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新山村大山腳農民自衛軍、赤衛隊隊部舊址

1、海豐縣附城鎮新山村

海豐縣附城鎮新山村位於海豐縣城東南部,是一個純農業村莊,先後被確定為第三輪省定貧困村,省定“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示範點,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和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簡稱“兩個示範”)。該村歷史悠久,民俗風情獨特,是一個紅色村莊,現存有革命戰爭農會舊址,呂煥量、呂煥標、呂培其(一門七烈士)等烈士故居,以及被農民自衛軍和赤衛隊作為軍訓場所“老灰町”等20多處紅色史蹟。該村堅持走紅色旅遊發展路線,深挖古色、紅色、生態等旅遊資源,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重點打造農會舊址(義平社)、社前廣場、社後花園和紅色一條街等項目,目前已啟動烈士故居場所修繕提升等工程建設,以農會舊址為起點的紅色一條街、社前廣場和花園已竣工開放,一個主題鮮明、古色古香、富有閩南風格的紅色村莊以初具雛形。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坡平)亞前彭村農會館舊址

2、海豐縣聯安鎮坡平村

海豐縣聯安鎮坡平村位於海豐縣聯安鎮西部,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第十七師第49團團長、紅十一軍副軍長、東江獨立師師長、東江軍委常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彭桂,東江特委、陸豐縣長的彭元璋,紅49團政委彭元嶽等革命先烈,以及歷任廣東軍區珠江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粵東軍分區副參謀長、廣東省軍區汕頭軍分區司令員、湖南省軍區副參謀長、廣東省軍區顧問彭沃(大革命時期倖存下來的老赤衛隊員)的故鄉,也是第三輪省定貧困村。該村的精準扶貧、“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工作融合良好、推進順利,“紅色村”建設規劃已具雛形。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黃厝寮村)周恩來養病居址

3、陸豐市金廂鎮下埔村

陸豐市金廂鎮下埔村下轄3個自然村,分別為下埔村、黃厝寮村、宮前村。下埔村是一個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紅色老區村,是海陸豐地區農運活動活躍地區之一,1927年,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革命領導人在黃厝寮村黨員群眾的嚴密保護下,在時任陸豐縣南塘區委書記黃秀文家中休養十幾天。之後從洲渚村乘小船搶渡香港迴歸黨中央繼續革命。由於保護領導渡海,很多人家的房屋都被燒燬,剩下一片廢墟,還有27名赤衛隊員和許多在渡海過程中默默貢獻的無名烈士也壯烈犧牲了。2017年底,金廂鎮下埔村被定為省定“紅色村”,依託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革命領導人居住和活動過的珍貴紅色資源,努力打造“紅色下埔”,傳承賡續紅色基因。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激石溪革命先烈紀念園

4、陸河縣激石溪村

陸河縣激石溪村位於新田鎮西北部的偏僻高寒山區,地處海豐、惠東、紫金三縣交界處,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政權的後方基地之一,是海陸豐農民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激石溪村,有激石溪農會、三江口紅軍醫院、陸豐縣臨時革命政府物資存放地等革命遺址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峨眉山站)、湖坑紅軍烈士墓、中共陸豐縣委駐址等,2009年興建了“激石溪革命先烈紀念園”緬懷革命先烈,是革命傳統和紅色歷史教育的重要陣地,計劃以現有建成的激石溪革命紀念園為依託打造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心。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湖坑紅軍烈士墓

5、陸河縣湖坑村

陸河縣湖坑村位於新田鎮西北部,是新田鎮兩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湖坑村是大革命時期海陸紫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駐地,有著輝煌的革命鬥爭史。湖坑村重點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如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峨眉山站)、湖坑紅軍烈士墓、中共陸豐縣委駐址、羅陶村戰場、鹿湖炮臺、北潭紅軍先烈墓園等,延伸至激石溪革命紀念公園,打造一條紅色旅遊路線。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北中村)北溪地下交通站(白馬站)舊址

6、陸河縣北中村

陸河縣北中村(北溪)隸屬河口鎮,位於河口鎮東南部,是海陸豐革命戰爭時期較早較活躍的農民運動村莊之一、解放前期陸豐縣西北地區自衛大隊的集結地和重要的交通網點,謝非同志青少年時期在北溪和南溪參加地下黨交通情報工作,曾在北溪交通站(白馬站)工作生活過。此外,北中村有北溪赤衛隊活動、北溪農會、後徑村農會、宜笏村游擊隊訓練場、宜笏村農會、下肖村農會等革命遺址遺蹟。北中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先後有20多名先烈壯烈犧牲。該村以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美麗北中為指導思想,新農村建設與紅色村莊建設相結合,新農村示範村建設與黨建示範“雙示範”創建相結合,挖掘紅色革命歷史,發揚革命解放精神,打造陸河縣紅色革命歷史紀念館及黨員教育活動基地,並逐步完善發揚精神升級為市級、省級紀念基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海陸紫縣蘇維埃政府醫務處舊址

7、海豐縣富足園村

海豐縣富足園村地處海、陸、惠、紫四縣交界山區,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後方基地之一,是海陸紫縣委、蘇維埃政府機關隱蔽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師和紅軍四十九團的革命活動基地。富足園村範圍內有四十九團團部舊址,海陸紫縣委、蘇維埃政府舊址,蘇維埃政府特務連、守犯處、整槍處、醫務處、印刷處、療養處、練兵場,紅二師戰壕、紅軍洞、紅二師小紅旗手墓等舊址,富足園村是紅色革命中心區,解放後被評為革命烈士15人,現倖存老紅軍一名。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愛國文化。由黃羌林場投資368萬元在2016年建設四十九團團部舊址;2017年投資33萬建設紅二師小紅旗手墓。2018年著手海陸紫縣蘇維埃政府、紅軍洞等舊址修復方案。將富足園村打造成為全市有名的愛國教育基地之一。

紅色文化源遠流長,汕尾也有“紅色”遺產

東尾村農會、蘇維埃政權遺址

8、汕尾紅海灣遮浪街道東尾村

汕尾紅海灣遮浪街道東尾村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紅色資源豐富,素有“紅色鄉”、“共產黨村”的稱號,紅色基因的傳承不斷。修復“遮湖鄉(東尾村)農會、蘇維埃政權辦公地點遺址”、“中共東尾地下聯絡站”、“西嶺農會祕密聯絡點”;興建一棟“紅色紀念館”(含傳統革命教育基地),建造“東尾紅色文化公園”等。

來源:汕尾日報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做分享交流之用,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於後臺聯系責編,我們將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