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話百里秦川,講陝西故事,巡三秦沃土,紀周秦漢唐,《睜眼看西安》已經改名《巡秦紀》敬請關注!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西安市有個鄠邑區,就是前幾年的戶縣。鄠邑區得名於“扈邑”。扈邑在遠古時代,是大禹兒子有扈氏的封國,都城在如今甘亭鎮郭村、韓村一帶,《元和郡縣誌》載:“故戶縣城,在今縣城北二里許,夏之扈國也。”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夏朝滅亡,商朝時期此地為北伯侯崇侯虎的”崇國”,西伯候剿滅崇國,遷都於此,建立“豐邑”。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改“扈邑”為“鄠邑”。漢朝初年設置“鄠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2016年戶縣撤縣設區,戶縣最終變成“鄠邑區”。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鄠邑區東鄉與長安區結合部有一個秦渡鎮,以米皮馳名天下,本地人叫“秦鎮”。是明清時期關中有四大古鎮之一,號稱“萬人集”,現已委託西高新代管。秦鎮南、北、東三面都和長安區毗鄰,是鄠邑區的東部門戶。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關於秦鎮其名所來,《 古今圖書集成 》記載:"秦渡即古豐地,灃水之西岸,豐舊城在焉",公元 401 年後秦皇帝姚興由西域龜茲迎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逍遙園譯經,在灃河此地設渡,故而得名秦渡,因而得名。”2002 年,毗鄰的牛東鄉撤鄉併入秦鎮。

牛東鄉來源於牛東村,傳說相傳,當年老子李耳騎青牛經函谷關進入關中傳道,坐騎青牛在此下了一個牛犢滯留於此於此,故名“留犢村”。清乾隆《戶縣新志》記載。明崇禎九年前,因“留犢”二字聞之不雅,隨更名為“牛東村”。牛東村一直是牛東鄉政府駐地。

原先牛東鄉有騫五橋村、王五橋村、張五橋村、盧五橋村、韓五橋村五個村落,被戶縣東片人統稱為五橋村。解放初期,此地還設過“五橋鄉”。2002年隨牛東鄉轉歸秦鎮隸屬,今已被西高新託管。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第五橋是一個片村,關於村名所來,縣誌載,古時蒼龍河曾流經這裡,東漢時期有一複姓“第五”之人,在蒼龍河上曾築起一座橋,被命名為“第五橋”。今大王鎮新河(蒼龍河)旁有個兆倫村,漢朝為鑄幣的“鍾官城”,當年漢司空第五倫正在鍾官城巡查,太監飛馬傳召而去,故有“召倫”之說後改名:兆倫。這個複姓“第五”的修橋之人是否和第五倫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今已不得而知。村名來歷的第二種說法是,發源於終南山的蒼龍河,河上有橋,從山根算起,此處正好是“第五座橋”,故而得名“第五橋”。

五橋村有五個,最早的是“騫第五橋村”。相傳明朝萬曆年間,金陵騫姓士人宦遊於此,繁衍成村落,村名便被喚成“騫第五橋村”。後有王、張、盧、韓姓來橋旁落戶此,騫第五橋村、王第五橋村、張第五橋村、盧第五橋村、韓第五橋村五個村落由此形成。今均簡稱為“五橋村”。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一九五七年合作化時騫五橋村和王五橋村兩村合併,得名騫王村,為了書寫方便,也記做“千王村”。距離鄠邑區縣城7公里之遙,分4個村民小組,一千餘村民。本村水泥產業極為發達,“千王水泥”享譽一方,也是周邊馳名的富裕村,村子重修的一圈城牆,堪稱方圓一景。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騫王村東北是張五橋村,兩村隔了一條河。張五橋村西北邊隔蒼龍河相望的是韓五橋村,村民人數一千左右。韓姓先祖是明朝時期隨秦王朱樉就藩西安時期的軍戶後裔,後遷居第五橋旁繁衍居住。韓五橋村西南邊一路之隔的就是盧五橋村,村民不足一千人。

西安古村揭祕:西安市鄠邑區秦鎮“五橋村”!

解放後五橋村此地設五橋鄉,為其所屬。1958年改編為秦渡公社牛東管區,1961年牛東管區改編為牛東公社,1984年改為牛東鄉,2002年撤鄉併入秦渡鎮,2018年交由西高新託管開發。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