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所以同樣看重鮮爽滋味,因白茶的製作極為簡單,攤晾萎凋後直接乾燥,這也使得白茶的物質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錯。白茶的香氣不高不濃,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陳年的老白茶還會有藥香等香氣。

白茶因為最接近茶葉本身的味道,也最貼近自然,所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類,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有白毫銀針,葉茶有白牡丹和貢眉壽眉。至於老白茶則是用貢眉壽眉緊壓而成。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鮮爽滋味不及綠茶黃茶,但勝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顯,香氣也不如綠茶黃茶,但香氣特殊。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所以同樣看重鮮爽滋味,因白茶的製作極為簡單,攤晾萎凋後直接乾燥,這也使得白茶的物質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錯。白茶的香氣不高不濃,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陳年的老白茶還會有藥香等香氣。

白茶因為最接近茶葉本身的味道,也最貼近自然,所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類,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有白毫銀針,葉茶有白牡丹和貢眉壽眉。至於老白茶則是用貢眉壽眉緊壓而成。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鮮爽滋味不及綠茶黃茶,但勝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顯,香氣也不如綠茶黃茶,但香氣特殊。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四、烏龍茶,香型豐富,香氣出眾:

烏龍茶便是青茶,半發酵茶類,以香氣豐富和高揚而出名。融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優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苦澀味很低。

烏龍茶根據產地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閩南烏龍的代表便是鐵觀音,閩北代表武夷巖茶,廣東烏龍代表鳳凰單叢,臺灣烏龍沒代表,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等。每種茶都有數種香型,例如鳳凰單叢茶的香型可以細分幾十種。

烏龍茶講韻味,這個“韻”比較玄乎,有人不信,也有人確實能品出。像鳳凰單叢的“山韻”,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觀音韻”等,總的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說有,但別追求。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所以同樣看重鮮爽滋味,因白茶的製作極為簡單,攤晾萎凋後直接乾燥,這也使得白茶的物質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錯。白茶的香氣不高不濃,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陳年的老白茶還會有藥香等香氣。

白茶因為最接近茶葉本身的味道,也最貼近自然,所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類,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有白毫銀針,葉茶有白牡丹和貢眉壽眉。至於老白茶則是用貢眉壽眉緊壓而成。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鮮爽滋味不及綠茶黃茶,但勝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顯,香氣也不如綠茶黃茶,但香氣特殊。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四、烏龍茶,香型豐富,香氣出眾:

烏龍茶便是青茶,半發酵茶類,以香氣豐富和高揚而出名。融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優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苦澀味很低。

烏龍茶根據產地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閩南烏龍的代表便是鐵觀音,閩北代表武夷巖茶,廣東烏龍代表鳳凰單叢,臺灣烏龍沒代表,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等。每種茶都有數種香型,例如鳳凰單叢茶的香型可以細分幾十種。

烏龍茶講韻味,這個“韻”比較玄乎,有人不信,也有人確實能品出。像鳳凰單叢的“山韻”,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觀音韻”等,總的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說有,但別追求。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五、紅茶,紅湯紅葉,鮮爽甘甜:

對於茶友,全發酵的紅茶是最友好的茶類,香氣濃厚,滋味醇厚回甘。顏色也最為鮮豔,幹茶烏褐,湯色黃紅或者純紅色,透亮。用於製作紅茶的原料比較成熟,最嫩不過一芽兩葉,一般選用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樹品種,這樣才能保證茶湯的顏色和味道。

紅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小種紅茶就是正山小種,是所有紅茶的鼻祖。紅碎茶代指英式茶所用的切碎紅茶。最關鍵的是,紅茶的性價比很高,不需要多貴就能喝到品質非常好的紅茶。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所以同樣看重鮮爽滋味,因白茶的製作極為簡單,攤晾萎凋後直接乾燥,這也使得白茶的物質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錯。白茶的香氣不高不濃,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陳年的老白茶還會有藥香等香氣。

白茶因為最接近茶葉本身的味道,也最貼近自然,所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類,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有白毫銀針,葉茶有白牡丹和貢眉壽眉。至於老白茶則是用貢眉壽眉緊壓而成。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鮮爽滋味不及綠茶黃茶,但勝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顯,香氣也不如綠茶黃茶,但香氣特殊。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四、烏龍茶,香型豐富,香氣出眾:

烏龍茶便是青茶,半發酵茶類,以香氣豐富和高揚而出名。融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優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苦澀味很低。

烏龍茶根據產地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閩南烏龍的代表便是鐵觀音,閩北代表武夷巖茶,廣東烏龍代表鳳凰單叢,臺灣烏龍沒代表,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等。每種茶都有數種香型,例如鳳凰單叢茶的香型可以細分幾十種。

烏龍茶講韻味,這個“韻”比較玄乎,有人不信,也有人確實能品出。像鳳凰單叢的“山韻”,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觀音韻”等,總的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說有,但別追求。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五、紅茶,紅湯紅葉,鮮爽甘甜:

對於茶友,全發酵的紅茶是最友好的茶類,香氣濃厚,滋味醇厚回甘。顏色也最為鮮豔,幹茶烏褐,湯色黃紅或者純紅色,透亮。用於製作紅茶的原料比較成熟,最嫩不過一芽兩葉,一般選用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樹品種,這樣才能保證茶湯的顏色和味道。

紅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小種紅茶就是正山小種,是所有紅茶的鼻祖。紅碎茶代指英式茶所用的切碎紅茶。最關鍵的是,紅茶的性價比很高,不需要多貴就能喝到品質非常好的紅茶。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六、黑茶,其貌不揚,口味獨特:

黑茶外貌不佳,滋味重口,就香氣和滋味來說,對剛飲茶的茶友並不友好。黑茶的滋味醇和甜潤,有特殊的木質醇香。

黑茶以地區分類,可以分為四川黑茶、廣西黑茶、雲南黑茶、湖北黑茶、湖南黑茶。黑茶的種類不少,製作工藝也多有變動,但都有最重要的一道環節,渥堆。渥堆是黑茶的特殊製作工藝,這就是後發酵,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性工藝。

製作黑茶的原料過於成熟,甚至可以用粗老來形容,內含物質特別豐富。

"

第一次喝茶 ,選擇喝什麼茶類蠻重要,茶葉給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話,都會在第一次品飲的茶類裡紮根,像我喝綠茶入的茶門,後面選茶飲茶都是綠茶,別的茶類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動品飲。這是日常習慣,茶友們都是一樣的。

喝慣了綠茶,喝到其它茶類時候,下意識的會用綠茶的標準看待茶質,這可不行,鬧笑話了。六大茶類各有特徵,根據這些特徵去品飲,雖說單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碼有個品飲方向,不至於閉眼亂撞。

一、綠茶,清湯綠葉,鮮爽清香:

綠茶主要以鮮爽滋味為重,有苦澀而後帶有回甘,清香爽口。講究嫩度,以春茶為最好,清明前採摘製作的明前茶,清明後至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為雨前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蒸青綠茶、晒青綠茶被淘汰沒人喝,蒸青綠茶被日本傳承,感興趣可以嚐嚐,不過真心難喝。

炒青綠茶香氣濃,味道重。烘青綠茶香氣高揚,味道較淡。有揉捻工序的綠茶,也就是外形捲曲的綠茶味道濃,揉捻又炒青的綠茶香氣最濃,味道最重。

正宗綠茶的茶色是黃綠色,偏綠色一些,準確說,應該是綠而發黃,並不是想象中翠綠、碧綠之色,如果是翠綠、碧綠、墨綠之色,說明茶質不好。當然,蒸青綠茶是墨綠之色,但也沒幾個茶友喝。

這些是綠茶的基本知識,基本瞭解即可,茶葉講究山場,綠茶也非常看重,高山雲霧出好茶,這點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陽照射時間少,空氣溼潤,氣溫低,茶葉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葉低苦澀而重鮮爽,對於綠茶來說,品質的提升非常明顯。高山雲霧出好茶這話,主要是說綠茶的。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二、黃茶,黃葉黃湯黃葉底,鮮爽微苦澀:

黃茶的幹茶顏色、湯色和葉底都是黃色,所以有“三黃”的特徵稱呼。六大茶類裡黃茶的名氣最小,主要原因也源於在滋味上沒特色,黃茶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多了悶黃一道工藝,使茶色微發酵,在變黃的同時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但這茶味還是與綠茶相似,但又沒有綠茶的鮮爽滋味強。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黃了。

悶黃工藝很簡單,就是用布將茶葉捂嚴實,促使茶葉在溼熱環境中發酵。

黃茶根據嫩度分類,可以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想喝上一泡黃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憐,比正宗的名優綠茶還要難搞到。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所以同樣看重鮮爽滋味,因白茶的製作極為簡單,攤晾萎凋後直接乾燥,這也使得白茶的物質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錯。白茶的香氣不高不濃,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陳年的老白茶還會有藥香等香氣。

白茶因為最接近茶葉本身的味道,也最貼近自然,所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類,可以分為芽茶和葉茶,芽茶有白毫銀針,葉茶有白牡丹和貢眉壽眉。至於老白茶則是用貢眉壽眉緊壓而成。

白茶也是未發酵茶類,鮮爽滋味不及綠茶黃茶,但勝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顯,香氣也不如綠茶黃茶,但香氣特殊。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四、烏龍茶,香型豐富,香氣出眾:

烏龍茶便是青茶,半發酵茶類,以香氣豐富和高揚而出名。融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優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苦澀味很低。

烏龍茶根據產地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閩南烏龍的代表便是鐵觀音,閩北代表武夷巖茶,廣東烏龍代表鳳凰單叢,臺灣烏龍沒代表,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等。每種茶都有數種香型,例如鳳凰單叢茶的香型可以細分幾十種。

烏龍茶講韻味,這個“韻”比較玄乎,有人不信,也有人確實能品出。像鳳凰單叢的“山韻”,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觀音韻”等,總的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說有,但別追求。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五、紅茶,紅湯紅葉,鮮爽甘甜:

對於茶友,全發酵的紅茶是最友好的茶類,香氣濃厚,滋味醇厚回甘。顏色也最為鮮豔,幹茶烏褐,湯色黃紅或者純紅色,透亮。用於製作紅茶的原料比較成熟,最嫩不過一芽兩葉,一般選用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樹品種,這樣才能保證茶湯的顏色和味道。

紅茶根據製作工藝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小種紅茶就是正山小種,是所有紅茶的鼻祖。紅碎茶代指英式茶所用的切碎紅茶。最關鍵的是,紅茶的性價比很高,不需要多貴就能喝到品質非常好的紅茶。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六、黑茶,其貌不揚,口味獨特:

黑茶外貌不佳,滋味重口,就香氣和滋味來說,對剛飲茶的茶友並不友好。黑茶的滋味醇和甜潤,有特殊的木質醇香。

黑茶以地區分類,可以分為四川黑茶、廣西黑茶、雲南黑茶、湖北黑茶、湖南黑茶。黑茶的種類不少,製作工藝也多有變動,但都有最重要的一道環節,渥堆。渥堆是黑茶的特殊製作工藝,這就是後發酵,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性工藝。

製作黑茶的原料過於成熟,甚至可以用粗老來形容,內含物質特別豐富。

六大茶類的品味要點要記清,別鬧笑話

想搞懂所有的茶,難度可想而知,先從一類茶入門,喝懂了之後再品飲別的茶類吧。

【愛上品茶】為您解答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問題,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關注我們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