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年前我在老單位時有個同事是中渡鎮的,她說中渡是個古鎮,那裡有個英山柴油機廠,還有一條屯秋鐵路,話裡的意思是中渡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不過之前我曾聽父輩說,他在那裡剿過匪,那裡的山路彎彎,拐來拐去有四十八個山弄······印象裡中渡既遙遠又神祕,就像躲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裡。後來我走南闖北多了才知道中渡原來就在我們來來往往的湘桂鐵路旁邊,一個曾經的古縣治,我想什麼時候方便了一定要去那裡看看,一探究竟。

終於趁著清明時節從柳州掃墓的回桂途中,我決定和家人一道順路從鹿寨拐到中渡,去尋覓一番古鎮的人文古蹟,體會一番古鎮滄海桑田變幻的情感,去走走深山密林裡的四十八弄,去揭開那層蒙在心頭多年的神祕面紗。

一、千年古縣治

史載中渡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為始安、潭中二縣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為常安縣治,即今中渡鎮馬安村常安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南朝梁、陳為樑化郡和象郡地。隋屬純化和象二縣地。唐屬恭化和洛容二縣地。唐太宗貞觀(627年-649年)中,洛容縣故治在今中渡鎮白龍巖旁(今英山中學校園內),因前面洛江流經,故名,隸屬嚴州。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洛容縣改隸屬柳州。宋嘉祐六年(1061年),洛容縣城遷至今中渡鎮。宋、元為古縣和洛容二縣地。明、清屬古田和洛容二縣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廣西巡撫李經義奏請清廷批准,劃永寧、永福、柳城、雒容和融縣(今拆分為融安、融水縣)等州、縣邊界的四十八弄山區,設置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指揮周邊各級防務,廳署設在今中渡鎮北門,屬桂林府。民國元年(1912年)10 月,撤銷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設中渡縣,縣治在今中渡鎮。1949年解放後為桂林地區百壽縣中渡行政辦事處,後改為中渡縣。1951年與榴江、雒容二縣合併為鹿寨縣,先後設為第三區、英山區、人民公社、區公所等,1987年5月設鎮至今。

"

很多年前我在老單位時有個同事是中渡鎮的,她說中渡是個古鎮,那裡有個英山柴油機廠,還有一條屯秋鐵路,話裡的意思是中渡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不過之前我曾聽父輩說,他在那裡剿過匪,那裡的山路彎彎,拐來拐去有四十八個山弄······印象裡中渡既遙遠又神祕,就像躲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裡。後來我走南闖北多了才知道中渡原來就在我們來來往往的湘桂鐵路旁邊,一個曾經的古縣治,我想什麼時候方便了一定要去那裡看看,一探究竟。

終於趁著清明時節從柳州掃墓的回桂途中,我決定和家人一道順路從鹿寨拐到中渡,去尋覓一番古鎮的人文古蹟,體會一番古鎮滄海桑田變幻的情感,去走走深山密林裡的四十八弄,去揭開那層蒙在心頭多年的神祕面紗。

一、千年古縣治

史載中渡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為始安、潭中二縣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為常安縣治,即今中渡鎮馬安村常安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南朝梁、陳為樑化郡和象郡地。隋屬純化和象二縣地。唐屬恭化和洛容二縣地。唐太宗貞觀(627年-649年)中,洛容縣故治在今中渡鎮白龍巖旁(今英山中學校園內),因前面洛江流經,故名,隸屬嚴州。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洛容縣改隸屬柳州。宋嘉祐六年(1061年),洛容縣城遷至今中渡鎮。宋、元為古縣和洛容二縣地。明、清屬古田和洛容二縣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廣西巡撫李經義奏請清廷批准,劃永寧、永福、柳城、雒容和融縣(今拆分為融安、融水縣)等州、縣邊界的四十八弄山區,設置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指揮周邊各級防務,廳署設在今中渡鎮北門,屬桂林府。民國元年(1912年)10 月,撤銷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設中渡縣,縣治在今中渡鎮。1949年解放後為桂林地區百壽縣中渡行政辦事處,後改為中渡縣。1951年與榴江、雒容二縣合併為鹿寨縣,先後設為第三區、英山區、人民公社、區公所等,1987年5月設鎮至今。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中渡古鎮街道

中渡,顧名思義,即是與渡口有關。舊時中渡有舊縣、茶亭、新縣三個洛江上的渡口,清末中渡撫民廳廳署設在茶亭這個中間渡口,因之稱為中渡,中渡鎮名由此而來。

中渡古鎮距鹿寨縣城26公里,面積374平方公里,它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縣的結合部,又是鹿寨縣西北邊陲的經濟重鎮,境內奇山秀水,民風淳樸,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稱,是廣西省的歷史文化古鎮。由於境內有座名為“鷹山”的孤峰,鷹山也可讀為英山,中渡鎮以前稱英山鎮。

二、四十八弄的門戶

從鹿寨到中渡的公路就在四十八弄的山間盤桓,不但坡陡還彎多,有些路段連續幾個幾乎九十度轉彎的陡坡,使人緊張得不禁雙手緊抓方向盤,常常因為用力過度而手發酸,過後鬆手一看掌心通紅留下一道深深的手把印,就連坐車的人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一直都是伸長脖子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我在雨雪和大霧的天氣裡開車到過龍勝、資源和湖南的雙牌,覺得其緊張的心情也不過如此。

四十八弄的弄,是山與山之間形成的窪地或較為平坦的空地,這些空地有自然村落和農田,如積水的窪地則成天然塘堰,山弄裡或怪石密佈,或草芥蔓生,各具風景。居民則以壯族為主,還有侗、瑤、苗等少數民族,他們散居在各弄之間,或獨處,或群居,有的單門獨戶,有的整村整寨居住。由於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各戶、各村寨之間來往稀疏,有的幾乎與世隔絕,就像桃花源一般閒靜。弄名也隨意而取,如布袋弄、秤桿弄、麻花弄、大向弄、野貓弄、吊井弄等等,其實“四十八弄”並非具體數目,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

"

很多年前我在老單位時有個同事是中渡鎮的,她說中渡是個古鎮,那裡有個英山柴油機廠,還有一條屯秋鐵路,話裡的意思是中渡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不過之前我曾聽父輩說,他在那裡剿過匪,那裡的山路彎彎,拐來拐去有四十八個山弄······印象裡中渡既遙遠又神祕,就像躲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裡。後來我走南闖北多了才知道中渡原來就在我們來來往往的湘桂鐵路旁邊,一個曾經的古縣治,我想什麼時候方便了一定要去那裡看看,一探究竟。

終於趁著清明時節從柳州掃墓的回桂途中,我決定和家人一道順路從鹿寨拐到中渡,去尋覓一番古鎮的人文古蹟,體會一番古鎮滄海桑田變幻的情感,去走走深山密林裡的四十八弄,去揭開那層蒙在心頭多年的神祕面紗。

一、千年古縣治

史載中渡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為始安、潭中二縣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為常安縣治,即今中渡鎮馬安村常安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南朝梁、陳為樑化郡和象郡地。隋屬純化和象二縣地。唐屬恭化和洛容二縣地。唐太宗貞觀(627年-649年)中,洛容縣故治在今中渡鎮白龍巖旁(今英山中學校園內),因前面洛江流經,故名,隸屬嚴州。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洛容縣改隸屬柳州。宋嘉祐六年(1061年),洛容縣城遷至今中渡鎮。宋、元為古縣和洛容二縣地。明、清屬古田和洛容二縣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廣西巡撫李經義奏請清廷批准,劃永寧、永福、柳城、雒容和融縣(今拆分為融安、融水縣)等州、縣邊界的四十八弄山區,設置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指揮周邊各級防務,廳署設在今中渡鎮北門,屬桂林府。民國元年(1912年)10 月,撤銷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設中渡縣,縣治在今中渡鎮。1949年解放後為桂林地區百壽縣中渡行政辦事處,後改為中渡縣。1951年與榴江、雒容二縣合併為鹿寨縣,先後設為第三區、英山區、人民公社、區公所等,1987年5月設鎮至今。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中渡古鎮街道

中渡,顧名思義,即是與渡口有關。舊時中渡有舊縣、茶亭、新縣三個洛江上的渡口,清末中渡撫民廳廳署設在茶亭這個中間渡口,因之稱為中渡,中渡鎮名由此而來。

中渡古鎮距鹿寨縣城26公里,面積374平方公里,它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縣的結合部,又是鹿寨縣西北邊陲的經濟重鎮,境內奇山秀水,民風淳樸,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稱,是廣西省的歷史文化古鎮。由於境內有座名為“鷹山”的孤峰,鷹山也可讀為英山,中渡鎮以前稱英山鎮。

二、四十八弄的門戶

從鹿寨到中渡的公路就在四十八弄的山間盤桓,不但坡陡還彎多,有些路段連續幾個幾乎九十度轉彎的陡坡,使人緊張得不禁雙手緊抓方向盤,常常因為用力過度而手發酸,過後鬆手一看掌心通紅留下一道深深的手把印,就連坐車的人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一直都是伸長脖子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我在雨雪和大霧的天氣裡開車到過龍勝、資源和湖南的雙牌,覺得其緊張的心情也不過如此。

四十八弄的弄,是山與山之間形成的窪地或較為平坦的空地,這些空地有自然村落和農田,如積水的窪地則成天然塘堰,山弄裡或怪石密佈,或草芥蔓生,各具風景。居民則以壯族為主,還有侗、瑤、苗等少數民族,他們散居在各弄之間,或獨處,或群居,有的單門獨戶,有的整村整寨居住。由於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各戶、各村寨之間來往稀疏,有的幾乎與世隔絕,就像桃花源一般閒靜。弄名也隨意而取,如布袋弄、秤桿弄、麻花弄、大向弄、野貓弄、吊井弄等等,其實“四十八弄”並非具體數目,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山弄裡的美景

四十八弄的山,層巒疊嶂,峰巒兀起,山形陡峭,灌木覆蓋,直聳入雲,令人生畏。四十八弄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山有洞,洞洞相連;地上,怪石突兀,溝壑縱橫,犬牙交錯;地下,坑洞星羅棋佈,暗河無數。弄裡山重水繞,地形複雜,如同迷宮,弄與弄之間以及與外界的聯繫僅通過石峰之間的隘口相通。由於地形險峻,歷史上四十八弄屢屢成為土匪和綠林豪傑的聚嘯之地,明代的韋朝威、韋銀豹,清代的陸亞發,都曾率部眾盤踞於此,與朝廷對抗。而智有小諸葛之稱的新桂系將領白崇禧在民國時期的1925年4月,率軍追擊沈鴻英殘部至四十八弄的金竹坳(臨桂、永福交界處)時亦畏險峻,生怕中伏只好知難而退,另行計謀。

其實四十八弄並不是一個行政區域的名稱,它古已有之,是當地人對一片具有典型地形、地貌特點區域的概括,如今的四十八弄包括鹿寨、融安、永福等縣域的山區。

"

很多年前我在老單位時有個同事是中渡鎮的,她說中渡是個古鎮,那裡有個英山柴油機廠,還有一條屯秋鐵路,話裡的意思是中渡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不過之前我曾聽父輩說,他在那裡剿過匪,那裡的山路彎彎,拐來拐去有四十八個山弄······印象裡中渡既遙遠又神祕,就像躲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山老林裡。後來我走南闖北多了才知道中渡原來就在我們來來往往的湘桂鐵路旁邊,一個曾經的古縣治,我想什麼時候方便了一定要去那裡看看,一探究竟。

終於趁著清明時節從柳州掃墓的回桂途中,我決定和家人一道順路從鹿寨拐到中渡,去尋覓一番古鎮的人文古蹟,體會一番古鎮滄海桑田變幻的情感,去走走深山密林裡的四十八弄,去揭開那層蒙在心頭多年的神祕面紗。

一、千年古縣治

史載中渡歷史悠久,秦屬桂林郡地,漢為始安、潭中二縣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為常安縣治,即今中渡鎮馬安村常安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南朝梁、陳為樑化郡和象郡地。隋屬純化和象二縣地。唐屬恭化和洛容二縣地。唐太宗貞觀(627年-649年)中,洛容縣故治在今中渡鎮白龍巖旁(今英山中學校園內),因前面洛江流經,故名,隸屬嚴州。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洛容縣改隸屬柳州。宋嘉祐六年(1061年),洛容縣城遷至今中渡鎮。宋、元為古縣和洛容二縣地。明、清屬古田和洛容二縣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廣西巡撫李經義奏請清廷批准,劃永寧、永福、柳城、雒容和融縣(今拆分為融安、融水縣)等州、縣邊界的四十八弄山區,設置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指揮周邊各級防務,廳署設在今中渡鎮北門,屬桂林府。民國元年(1912年)10 月,撤銷軍事管理區中渡撫民廳,設中渡縣,縣治在今中渡鎮。1949年解放後為桂林地區百壽縣中渡行政辦事處,後改為中渡縣。1951年與榴江、雒容二縣合併為鹿寨縣,先後設為第三區、英山區、人民公社、區公所等,1987年5月設鎮至今。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中渡古鎮街道

中渡,顧名思義,即是與渡口有關。舊時中渡有舊縣、茶亭、新縣三個洛江上的渡口,清末中渡撫民廳廳署設在茶亭這個中間渡口,因之稱為中渡,中渡鎮名由此而來。

中渡古鎮距鹿寨縣城26公里,面積374平方公里,它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縣的結合部,又是鹿寨縣西北邊陲的經濟重鎮,境內奇山秀水,民風淳樸,素有“四十八弄的明珠”之稱,是廣西省的歷史文化古鎮。由於境內有座名為“鷹山”的孤峰,鷹山也可讀為英山,中渡鎮以前稱英山鎮。

二、四十八弄的門戶

從鹿寨到中渡的公路就在四十八弄的山間盤桓,不但坡陡還彎多,有些路段連續幾個幾乎九十度轉彎的陡坡,使人緊張得不禁雙手緊抓方向盤,常常因為用力過度而手發酸,過後鬆手一看掌心通紅留下一道深深的手把印,就連坐車的人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一直都是伸長脖子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我在雨雪和大霧的天氣裡開車到過龍勝、資源和湖南的雙牌,覺得其緊張的心情也不過如此。

四十八弄的弄,是山與山之間形成的窪地或較為平坦的空地,這些空地有自然村落和農田,如積水的窪地則成天然塘堰,山弄裡或怪石密佈,或草芥蔓生,各具風景。居民則以壯族為主,還有侗、瑤、苗等少數民族,他們散居在各弄之間,或獨處,或群居,有的單門獨戶,有的整村整寨居住。由於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各戶、各村寨之間來往稀疏,有的幾乎與世隔絕,就像桃花源一般閒靜。弄名也隨意而取,如布袋弄、秤桿弄、麻花弄、大向弄、野貓弄、吊井弄等等,其實“四十八弄”並非具體數目,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山弄裡的美景

四十八弄的山,層巒疊嶂,峰巒兀起,山形陡峭,灌木覆蓋,直聳入雲,令人生畏。四十八弄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山有洞,洞洞相連;地上,怪石突兀,溝壑縱橫,犬牙交錯;地下,坑洞星羅棋佈,暗河無數。弄裡山重水繞,地形複雜,如同迷宮,弄與弄之間以及與外界的聯繫僅通過石峰之間的隘口相通。由於地形險峻,歷史上四十八弄屢屢成為土匪和綠林豪傑的聚嘯之地,明代的韋朝威、韋銀豹,清代的陸亞發,都曾率部眾盤踞於此,與朝廷對抗。而智有小諸葛之稱的新桂系將領白崇禧在民國時期的1925年4月,率軍追擊沈鴻英殘部至四十八弄的金竹坳(臨桂、永福交界處)時亦畏險峻,生怕中伏只好知難而退,另行計謀。

其實四十八弄並不是一個行政區域的名稱,它古已有之,是當地人對一片具有典型地形、地貌特點區域的概括,如今的四十八弄包括鹿寨、融安、永福等縣域的山區。

四十八弄裡的古縣-中渡覓古

西眉山頂的炮樓

古時從桂林到柳州的陸路交通因為大山的阻隔極其不便,當時有兩條路到柳州,其中一條是經荔浦、鹿寨到柳州,雖然基本上是平原地帶,但為了繞過架橋嶺這座大山,拐了一個大彎,路途遙遠,在以人力步行的時代,其艱難可想而知。還有一條經百壽、中渡到柳州,雖然要從四十八弄的大山中穿行,但還算便捷,因此,一般的商賈都選擇從此路到柳州。四十八弄的水路洛江也流經中渡。中渡鎮就位於洛江邊上,扼四十八弄出入隘口與洛江水道和桂林到柳州的陸路要衝,向來是商賈往來,軍旅盤桓之地,是明清時期繁華的古驛道。現在從這裡有公路通向大山深處永福縣百壽鎮和融安縣的泗頂鎮,新修的湘桂高鐵也從這裡穿過西眉山隧道後在不遠處建有鹿寨北站。

經過一路顛簸終於看到了路邊豎立的中渡路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矗立在山頂上有稜有角的灰色樓堡,有人說是水塔,我覺得不像,哪有方形的水塔呢?當地人說,那是炮樓,清咸豐二年(1852年)當地政府為防備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在中渡城制高點西眉山頂修築的。該炮樓分兩層,一層用山石砌成,用混合灰砂夯實;二層為青磚木板樓結構,設有瞭望孔、炮孔、槍孔。當年它居高臨下,扼控中渡城和通往四十八弄的通道。

西眉山是中渡的勝景之一,位於古鎮西面,它拔地而起,雄奇俊秀,樹木蔥蘢繁茂,山頂炮臺凌空而起,在濛濛細雨中,山上雲纏霧繞,景象頗為壯觀。在上山的入口處立有《西眉山碑記》,上刻有邑人贊西眉山勝景詩一首:西眉聳翠可人看,矗立碉樓接蔚藍。嫋嫋雲煙漠漠雨,天然圖畫米家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