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丨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他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大型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同時也作為入圍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終評的38臺劇目之一,將於5月25日、26日晚在上海城市劇院上演。該劇以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同志為原型創排,講述了他紮根太行山35年,讓140萬畝荒山披綠、10萬多農民脫貧、創造28項科研成果、推廣36項實用技術的故事,他用信念、知識、熱血和生命,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十二藝節丨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他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圖說: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官方圖

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指出:“李保國同志35年如一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事蹟感人至深。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該劇通過河北梆子藝術展示了李保國生命進程中的人生軌跡和精神片段,深入挖掘李保國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情懷和精神高度,展現出主人公“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的精神高度。

十二藝節丨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他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圖說: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官方圖

《李保國》由著名劇作家孫德民擔任總編劇,中國戲曲導演學會名譽會長黃在敏擔任總導演,戲曲名家邱瑞德(梅花獎)、許荷英(二度梅)、吳桂雲(梅花獎)三人“四朵梅花”共同出演。在創作過程中,為深度挖掘“李保國精神”內涵,七十高齡的孫德民帶領創作團隊,以李保國的事蹟和足跡作為線索和圖軸,多次走進太行山,走到李保國同志工作、生活過的地方,採訪了李保國同志身前的同事、學生、親人、朋友,拜訪了太行山裡的鄉親、幹部,他們無數次為李保國的堅守和擔當感動,無數次流淚、無數次徹夜難眠,就是“想搞清楚為什麼他見不得鄉親們受苦,為什麼他要付出那麼大代價去幫助不相識的百姓”。創作團隊逐漸從李保國的行為走向他的內心,從生活的真實走向藝術的真實,幾經修改,才有了今天的《李保國》。(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十二藝節丨河北梆子現代戲《李保國》:他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