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後再秀肌肉,要給地球做“全面體檢”!

航空航天 地球 體檢 軍事 中國氣象愛好者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17-09-13

最近,我國“超級衛星”登上頭條,這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中星16號,這顆衛星將幫助我國實現空中上網聊天、遠洋視頻娛樂、偏遠山區信號全覆蓋的諸多“不可能”,讓人自豪!

震撼!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後再秀肌肉,要給地球做“全面體檢”!

就在“超級衛星”消息刷屏後的不久,又一項令人驚歎的尖端系統展現在大家面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在9日宣佈,一套全新的大氣探測系統意見研製成功,它的研製成功能夠對從地表到100千米高度的垂直大氣層進行觀測,簡單點說,就是能給地球大氣層從內而外做體檢!這種“詳細體檢”能夠幫助我國科研人員瞭解地球大氣,從而更好的研究大氣層,給大家提供更好的天氣預報和環境監測。

震撼!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後再秀肌肉,要給地球做“全面體檢”!

這套能給地球大氣層做“詳細體檢”的系統名為“多波段多大氣成分主被動綜合探測系統”,通過它,可以直接獲得溫度、溼度、風、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氣體、雲等大氣要素的資料,這將幫助人們更好的瞭解大氣層裡究竟發生著什麼,來更好的預測它的下一步變化。

事實上,現在大家所瞭解的天氣預報,預報的基礎來自於地球大氣的現有情況,要獲取這些數據可不容易,通過地球上千公里高空中遨遊的衛星和地面人員的觀測,可以大致獲得大氣層的基本資料,但大氣層是一個厚達100千米以上的龐大系統,現有的監測手段,是沒辦法完全瞭解大氣層裡的情況的,不能瞭解大氣層,怎麼去預報預測它呢?因此,獲取更詳細資料是提升預報準確率的重要前提。

震撼!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後再秀肌肉,要給地球做“全面體檢”!

中科院院士呂達仁表示,測地面氣溫很容易,放個溫度計就行,但是30千米以上的高空,氣溫是如何變動的就很難測量,更別說其他更復雜的數據了。因此,中科院開發出了這一套系統,能給地球大氣層全方位做“詳細體檢”。詳細數據能都弄清楚了,關係到大家平日生活的天氣預報也將會更準確,更是能幫助抵抗颱風、乾旱、暴雨等災害。

震撼!我國發射超級衛星後再秀肌肉,要給地球做“全面體檢”!

目前,APSOS已在完成了試驗,將於近期入駐西藏羊八井,正式開始它的觀測使命,相信它的運用將能夠讓我們真正掌握風雨雷電,從而不再被天氣所打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