也絕對是個性化十足、拍攝手法高超!而提到這部電影的批判與顛覆就不能不提35年後的另一部電影:賈木許的《破碎之花》。相比《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對黑色電影顛覆批判的更加徹底,可做黑色電影的對立教材來看。

在這之後二十年裡,很多美國電影可能劃歸不到黑色電影的類別,但它們受到了黑色電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如黑幫題材的《教父》,如賽博朋克式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如末日電影《終結者》等等。注意這些電影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對社會的悲觀情緒,對陰暗色調的痴迷,以及對偵破行為虛無性的嘲諷...

黑色電影的這種發散裝的態勢不單是縱向的,它無聲無息地在世界各地滋生著,從法國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再到印度的歌舞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這部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不難看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對黑色電影的關切度與痴迷

到了二十一世紀前後,“黑色”幾乎上升到了百花齊鳴的態勢,儘管那些昔日經典黑色電影中的“過場爵士樂”在新型犯罪偵破片中已不復存在(隨之替換上了前衛的搖滾樂),但你會看到大衛·芬奇在《搏擊俱樂部》裡用講故事的結構模擬黑色電影,你會看到大衛·林奇在《迷失的高速公路》裡用對經典黑色電影的模仿向其致敬,當然還有羅德里格茲《罪惡之城》裡蛇蠍美女的標準黑色樣板...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從《迷失的高速公路》(1997)裡你能看到無處不在的向黑色電影致敬的影子

所有這一切都印證著黑色電影對整個電影史所起的擴展與延伸作用。

三、黑色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到底是什麼在滋生和刺激黑色電影的創造與再創造,又是什麼決定了黑色電影變與不變的特性。我想這得從三方面來解讀——

1、時代背景

我們能從美國黑色電影的發展中看到一條清晰時代背景發展線,我們在此分別用不同時期的三部電影來做例——

1955年的《死吻》是部典型建立在二戰後、經濟蕭條以及冷戰時代背景下的黑色電影,於是你會在電影中看到或感受到無處不在的被幽禁,被監視,被核輻射的恐慌;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死吻》劇照,1955

而1973年的《漫長的告別》則少了許多政治上的嚴肅性,取而代之的是嬉皮士風格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劇情也在悲觀的基礎上多了些許荒誕,顯然,這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換成了那些反越戰、性解放、女權、種族運動...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漫長的告別》劇照,1946(居中的人物以及對話方式換成了嬉皮風,吻合了時代背景)

《七宗罪》上映在1995年,這時的美國,儼然那些冷戰思維已經淡化,隨之而來的是更微觀更情緒化的底層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百姓對美國夢的質疑、對宗教末日的恐慌、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無處不在的監視焦慮等等,而電影所有的悲觀情緒以及犯罪形式都是圍繞這些時代背景展開。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七宗罪》劇照,1995

2、電影政策

國家電影政策自然對黑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電影業的一項重要改革:“電影分級制度”取代了《海斯法典》——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海斯法典”百度截圖

後者“海斯法典”一刀切規定了電影中什麼能露什麼不能露,什麼價值觀能表達什麼不能表達,而分級制度只是限制了觀看者的年齡,創作者再也不用為尺度和意識形態所束縛,這一點直接決定了“新黑色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3、觀眾的欣賞理念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存在“觀眾智商低”這回事,存在的只有“導演和編劇乃至電影從業者智商低”這一事實。沒有多元化和開放的電影環境,沒有學習參照與借鑑,你就把庫布裡克關裡面他也照樣變成白痴!因此談“觀眾的欣賞理念與電影發展的關係”這是個偽命題,電影藝術性高了,放映普及了,觀眾的欣賞水準也自然高了,理念也自然前衛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美國分級制度圖標與百度截圖

四、我們的黑色電影觀賞之路

我們(這裡指的是中國大眾)對黑色電影的接觸應該大多是“倒敘”(這點也算跟早期黑色電影的倒敘結構卡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

建國前的四十年代,我們忙著抗戰,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東西呢,更別說引進美國黑色電影了;建國後的三十年,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看到國外電影了;再接下來是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開始有些盜版(部分為正版)錄像帶被引進市面,這其中包括一些恐怖片、科幻片、情色片,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這些盜版帶讓我們跟“黑色電影”做了個擦肩。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終結者》類的末日科幻片是黑色電影理念的延伸

本人的觀影經歷有記憶的該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真正接觸的第一部正統黑色電影該是《七宗罪》,這也是兩千年後的事情了,處於對此種犯罪題材風格的喜歡,後來有找到《教父》、《唐人街》,進而又找到經典黑色電影時期的那些黑白片……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唐人街》海報,1974

而對中國院線電影而言呢,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一部正統的“黑色電影”在院線上映(電影節除外)。如果把2017年引進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9年的《調音師》、國產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算作跟黑色電影的話,那也算黑色電影跟中國大眾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這部國產《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色調、敘述結構以及落魄偵探的偵破線上都多少吻合了黑色電影(或者說具備了黑色電影的氣質),可笑的是,我們國內很多“業內人士”竟然能在沒看懂結構、不瞭解半點黑色電影史的情況下就對電影評頭論足,“勇氣”實在讓人震驚!

不管怎麼說,我們總歸是倒著接觸黑色電影的,於是我們的整個電影史學習也是個倒敘:先看跟黑色掛邊的片子,再“新黑色電影”,再經典黑色電影,再早期黑色電影。

這種倒敘也許是好事,它避免了國外發展黑色電影的盲目追捧與懷舊階段,它讓我們上來就有一個成熟全面的學習環境。只是,這種優勢什麼時候能轉化成我們的作品呢?

五、我們有黑色電影嗎?

把港澳臺電影全算上,答案是肯定的!剛才提到過本人的觀影經歷從九十年代開始,那麼,那個時代看的都是什麼呢?

沒錯,是港產槍戰警匪片,從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到後來杜琪峰的《槍火》、《黑社會》,再到麥兆輝的《無間道》,這些電影自然卡不上所有美國黑色電影的特點,而切過多的商業包裝以及倫理價值觀阻礙了電影的藝術性,但他們絕對具備了構成中國黑色電影的潛質與能力,他們也完全可以作為孵化中國黑色電影的溫床!可惜的是,這些電影沒有了下文,還沒等發揮到極致便已經消亡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英雄本色》海報,1984(我們不難從這些港產片看出黑色電影的影子)

再往前找,中國大路有沒有黑色電影呢,當然有!85年的《夜半歌聲》,80年的《戴手銬的旅客》都是毫不遜色的黑色電影,然而,那也是曇花一現就沒了。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談談“黑色”電影的前世今生

▲《看不見的旅客》海報 & 劇照,1974(這部電影從對時代的刻畫到拍攝手法再到電影結構足以跟國際黑色電影接軌了!)

有人會問曹寶平的《烈日灼心》與刁亦男的《白日焰火》算嗎,說實話,本人不想作評價,更不敢恭維,但即便把它們算上,那還是曇花一現。

我們的觀眾真的就不需要“黑色電影”嗎!我不信,看看網絡上有多少熱愛電影的人對西方偵破懸疑片感興趣,看看有多少人在追捧昆汀和大衛·芬奇這類偏門導演就知道了!

那麼,既然我們需要“黑色電影”,什麼時候中國的黑色電影能站出來呢,不得而知。

跑偏了,回到黑色電影上來。怎麼說呢,如果我們熱愛電影或要從事電影創作,那麼西方的“西方黑色電影”是我們決不能繞過的環節。原因很簡單:在黑色電影中藏著所有我們可以學習的電影技法,藏著所有大量電影演變的過程,

當然,這些電影也見證了社會發展中的每一個真實環節。它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瞭解世界的窗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