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交惡 全球半導體業或再遭重擊

外媒稱,日本政府7月1日宣佈,為加強對韓國的出口管制,將對半導體材料進行嚴格審查,還將取消安全保障上的友好國家認定。在日本宣佈上述決定後,韓國政府聲明將探討對抗措施,提到了大型半導體企業SK海力士的工廠有可能停止生產。作為全球半導體制造中心的韓國如果出貨延遲,有可能對全球供應造成影響。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日報道,日本將分兩個階段加強針對韓國的出口管制。首先是7月4日以後,將要求對氟化聚酰亞胺、光刻膠和氟化氫三種產品實行單獨許可和審查。然後計劃8月份從安全保障上的友好國家“白名單”中剔除韓國。如果不在名單之內,有可能轉用於軍事的產品在出口時就需要得到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批准,電子零部件、精密零部件、機床等都屬於管制對象。

報道稱,日本的出口審查所需時間一般是約三個月,這有可能影響到韓國企業的生產。作為此次管制對象的三種產品,日本企業在全球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例如氟化氫達到八九成,韓國即使想從其他國家採購,也很可能找不到替代品。

韓國企業在半導體領域擁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在半導體銷售額方面,韓國的三星電子高居榜首,SK海力士則位居第三。

因勞工案紛爭實施報復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日報道,日本政府7月1日正式宣佈,基於外匯及外國貿易法,加強對輸往韓國的製造半導體所必需的氟化氫等三種產品的出口管制,也就是說從本月4日開始事實上將禁止向韓國出口這些化學品。這將是針對韓國在勞工訴訟問題上沒有實質性動作而採取的對抗措施。對此,韓方要求日本撤回出口限令,並表示將採取包括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在內的措施。

日本政府7月1日公佈的對韓化學品禁運措施將給三星、LG這些在全球市場佔據較大份額的韓國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巨頭的生產活動帶來重大打擊,因為一直以來這些企業都是通過與日本企業之間互有進出口的“水平貿易”發展起來的。也有觀點擔心,如果問題久拖不決,影響也可能波及日本自身。

此外據韓國《朝鮮日報》7月1日報道稱:“對半導體和有機EL面板的影響可能將從8月份開始顯現。”被禁止出口的三種化學品都具有難以長期保存和保管的特性,此前的出口頻率都在每個月數次的程度。韓國國內的庫存可能最多隻能維持一個月左右的生產。

如果日本無法向韓國企業供應原料的局面長期持續,三星等企業可能轉而從中國和韓國本土尋找可替代的供應商,或將導致日本企業被邊緣化。

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又據日本《東京新聞》7月2日報道,日本政府7月1日出臺了加強限制對韓半導體原材料出口的方針。這實際上是為迫使韓國政府就韓國法院要求日本企業向韓國勞工支付賠償的判決採取行動所實施的對抗性措施。韓國外交部已經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要求日本撤回禁運決定。

報道稱,日本限制出口的三種化學品都是韓國電子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氟化氫對於實現智能手機輕量化和生產更薄的面板不可或缺。

報道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通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採取的出口限制措施直接衝擊了全球的半導體行業。IHS馬基特公司的經濟學家擔憂,此次日本政府限制出口的決定可能掀起第二次逆流,繼華為衝擊之後,再一次造成衝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日報道,日本加強對韓出口的管控,此舉意外打擊全球技術供應鏈,也標誌著美國兩大盟友之間的關係降至新低點。

報道稱,通過限制韓國獲取日本原材料,東京的打擊行動可能使得三星電子等韓國公司更難生產半導體及用於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其他零部件。而全世界都在使用這些智能手機及電子產品。在此舉出臺前,日韓兩國政府在二戰歷史問題上頻繁發生衝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效仿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對手國家不僅採取政治和外交行動,還對對手的核心產業實施經濟懲罰。

一些分析人士說,日本也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其公司將失去在韓國的生意。還有,供應鏈的任何“斷鏈”都可能反過來對在自家產品中使用韓國半導體或顯示屏的日本公司造成打擊。

日韓交惡 全球半導體業或再遭重擊

資料圖片。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