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絕地求生:再度變相賣房自救,半年賣車萬輛主業重振無期

斑馬消費 範建

*ST 海馬急了!

海馬汽車絕地求生:再度變相賣房自救,半年賣車萬輛主業重振無期

3個月前,公司公告出售401套房產回籠資金挽救業績,到目前仍無重大進展。

最近,*ST 海馬再度通過關聯交易,快速出讓海馬物業部分股權,變相出售189套房產。

出售資產或可暫時緩解公司的退市壓力,但快速衰落的主營業務,會讓*ST 海馬始終站在懸崖邊緣。

再度賣房

出售資產或是*ST 海馬2019年唯一的保殼出路。

4月份公司公告出售401套閒置房產,到目前仍沒有明顯進展,公司再度設法通過子公司股權轉讓的方式,將位於鄭州某小區一個單元共計189套房產轉讓給控股股東旗下公司。

最近,*ST 海馬(000572.SZ)公告,全資子公司海馬有限將持有的海馬物業39%股權,以1.16億元轉讓給青風置業。

青風置業和*ST 海馬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景柱,上市公司陷入當前的窘境,景柱也是超碎了心

今年3月,海馬有限與青風置業簽署協議,後者向海馬物業增資1.8億元,獲得海馬物業61%股權。

此前海馬物業在購置資產時,向海馬有限借款1.78億元,增資完成後,海馬物業可償還借款。與此同時,持續虧損的海馬物業不再納入*ST 海馬合併報表,可減輕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

海馬物業的主要業務只是房屋出租和收取租金。

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海馬物業主要資產是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海馬66公社小區3號樓1單元的189套房產。

財務數據顯示,海馬物業2018年營業收入276.21萬元,淨利潤-722.09萬元;今年1-5月,營業收入為115.09萬元,淨利潤-295.59萬元。

青風置業為海馬投資集團旗下主要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公司,旗下在鄭州擁有十多家地產子公司。2018年青風置業的營業收入為0,淨利潤858.69萬元。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上市公司不再持有海馬物業股權,還將為公司帶來約4300萬元收益。

銷量大降

*ST 海馬連續出售旗下資產,既有財務的考慮,更是為了解持續虧損的燃眉之急。

數據顯示,最近兩年,公司整體流動性不足,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

2018年末,公司的流動資產32.1億元,流動負債54.54億元,流動資產遠不能覆蓋流動負債。另外,公司貨幣資金急劇下降,2018年末為6.1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16.29億元。

由於2017年和2018年公司連續兩年大幅虧損披星戴帽,若不能在今年扭虧,公司就將面臨退市。

然而,從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ST 海馬主營業務仍在持續惡化。

今年上半年,*ST 海馬汽車銷量再度大幅下降。1-6月,公司轎車共賣出1988輛,同比下降86.99%;MPV賣出589輛,同比下降73.56%;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SUV也是降幅驚人,半年僅賣出11848輛,同比下降50.40%。

上半年,公司共賣出汽車14425輛,同比下降65.16%。

今年一季度,公司錄得營收7.54億元,同比下滑55.55%,歸母淨利潤-4398萬元,虧損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今年5月,本已從上市公司隱退的創始人景柱再度出山,出任公司董事長,並對公司的管理層進行大幅調整。

解聘原副總經理盧國綱、總經理助理覃銘高級管理人員職務,聘任孫忠春為公司CEO、肖丹為COO兼財務總監、殷瑩為CHO。

產品層面,今年剩下的幾個月,*ST 海馬只能將所有希望寄託在海馬8S身上,這個被公司視為戰略級產品的新車型將在近期正式上市。

押注新能源

出售海馬物業股權的同時,*ST 海馬同時宣佈,全資子公司海馬有限與控股股東旗下子公司海馬資本,擬共同投資設立青雁新能源。

合資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海馬汽車認繳出資1.02億元,持股51%,海馬資本認繳0.98億元,持股49%。

數據顯示,海馬資本2018年無營業收入,淨利潤-0.21萬元,公司總資產4.78億元,淨資產11.53萬元。

公司表示,雙方將以青雁新能源為平臺,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投資等領域開展合作。

*ST 海馬清楚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雙方利用各自在技術、研發以及投資能領域的優勢,有利於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投資等相關領域落地相關項目,對公司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創新及銷量提升將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國內汽車行業增長的勢頭不再,市場將越來越集中,強者恆強的局面愈加明顯。*ST 海馬等中小車企,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將很難再有生存的空間。

事實也表明,整個2018年,*ST 海馬唯一值得一說的就是旗下新能源汽車。當年,公司汽車銷量為6.76萬輛,同比大幅下滑。但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突破,全年銷量為1.05萬輛,同比增長73%。

值得注意的是,當所有車企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車投入時,*ST 海馬的核心競爭力何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