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每個國家,每個時代,都有特別傑出的人物值得我們學習,這次,探訊給大家介紹一個人,因為太傑出了,而且不是那種書呆子類型的,也是小編比較欣賞的 所以跟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尹希:男,1983年12月出生,尹希9歲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參加高考,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6年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2001年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並於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2008年,哈佛大學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年9月晉升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教授 。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2016年12月5日,尹希獲2017年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是當年獲獎的唯一華裔。

這樣的超級大牛學生怎麼煉成的呢?

興趣最重要,小學二年級愛“看”大學微積分

讀小學時,尹希一到週末就喜歡“賴”在家裡,而不像別的孩子喜歡在外面玩。令尹希的媽媽沒想到的是,她發現兒子手裡捧著的書,居然是大學的微積分課本。媽媽認為,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肯定看不懂大學的微積分,就把書收起來了。可後來,她發現兒子還是對微積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尹希的父親經常帶他到實驗室做一些實驗。對他的興趣做引導。尹希說:“實際上,我當時比較有興趣的是他大學時候的一個量子力學的課本。雖然當時並不是看得很懂,但我對當時課本里的薛定諤方程還有各種波函數都非常有興趣。”

他說:“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學習的祕訣。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對這個學科本身有興趣。任何人如果有興趣,你覺得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都會專注的學。如果你沒有興趣的話,感覺是被逼著學這個東西,這是很不成功的事情。”

大學期間,他總是最早到教室

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從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成為該校最小的一名學生。尹希在中科大學習很刻苦。在大二,他每天6點半左右就起床,跑到教室去佔座。在隨後的三年大學時間,他幾乎每次上課都是最早到教室的學生。不少同齡人17歲時還未上大學,而17歲的尹希已完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五年制本科學業。2001年,尹希去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也是當時學校年齡最小的學生。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尹希在中科大的畢業照

留學哈佛,留校任職

正是尹希的“任性”吸引了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弦論領軍人物安德魯·施特羅明格的注意,並欣然同意作他的博士導師。施特羅明格教授曾在中國工作過,大學期間也學習過漢語。

他說:“尹希來哈佛的時間比較年輕,只有16-17歲,可是我很快發現他的能力了不得,他很快開始告訴我我不知道的知識,關於理論物理。”“他很刻苦,也很聰明,記憶力超強。但只有這三點是不夠的,”施特羅明格教授評價道。“他也非常大膽,創新。他不太介意別人在一些物理問題上的評價和想法。他會自己嘗試解決,獨立思考。”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學生心目中的尹希

亞歷克斯·盧普薩斯卡是哈佛大學物理系研究生。他說:“我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尹希是聽了他的一堂課。我那時是個資歷較淺的研究生,感覺尹希上課時有點兒令人生畏,因為他講課速度太快了。”“你知道,我在08年的時候剛成為助理教授之後開始上課,試圖把最多的東西放到最短的時間講完,”尹希回憶道。“當時的課講的非常得難,也非常得快,甚至有同學覺得完全跟不上,然後哭著進了系主任辦公室抱怨。系主任找我談話,說你不能這樣講課。後來我發現,如果我講得越慢,學生越喜歡。所以我儘量少花時間備課,因為如果我備課時間太多的話,就對這些東西太熟悉,就會講得很快。”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邵書珩說:“我最印象深的是他講課非常清楚。一旦你能夠跟上那個速度,你會覺得他每一個重點,每一個細節都會提到。這個尤其對於像我這樣的學生,還在學習某個領域的時候,他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所有該注意、該知道的細節都包含進去。”

尹希眼中的自己:熱愛、全力以赴

他說做科學研究工作如果想要做到頂尖水平,很早接觸前沿領域是十分必要的。國內這樣的機會比較少,很多有才能的學生疲於應對繁複的課程,卻耗費了專攻自己真正有特長領域的精力,而自己則足夠幸運。

他建議那些有志於作研究的人,“在博士期間學習純數學、純物理是最好的選擇”。在他看來,拿到博士學位並不只是作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更應當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到嚴格訓練,這對做任何其他工作都大有裨益。而數學和物理學對人的思維方式的訓練,“會讓你覺得其他的工作什麼都可以做,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情”。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僅僅擁有優異的天資,並不一定會成功。尹希喜歡認真地對待一件事,只要產生興趣,他就會全力以赴。在學習中是如此,在其他方面同樣如此。馬拉松是尹希心儀的運動之一,他曾推薦馬拉松運動作為中國科大嚴濟慈班的主題運動項目。“當你面對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時,你身上的所有潛能都會激發出來,有時候甚至連自己也會驚訝。” 這也是他很重要的一個成功品質。

生活叛逆的運動達人,被贊純爺們

我花很多時間跑步,有些時候甚至並不是運動的本身,而是我需要在工作之外,有一個能夠把我的精力集中放在上面的東西。所以我當時把跑馬拉松,提高我的成績當作我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目標,”尹希說。“我30歲之後,當時腳也有傷,覺得跑步很難再提高了,所以我就改變做其他的運動,比如攀巖。”

12歲上中科大,25歲成哈佛教授,他為何這麼牛

尹希說:“人的成功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並不是你的職位有多重要,也不是你能掙多少錢,生命中這都是不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做你想做的東西,生活上能很開心。”

小編認為:尹希天資聰明,這是他的優勢,但最重要的是她裡充分利用了他的天賦,從小可以在父母的支持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興趣與天資加在一起,加上他不斷的努力,不斷地奮鬥,不斷地超越,才最終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希望這次的文章能給廣大父母與學生啟發,去遇見更好、更優秀的自己,歡迎你發表你的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