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藥業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海正藥業(600267)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8年,伴隨著國家醫保局的組建和"三醫"監管部門的重大變化,諸多重要政策密集出臺,如仿製藥一致性評價、"4+7"藥品集採、優先評審、藥品稅收政策等一系列新政先後落地,中國製藥行業面臨重大變局,對製藥企業體量規模、議價能力、技術儲備等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個行業進入新一輪洗牌淘汰期。 面對外部經營環境特別是政策面的變化,公司在過去一年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本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99.30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92億元,較去年降幅巨大,未能完成經營目標。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6.12億元,已連續四年扣非後虧損。公司經營業績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且結構性閒置產能過剩嚴重;研發投入較高但研發產出效率低;資產負債率偏高伴隨著財務成本持續走高;內部管理構架不盡合理,內部溝通成本較高,導致管理費用居高不下。這些問題無不在制約著海正藥業健康發展。2018年年底以來,公司新任管理層正視困難與問題,解放思想、攻堅克難,深入開展改革工作,公司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進展: (一)研發體系 2018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0.34億元,佔銷售收入的10.15%,較去年同期增長22.47%。 報告期內,共實現專利申請68項(國內申請48項,PCT國際申請20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2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6項,專利授權48項,均為發明專利。 生物藥板塊:在抓好臨床項目進度的同時,加快從生物類似藥到生物創新藥的轉型平臺化建設,重點圍繞腫瘤免疫治療佈局組合產品,目前已有3個全創新抗體類分子項目正式立項。報告期內,安佰諾大線獲批後生產、質量、銷售無縫聯動,實現33.4萬支的銷售任務;第二個生物藥阿達木單抗提交上市申請,目前已進入優先審評通道;英夫利昔單抗、門冬胰島素等5個產品處於臨床III期,3個產品完成工藝驗證;3個產品獲臨床批文,尤其是抗PD-L1單抗的臨床獲批,標誌著海正藥業從生物類似藥開始轉向生物創新藥的開發。 仿製藥板塊: (1)國內板塊:共有2個品種5個品規通過國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9個產品完成申報;4個品種7個品規獲生產批件,其中注射用米卡芬淨鈉為首仿;1個品種2個品規獲臨床批件,4個品種6個品規申報生產,完成5個BE備案。 (2)國際板塊:4個製劑品種、8個原料藥項提交新申請,6個製劑品種、16個原料藥獲批,其中替格瑞洛片在美國首仿獲批,替加環素原料藥配合製劑客戶新藥申請獲批,米卡芬淨鈉原料藥配合製劑客戶首仿申請獲批,在研發的7個原料藥完成驗證。 創新藥板塊:創新藥HS-25完成三期臨床已報產受理,並已進入優先審評通道;AD-35已在中國和美國完成一期臨床試驗,美國二期小規模臨床開始招募病人;GCK項目完成一期臨床研究,並啟動二期臨床研究;HPPH項目進入臨床二期;光動力醫療器械已經在四家醫院進入臨床預試驗;另有4個創新藥項目進入臨床申報階段,進行臨床前正式GLP毒理研究。創新藥團隊完成兩個臨床研究項目的製劑生產,並打通了國際合作抗結核創新藥CPZEN-45項目中試路線。 公司作為一家注重研發的國內醫藥企業,已經關注到之前的研發項目過多過雜,未能形成有效聚焦;研發立項和市場脫節情況嚴重,存在著投入巨大但產出滯後等問題。公司將進一步優化研發支出和研發體系的結構調整,提升研發產出效率。 (二)生產體系 公司自2017年試行二級法人以來,在事業部層面強化自主經營理念,推進班組現場管理,極大提升了車間生產現場管理水平。現已推廣至台州的5個事業部以及杭州海正的3個事業部,全年實現降本8,109萬元。推進台州製劑精益化管理,307車間建立電子看板,實現生產現場智能化管理。通過做精做細工藝,部分產品生產水平創歷史新高。 質量管理方面,公司重新梳理整合SOP,減少SOP文件總量,提高SOP的指導性和操作性;落實GMP常態化,充實在線QA,加強現場監管,台州廠區偏差管控卓有成效;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共推進13個產品的工藝一致性工作。2018年公司共接受外部質量審計146次,其中官方審計39次,審計通過率100%。 EHS管理方面,公司加強了系統管理,籌建總部EHS體系,調動一線管理人員參與生產全過程EHS風險管控。2018年全公司EHS投入累計達10,794萬元,全年無大的安全環保事故。 海正EHS研究平臺獲得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已具備對外經營的專業能力。 公司已經關注到目前整個公司一方面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整體產能利用率偏低,仍存在庫存積壓佔用大量資金等問題,今後公司將進一步做好精益化的生產管理工作。 (三)銷售體系 省醫藥公司:調整架構和分工,大力開發和提高終端覆蓋,截至12月底,客戶數從原有的346家增加到690多家,新增醫院數量350多家,全省醫療機構覆蓋率從16.68%增長到34.0%以上,達成了省衛計委對全省商業配送企業覆蓋率超30%的要求。 瀚暉製藥:2018年瀚暉製藥實現銷售收入及利潤的平穩增長,通過向市場提供豐富的產品組合和高品質的產品,優秀的渠道管理能力及多元化的業務模式,2018全年IMS整體市場排名較去年同期上升3位。在營銷方面,成功引進母公司海正藥業、諾華製藥及復旦張江戰略新產品,全面啟動OTC團隊及縣域市場填補空白市場,為公司收入的長期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輝瑞地產化項目有序進行,玫滿成為全國首例完成原研藥100%地產轉移並完成招標切換;富陽工廠連續四年通過美國FDA認證。 報告期內,瀚暉製藥還獲得了全國優秀商業模式十佳創新企業、中國醫藥行業質量標杆品牌、3.15健康中國品質獎、2018年度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領域十強生物與新醫藥、杭州市質量獎等榮譽。 2019年,瀚暉製藥將提升銷售收入,控制成本及各項費用,提升運營效率,加速推進地產化項目,加強運營基礎建設,發展零售OTC及縣域渠道銷售,加強重點產品領域/重點准入項目中長期投入,通過全面推進新產品引進等方式來繼續保持公司業績的平穩增長。未來,瀚暉製藥還將通過加強產品管線構建,加速開闢增量市場,降本節流增效以適應未來政策和行業劇變,支持公司中長期發展。 海坤醫藥: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負責承接海正藥業自產製劑產品的國內推廣業務,包括骨科藥物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通絡生骨膠囊、保肝護肝類腺苷蛋氨酸注射劑、片劑等品種。海坤醫藥通過梳理渠道,理順業務,組建市場學術部門和商務部門,建有自己的專家體系、產品策略執行和學術活動。喜美欣時隔兩年後再度組織全國級專家會議,推進產品臨床治療價值;通絡生骨膠囊召開全國專家顧問會,奠定通絡在股骨頭壞死疾病治療的價值。 國際營銷方面:重點恢復FDA解禁後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的產品和業務,其中包括:表阿佛菌素和辛伐他汀在美國開始商業化銷售;普伐他汀首次在日本市場商業化銷售;積極恢復加拿大市場原有製劑業務並努力開拓新業務等,全年實現國際製劑收入5,684萬元。此外,公司還積極推動API和製劑的CMO業務。 公司將努力改變目前利潤貢獻來源主要依靠瀚暉製藥、省醫藥公司等少數實體的現狀,在繼續積極拓展銷售網絡和銷售實力的基礎上,努力從其他業務中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8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63%,主要是因兩票制全面推廣後,瀚暉製藥原瑞海採購輝瑞的產品再銷售業務變輝瑞直髮銷售,瀚暉製藥做推廣業務,體現為報表收入減少及省醫藥公司分銷與原料業務下降。 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4.92億,業績出現虧損,主要因 1、原料藥銷售毛利同比下降; 2、部分研發資本化項目確認中止或暫停開發,本期進行費用化確認; 3、由於本期無輝瑞補償款收入,導致本期較上年同期營業外收入大幅減少; 4、停止個別與市場需求不符的生產線後續建設,本期計提相關長期資產的減值準備; 5、隨著在建工程進度推進及結轉固定資產,貨款利息大幅增加。

三、公司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點支持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人口規模的擴大、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帶來醫療支出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從急性傳染病向慢性重大疾病演變導致藥品剛性需求增加,以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釋放剛性需求、進一步提高用藥水平等因素促進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未來5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仍將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1,500-2,800億美元,佔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的比例為10-13%。 (二)公司發展戰略 根據綜合分析行業發展趨勢、競爭環境、政策導向及海正多年打造的醫藥開發全價值鏈技術平臺和較為堅實的生產基礎,公司明確了下一步發展戰略方向。 短期1-2年,改革調整聚焦優化階段:嚴格定義核心與非核心業務,聚焦資源加速核心業務板塊發展(API,製劑,創新藥,生物藥);優化產品組合及研發管線佈局,提高研發效率和市場轉化成功率,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剝離非核心業務,優化股權結構,最大化公司價值;加強整體管控體系建設,建立並實施系統項目管理體系及財務預算與資金管控體系,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中期2-3年,有機增長和有效擴展階段:優化API-製劑產業鏈,提升運營效率,聚焦核心科室覆蓋,形成規模及成本優勢;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加速仿製藥向創新藥轉型,聚焦有突破性醫療價值,巨大市場空間的創新領域(免疫,抗腫瘤,老齡慢性病等);著重打造專業化、國際化、智能化的高效率運營體系。 長期3-5年,持續健康發展階段:精細化管理產品管線的生命週期,最大化轉化產品研發的市場價值;在重點發展領域努力推進創新藥項目自主開發與國際研發同步接軌;擴展國際業務合作,建立廣泛行業合作戰略伙伴,在重點發展領域內引入更多新產品,持續開闢國內外市場,傾力打造海正品牌價值。 經過公司的戰略轉型,推動海正成為持續健康發展的民族製藥品牌:即以病人需求為導向,以精細化管理體系為基礎,以研產銷一體化運營為骨架,以專業化人才梯隊為能量,以持續務實創新為動力的有機結合體,展現海正新面貌,聚力打造新品牌! (三)經營計劃 2019年是海正實現困境扭轉、變革圖強的攻堅之年。公司將圍繞整體經營戰略,堅決落實"聚焦、瘦身、優化"三大原則,通過閒置資產處置、研發項目梳理、前端銷售提升、人員優化精簡、管控費用支出等手段,盤活公司資產,提升運營效率,降低負債比率,力爭全面扭轉公司業績。2019年,管理層經營目標擬定為:營業收入(合併數)115億元,同比預增12.89%。2019年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深化改革進程,推進改革方案落地,提升整體管理能力嚴格貫徹"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十六字總體要求,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地推進"聚焦、瘦身、優化",重視研發管線、銷售能力、BD能力、生產管理和財務管控等五方面工作,著力推進改革方案精準落地。圍繞總部與業務板塊(子公司)之間的職責定位,進一步釐清公司內部彙報條線關係,強化總部管理職能,整合整體效能,強化執行力。 二是加強財務管控,強化績效考核,提升內部治理能力加強財務管控,切實降低費用支出,積極做好預算管理,強力管控各項費用支出。建立健全公司預算管理體系,完善資金管理制度。精減、優化現有組織架構,裁減冗員,補充核心骨幹人員,加快理順、明晰新架構下的部門職能、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完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設置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崗位晉升通道,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倡導高績效的團隊文化。 三是聚焦三大業務板塊,增強盈利能力,提升主營業務水平公司構建了原料藥、製劑、生物藥三大業務板塊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為公司聚焦主業和持續增長明確了戰略方向。在當前外部形勢嚴峻、內部效益欠佳的困境下,三大業務板塊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合理配置資源,推進研產銷聯動發展,創造協同效應的最大化。 原料藥板塊,將努力恢復相關海外市場和客戶,繼續擴大因FDA和歐盟問題擱置的市場釋放,深入挖掘現有市場和客戶的潛力,積極開拓非藥政市場。同時大力開拓國內原料藥及CMO市場,利用海正原料製劑一體化的優勢、生產規模的優勢,爭取在集採的大形勢下實現突破。 製劑板塊,將繼續保持瀚暉製藥業績平穩增長,同時致力於優化海坤製藥的營銷體系,利用伊索佳一致性評價獲批的機會,實現核心品種的潛力挖掘及銷售突破。瀚暉製藥、海坤醫藥、省公司三個製劑銷售平臺協同增效,相關生產車間要保障供應,要從計劃管理、生產交付、收率、產品導入等做好產品佈局和產能規劃,做到合理安排,均衡生產,力保完美訂單交付。 生物藥板塊,將按計劃全力推進安佰諾院內市場的銷售,同時加速阿達木單抗報產以及其餘重磅在研品種的研發進度,以鞏固其在風溼免疫市場的產品管線優勢。加強創新項目研發平臺的建設完善,加快產品註冊、審批、上市等流程,整合CRO、內部資源包括台州/富陽的一體化管理。加快推進生物藥板塊內外部資源整合,加強對外合作,完善子公司運營模式。 四是加強研發平臺建設和管控,加快推進項目進度,提升研發效率對所有在研項目進行篩選、評估,通過分析研發速度、市場規模、產品競爭力、原料藥供應和產能情況等多維度,確定重點優勢在研產品,停止部分項目。研發中心要重點加強在研項目管控,完善立項調研、過程管理、評估追責等全過程管控機制,加強研發項目預算和進度管理,確保重點領域和優勢產品的研發速度。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和研發效率提升,注重研發的質量與時效,重點品種加大資源投入,做到創新藥、仿製藥、臨床與一致性評價工作並重,認真執行研發註冊申報計劃。 五是做好資產處置和優化,推進投資一體化管理,提升投資效益公司除了強力聚焦主營業務,將加速對非主營資產進行有效剝離。具體如下: 1、完成"一規劃四策略"制定,即制定公司整體戰略規劃,產品研發策略、產能利用策略、股權投資管理策略、BD策略等四大策略; 2、充分評估相關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情況,適時委託審計部門對相關子公司進行審計,全面掌握子公司運營情況; 3、圍繞公司戰略和相關策略,對相關資產分類別提出增效改進措施和資產處置管理方案。 4、完善控股子公司治理結構,釐清子公司股權關係和人員架構,對相關子公司重新派駐董監事、財務負責人; 5、從公司整體出發,集中管理CMO業務,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6、結合公司未來發展和目前管線情況,推進BD業務開展,適時引進相關品種,補強補齊產品線。 通過一體化細分管理,根據不同資產狀況採取不同的管理處置手段,進一步聚焦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產能,提高資產收益率,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六是完善合規管理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企,提升管控能力合規管理與業務管理、財務管理並稱企業管理三大支柱,是藥企經營的基本要求,是企業內控的重要方面。要持續強化經營合規、QEHS合規、信息披露合規,降低運營風險,滿足監管需要,為主營業務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經營風險 (1)製劑產品的市場風險 近年來,公司加大實施向製劑業務的轉型升級,製劑業務的產銷規模逐年擴大,已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目前,我國實行以省為單位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絕大部分藥品需要通過各省的招投標程序進入各級醫院市場。其中,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可使用醫保基金報銷,從而可大幅放量,促進銷售。如果公司製劑未進入醫保目錄,或未在各省的招投標中競標成功,有可能造成藥品銷售萎縮,從而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2)原料藥的市場風險 特色原料藥的生產銷售是公司的傳統業務,公司85%以上的原料藥銷往國際市場。近年來,全球特色原料藥的行業競爭呈現兩大變化:一是原料藥的產業轉移加快,原料藥的生產逐漸從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轉移到中國、印度等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二是全球醫藥行業出現了縱向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製劑生產企業與原料藥生產企業之間的兼併收購日益增多,全球主流特色原料藥企業也逐漸向高端的製劑藥、專利藥市場發展。原料藥和製劑縱向一體化的全球製藥企業的增加,導致原料藥的客戶基礎有所萎縮,從而使得公司在原料藥的銷售上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3)醫藥商業業務的產品供應風險 公司的醫藥商業業務包括全資子公司省醫藥公司從事第三方藥品的純銷、分銷及零售業務(含連鎖藥房、電子商務等)和控股子公司瀚暉製藥在過渡期內分銷和推廣按照合資協議由輝瑞公司擬注入瀚暉製藥相關產品的業務(該業務在過渡期結束後將轉為公司的自產製劑業務)。 若公司醫藥商業業務所需的主要產品品種出現供貨不足且短期內不能解決,則可能對公司的市場份額、銷售收入及淨利潤等產生不利影響。 (4)原材料供應或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原料藥產品對糧食類和化工類等原材料供應的依賴性較強,而糧食類原材料有可能因天氣、收成狀況或自然災害等出現大幅波動,從而對公司生產成本影響較大。另外公司採購的丙酮、醋酸乙脂等石油化工類產品受原油價格的影響,價格波動也較為頻繁。因此,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 (5)環保及安全生產風險 公司屬於製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及其他汙染物,若處理不當,對周邊環境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如果公司的汙染物排放不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規定,將面臨被國家有關部門處罰、責令關閉或停產的可能。同時,國家及地方政府可能在將來實施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規定,這可能會導致公司為達到新標準而支付更高的環境保護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此外,由於原料藥生產中涉及化學危險品,在裝卸、搬運、貯存及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或維護措施不到位,可能會導致發生安全事故,進而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從而對公司的業績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6)產品質量控制風險 藥品質量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質量控制是醫藥企業尤其是製劑企業生產和管理的重中之重。製劑如在國內銷售,製劑生產線需通過我國GMP認證;若擬出口銷售,生產線需通過歐美規範藥政市場的cGMP認證。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但製劑生產畢竟是一種質量要求高、技術要求嚴格的生產過程,不能排除因控制失誤、責任人員疏忽等原因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並可能對公司業績和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 2、政策風險 (1)藥品價格政策調整風險 我國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以及具有壟斷性生產、經營特徵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其他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政府定價藥品由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最高零售價格。政府的藥品降價政策使國內藥品的價格水平不斷下降,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或國家醫保藥物目錄調整的風險 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或國家醫保藥物目錄的藥品可由社保基金支付全部或部分費用,因此,列入目錄的藥品更具市場競爭力。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及國家醫保藥物目錄會不定期根據治療需要、藥品使用頻率、療效及價格等因素進行調整。公司製劑產品如需獲得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可以被列入目錄中。如公司的製劑未被列入目錄或現在目錄中的製劑被剔除出目錄,則可能導致該製劑無法快速放量或者銷售額出現下降,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3)藥品招標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我國縣級或以上政府建立的非盈利性醫院及其他非盈利性醫療機構採購所有藥品,均須通過集體法定招標程序。藥品招標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對公司製劑藥品的中標情況產生影響,如果未中標則有可能會對公司的銷售收入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研發優勢 公司為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建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報告期內,共實現專利申請68項(國內申請48項,PCT國際申請20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2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6項;專利授權48項,均為發明專利。酸性重組蛋白藥物的純化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兩個研發產品獲得國家和省級技術獎:"阿卡波糖"獲得了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標準項目創新獎一等獎,"達託黴素原料藥及其製劑的產業化研究"獲得了浙江省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生產技術優勢 公司在臺州、富陽、江蘇如東和雲南昆明建有四大生產基地。公司淘汰落後產能,對標德國製造,推進基地建設和重點項目進程,從傳統制造向現代製造轉換,大步邁向4.0時代。 擁有從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引進了世界一流的高、精、尖裝備;多個生產車間全面實行計算機自動化控制,形成了裝備數控化、管理現代化的生產模式。 (3)品牌優勢 目前公司擁有"海正"、"HISUN"中國馳名商標。報告期內,公司先後榮獲"中國製藥集團研發20強"、"2017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2018中國化學(601117)製藥行業製劑出口型優秀企業品牌"、"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原料藥出口型優秀企業品牌"、"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創新性優秀企業品牌"、"浙江省製造業百強企業"、"第三屆浙江省工業大獎銀獎"等稱號。 (4)產品優勢 公司擁有品種齊全的產品梯度,從新藥到仿製藥大品種,涵蓋微生物藥物、化學合成藥物、生物技術藥物、植物提取類藥物等領域,打造了多系列治療領域的從原料藥到製劑上下游一體化的在線與管線產品梯度組合,涵蓋抗腫瘤、心血管、抗感染、抗寄生蟲、內分泌調節、免疫抑制、保肝護膽等各個藥物系列。公司拳頭產品伊索佳(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榮獲"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其他各科用藥優秀產品品牌"稱號;注射用硫酸捲曲黴素榮獲"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抗感染類優秀產品品牌"稱號;喜美欣(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腸溶片)榮獲"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消化系統類優秀產品品牌"稱號。瀚暉製藥有限公司的產品多達一(氨氯地平阿託伐他汀鈣片)榮獲"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降血壓類優秀產品品牌"的稱號,艾諾寧(注射用鹽酸伊達比星)榮獲"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兒童用藥優秀產品品牌"的稱號,伊達力(厄貝沙坦片)進入"2018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優秀仿製藥特設獎"榜單。 (5)人才優勢 憑藉對海正研發平臺的持續投入和不斷升級,以及"企業愛才,取之有道"的人才激勵政策,公司匯聚了眾多有志於從事製藥工業的國內外優秀人才,同時自主培養出大批專業研發人員,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戰略體系。目前,公司已集聚了一批學術水平高、富有進取精神的複合型優秀研究人員,讓科技人員引領海正優化產業支撐戰略。海正技術中心有研發人員近1200人,本科以上人員佔技術中心總數的80%以上。報告期內公司新增"國千"1人、"省千"2人,新增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授級工程師2人、浙江省海外工程師2人,新增浙江省、杭州市、台州市級以上各類人才54人。海正(杭州)公司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授牌,成為海正第二個博士後工作站,並引進博士後3人。公司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公司創新團隊被評為"浙江省科技創新團隊"。擁有一批國內外科學家作為本中心的技術支持。以院士為核心的技術諮詢團隊,為海正技術的創新起到支撐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