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大哥被奸人斬殺,劉秀卻裝作若無其事,背後原因令人歎服

小說:大哥被奸人斬殺,劉秀卻裝作若無其事,背後原因令人歎服

在父城縣軍中的那一夜,劉秀想了很多。他到了宛城的一切行動,都是在那天晚上就盤算好的。

當時他有兩條路,一是割地自立,起兵討伐劉玄,為大哥報仇。二是向劉玄低頭認輸,保全自己。

第一條路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原因是:

第一,劉玄地位的合法性不容置疑。

劉玄是合法的皇帝,這是劉縯生前都承認的。就算劉玄的所作所為再荒唐,也是皇帝的決策,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劉秀要是膽敢起兵割據,那就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像這樣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試問,劉秀羽翼未豐,有幾個膽子敢造反?!

其二,投鼠忌器,,擔心家屬遭殃。

劉縯被殺時,全家老小數十口全部都在宛城,都在劉玄的控制下。叔父劉良、大姐劉黃、三妹劉伯姬,特別是新娶的夫人陰麗華一家,都在劉玄的掌控之中。如果劉秀膽敢輕舉妄動,這些人的性命怕就難保了。劉秀起兵之日,也就是劉家舉族覆滅、人頭落地之時。小長安一戰,劉秀一門死了幾十口。劉秀有幾個膽子?敢再拿自己的親人、家眷的性命開玩笑!

其三,羽翼未豐,實力有限。

宛城朝廷的實權掌握在王匡、王鳳、朱鮪、陳牧、張卬等綠林系將領的的手中。換句話說,劉玄的背後是一個集團!是綠林系在背後為劉玄撐腰!劉秀雖在昆陽一戰成名,但此戰主要靠的是綠林系的力量。且不說劉縯的舊部全部被劉玄收編,就算在劉秀的手裡,怎是綠林系的對手?劉秀在潁川的那點人馬,還不夠綠林系塞牙縫的!很顯然,一旦劉秀招集舊部報仇,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第四,大敵當前,熱衷於內鬥並非明智之舉。

大新朝廷雖在昆陽遭到沉重打擊,眼下最要緊的是組織力量北伐,一舉收去洛陽、長安,徹底消滅之。否則,它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畢竟王莽是更始政權各系統的共同敵人,綠林系與舂陵系的矛盾再大,仇恨再深,也比不上和王莽的苦大仇深!兩派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必須先推翻新莽王朝!至於誰將來得天下,那是以後的事,先把王莽滅了再說。推翻王莽、中興漢室是劉縯生前的夙願,也是劉秀本人的政治理想。若為報私仇起兵,則與此背道而馳。

既然第一條路行不通,那麼,劉秀向劉玄低頭認輸,就能保全自己麼?難道他就不怕劉玄把他也一刀宰了?

對於這點,劉秀當然想到了,他認為劉玄不敢輕易對自己下手。主要原因是:

第一,舂陵系實力尚存。

舂陵系雖在宛城朝廷中的實力相對弱小,但是畢竟也是有一定實力的。尤其是昆陽一戰,以劉秀為代表的舂陵系將領也建立了殊勳,劉祉、劉賜、劉終等宗室子弟也有戰功。劉玄為了保持穩定和平衡,絕不敢輕易下手。劉縯被殺,天下譁然。要是再殺了劉秀這樣一位昆陽大戰的功臣,可能將會激起大變,弄得不可收拾!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劉玄絕不敢輕易殺劉秀!此外,很多新來投奔的人都是衝著劉縯才來的。殺了劉縯在已經在政治上失分很多。倘若再殺了劉秀,今後誰還敢來投奔呢?

第二,綠林系並非鐵板一塊。

劉秀在昆陽與王鳳、王常等部分手握重權的綠林將領結下了生死之交。當初要不是劉秀力排眾議,堅持抵抗,恐怕這些人早就灰飛煙滅了。劉玄要殺劉縯,王鳳、王常他們可以充耳不聞,但要是殺劉秀,劉玄那就要掂量、掂量,且看王鳳、王常答應不答應!

通過綜合分析,劉秀判斷劉玄決不敢輕易殺自己。

正因此故,劉秀才敢孤身馳回宛城謝罪!

劉秀隻身馳回宛城謝罪,實際上是給劉玄做的一個和解姿態。

他的意思是,大哥有錯不假,現在人已被你們殺了,我劉秀作為罪犯親屬前來領罪,你們朝廷就看著辦吧!

劉秀此舉,實際上是在摸劉玄的底牌。

此時此刻,劉玄又在想什麼呢?

說到底,劉縯與劉玄的爭鬥,就是為了爭奪最高權力。很顯然,劉玄此舉是“殺雞儆猴”,他用狠手告訴所有人:我——劉玄劉聖公,才是合法的皇帝!誰不服氣?且來試一試!?劉縯怎麼樣?他就是榜樣!

事後,劉玄之所以遲遲不接見劉秀,主要是還沒有拿定主意,暫時還不知道怎麼辦。他先派人暗中觀察劉秀的舉動,然後再決定怎麼處置他。

一旦劉秀言語失謹,激怒了劉玄的話,可能會有性命之虞。

劉秀為了保全自己,只得採取韜晦之計。

他不給劉縯戴孝,甚至是飲食言笑如平常,絕口不談在昆陽的功勞。這就是用行動告訴劉玄,我對朝廷沒有絲毫怨恨,而且從來不敢居功自傲,願意服從朝廷的領導,願意俯首帖耳做劉玄的臣子!

經過斟酌,劉玄決定不但不殺劉秀,反倒對其加官晉爵。此舉也是一石三鳥,飽含深意。

一是向外界宣示,有功必賞、有罪必誅。以昆陽戰功的理由晉升提拔劉秀,理由足夠了。劉縯有罪當殺,劉秀有功必賞。劉玄想通過此舉,給外界塑造一個新的英明形象。

二是最大限度抵消劉縯被殺造成的負面影響。劉玄赦免了不再追究劉縯的家屬,還對其胞弟劉秀加官晉爵,目的是想向外界顯示他的博大胸襟。這樣做可以挽回輿論上的不利局面。

三是安慰宗室舂陵系將領,制衡綠林系。劉玄本身也是宗室子弟,由於綠林系專橫跋扈,一家獨大的局面會對劉玄產生新的威脅。讓綠林系、宗室系之間相互牽制,他才好居中控制,真正掌握局面。

劉玄與劉秀這對君臣,通過各自的行動語言,完全懂得了對方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最終達成了妥協……

這場交鋒的結果是,劉秀雖被加官晉爵,但失去了外出帶兵的權力,他事實上被軟禁了。沒有劉玄的旨意,他不能離開宛城一步!

劉秀以失去兵權為代價,換來了全家人的性命安全。

這,就是最後的結果。

劉玄與劉秀表面上和解了,但與劉秀結下了死仇的李軼、朱鮪等人,深知劉秀對他們恨之入骨。為了斬草除根,他們多次在劉玄面前進言,建議殺死劉秀永絕後患!但劉玄出於政治影響考慮,堅持不予理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從此成了更始朝廷中的一介閒人的劉秀,開始過起了低眉順目、韜光養晦的日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